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每个人都努力生产最好的商品、提供最好的服务,却只收取最低的报酬,那经济也将迅速崩塌。因为能生产最佳产品的人,无法收回足够的资源来继续生产,最终大家都只好退回原始社会去。
古典名著《镜花缘》中,有一个君子国,这个国家的人都是君子,据说他们一心为人、毫不利己。连商业行为也透着这股劲儿:
市中有个小军,也在那里买物。小军道:“刚才请教贵价若干,老兄执意吝教,命我酌量付给。及至遵命付价,老兄又怪过多。其实小弟所付业已克减。若说过多,不独太偏,竟是‘违心之论’了。”卖货人道:“小弟不敢言价,听兄自讨者,因敝货既欠新鲜,而且平常,不如别家之美。若论价值,只照老兄所付减半,已属过分,何敢谬领大价。”⋯⋯小军说之至再,见他执意不卖,只得照前减半付价,将货略略选择,拿了就走。卖货人忙拦住道:“老兄为何只将下等货物选去?难道留下好的给小弟自用么?我看老兄如此讨巧,就是走遍天下,也难交易成功的。”小军听了,也不答言,拿了货物,只管要走。那过路人看见,都说小军欺人不公。小军难违众论,只得将上等货物,下等货物,各携一半而去。
很多人攻击经济学,首先就攻击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理性人假设是说:第一,人都是自私的;第二,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批评者说,经济学从人都是自私的角度出发,太不道德了,人并不都是自私的。
这些批评者有道德感,但却缺乏对真实世界的理解。也许他们向往君子国,但君子国却只是乌托邦。经济学并不否认人可以做出利他的行为,但是所有利他行为都是建立在利己的决策上。经济学其实非常倡导利他行为。比如,市场中的交易,交易双方其实都在利他。如果对方不能获利,交易是无法成立的。以君子国的例子来说,看起来每个人都在利他,但如果看这项交易的全程,就会发现这项交易引起的争执和庸俗世界比起来一点都不少——双方都不愿占别人的便宜,买方说卖方要价太低,卖方说自己的商品质量实在太差,不好意思要高价,但是这种双方争着吃亏的互不相让,和双方都不愿吃亏的互不相让,结果都一样。
好在其实双方都是想成交的,所以才有必要商谈,商谈不成,“小军”只好强行利他。可是这种强行利他却遭到了路人的指责。为什么利他反倒受到指责呢?因为这里已经发生了微妙的转化:当单方面的利他成为一种行为标准时,利他其实就是利己。
假定君子国的人格外重视道德,而利他能给君子国的人带来道德快感,那么,每个人拼命利他,其实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道德快感。利己还是成了永恒的规则。此外,一个人拼命利他就抢走了别人利他的机会,这就像庸俗世界里的人拼命做有利于领导的事,就抢走了别人的机会。利他变成了损害别人利益的行为,这就产生了逻辑悖论:这究竟是利他呢,还是损他呢?
经济学以资源稀缺为局限条件。如果军队规定,只有成为雷锋才是合格的士兵,那么做好事的机会马上就会稀缺无比。每个人都将拼命从他人那里抢夺做好事的机会。真正的雷锋只好把做好事的机会让给别人,只有那些从不做好事的人才是真正的雷锋;可是他没有做好事,又谈不上是雷锋⋯⋯又一个逻辑悖论来了。
因此,不自私的世界是难以想象的,这样的世界必然处处充满矛盾,人们无法交易,无法合作。《镜花缘》的作者之所以还能想象出君子国,那是因为君子国实际还是奉行利己哲学。
另一方面,如果每个人都努力生产最好的商品、提供最好的服务,却只收取最低的报酬,那么,这个世界的经济也将迅速崩塌。因为能生产最佳产品的人,却无法收回足够的资源来继续生产,最终大家都只好退回原始社会去。
只有当经济学从这种种复杂现象中抽出理性人这一假设,才能找到解释世界的逻辑一致的方法。每一个人都利己,那么在市场交易中,才能实现交易双方都既利人、又利己的双赢结果,交易才能进行下去,并实现经济资源的节约。如果双方都利人而不利己,或者双方都利己而不利人,都是无法进行交易的。
批评者可能会说,在真实世界中,人的行为有的自私,有的纯粹利他。真实世界是这样的,但是那些所谓“纯粹利他”的行为,行为者都有其自身的目的,这就可以被经济学统一处理为利己的行为。君子国的故事,已经清楚地揭示了这些“纯粹利他”行为的利己含义。
古典名著《镜花缘》中,有一个君子国,这个国家的人都是君子,据说他们一心为人、毫不利己。连商业行为也透着这股劲儿:
市中有个小军,也在那里买物。小军道:“刚才请教贵价若干,老兄执意吝教,命我酌量付给。及至遵命付价,老兄又怪过多。其实小弟所付业已克减。若说过多,不独太偏,竟是‘违心之论’了。”卖货人道:“小弟不敢言价,听兄自讨者,因敝货既欠新鲜,而且平常,不如别家之美。若论价值,只照老兄所付减半,已属过分,何敢谬领大价。”⋯⋯小军说之至再,见他执意不卖,只得照前减半付价,将货略略选择,拿了就走。卖货人忙拦住道:“老兄为何只将下等货物选去?难道留下好的给小弟自用么?我看老兄如此讨巧,就是走遍天下,也难交易成功的。”小军听了,也不答言,拿了货物,只管要走。那过路人看见,都说小军欺人不公。小军难违众论,只得将上等货物,下等货物,各携一半而去。
很多人攻击经济学,首先就攻击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理性人假设是说:第一,人都是自私的;第二,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批评者说,经济学从人都是自私的角度出发,太不道德了,人并不都是自私的。
这些批评者有道德感,但却缺乏对真实世界的理解。也许他们向往君子国,但君子国却只是乌托邦。经济学并不否认人可以做出利他的行为,但是所有利他行为都是建立在利己的决策上。经济学其实非常倡导利他行为。比如,市场中的交易,交易双方其实都在利他。如果对方不能获利,交易是无法成立的。以君子国的例子来说,看起来每个人都在利他,但如果看这项交易的全程,就会发现这项交易引起的争执和庸俗世界比起来一点都不少——双方都不愿占别人的便宜,买方说卖方要价太低,卖方说自己的商品质量实在太差,不好意思要高价,但是这种双方争着吃亏的互不相让,和双方都不愿吃亏的互不相让,结果都一样。
好在其实双方都是想成交的,所以才有必要商谈,商谈不成,“小军”只好强行利他。可是这种强行利他却遭到了路人的指责。为什么利他反倒受到指责呢?因为这里已经发生了微妙的转化:当单方面的利他成为一种行为标准时,利他其实就是利己。
假定君子国的人格外重视道德,而利他能给君子国的人带来道德快感,那么,每个人拼命利他,其实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道德快感。利己还是成了永恒的规则。此外,一个人拼命利他就抢走了别人利他的机会,这就像庸俗世界里的人拼命做有利于领导的事,就抢走了别人的机会。利他变成了损害别人利益的行为,这就产生了逻辑悖论:这究竟是利他呢,还是损他呢?
经济学以资源稀缺为局限条件。如果军队规定,只有成为雷锋才是合格的士兵,那么做好事的机会马上就会稀缺无比。每个人都将拼命从他人那里抢夺做好事的机会。真正的雷锋只好把做好事的机会让给别人,只有那些从不做好事的人才是真正的雷锋;可是他没有做好事,又谈不上是雷锋⋯⋯又一个逻辑悖论来了。
因此,不自私的世界是难以想象的,这样的世界必然处处充满矛盾,人们无法交易,无法合作。《镜花缘》的作者之所以还能想象出君子国,那是因为君子国实际还是奉行利己哲学。
另一方面,如果每个人都努力生产最好的商品、提供最好的服务,却只收取最低的报酬,那么,这个世界的经济也将迅速崩塌。因为能生产最佳产品的人,却无法收回足够的资源来继续生产,最终大家都只好退回原始社会去。
只有当经济学从这种种复杂现象中抽出理性人这一假设,才能找到解释世界的逻辑一致的方法。每一个人都利己,那么在市场交易中,才能实现交易双方都既利人、又利己的双赢结果,交易才能进行下去,并实现经济资源的节约。如果双方都利人而不利己,或者双方都利己而不利人,都是无法进行交易的。
批评者可能会说,在真实世界中,人的行为有的自私,有的纯粹利他。真实世界是这样的,但是那些所谓“纯粹利他”的行为,行为者都有其自身的目的,这就可以被经济学统一处理为利己的行为。君子国的故事,已经清楚地揭示了这些“纯粹利他”行为的利己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