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善”文化贯穿古今而不衰,它渗入在各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融化在每个民族成员的血液之中,成为我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支柱。我们常说“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民族有各民族的独特的文化,像五十六朵花一样开放在祖国的大地上,璀璨艳丽、斑斓多彩。在这种异彩缤纷的民族文化中,有着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道”、“善”的精神追求,这,已经成为我们中华各民族共同生命的最高境界。
一、至善如水
老子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说,最善的事物莫过于水,有水就会有万物,水是生育万物之母,她滋养了人类,也滋润了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但从不争名夺利,不求后报,只作奉献。老子以水为喻的这种思想也同样是佛教和儒家的经典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人们歇斯底里地“破私立公”,结果,“公”没有立起来,“私”却慢慢地疯狂了起来,在今天的某些领域不是表现的特别鲜明吗?那些贪官污吏、不法恶商几乎每天都会在媒体上被曝光,成为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种不可轻视的破坏力量。人,总是有私心杂念和七情六欲的,这是人的天性,是不可否认的。因此,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曾有过多少贤哲、大师教导人们从善戒恶,遏制“私心”的膨胀,甚至历代的帝王们也都强调“善事”,用各种法规、戒律遏制“私心”的恶变,而不是消灭“私心”,只是把“私心”限制在不伤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范围之内,并在一定程度上要调动其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的某些积极因素。老子以水喻“善”,并不是说水善而无恶,它不会伤害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它在施惠于人类时候,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没有忘记和无视洪水泛滥给人类造成的灭顶之灾的历史和现实。但是,关键在于人们是怎样对待“水”的。大禹治水的传说,我们耳熟目详,它告诉人们只有善于疏导,水的“善”之本性①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张扬,而使其“恶”的一面受到制约和消释;如果因它有“恶”的一面就去堵截,不去疏通、导流,那只有百害而无一利。同样,教育人遏制“私心”,“主善行道”,使人们的心像水那样清净而湛然,无色透明、清澈不浊,若心灵之“善渊”,空虚清明,这样,就能做到人与人之间有益相处、人与社会有益相处、人与自然有益相处。一句话,就是做好事,说好话,有益于社会、有益于自然。
自先秦始,儒、释、道三大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化的交合和互动,又形成了各民族在重“道”的基础上,把“仁”、“德”、“善”三者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华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共性特质,使其内涵更加丰富、深邃。它们殊途同归,铸造着中华各民族的精神世界。“仁”、“德”、“善”三者都是以有益于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为最高境界的。儒家主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②就是说,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阐明完美、光明的德性,在于使人民受到感化而成为新人,以达到道德上的完美无缺的理想境界。释家强调人的完善是“见性”,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无常无我,人的完善是对任何现存的现实的超越,以慈悲之心怜悯众生,关怀人的世俗生活,尤其关怀人的行为的善恶价值,积极劝善惩恶。释家认为,要达到此目的,必须摈弃一切俗念,止恶修善。足见,儒、释、道三家的理念是有相通之处的。事实上,在我国各民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这种观念和思想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例如,藏族人民以注重“和善”为核心的伦理思想,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以诚相待、和睦共处;在对待任何事情上要秉心正直、诚实恭让,处处为他人着想,时时力戒私欲等方面,都与道家主张的“善”,儒家的“仁德”是相通的。儒家的“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德不孤,必有邻”③的思想,强调要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如果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是聪明的选择呢?只有有道德的人,才是不孤立的,必定会有与其相互往来和合作共事的人们。在藏族群众中脍炙人口的萨迦格言无不闪烁着“善”的精神,“德”的光彩。他教诲人们“要使自己有幸福,首先利人莫忘记。助人为乐真君子,不是君王胜君王。”个人是群体中的一份子,个人的幸福是寓于在群体之中的,没有大家的幸福,个人也不会有幸福的。与人为善,至善如水,才是我们做人的最高境界。藏族《达热本》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凡舍己为人者必有大德,有大德者必“不孤”。故事说的是古代一位国王的儿子因对其父王不关心百姓疾苦,只顾自己享乐的行为十分不满,整天沉默不语,只念“嘛尼”度日,其父王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你是个国王,只顾自己享乐,不管百姓的疾苦和灾难,这一点上,我就不高兴。”后来,国王接受了儿子的意见,并将王位和所有家产交给了儿子,儿子又把全部财产分给了百姓。在儿子做国王的日子里,为民除害,施惠于民,人民群众衷心拥护他,使一个衰败的国家走向了民富国强之路,甚至使他已经失明的双眼恢复了视力,失去的“如意宝”也原原本本地回到了他的手里,充分体现出做好事,说好话,佑众生的“善”必有“善报”的思想。事实上在藏族、蒙古族、土族,乃至伊斯兰民族文化中也无不洋溢着“善”的思想,他们都在强调人生在世,任何东西都不是自己的,名誉金钱也是身外之物,要取之有道,得之有理,用之有度,不可贪得无厌。只有知道满足,才不会遭辱身之祸;只有廉洁自律,才能心静神怡,免遭亡身之灾而终身天年。
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联系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善”文化,正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养料;我们今天提倡的幸福、健康、长寿,都无不与“善”、“德”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常说的“心宽体胖”,就是指一个人品行端正,与人为善,光明磊落,他心里就没有“鬼”,没有担惊受怕的事,心地坦然,即使是遇到烦心的事,也能以乐观、平常的心态去对待,而不至于心神不定,更不会胆战心惊,神不守舍,所以它才能“心宽体胖”。这种思想在伊斯兰民族文化里也十分突出,例如:纳“天课”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是穆斯林必须遵行的“天命”,其目的在于教育人民尽人道之义务,去除吝啬的习性,杜绝私欲,忘掉自己,多做善事,净化自己的心灵。这在穆斯林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就有充分的体现,他们扶贫济困的行为已经成为全民族的优良风俗和品德。
“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因此,学习和继承“善”文化传统,是我们当前在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二、“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构件”
老子说“道”是宇宙的本源,是自然规律,是人类社会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因此“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在这“四大”中,人居其一,它们的关系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道”则按照自己的样子行事,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说,宇宙的本源“道”首先生出一种混而为一的元气,接着由这种元气产生出阴阳二气,再由阴阳二气亲和交流,产生第三种物质,即“和气”,“和气”则生万物。可见,只有阴阳二气的亲和激荡达到平衡,才能构成和谐统一体。人类和谐的根源和基础就在于“道”,只有遵循“道”的法则,世界才能和谐,有了世界的和谐才会有人类的和谐、家庭的和谐、人生的和谐。这就是说,“道”是时间与空间的一个“太和”体,其核心就是“和谐”。可以想象,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善”的本性,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没有“善虽不吾与,吾将强而附。”④的精神和态度,就必然会出现相互吞噬,尔虞我诈,贪婪横溢,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因此,老子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霖,人莫之令而自均。”如果天地不相交,阴阳不相合,暴风骤雨必至,天灾人祸必来,万物必殃,哪会有天降甘霖,滋润万物,哺育众生,大地五谷丰登,民富国强?正因为如此,我们中华各民族历来都十分重视“善”的教化,不论在各民族的历代古籍经典中,还是在各民族的民间传说、故事、格言、谚语中,都无不洋溢着“善”思想和观念。荀子就说过:“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他教导人们见到善的东西,要认真学习,还要有条理地反省、检查自己;看到不善的事情,也要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不足;自己有了好的德行修养,一定要珍惜它,并坚定地保持和坚持下去;自己有不良的品行,像被沾污一样感到厌恶,一定要摈弃它。
儒家实现人的完善是“尽性”,它强调道德是人的本性、本质,认为人的完善也就是德性的完善,德性的完善,就可以达到天人合德的境界。从而会“从心所欲,不逾矩”。道家则是强调实现人的完善,在于“保性”,宇宙万物都是自然的存在,自然存在本身就是完善的存在。人的完善,就要“保持自己本性的纯真、个性的独立 ,在与大道的同一中获得精神自由。”⑤佛教认为要实现人的完善在于“见性”。所谓“见性”,就是宇宙万物都由因缘和合而成,无常无我。人的生命价值“就在于对本性的觉悟,只有觉悟了这一本性,人才能也必然会实现生命的永恒与不朽。”⑥儒、道、释三家的文化冲突与互补,共同构建了“善”的伦理思想,增强了“善”的道德感染力。今天,我们要进行各方面的社会改革,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必须发掘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善”文化,善于从传统中吸取新的营养,比如在各民族的家训中就有劝人为善的名言警句,它是前人向后人传播修身、治学、做人、处世道理的基本形式。家训的内容十分丰富,许多内容都涉及到“善”,“善”文化孕育了中华各民族的凝聚力,成为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构建和谐大家庭的精神纽带。在今天,我们不但要继承这种“善”文化传统,而且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的元素,如重视道德修养,理性人格的塑造,读书与做人并重,崇尚诚实守信、舍己为人、助人为乐、好荣恶辱、清廉勤俭、敦厚孝顺、尊老爱幼,等等,都是我们今天所应该继承、创新和发展的。这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守护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而且更要以新世纪建设者的姿态为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知道,不论是道家文化、释家文化,还是儒家文化都无不充满着“和谐”的思想。我们现在倡导“和谐社会”,就应该大力弘扬全社会的和谐、各行各业的和谐、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各地区、各家庭、乃至人与人之间、夫妻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和谐,因为和谐是人类社会最具有持久力、生命力和活力的最积极的要素,而和谐又离不开“善”的铺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易·坤》),这是一条真理,行善者,即为他人,为人民群众做好事的人,必然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反过来说,做坏事的人,危害人民利益的人,最终必将自灭。当然,我们说的“善”不是“伪善”,伪善不是善,而是恶。假心假意的“善”是损人利己的,他往往在甜言蜜语中吐露出私欲、在殷勤有余的行为中隐含着贪婪,真正的善则是容不得私心杂念的。管子说:“为(伪)善者,非善也。故善无以为也。故先王贵者。” 因为善是不能弄虚作假的,所以,历代圣王都非常重视人的“善”的培养与教化,提倡人们学“善”、向“善”、行“善”,“好善优于天下”,如果人人都能从善如流,那么,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必然会人和、地和、天和而人心齐,人气旺,事事必兴,“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⑦可见,“善”是凝聚力、向心力。在我国少数民族的文献、古籍中不但有大量的关于“善”的论述,而且在民间文学中也有数以万计的关于“善”的故事、传说和格言、谚语等。例如蒙古族的《白色城墙的传说》就记述了凡做好事者必有好报的一个与人为善的故事,说明只有人人为善,社会才能和睦安宁,否则,蟊贼蜂起,民无宁日,万物必患。因此,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倡导与人为善,杜绝尔虞我诈,建立相互信赖的社会机制和良好的民风民俗。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清净无为,恬淡自然,无私无欲,心安理得,不但个人会心平气和,身心滋润,而且也会使社会文明有序、人人和衷共济,安居乐业,国家必繁荣富强矣!
三、扬善惩恶,构建和谐
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善”文化传统,就必须深入广泛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和教育,使人们能够自觉地分清“荣”与“辱”,具有爱心、善心。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增强爱人的力量,铲除殃民之祸根。如果“民有耻心,则何盗之为?”(《列子·说符》)“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⑧可见,“知耻”关乎着民族、国家的尊严和安宁。但是,要在各民族中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却不是一蹴而就的易事,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法制建设。孔子在《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说要使人人具有“善”的思想和品德,就应该使人们懂得“羞耻”,这就要有一定的制度来制约和规范,即要有行政的手段和法律法规来制约、引导人们在“善”的轨道上前行。但是,这是不够的,还必须用“德”来教育百姓,用“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这样才能做到人人有知耻之心,营造“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的美好社会景象。当然,我们今天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提倡的“德”文化和“礼”文化,应该是在继承传统“德”文化和“礼”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德”文化和“礼”文化,具有新时代的精神实质,这就是我们说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五种精神”。这种时代精神,是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创造性的实践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激发出来的一种创新的中华民族精神,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和谐、小康的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精神动力,是各族人民共同认同和接受的最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它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新时期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其中不乏“善”的文化甘露。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鼎盛、辉煌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时代,无不都是道法自然,爱护百姓之所在。
历史可以鉴今。缺乏“善”的社会,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国家也难以繁荣富强,要成为一个完美的“上善若水”的社会,就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荣辱观的失落或错位,必然导致是非颠倒、善恶混淆、美丑不分,甚至会出现以恶为善、以丑为美的严重后果。例如: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或看到把弄虚作假的丑事当做“美”而向别人宣扬,把考试作弊当做“本事”而向他人推荐;今天,剽窃别人的学术成果为己有而骗取奖金、名誉的事在高校、学术界并不鲜见。最近媒体揭露的西安交通大学一教授的屡屡行骗得逞的丑恶行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想象,一个学校(特别是所谓名校),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谎言漫天、行骗得道,必将是极大的悲哀!可见,加强“善”的教育,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它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继续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而且涉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⑨时不我待,我们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善”的精华,走“大道”和谐之路,坚持科学发展观,逐步解决当前自然界的失衡、人类社会不安和社会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发展不平衡等现实问题,实现中华民族的整体腾飞。这也是诊治当前社会“病”的良方,非此不可。
注释:
① 即《道德经》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洲,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句,是说,居身,要安于卑下;存心,要宁静深沉;与人交往,要有诚有爱;言语,要信实可靠;为政,要施惠于民,天下归顺;做事情,要有能力;一切行为要合乎时宜,只有不争不竞,方能无过无失。
②《大学》。
③《论语·里仁》。
④ 韩愈《送孟秀才序》。
⑤⑥ 张怀承:《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三教互补的伦理精神》,载《湖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⑦《孟子·告子上》。
⑧【清】龚自珍《明良论二》。
⑨ 杨永利 、 李建德主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红旗出版社2007年版,第189页。
一、至善如水
老子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说,最善的事物莫过于水,有水就会有万物,水是生育万物之母,她滋养了人类,也滋润了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但从不争名夺利,不求后报,只作奉献。老子以水为喻的这种思想也同样是佛教和儒家的经典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人们歇斯底里地“破私立公”,结果,“公”没有立起来,“私”却慢慢地疯狂了起来,在今天的某些领域不是表现的特别鲜明吗?那些贪官污吏、不法恶商几乎每天都会在媒体上被曝光,成为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种不可轻视的破坏力量。人,总是有私心杂念和七情六欲的,这是人的天性,是不可否认的。因此,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曾有过多少贤哲、大师教导人们从善戒恶,遏制“私心”的膨胀,甚至历代的帝王们也都强调“善事”,用各种法规、戒律遏制“私心”的恶变,而不是消灭“私心”,只是把“私心”限制在不伤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范围之内,并在一定程度上要调动其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的某些积极因素。老子以水喻“善”,并不是说水善而无恶,它不会伤害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它在施惠于人类时候,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没有忘记和无视洪水泛滥给人类造成的灭顶之灾的历史和现实。但是,关键在于人们是怎样对待“水”的。大禹治水的传说,我们耳熟目详,它告诉人们只有善于疏导,水的“善”之本性①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张扬,而使其“恶”的一面受到制约和消释;如果因它有“恶”的一面就去堵截,不去疏通、导流,那只有百害而无一利。同样,教育人遏制“私心”,“主善行道”,使人们的心像水那样清净而湛然,无色透明、清澈不浊,若心灵之“善渊”,空虚清明,这样,就能做到人与人之间有益相处、人与社会有益相处、人与自然有益相处。一句话,就是做好事,说好话,有益于社会、有益于自然。
自先秦始,儒、释、道三大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化的交合和互动,又形成了各民族在重“道”的基础上,把“仁”、“德”、“善”三者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华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共性特质,使其内涵更加丰富、深邃。它们殊途同归,铸造着中华各民族的精神世界。“仁”、“德”、“善”三者都是以有益于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为最高境界的。儒家主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②就是说,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阐明完美、光明的德性,在于使人民受到感化而成为新人,以达到道德上的完美无缺的理想境界。释家强调人的完善是“见性”,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无常无我,人的完善是对任何现存的现实的超越,以慈悲之心怜悯众生,关怀人的世俗生活,尤其关怀人的行为的善恶价值,积极劝善惩恶。释家认为,要达到此目的,必须摈弃一切俗念,止恶修善。足见,儒、释、道三家的理念是有相通之处的。事实上,在我国各民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这种观念和思想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例如,藏族人民以注重“和善”为核心的伦理思想,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以诚相待、和睦共处;在对待任何事情上要秉心正直、诚实恭让,处处为他人着想,时时力戒私欲等方面,都与道家主张的“善”,儒家的“仁德”是相通的。儒家的“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德不孤,必有邻”③的思想,强调要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如果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是聪明的选择呢?只有有道德的人,才是不孤立的,必定会有与其相互往来和合作共事的人们。在藏族群众中脍炙人口的萨迦格言无不闪烁着“善”的精神,“德”的光彩。他教诲人们“要使自己有幸福,首先利人莫忘记。助人为乐真君子,不是君王胜君王。”个人是群体中的一份子,个人的幸福是寓于在群体之中的,没有大家的幸福,个人也不会有幸福的。与人为善,至善如水,才是我们做人的最高境界。藏族《达热本》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凡舍己为人者必有大德,有大德者必“不孤”。故事说的是古代一位国王的儿子因对其父王不关心百姓疾苦,只顾自己享乐的行为十分不满,整天沉默不语,只念“嘛尼”度日,其父王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你是个国王,只顾自己享乐,不管百姓的疾苦和灾难,这一点上,我就不高兴。”后来,国王接受了儿子的意见,并将王位和所有家产交给了儿子,儿子又把全部财产分给了百姓。在儿子做国王的日子里,为民除害,施惠于民,人民群众衷心拥护他,使一个衰败的国家走向了民富国强之路,甚至使他已经失明的双眼恢复了视力,失去的“如意宝”也原原本本地回到了他的手里,充分体现出做好事,说好话,佑众生的“善”必有“善报”的思想。事实上在藏族、蒙古族、土族,乃至伊斯兰民族文化中也无不洋溢着“善”的思想,他们都在强调人生在世,任何东西都不是自己的,名誉金钱也是身外之物,要取之有道,得之有理,用之有度,不可贪得无厌。只有知道满足,才不会遭辱身之祸;只有廉洁自律,才能心静神怡,免遭亡身之灾而终身天年。
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联系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善”文化,正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养料;我们今天提倡的幸福、健康、长寿,都无不与“善”、“德”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常说的“心宽体胖”,就是指一个人品行端正,与人为善,光明磊落,他心里就没有“鬼”,没有担惊受怕的事,心地坦然,即使是遇到烦心的事,也能以乐观、平常的心态去对待,而不至于心神不定,更不会胆战心惊,神不守舍,所以它才能“心宽体胖”。这种思想在伊斯兰民族文化里也十分突出,例如:纳“天课”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是穆斯林必须遵行的“天命”,其目的在于教育人民尽人道之义务,去除吝啬的习性,杜绝私欲,忘掉自己,多做善事,净化自己的心灵。这在穆斯林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就有充分的体现,他们扶贫济困的行为已经成为全民族的优良风俗和品德。
“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因此,学习和继承“善”文化传统,是我们当前在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二、“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构件”
老子说“道”是宇宙的本源,是自然规律,是人类社会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因此“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在这“四大”中,人居其一,它们的关系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道”则按照自己的样子行事,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说,宇宙的本源“道”首先生出一种混而为一的元气,接着由这种元气产生出阴阳二气,再由阴阳二气亲和交流,产生第三种物质,即“和气”,“和气”则生万物。可见,只有阴阳二气的亲和激荡达到平衡,才能构成和谐统一体。人类和谐的根源和基础就在于“道”,只有遵循“道”的法则,世界才能和谐,有了世界的和谐才会有人类的和谐、家庭的和谐、人生的和谐。这就是说,“道”是时间与空间的一个“太和”体,其核心就是“和谐”。可以想象,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善”的本性,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没有“善虽不吾与,吾将强而附。”④的精神和态度,就必然会出现相互吞噬,尔虞我诈,贪婪横溢,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因此,老子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霖,人莫之令而自均。”如果天地不相交,阴阳不相合,暴风骤雨必至,天灾人祸必来,万物必殃,哪会有天降甘霖,滋润万物,哺育众生,大地五谷丰登,民富国强?正因为如此,我们中华各民族历来都十分重视“善”的教化,不论在各民族的历代古籍经典中,还是在各民族的民间传说、故事、格言、谚语中,都无不洋溢着“善”思想和观念。荀子就说过:“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他教导人们见到善的东西,要认真学习,还要有条理地反省、检查自己;看到不善的事情,也要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不足;自己有了好的德行修养,一定要珍惜它,并坚定地保持和坚持下去;自己有不良的品行,像被沾污一样感到厌恶,一定要摈弃它。
儒家实现人的完善是“尽性”,它强调道德是人的本性、本质,认为人的完善也就是德性的完善,德性的完善,就可以达到天人合德的境界。从而会“从心所欲,不逾矩”。道家则是强调实现人的完善,在于“保性”,宇宙万物都是自然的存在,自然存在本身就是完善的存在。人的完善,就要“保持自己本性的纯真、个性的独立 ,在与大道的同一中获得精神自由。”⑤佛教认为要实现人的完善在于“见性”。所谓“见性”,就是宇宙万物都由因缘和合而成,无常无我。人的生命价值“就在于对本性的觉悟,只有觉悟了这一本性,人才能也必然会实现生命的永恒与不朽。”⑥儒、道、释三家的文化冲突与互补,共同构建了“善”的伦理思想,增强了“善”的道德感染力。今天,我们要进行各方面的社会改革,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必须发掘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善”文化,善于从传统中吸取新的营养,比如在各民族的家训中就有劝人为善的名言警句,它是前人向后人传播修身、治学、做人、处世道理的基本形式。家训的内容十分丰富,许多内容都涉及到“善”,“善”文化孕育了中华各民族的凝聚力,成为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构建和谐大家庭的精神纽带。在今天,我们不但要继承这种“善”文化传统,而且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的元素,如重视道德修养,理性人格的塑造,读书与做人并重,崇尚诚实守信、舍己为人、助人为乐、好荣恶辱、清廉勤俭、敦厚孝顺、尊老爱幼,等等,都是我们今天所应该继承、创新和发展的。这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守护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而且更要以新世纪建设者的姿态为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知道,不论是道家文化、释家文化,还是儒家文化都无不充满着“和谐”的思想。我们现在倡导“和谐社会”,就应该大力弘扬全社会的和谐、各行各业的和谐、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各地区、各家庭、乃至人与人之间、夫妻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和谐,因为和谐是人类社会最具有持久力、生命力和活力的最积极的要素,而和谐又离不开“善”的铺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易·坤》),这是一条真理,行善者,即为他人,为人民群众做好事的人,必然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反过来说,做坏事的人,危害人民利益的人,最终必将自灭。当然,我们说的“善”不是“伪善”,伪善不是善,而是恶。假心假意的“善”是损人利己的,他往往在甜言蜜语中吐露出私欲、在殷勤有余的行为中隐含着贪婪,真正的善则是容不得私心杂念的。管子说:“为(伪)善者,非善也。故善无以为也。故先王贵者。” 因为善是不能弄虚作假的,所以,历代圣王都非常重视人的“善”的培养与教化,提倡人们学“善”、向“善”、行“善”,“好善优于天下”,如果人人都能从善如流,那么,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必然会人和、地和、天和而人心齐,人气旺,事事必兴,“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⑦可见,“善”是凝聚力、向心力。在我国少数民族的文献、古籍中不但有大量的关于“善”的论述,而且在民间文学中也有数以万计的关于“善”的故事、传说和格言、谚语等。例如蒙古族的《白色城墙的传说》就记述了凡做好事者必有好报的一个与人为善的故事,说明只有人人为善,社会才能和睦安宁,否则,蟊贼蜂起,民无宁日,万物必患。因此,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倡导与人为善,杜绝尔虞我诈,建立相互信赖的社会机制和良好的民风民俗。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清净无为,恬淡自然,无私无欲,心安理得,不但个人会心平气和,身心滋润,而且也会使社会文明有序、人人和衷共济,安居乐业,国家必繁荣富强矣!
三、扬善惩恶,构建和谐
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善”文化传统,就必须深入广泛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和教育,使人们能够自觉地分清“荣”与“辱”,具有爱心、善心。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增强爱人的力量,铲除殃民之祸根。如果“民有耻心,则何盗之为?”(《列子·说符》)“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⑧可见,“知耻”关乎着民族、国家的尊严和安宁。但是,要在各民族中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却不是一蹴而就的易事,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法制建设。孔子在《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说要使人人具有“善”的思想和品德,就应该使人们懂得“羞耻”,这就要有一定的制度来制约和规范,即要有行政的手段和法律法规来制约、引导人们在“善”的轨道上前行。但是,这是不够的,还必须用“德”来教育百姓,用“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这样才能做到人人有知耻之心,营造“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的美好社会景象。当然,我们今天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提倡的“德”文化和“礼”文化,应该是在继承传统“德”文化和“礼”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德”文化和“礼”文化,具有新时代的精神实质,这就是我们说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五种精神”。这种时代精神,是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创造性的实践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激发出来的一种创新的中华民族精神,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和谐、小康的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精神动力,是各族人民共同认同和接受的最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它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新时期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其中不乏“善”的文化甘露。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鼎盛、辉煌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时代,无不都是道法自然,爱护百姓之所在。
历史可以鉴今。缺乏“善”的社会,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国家也难以繁荣富强,要成为一个完美的“上善若水”的社会,就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荣辱观的失落或错位,必然导致是非颠倒、善恶混淆、美丑不分,甚至会出现以恶为善、以丑为美的严重后果。例如: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或看到把弄虚作假的丑事当做“美”而向别人宣扬,把考试作弊当做“本事”而向他人推荐;今天,剽窃别人的学术成果为己有而骗取奖金、名誉的事在高校、学术界并不鲜见。最近媒体揭露的西安交通大学一教授的屡屡行骗得逞的丑恶行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想象,一个学校(特别是所谓名校),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谎言漫天、行骗得道,必将是极大的悲哀!可见,加强“善”的教育,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它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继续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而且涉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⑨时不我待,我们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善”的精华,走“大道”和谐之路,坚持科学发展观,逐步解决当前自然界的失衡、人类社会不安和社会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发展不平衡等现实问题,实现中华民族的整体腾飞。这也是诊治当前社会“病”的良方,非此不可。
注释:
① 即《道德经》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洲,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句,是说,居身,要安于卑下;存心,要宁静深沉;与人交往,要有诚有爱;言语,要信实可靠;为政,要施惠于民,天下归顺;做事情,要有能力;一切行为要合乎时宜,只有不争不竞,方能无过无失。
②《大学》。
③《论语·里仁》。
④ 韩愈《送孟秀才序》。
⑤⑥ 张怀承:《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三教互补的伦理精神》,载《湖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⑦《孟子·告子上》。
⑧【清】龚自珍《明良论二》。
⑨ 杨永利 、 李建德主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红旗出版社2007年版,第1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