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小学生还没有树立自身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缺乏鉴别对错的能力,这期间的德育工作对学生成长而言尤为关键,班主任身为小学教育当中的主要角色,需要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观念,不要因其一时的出错就进行苛责,需重视其的个性化发展。本文就小学班主任怎样进行德育工作进行研究,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 德育工作 有效途径
小学时期学生的年纪尚小,社会经历不够,因此在这个时候的学生极易在无意识当中产生错误行为。而借助强化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可以处理好学生目前的成长问题,摆正其学习思维,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令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同时还可以持续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日后适应社会发展,最终融入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因此不难看出,对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措施展开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此展开探讨。
一、设计有趣的德育情境
小学时期的学生即使在学习上比较喜欢听取老师的意见与安排,但因其在学习能力方面的不足,想要提高德育这个工作的质量,班主任还需要依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对于班级中的教学情境进行相应的创新,结合小学生较为喜欢的内容,给其展现出较为特别的德育知识,在加深学生本身德育思想的基础上,也可以创新其学习的思路。在班级教学管理期间,为了加深学生对德育的认知,老师在设计德育情境期间,可以就下面这些方面开始入手。首先,戏剧情境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结合学生平时的行为习惯来开展,班主任在实际教育当中,可以选择几位学生来作为代表,其借助“情境表演”的方式,去演绎部分有关德育的內容,像是,“团结协作”“尊敬师长”“拾金不昧”等等,借助多样化的肢体动作和风趣的语言交流,在学生观看情境演绎期间,可以对这部分德育知识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更可以令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其次,问答情境活动。班主任在教学指导期间,能够设计对应的德育问题,去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其想法,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的德育思维做有效的指导,逐步深化学生在德育上的认知,优化小学时期的德育指导工作。
二、召开教育主题班会
小学时期的学生天性好动,为了令学生可以快速融入到班级当中,在这个时期班主任基本上会增加召开班会的频率。但就调查结果发现,在很多班会的组织上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得班会的作用逐步减弱。就学生参加的状态而言,在班会活动落实的初期,学生展现出了比较主动的参与性,在班会当中和班主任主动沟通,但是到了后期,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消减,从而致使班会的成效逐渐下降,无法发挥出理想的效果。而导致这部分问题主要是因为,班主任没有创新意识,总是沿用相同的班会流程,致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同样的模式中逐渐消磨殆尽,最后造成班会活动难以对学生起到作用。因此,班主任需要创新班会召开的思路,以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强化和学生间的交流,深挖学生的兴趣及爱好,将其作为着手点,引进新颖的元素,召开班会,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可以在班会当中有全新的感受,从而对于班会活动的创办有所期待。另外,在当今时代下,班主任担负的教学任务变多,在设计有趣班会的环节,烘托班级氛围的基础上,班主任还需要重视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把德育元素添加到活动当中,给予学生思维上的启发,让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德育知识,建立起德育素养,从而体现出主题班会所具有的价值。
三、强化团队合作
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时,不难发现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平时生活中,部分家长过于疼爱孩子,忽略了对其的正确教育,造成学生有着过强的自我意识。部分学生非常的任性,这对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期间需要强化学生间的合作,指导学生学会和别人相处,让学生在和别人合作期间收获到学习的快乐。比如,在教学期间,班主任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个教学任务,让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最后完成课上的教学任务。并且,老师在教学当中也需要激励学生主动进行讨论,在讨论期间进行思考与学习,以此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其的人际交往能力。德育教育方式离不开小组合作,所以班主任应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合理地进行分工与引导。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后,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彼此进行点评,进而让学生了解在小组合作当中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最终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结束语:总之,班主任在落实德育工作中还有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限制了学生德育素养的培育。所以,班主任需要转变以往的德育工作模式,重视德育工作的方式,尊重学生所处的主体地位,用多样化的方式使学生接受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马小芳.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讨[J].学周刊,2021(18):171-172.
[2] 王恒全.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家长,2021(14):30-31.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 德育工作 有效途径
小学时期学生的年纪尚小,社会经历不够,因此在这个时候的学生极易在无意识当中产生错误行为。而借助强化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可以处理好学生目前的成长问题,摆正其学习思维,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令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同时还可以持续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日后适应社会发展,最终融入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因此不难看出,对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措施展开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此展开探讨。
一、设计有趣的德育情境
小学时期的学生即使在学习上比较喜欢听取老师的意见与安排,但因其在学习能力方面的不足,想要提高德育这个工作的质量,班主任还需要依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对于班级中的教学情境进行相应的创新,结合小学生较为喜欢的内容,给其展现出较为特别的德育知识,在加深学生本身德育思想的基础上,也可以创新其学习的思路。在班级教学管理期间,为了加深学生对德育的认知,老师在设计德育情境期间,可以就下面这些方面开始入手。首先,戏剧情境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结合学生平时的行为习惯来开展,班主任在实际教育当中,可以选择几位学生来作为代表,其借助“情境表演”的方式,去演绎部分有关德育的內容,像是,“团结协作”“尊敬师长”“拾金不昧”等等,借助多样化的肢体动作和风趣的语言交流,在学生观看情境演绎期间,可以对这部分德育知识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更可以令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其次,问答情境活动。班主任在教学指导期间,能够设计对应的德育问题,去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其想法,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的德育思维做有效的指导,逐步深化学生在德育上的认知,优化小学时期的德育指导工作。
二、召开教育主题班会
小学时期的学生天性好动,为了令学生可以快速融入到班级当中,在这个时期班主任基本上会增加召开班会的频率。但就调查结果发现,在很多班会的组织上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得班会的作用逐步减弱。就学生参加的状态而言,在班会活动落实的初期,学生展现出了比较主动的参与性,在班会当中和班主任主动沟通,但是到了后期,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消减,从而致使班会的成效逐渐下降,无法发挥出理想的效果。而导致这部分问题主要是因为,班主任没有创新意识,总是沿用相同的班会流程,致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同样的模式中逐渐消磨殆尽,最后造成班会活动难以对学生起到作用。因此,班主任需要创新班会召开的思路,以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强化和学生间的交流,深挖学生的兴趣及爱好,将其作为着手点,引进新颖的元素,召开班会,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可以在班会当中有全新的感受,从而对于班会活动的创办有所期待。另外,在当今时代下,班主任担负的教学任务变多,在设计有趣班会的环节,烘托班级氛围的基础上,班主任还需要重视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把德育元素添加到活动当中,给予学生思维上的启发,让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德育知识,建立起德育素养,从而体现出主题班会所具有的价值。
三、强化团队合作
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时,不难发现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平时生活中,部分家长过于疼爱孩子,忽略了对其的正确教育,造成学生有着过强的自我意识。部分学生非常的任性,这对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期间需要强化学生间的合作,指导学生学会和别人相处,让学生在和别人合作期间收获到学习的快乐。比如,在教学期间,班主任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个教学任务,让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最后完成课上的教学任务。并且,老师在教学当中也需要激励学生主动进行讨论,在讨论期间进行思考与学习,以此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其的人际交往能力。德育教育方式离不开小组合作,所以班主任应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合理地进行分工与引导。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后,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彼此进行点评,进而让学生了解在小组合作当中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最终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结束语:总之,班主任在落实德育工作中还有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限制了学生德育素养的培育。所以,班主任需要转变以往的德育工作模式,重视德育工作的方式,尊重学生所处的主体地位,用多样化的方式使学生接受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马小芳.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讨[J].学周刊,2021(18):171-172.
[2] 王恒全.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家长,2021(1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