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是人类通过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的创造性劳动。所以真正的艺术往往经过数代人的精雕细琢方才成型,后来者依样葫芦尚颇不易,创新更别有难 度。苏州评弹张派弹词选曲《望芦苇》是脍灸人口、久唱不衰的佳作。除原创者张鉴庭及张派弟子外,后学者甚多。而作为张派再传弟子的毛新琳通过三十多年孜孜不倦的探索,更对《望芦苇》别出心得,唱出了新的意境。如今此曲已成为他演出的保留作品。
一、舍不弃的“情”
中篇评弹《芦苇青青》原名《冲山之围》,由陈灵犀协同润饰和补写部分唱词,并改为今名。与原稿《冲山之围》相比,修改稿在真实事迹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游击队抗击敌人的主动性,使其情节与故事更富张力。1964年上海市人民评弹团首演《芦苇青青》,其中《钟老太骂敌》《游 水出冲山》《望芦苇》等唱篇深受群众欢迎,尤其《望芦苇》一曲更是常演不衰。《望芦苇》讲述的是在1943年夏,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短枪班受到日军袭击,退至冲山,隐蔽于芦苇丛中。冲山村中大义凛然的钟老太,深情怀念躲避在芦苇中的游击队战士。这一故事充分表现出军民鱼水情,同时也表现出以钟老太为代表的劳动人民质朴、善良的本质 。毛新琳在演唱钟老太这段唱词时,紧扣了钟老太特质,融情其中,感动自己同时更打动了听众。该曲演出多次,并有多种版本,本文试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演出之版本做一赏析。
頭上白云飞不停,
真是愁云惨雾压湖滨。
想伲冲山一片肥沃土:
山上草,草青青;
山间石,石磷磷;
山下水,水盈盈。
伲冲山人 民都是天生硬骨铁铮铮。
自从那兽军进犯伲冲山地,
暴风狂雨带 血腥。
全村鸡犬都不宁,
湖水白茫茫,芦苇青又青。
未知此时同 志们(你们)是何模样是何 情。
背心太阳晒,膝下尽泥泞。
半个儿身体在水中浸,
半个儿身体被烈日熏。
更何况被困芦苇里,
到今朝经过了六个早晨五黄昏。
白昼不得食,哪来粒米向腹中吞。
夜来不得寝,哪得片时合眼睛。
这样的艰苦折磨游击队的同志们,
不知同志们如何能经受,
不知同志们身体可安宁,
我是万分焦急暗担心。
全曲以怀想冲山之景为入情之开端,碧水青草的如画风光没有消磨冲山人民的意志,面对侵略者冲山人民坚贞不屈,硬骨铁铮铮!之后再回想日本鬼子侵犯冲山后血腥罪恶,更使得下文中对子弟兵的渴盼顺理成章。这段演唱要求演唱者充满激情,突出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更把冲山的 愁云惨雾和太湖的草、石、水做一对比,反映出击队员处境之艰难。而“未知此时同志们(你们)是何模样是何情” 一句更可视为题眼,字字句句充满深情,不但反映出钟老太的担忧,更可说明我军的群众基础—— 一支得不到群众支持的军队,绝难让群众有“白昼不得食,哪来粒米向腹中吞。夜来不得寝,哪得片时合眼睛。”这般感同身受的深情诉念。如果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很难处理好这些唱词。
毛新琳为了深入体验生活,多次去苏州市郊偏远的光福冲山村。冲山村是位于光福镇太湖中的一座小半岛,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住有百十来户农民和渔民,地理位置偏僻,四周芦苇茂盛,是当年太湖游击队的主要宿营地之一。每次参观后,毛新琳情感上的体会都深了一层,在演出中,这种情感自然而然就会转化 为演唱《望芦苇》激情。
二、创造性学习前辈经验
毛新琳一直强调学习张 调是要学习张派艺术的精髓和精神,而不是刻意去模仿太先生张鉴庭表情或手势的运用 或改变运腔节奏或者个别字句的唱法。毛新琳仔细辨味张鉴庭的表演,发现老先生 每次演唱,甚至每一遍演唱都不是完全一样的。例如《芦苇青青·望芦苇》《林冲·误责贞娘》《顾鼎臣花厅评理》《红色的种子·留凤》等,没有一遍是模式全部相同的,都是和当时演唱的感觉和情绪有关。毛新琳认为:如果演唱都是千篇一律的话,那无非是表明演唱者基本上是不动脑筋的或死板的。每次演唱,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演唱者的感觉和情绪,使其表达的方式随之变化。因此单纯模仿反而会弄巧成拙。“有人学唱张调错误认为嗓音要学‘懒皮音’,殊不知这是张老晚年嗓音的自然变化,这样硬学,结果会适得其反,唱坏了嗓子;有 人在声腔上拼命拔高,认为可以表演出张调的‘煞渴劲’,殊不知张调发音是随唱词内容与感情抒发而变化的。最明显的如《芦苇青青·骂敌》一曲中钟老太唱词中三个‘罢’字的处理,有人认为音量越高,声腔变化越多,张调的‘煞渴劲’就越足。岂不知这样完全脱离了人物的感情,仅仅是以演唱技巧骗取观众彩声而已。至于张老先生的脸部表情与手指的摆动,有人理解不到,只是极不自然地绷着一副‘苦瓜脸’,右手上下左右挥舞不停,使人无法理解钟老太思 想感情变化,反而觉得多余,令人厌 烦,影响了观赏效果”。
三、各种表演手法的合理运用
在演唱《望芦苇》伊始,毛新琳即迅速进入 角色,先 从冲山的自然景色入手,“头上白云飞不停,真是愁云惨雾压湖滨:想伲冲山一片肥沃土,山上草,草青青;山间石,石磷磷;山下水,水盈盈”,他把日军比作愁云惨雾一般入侵平静的冲山,并 围剿搜索躲藏在芦苇丛中的游击队员。这一段是毛新琳运用慢张调适当配合脸部表情和手势来表演的。“头上”两字轻声停顿后,“白云”用高音,“飞不停”又用低音急骤结束:“愁云惨雾”后停歇,“压湖滨”又用重音结束,两句唱词烘托出全曲的背景,而且脸部表情凝重,手掌、手指三次下压,加之三弦琵琶和谐的伴奏,配合恰到好处。接下去是描绘了冲山景色,土地肥沃,四周芦苇丛生,一片宁谧景象;而磷磷山石,正是冲山抗日人民“硬骨铁铮铮”的具体写照,此处毛新琳 仍用慢张调适当配合脸部表情和手势,随声腔和手指与手掌或上或下变化,十分贴切自然 。
紧跟着三句唱词是控诉日本鬼子侵犯冲山后的兽行,毛新琳仍运用慢张调,但是适当加重了音量,唱得字字铿锵有力,并在脸上表现出愤怒,结合手指、手掌的运用。“自从那”三字后,先停顿一下,然后唱出“兽军进犯伲冲山里,暴风狂雨带血腥,全村鸡犬都不宁”,似泣似诉,对日军暴行做了有力控诉。
当再次重复演唱“湖水白茫茫,芦苇青又 青”时,毛新琳娓娓道来,表示对躲藏在太湖密集的芦苇丛中游击队员安全的担忧,尤其唱到“未知此时同志们(你们)是何模样是何情”时,音速放慢,手掌向上,表演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游击队员艰难的处境是全曲的重点,当毛新琳演唱“ 背心太阳晒,膝下尽泥泞,半个儿身体在水中浸,半个儿身体被烈日熏,更何况被困芦苇里,到今朝经过了六个早晨五黄昏”的时刻,叙述中带有关怀与怜惜之情,而重点放在最后一句“到今朝经过了六个早晨五黄昏”,反而将声音压低,突出躲藏在太湖密集的芦苇丛中游击队员艰难困苦的处境。接着又进一步唱出“白昼不得食,哪来米向腹中吞,夜来不得寝,哪时片时合眼睛”,日日夜夜的折磨,食宿困境,演唱时 感情充沛 ,声音下压,为下面最后层次四句作了铺垫:“这样的艰苦折磨游击队的同志们,不知同志们如何能经受,不知同志们身体可安宁。我是万分焦急暗担心”。两个“不知” 又再次点出了钟老太对游击队的同志挂念与担心。
总之,毛新琳在演唱《望芦苇》一曲时,虽然运用了张调,注意学习太先生张鉴庭的表演风格,决不是一味追求模仿,也不是刻意去创新,而是完全依据自身的条件,从亲身感受出发。他认真琢 磨全曲表达感情层次变化以及毎个字句的音腔与音量运用,最典型的唱到受到艰苦折磨游击队员“水中浸” “烈日熏”时,末字入声均用鼻腔共鸣,同时他的脸部表情变换和手势变动均紧紧配合唱词内容,发挥得当并取得了较好效果。要把传统名曲唱出新意,不但要下功夫,更要下对功夫。如此才能找到感情的共鸣和表演的新意。
一、舍不弃的“情”
中篇评弹《芦苇青青》原名《冲山之围》,由陈灵犀协同润饰和补写部分唱词,并改为今名。与原稿《冲山之围》相比,修改稿在真实事迹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游击队抗击敌人的主动性,使其情节与故事更富张力。1964年上海市人民评弹团首演《芦苇青青》,其中《钟老太骂敌》《游 水出冲山》《望芦苇》等唱篇深受群众欢迎,尤其《望芦苇》一曲更是常演不衰。《望芦苇》讲述的是在1943年夏,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短枪班受到日军袭击,退至冲山,隐蔽于芦苇丛中。冲山村中大义凛然的钟老太,深情怀念躲避在芦苇中的游击队战士。这一故事充分表现出军民鱼水情,同时也表现出以钟老太为代表的劳动人民质朴、善良的本质 。毛新琳在演唱钟老太这段唱词时,紧扣了钟老太特质,融情其中,感动自己同时更打动了听众。该曲演出多次,并有多种版本,本文试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演出之版本做一赏析。
頭上白云飞不停,
真是愁云惨雾压湖滨。
想伲冲山一片肥沃土:
山上草,草青青;
山间石,石磷磷;
山下水,水盈盈。
伲冲山人 民都是天生硬骨铁铮铮。
自从那兽军进犯伲冲山地,
暴风狂雨带 血腥。
全村鸡犬都不宁,
湖水白茫茫,芦苇青又青。
未知此时同 志们(你们)是何模样是何 情。
背心太阳晒,膝下尽泥泞。
半个儿身体在水中浸,
半个儿身体被烈日熏。
更何况被困芦苇里,
到今朝经过了六个早晨五黄昏。
白昼不得食,哪来粒米向腹中吞。
夜来不得寝,哪得片时合眼睛。
这样的艰苦折磨游击队的同志们,
不知同志们如何能经受,
不知同志们身体可安宁,
我是万分焦急暗担心。
全曲以怀想冲山之景为入情之开端,碧水青草的如画风光没有消磨冲山人民的意志,面对侵略者冲山人民坚贞不屈,硬骨铁铮铮!之后再回想日本鬼子侵犯冲山后血腥罪恶,更使得下文中对子弟兵的渴盼顺理成章。这段演唱要求演唱者充满激情,突出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更把冲山的 愁云惨雾和太湖的草、石、水做一对比,反映出击队员处境之艰难。而“未知此时同志们(你们)是何模样是何情” 一句更可视为题眼,字字句句充满深情,不但反映出钟老太的担忧,更可说明我军的群众基础—— 一支得不到群众支持的军队,绝难让群众有“白昼不得食,哪来粒米向腹中吞。夜来不得寝,哪得片时合眼睛。”这般感同身受的深情诉念。如果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很难处理好这些唱词。
毛新琳为了深入体验生活,多次去苏州市郊偏远的光福冲山村。冲山村是位于光福镇太湖中的一座小半岛,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住有百十来户农民和渔民,地理位置偏僻,四周芦苇茂盛,是当年太湖游击队的主要宿营地之一。每次参观后,毛新琳情感上的体会都深了一层,在演出中,这种情感自然而然就会转化 为演唱《望芦苇》激情。
二、创造性学习前辈经验
毛新琳一直强调学习张 调是要学习张派艺术的精髓和精神,而不是刻意去模仿太先生张鉴庭表情或手势的运用 或改变运腔节奏或者个别字句的唱法。毛新琳仔细辨味张鉴庭的表演,发现老先生 每次演唱,甚至每一遍演唱都不是完全一样的。例如《芦苇青青·望芦苇》《林冲·误责贞娘》《顾鼎臣花厅评理》《红色的种子·留凤》等,没有一遍是模式全部相同的,都是和当时演唱的感觉和情绪有关。毛新琳认为:如果演唱都是千篇一律的话,那无非是表明演唱者基本上是不动脑筋的或死板的。每次演唱,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演唱者的感觉和情绪,使其表达的方式随之变化。因此单纯模仿反而会弄巧成拙。“有人学唱张调错误认为嗓音要学‘懒皮音’,殊不知这是张老晚年嗓音的自然变化,这样硬学,结果会适得其反,唱坏了嗓子;有 人在声腔上拼命拔高,认为可以表演出张调的‘煞渴劲’,殊不知张调发音是随唱词内容与感情抒发而变化的。最明显的如《芦苇青青·骂敌》一曲中钟老太唱词中三个‘罢’字的处理,有人认为音量越高,声腔变化越多,张调的‘煞渴劲’就越足。岂不知这样完全脱离了人物的感情,仅仅是以演唱技巧骗取观众彩声而已。至于张老先生的脸部表情与手指的摆动,有人理解不到,只是极不自然地绷着一副‘苦瓜脸’,右手上下左右挥舞不停,使人无法理解钟老太思 想感情变化,反而觉得多余,令人厌 烦,影响了观赏效果”。
三、各种表演手法的合理运用
在演唱《望芦苇》伊始,毛新琳即迅速进入 角色,先 从冲山的自然景色入手,“头上白云飞不停,真是愁云惨雾压湖滨:想伲冲山一片肥沃土,山上草,草青青;山间石,石磷磷;山下水,水盈盈”,他把日军比作愁云惨雾一般入侵平静的冲山,并 围剿搜索躲藏在芦苇丛中的游击队员。这一段是毛新琳运用慢张调适当配合脸部表情和手势来表演的。“头上”两字轻声停顿后,“白云”用高音,“飞不停”又用低音急骤结束:“愁云惨雾”后停歇,“压湖滨”又用重音结束,两句唱词烘托出全曲的背景,而且脸部表情凝重,手掌、手指三次下压,加之三弦琵琶和谐的伴奏,配合恰到好处。接下去是描绘了冲山景色,土地肥沃,四周芦苇丛生,一片宁谧景象;而磷磷山石,正是冲山抗日人民“硬骨铁铮铮”的具体写照,此处毛新琳 仍用慢张调适当配合脸部表情和手势,随声腔和手指与手掌或上或下变化,十分贴切自然 。
紧跟着三句唱词是控诉日本鬼子侵犯冲山后的兽行,毛新琳仍运用慢张调,但是适当加重了音量,唱得字字铿锵有力,并在脸上表现出愤怒,结合手指、手掌的运用。“自从那”三字后,先停顿一下,然后唱出“兽军进犯伲冲山里,暴风狂雨带血腥,全村鸡犬都不宁”,似泣似诉,对日军暴行做了有力控诉。
当再次重复演唱“湖水白茫茫,芦苇青又 青”时,毛新琳娓娓道来,表示对躲藏在太湖密集的芦苇丛中游击队员安全的担忧,尤其唱到“未知此时同志们(你们)是何模样是何情”时,音速放慢,手掌向上,表演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游击队员艰难的处境是全曲的重点,当毛新琳演唱“ 背心太阳晒,膝下尽泥泞,半个儿身体在水中浸,半个儿身体被烈日熏,更何况被困芦苇里,到今朝经过了六个早晨五黄昏”的时刻,叙述中带有关怀与怜惜之情,而重点放在最后一句“到今朝经过了六个早晨五黄昏”,反而将声音压低,突出躲藏在太湖密集的芦苇丛中游击队员艰难困苦的处境。接着又进一步唱出“白昼不得食,哪来米向腹中吞,夜来不得寝,哪时片时合眼睛”,日日夜夜的折磨,食宿困境,演唱时 感情充沛 ,声音下压,为下面最后层次四句作了铺垫:“这样的艰苦折磨游击队的同志们,不知同志们如何能经受,不知同志们身体可安宁。我是万分焦急暗担心”。两个“不知” 又再次点出了钟老太对游击队的同志挂念与担心。
总之,毛新琳在演唱《望芦苇》一曲时,虽然运用了张调,注意学习太先生张鉴庭的表演风格,决不是一味追求模仿,也不是刻意去创新,而是完全依据自身的条件,从亲身感受出发。他认真琢 磨全曲表达感情层次变化以及毎个字句的音腔与音量运用,最典型的唱到受到艰苦折磨游击队员“水中浸” “烈日熏”时,末字入声均用鼻腔共鸣,同时他的脸部表情变换和手势变动均紧紧配合唱词内容,发挥得当并取得了较好效果。要把传统名曲唱出新意,不但要下功夫,更要下对功夫。如此才能找到感情的共鸣和表演的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