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诗学功能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歌是文学的精华所在,而隐喻更加促成了诗歌的美感。本文探讨隐喻的两种诗学功能:意象与陌生化。
  关键词:隐喻;诗歌;意象;陌生化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7-0231-03
  一、诗歌和隐喻
  理查兹指出,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我们的口头交际中平均每三句话中就会出现一个隐喻[1]。隐喻是一种很常见的语言现象。有些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甚至认为,所有的话语表达都来自比喻。但是,为什么比喻会如此普遍?隐喻的功能是什么?
  隐喻具有修辞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文字游戏功能、语言学功能和诗歌功能。本文只选择其诗歌功能作为分析的对象。在谈到隐喻的诗歌功能时,我们必须要清楚,什么是诗,什么是隐喻,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诗人阿奇博尔德·麦克利什在其作品《诗艺》中写道:
  一首诗应该默不出声但可以触摸得到
  像一只浑圆的果实,
  它喑哑无声
  像拇指抚摸那古老的圆雕文饰,
  它静悄悄的像那被衣襟磨损
  长出了青苔的窗台石
  一首诗应该缄默无语
  像群鸟飞翔。
  一首诗应该在时间中凝然不动
  像明月攀登天穹,
  像明月一个枝丫一个枝丫地
  解放那被夜色缠住的树林,
  像明月遗忘残冬,
  一片记忆一片记忆地从心头离去
  一首诗应该在时间中凝然不动
  像明月攀登天穹。
  一首诗应该等同于:
  虚妄。
  对于一切悲苦的历史
  是一条宽阔的门道和一片槭树叶。
  对于爱
  是慰藉的绿草和海上的两盏明灯
  一首诗不应该说明什么
  而是为了存在[2]。
  事实上,这首诗本身就解释了一首诗应该是什么样子。一首诗应该给读者提供一个生动的画面,读者可以用心去感受、去触摸,这样的诗才是一首好诗。
  “诗歌是语言的使用。但是,在许多方面,诗歌所使用的语言是很独特的。她们的意思是椭圆形的,难以捉摸的,与常用意思不同。往往是倒行逆施中,一声不响地违反语言的传统用法和常识,热衷于选择斟酌字句,转变短语含义。”[3]那么,诗人怎样才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呢?可以求助于隐喻。
  与明喻不同,隐喻的比较是暗示性的,而不是直接表达出来的。因此,“对于读者而言,诗歌需要读者有更好的能力去理解诗歌自身隐藏的关联,洞悉人、事物或者隐含的想法。”[4]在一个明喻中,我们会发现两个不同元素的相似的特殊点,但是,隐喻中却没有暗示任何内容。
  路易斯(C. Lewis)说,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 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巴克拉德(G.Bachelard)说,诗人的大脑完全是一套隐喻的句法。费尼罗撒(E. Fenellosa)指出,隐喻是自然的揭示者,是诗歌的实质[5]。
  在我身上你或许会看见暮霭,
  它在日落后向西方徐徐消退:
  黑夜,死的化身,渐渐把它赶开,
  严静的安息笼住纷纭的万类。
  在这首短小的十四行诗中,莎士比亚使用了五个隐喻,分别是:光是一种物质,事件是行动,生活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一生是一天,生活是光。
  二、隐喻的诗学功能:意象及陌生化
  “能够正确地使用我上面所说的各种词,就会写出很好的诗歌。正确地使用复合词和不熟悉的借用词,也很重要。而掌握隐喻词的用法尤其重要,可以说这是伟大天才的标志,因为使用隐喻词的能力充分地显示出他对事物的相似点的感知。”[6]本文将主要讨论隐喻的诗学功能的两个方面,即意象和陌生化。
  (一)意象
  提到隐喻,很自然地让我们想到意象主义的理念:通过所选择的精确词语来强调清晰的表达。在意象主义者的诗歌中,诗人竭尽全力为读者展现一个惟妙惟肖的画面。隐喻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它的出奇性和创造性。以埃兹拉·庞德的代表作之一《在地铁站》为例:
  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
  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
  在这首短诗中,湿漉漉的黑树枝上的数点花瓣占主导地位,传递出美的信息,使得意境更加丰满,同时,简洁地暗指人群中的美丽的面孔。“措辞最大的美,在于清晰有条理,而又不能平淡无味。”“有一种办法能够防止语言流于平淡和普通,这就是:新奇词、借用词、隐喻词、修饰词,以及前面我论述过的其他修辞格。”[7]
  你瞧!红润的是她的闺房,
  玫瑰花铺满了地板,
  她的床是一个安乐窝
  被众多的玫瑰花簇拥着。
  然而,早晨她在穿衣时,
  为什么你要靠近她的秀发?
  噢,我明白了,我担心
  因为她的脸颊就在旁边。
  (理查德·洛夫莱斯《玫瑰》)
  玫瑰原本素花开,
  她们有天不服气,
  我的萨福玉胸白,
  还是她们更白皙。
  但是一比败下来,
  羞色满面到脖底,
  当时玫瑰挂红彩,
  从此诚服风波息。
  (罗伯特·赫里克《玫瑰为什么变红》)
  在这两首诗中,“玫瑰”激起了我们的想象,它在提示我们女人的肤色、芬芳、体态和优雅。它们占据了诗的主要位置。“闺房”、“床”隐约地让读者联想到了性。另外,“礼服、秀发、脸颊、腮红和胸部”也有助于读者产生上述的想象。
  下面是莎士比亚的《国王理查德二世》中国王理查德的一段台词:   无人谈论舒适;
  让我们谈论坟墓,蠕虫和墓志铭;
  让纸变成灰尘并用我们的眼泪
  在大地的胸脯上书写我们的悲痛。
  在这首诗中,不同的事物被和谐地结合在了一起。由于不相关事物和事件的并置,既对我们的想象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我们的理解能力形成了挑战。这就是诗歌的陌生化带来的效果[8]。在中国古诗中,例如: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诗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道路、瘦马、夕阳自然而然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远离家乡、漂泊他乡的游子。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些事物就象征了一个孤独的人。
  另外,有些诗歌当中的隐喻难以辨认,例如惠沃尔特·惠特曼的《哦,船长,我的船长》:
  哦,船长,我的船长!我们艰苦的航程已经终结,
  这只船渡过了一切风险,我们争取的胜利已经获得。
  港口在望,我听见钟声在响,人们都在欢呼,
  目迎着我们的船从容返航,它显得威严而英武。
  可是,呵,心啊!心啊!心啊!
  哦,鲜红的血液长流,
  在甲板上,那里躺着我的船长,
  他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
  哦,船长,我们的船长!起来吧,起来听听这钟声,
  起来,——旗帜正为你飘扬——军号正为你发出颤音。
  为你,送来了这些花束和花环。
  为你,熙攘的群众在呼唤,转动着多少殷切的脸。
  这里,船长!亲爱的父亲!
  你头颅下边是我的手臂!
  在甲板上像是在一场梦里,
  你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
  我们的船长不作回答,他的双唇惨白而寂静,
  我的父亲不能感觉我的手臂,他已没有脉息、没有知觉,
  我们的船已安全抛锚碇泊,已经结束了他的航程,
  胜利的船从险恶的旅途归来,我们寻求的已赢得手中。
  欢呼吧,哦,海岸!轰鸣,哦,洪钟!
  可是,我却轻移悲伤的步履,
  在甲板上,那里躺着我的船长,
  他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
  这是一首缅怀林肯总统的诗歌,虽然整首诗歌当中,没有一处明确提到“船长”就是林肯,但是读者可以感受到“船长”比喻林肯总统,“巨轮”比喻美国,“艰苦的航行”比喻美国内战,“港口”比喻胜利。
  (二)陌生化
  “诗歌通过自身的奇妙之处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种奇妙意味着人们之前没有意识到或者不了解的现实的某个方面,受到了人们的重新认识。”[9]欣赏文学作品,重要的不在结果上,而在于过程。因此,一个作家会试图延长这一过程,不直接把内容说出来,而是使用大量的隐喻词。
  作为一个文学批评流派,俄苏形式主义提出了“陌生化”的概念。一开始,什克洛夫斯基使用的俄语单词意思是“使奇怪、怪异”,但是排字工人排错了单词,最后意思变为“使尖锐、锋利”,后者也就沿用下来了。事实上,什克洛夫斯基不是第一个提出“陌生化”概念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为诗辩护》中提到“诗使熟悉的好像不熟悉起来”[10]。约翰·多恩的诗歌因奇特的比喻、口语化的诗体而出名,例如,他的《日出》中的诗句:
  她便是一切国家,我是君主的君主,
  其余的便什么都不是。
  君主们不过摹仿着我们;与此相比,
  一切荣誉是丑角,一切财富是骗局。
  你,太阳,只拥有我们一半欢乐,
  当宇宙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聚拢;
  你的年龄需要悠闲;既然你的职责
  便是温暖世界,你己对我们尽了本分。
  你只须照耀我们这儿,光芒就会遍及四方,
  这张床是你的中心,墙壁是你的穹苍。
  在这首诗中,多恩高度赞扬了爱情,“她”是“国家”,以及“我”是“贵族”。后来,多恩再次提到:他们的爱情超越了荣誉和财富,因为荣誉和财富都是假的,只有恋人的幸福才是真实的。在整个世界上,只有爱是真实的,爱是所有幸福的来源。最后,诗人使用了比喻来结束整首诗:爱人的房间比喻为整个世界,四周的墙壁比喻成一个球体,爱人的床比喻成世界的中心。如果太阳熠熠生辉,温暖着他们的房间,那么着意味着太阳的光芒照耀整个世界。在一节中,采用了隐喻的修辞手法,同时达到了夸张的目的。
  “完全理解一个隐喻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理解明喻,但是,当我们最终领悟了隐喻的微妙之处和内在的关联,‘智慧之光’照耀着我们,那么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11]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这首诗的标题本身就是一个隐喻。“路”是指一个人的生活选择,我们可以从“可惜”、“叹息”、“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等这些词语受到启示。关于生活,选择或者决策更为重要。因此,包含隐喻意义的诗歌显得更为重要。
  三、总结
  诗歌是语言的应用。但是在很多方面,诗歌使用的语言是独特的。诗人是一群具有使用文字天赋的人。是什么使得诗歌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每个人都可以给出答案,这其中部分的答案可能会包括隐喻的使用。隐喻的意象和陌生化功能,使得诗歌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诗人对于语言的使用非常讲究,他们的目的是通过寥寥几个单词或句子来引起作者的注意。同时,他们尽力让读者在脑海中意识到或看到一些东西,而又超出他们的预测。达到这种效果的方式是使用隐喻词,这也是诗歌的核心。
  参考文献:
  〔1〕Richards.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M]. NewYork: OUP,1936.92.
  〔2〕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6342249. 〔3〕H. G.. Widdowson,实用文体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2.
  〔4〕〔9〕〔11〕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6.178,12,179.
  〔5〕Rogers, R. Metaphor , a psychoanalytic view [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4.
  〔6〕〔7〕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88,84.
  〔8〕邹莹.隐喻性的强弱对诗歌陌生化的影响[J].剧影月报,2009(3).
  〔10〕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
  (责任编辑 孙国军)
其他文献
摘 要:除《合同法》规定的特定情形外,一房数卖的数个买卖合同都属于有效的债权债务合同,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出卖人可以选择其中某一买受人交付房屋、办理过户登记手续而移转房屋所有权。买受人可以依据实际情形选择请求撤销合同、请求出卖人办理过户登记手续或请求解除合同、赔偿信赖利益损失等。按信赖利益原则来赔偿买受人的损失,能较好地保护买受人的利益,抑制一房数卖行为。  关键词:违约赔偿责任;信赖利益;一房数卖
期刊
摘 要:2008年9月,全球性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由此引发的用人单位的招工规模急剧萎缩,对大学生就业也带来了显著的影响。这一时期,电视招聘类节目风生水起。笔者运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论述了电视招聘类节目的初期探索、发展现状以及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  关键词:电视招聘;大学生;就业观;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7-0125-02  一、电视
期刊
摘 要:历史剧的创作目的主要在于传播历史知识,使广大观众在思想或情感等方面受到教育或启迪。文学创作可以合理虚构,尤其是历史剧的诸多情节更需要虚构。但是,在欣赏、肯定、赞扬历史剧《赵氏孤儿案》的同时,我们却发现其中的一些内容与史实严重不符,存在历史错误,极容易误导广大观众,尤其是分集剧情介绍,不但与剧情内容明显不相吻合,而且错误百出。虽为瑜中之瑕,但我们认为还是避免为是。本文对历史剧《赵氏孤儿案》以
期刊
摘 要:生活于云南省红河州的哈尼族,其文化独特且富有韵味。随着哈尼梯田申遗工作的稳步推进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积极对外宣传哈尼族文化也迫不可待。本文对哈尼族经典古歌《神之歌》第一章《烟本霍本》第二节进行了日语翻译及赏析,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哈尼族神话中神的诞生、神与神之间的关系及神人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哈尼族;经典古歌;烟本霍本;日译;赏析  中图分类号:I207;H315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信息技术带来了人类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界限。自由互动的思想交流方式逐渐形成,网民可以通过网络顺畅而公开地表达自己对政策的态度,众多的利益表达汇聚为民意,形成舆论,对主流媒体和传统政治文化造成无形冲击,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并由此而造成人们政治行为的紊乱和政治生活的振荡。因此,政府应对网络冲击有充分的了解,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引导网
期刊
摘 要:在中国东北这片富有生机的黑土地上,孕育出了一位淡泊宁静的才女——迟子建。她自80年代以来,洋洋洒洒抒写了将近五百万的文字,其中百分之九十都是在写乡村中的底层人民,她以其温情的笔触,娓娓道来处在中国最底层劳动人民的苦痛,并深刻地挖掘了其产生的原因和社会背景。尤其是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各个都描述得极其丰盈,入木三分。本文就以她的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为例,浅谈其中的女性角色及其苦难意识。 
期刊
摘 要:在现实当中,一方面法院对外宣传自己极高的陪审率,另一方面公众和学者认为陪审员“陪而不审”。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我们并没有全面地认识陪审制度的价值。陪审制的政治价值的实现是其最终目标,但是诉讼价值是政治价值的基础,缺少对诉讼价值的认识,政治价值便如空中楼阁。因此对陪审制度的诉讼价值进行全方位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陪审制度;价值;刑事诉讼  中图分类号:D9
期刊
摘 要:电视剧《永不回头》是一部反映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走向新生的影视作品。本文通过对该剧所触及的刑满释放人员回归问题的意义,对人性的深度解析以及在故事情节设置方面的特色等几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来评析这部电视剧的成功因素。  关键词:人性;救赎;回归;情节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7-0190-03  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
期刊
摘 要:黑龙江工业学院是在原鸡西大学专科学校基础上升格并更名的一所普通应用型本科学校。面对升格硕果,全校上下为之欣慰与鼓舞,但是在如何做好转型发展方面,却存在种种困境,需要一一破解。本文以黑龙江工业学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归纳总结出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中所面临的普遍障碍,提出“转型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建设与发展的根本途径”的论点,试图说明转型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应对基于自身发展挑战而作出的一种
期刊
摘 要:金钱在生活中一直并继续在各个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就是连向来被视为“神圣”的、永恒的爱情也因为金钱的参与而变得面目皆非。在《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中,奥斯汀以其女性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她所处时代的爱情及婚姻,并揭示出金钱在婚姻中所扮演的角色,对剖析当今社会的婚姻观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爱情;金钱;婚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