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是以《晚秋初冬》的教学设计为例,反思写景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我们认为写景散文教学不应该在浅层面滑行,要有纵深感;教学思路不能呆板凝滞,要曲径通幽给学生柳暗花明的成就感,带领学生超越他们本来的高度。
【关键词】散文教学;文本解读;反思;首席;品味语言
【缘起】
最近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特级教师黄本荣先生的一篇文章,文章标题是《像“语文老师”样教语文》。这是他作为特邀评委,参加我校的“生本课堂”会课比赛后,所做的思考。其实,笔者也是当时参加上课的教师之一。还记得,当时备课、上课茫无头绪,感觉自己的课真的很糟糕。因此,看到黄老师所写的这篇文章,我如获至宝,反复研读,受益很深。
黄老师从教学文本解读、教学内容确定、课堂教学生成这三个方面来总结本次他的听课感受。最后他总结说:“在整体的关照下,品味局部之美;在语言的咂摸中,把握文章的温度和味道,这才像个语文老师,这才是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下面,我想从文本研习的角度,反思并整改自己的写景散文教学。
【现场】
当时我的文本研习部分的教案如下:
(文本采用了小节分段的形式,每一小节相对独立,有相互关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具象到抽象,因此我们采用的文本研习思路是总分总式的。)
根据每一小节的具体内容,我设计了一到两个问题:
(一)品读第一部分思考:
1.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落叶的?
时间、空间
时间:白天——像掠过书窗的鸟影;
晚间——扑打着屋檐,使人想起雨景;
晨起——满庭皆落叶
空间:庭中落叶
门前银杏
遍地彩锦
树梢残叶
2.本段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比喻、拟人、对比。作用:有让人直接感受季节变化的视图效果。
(二)品读第二部分思考:
1.这一部分是写晚秋初冬的静谧,作者是通过哪些角度来写这种静的呢?
白昼:天空、阳光、树木、枯叶
庭院:菊花的影子、鸟雀残留的果实、麻雀、老猫、苍蝇
2.在这里作者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来写静的?请在问中找出相关依据
以动衬静
两只麻雀飞到庭院里觅食
一只苍蝇飞来,在格子门上爬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连苍蝇在格子门上的爬动的沙沙声都能听见那就足以显示周围的寂静了。通过动态的描写来衬托静态的景物,以动写静,则静之愈甚。)
(三)品读第三部分思考:同样是写静,这一段又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
夜晚的静、雨中的静、人的静。
月夜——树影班驳,炊烟升起
雨——雨打落叶,暮雨潇潇
人——默然独坐,顾影自怜
(四)品读第四部分思考:本段是通过哪些方面来写夜景的?
月色、夜气。先写月光,由朦胧到昏暗,再到月光消失、寒星满天;再写夜气,由“凝聚而不动”到“稍稍震颤着”,再到戛然而止。
(分节研读后,再回到全文,我设计一个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才能回答的问题,这里也是重难点的突破)
(五)迅速浏览课文,找出贯穿全文的一个意象是什么,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本文创设的意境特点。
贯穿全文的一个意象是:落叶
意境特点:静 孤寂
(六)感悟赏析(大概10分钟)
(虽然文本是作者用文字绘出的画面,但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画面背后的作者也就没有作者眼中的画面。画面的赏析可以捕捉作者的此时的心境和情感,而作者抒情的话语更会泄露作者内心的秘密。这里,是在点拨学生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本文作者直接抒情的语句很少,但很精当,值得玩味。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文中找到看风景的作者在哪里,寻找文中涉及到作者自身的语句,品析作者的情感。
1.这一夜,我默然独坐,顾影自怜。
含义:由物及人,表现的是一种宁静致远的超然心态,尤其是结尾处能使人感受到作者孤寂的内心世界。
2.此种情趣向谁叙说?
含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此时此地此景,只可独自享受,此种心境,无人能解,也无须来解。
3.夜里,人声顿绝,仿佛可以听到一种至高无上的音响。
含义:那是作者心底涌动着的空寂之情,那份澄澈枯淡的孤绝之美,当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时,只能用心去揣摩和体会。
【反思】
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看出了如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内容不能只在浅层面滑行,要有纵深感
在教学中,我把重点要求学生寻找作者笔下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写景中所运用的写作技巧。正如黄老师所言,把握具象是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就能解决的问题。在高中语文的散文选修课上,我竟然把这个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实在是犯了教学内容确定的低幼化毛病。重点应该关注景物背后的那个人,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一般情况下,作者写景,并非为景,他主要是借助“景”这个媒介,来抒发他的内心情感。晨起看落叶,举目望枝头;静看麻雀觅食,老猫晒太阳;甚或还能听到苍蝇在格子门上爬动的沙沙声;月夜树影满地,竟想用脚踏来分开他们。这背后站着的,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呀?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去寻找这些景物背后的“那个人”。
二、教学设计要有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成就感
文本是片段式的结构,在设计教学时,我设计的是一个一个片段地向前推进教学,使得课堂直线前进,没有波澜和曲折。这既不符合阅读文章的心理预期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文是一篇字读课文,应该以学生的自读、感悟为主体,老师尽好职责做好“首席”把学生引领到他们不曾到达的高度就行了。文本研习中,画面的内容应该大胆地交给学生去处理,而画面折射出的悠闲、慵懒、童趣、秋心应该是师生共同解决的问题。因为是晚秋初冬,网上很多课例的设计者就想当然地联想到了肃杀冷寂。虽然作者“默默独坐,顾影自怜”,但他眼中的景物却是:满庭皆落叶,遍地如彩锦;湛蓝的天空高爽,明净;阳光澄澈,美丽,硕大的枯叶,在阳光下闪光。这些温暖的色调,根本没有给人肃杀冷寂的感觉。恰恰相反,我们读出了作者对晚秋初冬之景的热爱,即使是“顾影自怜”,也是在享受那种难得的清静之美。这样拼读下去,学生也就超越了他们本来的高度。
三、散文阅读中,别忘了品味语言之美
一般情况下,片段式的短文,语言和选景都是富于诗意,只有反复品读,才能置身其中。《晚秋初冬》就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表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变化和作者内心充满虚幻的想象。如果,我们直接以诗歌的形式重现文中的画面,那会更有一番味道。为此,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要求学生以诗的形式改写本文的一个画面,品读一下,体会作者散文语言中诗歌的韵味和哲人般的沉思。当然,我先改写了一个画面,作为学生改写的例子:月夜/参差斑驳/树影满地/枯叶焚烧/炊烟升起/暮雨潇潇/敲打着落叶/洒向/整个世界/这一夜/我/顾影自怜/默然独坐。变换不同的方式,会激发学生关注文章语言的积极性。好的散文是有声的,只有读进去了,我们才真正有资格说“和文本对话了”。
一般情况下,写景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无非三个方面:一是把握文章的具象——写了怎样的景,景物有什么特点,怎样写的;二是了解站在景物背后的那个人;三是感受文字中浸润的那份情,那份美感。
【参考文献】
[1]林彩琴.根据“学情”取舍教学内容——以《竹影》为例谈教学内容的取舍[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11期
[2]田军.新手与专家数学教师教学内容知识的对比研究[J].中学数学杂志,2009年10期
[3]陈海明.有效拓展语文课外资源[J].新课程(教师),2010年02期
【作者简介】
李刚(1980.5-),男,语文教师,文学学士学位。研究侧重于现当代散文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
【关键词】散文教学;文本解读;反思;首席;品味语言
【缘起】
最近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特级教师黄本荣先生的一篇文章,文章标题是《像“语文老师”样教语文》。这是他作为特邀评委,参加我校的“生本课堂”会课比赛后,所做的思考。其实,笔者也是当时参加上课的教师之一。还记得,当时备课、上课茫无头绪,感觉自己的课真的很糟糕。因此,看到黄老师所写的这篇文章,我如获至宝,反复研读,受益很深。
黄老师从教学文本解读、教学内容确定、课堂教学生成这三个方面来总结本次他的听课感受。最后他总结说:“在整体的关照下,品味局部之美;在语言的咂摸中,把握文章的温度和味道,这才像个语文老师,这才是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下面,我想从文本研习的角度,反思并整改自己的写景散文教学。
【现场】
当时我的文本研习部分的教案如下:
(文本采用了小节分段的形式,每一小节相对独立,有相互关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具象到抽象,因此我们采用的文本研习思路是总分总式的。)
根据每一小节的具体内容,我设计了一到两个问题:
(一)品读第一部分思考:
1.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落叶的?
时间、空间
时间:白天——像掠过书窗的鸟影;
晚间——扑打着屋檐,使人想起雨景;
晨起——满庭皆落叶
空间:庭中落叶
门前银杏
遍地彩锦
树梢残叶
2.本段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比喻、拟人、对比。作用:有让人直接感受季节变化的视图效果。
(二)品读第二部分思考:
1.这一部分是写晚秋初冬的静谧,作者是通过哪些角度来写这种静的呢?
白昼:天空、阳光、树木、枯叶
庭院:菊花的影子、鸟雀残留的果实、麻雀、老猫、苍蝇
2.在这里作者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来写静的?请在问中找出相关依据
以动衬静
两只麻雀飞到庭院里觅食
一只苍蝇飞来,在格子门上爬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连苍蝇在格子门上的爬动的沙沙声都能听见那就足以显示周围的寂静了。通过动态的描写来衬托静态的景物,以动写静,则静之愈甚。)
(三)品读第三部分思考:同样是写静,这一段又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
夜晚的静、雨中的静、人的静。
月夜——树影班驳,炊烟升起
雨——雨打落叶,暮雨潇潇
人——默然独坐,顾影自怜
(四)品读第四部分思考:本段是通过哪些方面来写夜景的?
月色、夜气。先写月光,由朦胧到昏暗,再到月光消失、寒星满天;再写夜气,由“凝聚而不动”到“稍稍震颤着”,再到戛然而止。
(分节研读后,再回到全文,我设计一个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才能回答的问题,这里也是重难点的突破)
(五)迅速浏览课文,找出贯穿全文的一个意象是什么,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本文创设的意境特点。
贯穿全文的一个意象是:落叶
意境特点:静 孤寂
(六)感悟赏析(大概10分钟)
(虽然文本是作者用文字绘出的画面,但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画面背后的作者也就没有作者眼中的画面。画面的赏析可以捕捉作者的此时的心境和情感,而作者抒情的话语更会泄露作者内心的秘密。这里,是在点拨学生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本文作者直接抒情的语句很少,但很精当,值得玩味。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文中找到看风景的作者在哪里,寻找文中涉及到作者自身的语句,品析作者的情感。
1.这一夜,我默然独坐,顾影自怜。
含义:由物及人,表现的是一种宁静致远的超然心态,尤其是结尾处能使人感受到作者孤寂的内心世界。
2.此种情趣向谁叙说?
含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此时此地此景,只可独自享受,此种心境,无人能解,也无须来解。
3.夜里,人声顿绝,仿佛可以听到一种至高无上的音响。
含义:那是作者心底涌动着的空寂之情,那份澄澈枯淡的孤绝之美,当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时,只能用心去揣摩和体会。
【反思】
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看出了如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内容不能只在浅层面滑行,要有纵深感
在教学中,我把重点要求学生寻找作者笔下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写景中所运用的写作技巧。正如黄老师所言,把握具象是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就能解决的问题。在高中语文的散文选修课上,我竟然把这个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实在是犯了教学内容确定的低幼化毛病。重点应该关注景物背后的那个人,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一般情况下,作者写景,并非为景,他主要是借助“景”这个媒介,来抒发他的内心情感。晨起看落叶,举目望枝头;静看麻雀觅食,老猫晒太阳;甚或还能听到苍蝇在格子门上爬动的沙沙声;月夜树影满地,竟想用脚踏来分开他们。这背后站着的,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呀?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去寻找这些景物背后的“那个人”。
二、教学设计要有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成就感
文本是片段式的结构,在设计教学时,我设计的是一个一个片段地向前推进教学,使得课堂直线前进,没有波澜和曲折。这既不符合阅读文章的心理预期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文是一篇字读课文,应该以学生的自读、感悟为主体,老师尽好职责做好“首席”把学生引领到他们不曾到达的高度就行了。文本研习中,画面的内容应该大胆地交给学生去处理,而画面折射出的悠闲、慵懒、童趣、秋心应该是师生共同解决的问题。因为是晚秋初冬,网上很多课例的设计者就想当然地联想到了肃杀冷寂。虽然作者“默默独坐,顾影自怜”,但他眼中的景物却是:满庭皆落叶,遍地如彩锦;湛蓝的天空高爽,明净;阳光澄澈,美丽,硕大的枯叶,在阳光下闪光。这些温暖的色调,根本没有给人肃杀冷寂的感觉。恰恰相反,我们读出了作者对晚秋初冬之景的热爱,即使是“顾影自怜”,也是在享受那种难得的清静之美。这样拼读下去,学生也就超越了他们本来的高度。
三、散文阅读中,别忘了品味语言之美
一般情况下,片段式的短文,语言和选景都是富于诗意,只有反复品读,才能置身其中。《晚秋初冬》就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表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变化和作者内心充满虚幻的想象。如果,我们直接以诗歌的形式重现文中的画面,那会更有一番味道。为此,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要求学生以诗的形式改写本文的一个画面,品读一下,体会作者散文语言中诗歌的韵味和哲人般的沉思。当然,我先改写了一个画面,作为学生改写的例子:月夜/参差斑驳/树影满地/枯叶焚烧/炊烟升起/暮雨潇潇/敲打着落叶/洒向/整个世界/这一夜/我/顾影自怜/默然独坐。变换不同的方式,会激发学生关注文章语言的积极性。好的散文是有声的,只有读进去了,我们才真正有资格说“和文本对话了”。
一般情况下,写景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无非三个方面:一是把握文章的具象——写了怎样的景,景物有什么特点,怎样写的;二是了解站在景物背后的那个人;三是感受文字中浸润的那份情,那份美感。
【参考文献】
[1]林彩琴.根据“学情”取舍教学内容——以《竹影》为例谈教学内容的取舍[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11期
[2]田军.新手与专家数学教师教学内容知识的对比研究[J].中学数学杂志,2009年10期
[3]陈海明.有效拓展语文课外资源[J].新课程(教师),2010年02期
【作者简介】
李刚(1980.5-),男,语文教师,文学学士学位。研究侧重于现当代散文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