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ishi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是以《晚秋初冬》的教学设计为例,反思写景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我们认为写景散文教学不应该在浅层面滑行,要有纵深感;教学思路不能呆板凝滞,要曲径通幽给学生柳暗花明的成就感,带领学生超越他们本来的高度。
  【关键词】散文教学;文本解读;反思;首席;品味语言
  【缘起】
  最近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特级教师黄本荣先生的一篇文章,文章标题是《像“语文老师”样教语文》。这是他作为特邀评委,参加我校的“生本课堂”会课比赛后,所做的思考。其实,笔者也是当时参加上课的教师之一。还记得,当时备课、上课茫无头绪,感觉自己的课真的很糟糕。因此,看到黄老师所写的这篇文章,我如获至宝,反复研读,受益很深。
  黄老师从教学文本解读、教学内容确定、课堂教学生成这三个方面来总结本次他的听课感受。最后他总结说:“在整体的关照下,品味局部之美;在语言的咂摸中,把握文章的温度和味道,这才像个语文老师,这才是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下面,我想从文本研习的角度,反思并整改自己的写景散文教学。
  【现场】
  当时我的文本研习部分的教案如下:
  (文本采用了小节分段的形式,每一小节相对独立,有相互关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具象到抽象,因此我们采用的文本研习思路是总分总式的。)
  根据每一小节的具体内容,我设计了一到两个问题:
  (一)品读第一部分思考:
  1.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落叶的?
  时间、空间
  时间:白天——像掠过书窗的鸟影;
  晚间——扑打着屋檐,使人想起雨景;
  晨起——满庭皆落叶
  空间:庭中落叶
  门前银杏
  遍地彩锦
  树梢残叶
  2.本段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比喻、拟人、对比。作用:有让人直接感受季节变化的视图效果。
  (二)品读第二部分思考:
  1.这一部分是写晚秋初冬的静谧,作者是通过哪些角度来写这种静的呢?
  白昼:天空、阳光、树木、枯叶
  庭院:菊花的影子、鸟雀残留的果实、麻雀、老猫、苍蝇
  2.在这里作者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来写静的?请在问中找出相关依据
  以动衬静
  两只麻雀飞到庭院里觅食
  一只苍蝇飞来,在格子门上爬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连苍蝇在格子门上的爬动的沙沙声都能听见那就足以显示周围的寂静了。通过动态的描写来衬托静态的景物,以动写静,则静之愈甚。)
  (三)品读第三部分思考:同样是写静,这一段又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
  夜晚的静、雨中的静、人的静。
  月夜——树影班驳,炊烟升起
  雨——雨打落叶,暮雨潇潇
  人——默然独坐,顾影自怜
  (四)品读第四部分思考:本段是通过哪些方面来写夜景的?
  月色、夜气。先写月光,由朦胧到昏暗,再到月光消失、寒星满天;再写夜气,由“凝聚而不动”到“稍稍震颤着”,再到戛然而止。
  (分节研读后,再回到全文,我设计一个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才能回答的问题,这里也是重难点的突破)
  (五)迅速浏览课文,找出贯穿全文的一个意象是什么,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本文创设的意境特点。
   贯穿全文的一个意象是:落叶
   意境特点:静 孤寂
  (六)感悟赏析(大概10分钟)
  (虽然文本是作者用文字绘出的画面,但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画面背后的作者也就没有作者眼中的画面。画面的赏析可以捕捉作者的此时的心境和情感,而作者抒情的话语更会泄露作者内心的秘密。这里,是在点拨学生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本文作者直接抒情的语句很少,但很精当,值得玩味。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文中找到看风景的作者在哪里,寻找文中涉及到作者自身的语句,品析作者的情感。
  1.这一夜,我默然独坐,顾影自怜。
  含义:由物及人,表现的是一种宁静致远的超然心态,尤其是结尾处能使人感受到作者孤寂的内心世界。
  2.此种情趣向谁叙说?
  含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此时此地此景,只可独自享受,此种心境,无人能解,也无须来解。
  3.夜里,人声顿绝,仿佛可以听到一种至高无上的音响。
  含义:那是作者心底涌动着的空寂之情,那份澄澈枯淡的孤绝之美,当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时,只能用心去揣摩和体会。
  【反思】
  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看出了如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内容不能只在浅层面滑行,要有纵深感
  在教学中,我把重点要求学生寻找作者笔下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写景中所运用的写作技巧。正如黄老师所言,把握具象是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就能解决的问题。在高中语文的散文选修课上,我竟然把这个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实在是犯了教学内容确定的低幼化毛病。重点应该关注景物背后的那个人,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一般情况下,作者写景,并非为景,他主要是借助“景”这个媒介,来抒发他的内心情感。晨起看落叶,举目望枝头;静看麻雀觅食,老猫晒太阳;甚或还能听到苍蝇在格子门上爬动的沙沙声;月夜树影满地,竟想用脚踏来分开他们。这背后站着的,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呀?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去寻找这些景物背后的“那个人”。
  二、教学设计要有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成就感
  文本是片段式的结构,在设计教学时,我设计的是一个一个片段地向前推进教学,使得课堂直线前进,没有波澜和曲折。这既不符合阅读文章的心理预期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文是一篇字读课文,应该以学生的自读、感悟为主体,老师尽好职责做好“首席”把学生引领到他们不曾到达的高度就行了。文本研习中,画面的内容应该大胆地交给学生去处理,而画面折射出的悠闲、慵懒、童趣、秋心应该是师生共同解决的问题。因为是晚秋初冬,网上很多课例的设计者就想当然地联想到了肃杀冷寂。虽然作者“默默独坐,顾影自怜”,但他眼中的景物却是:满庭皆落叶,遍地如彩锦;湛蓝的天空高爽,明净;阳光澄澈,美丽,硕大的枯叶,在阳光下闪光。这些温暖的色调,根本没有给人肃杀冷寂的感觉。恰恰相反,我们读出了作者对晚秋初冬之景的热爱,即使是“顾影自怜”,也是在享受那种难得的清静之美。这样拼读下去,学生也就超越了他们本来的高度。
  三、散文阅读中,别忘了品味语言之美
  一般情况下,片段式的短文,语言和选景都是富于诗意,只有反复品读,才能置身其中。《晚秋初冬》就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表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变化和作者内心充满虚幻的想象。如果,我们直接以诗歌的形式重现文中的画面,那会更有一番味道。为此,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要求学生以诗的形式改写本文的一个画面,品读一下,体会作者散文语言中诗歌的韵味和哲人般的沉思。当然,我先改写了一个画面,作为学生改写的例子:月夜/参差斑驳/树影满地/枯叶焚烧/炊烟升起/暮雨潇潇/敲打着落叶/洒向/整个世界/这一夜/我/顾影自怜/默然独坐。变换不同的方式,会激发学生关注文章语言的积极性。好的散文是有声的,只有读进去了,我们才真正有资格说“和文本对话了”。
  一般情况下,写景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无非三个方面:一是把握文章的具象——写了怎样的景,景物有什么特点,怎样写的;二是了解站在景物背后的那个人;三是感受文字中浸润的那份情,那份美感。
  【参考文献】
  [1]林彩琴.根据“学情”取舍教学内容——以《竹影》为例谈教学内容的取舍[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11期
  [2]田军.新手与专家数学教师教学内容知识的对比研究[J].中学数学杂志,2009年10期
  [3]陈海明.有效拓展语文课外资源[J].新课程(教师),2010年02期
  【作者简介】
  李刚(1980.5-),男,语文教师,文学学士学位。研究侧重于现当代散文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童声合唱事业发展迅速,也可以说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拥有合唱团最多的国家。但是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由于国情的不同,我国童声合唱事业的发展具有起步晚、起点低的特点,各地区乃至同一地区的童声合唱团的发展水平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时我们还发现,一些合唱团的指挥者和训练者,由于自身非常缺乏对童声声音训练方法的深入研究,不注意少年儿童自身的特点,不懂得科学合理地训练童声。导致童声合唱缺乏协调性和均衡性
期刊
【摘 要】教师应该像严父慈母,欣赏你自己的孩子那样欣赏你自己的学生;像严父慈母一样希望你的学生成才,像希望你自己的孩子一样成才;自然你的学生就会有梦想,有信心,有勇气;就没有过不了的坎,战胜不了的困难。绝大多数后进生会转变成优生,迟早会成为社会有用之材。本文针对现实教育中出现的差生现象,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转化差生的经验方法,旨在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差生的关注,以促进差生的健
期刊
【摘 要】在解题教学中,应着力挖掘每道例题的教育教学价值。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解题的过程,探究解法的多样性,发现数学概念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完善其解题的思维模式与习惯,从而有效地提升解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一题多解;数学概念;主体参与  题目:在等比数列{an}中,设公比为q,前n项的和为Sn,若已知2S5,S10,S20-S10成等比数列,那么S5,S15,S10是否成
期刊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有的物理概念、规律和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说物理实验是高考物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高中物理学教学中实验探究是一个重要且基础的部分。而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中的重要部分,是物理实验的难点。因此,探讨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的策略对提高高中物理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高中物理电学的教学工作中,教授理论知识与理论实验相结合可帮助学生们理解、记忆抽
期刊
【摘 要】教师是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中考复习中教师的引导者地位显得尤为突出,教师要把好“舵”,一要明确航向——了解命题趋向;二要掌握技巧——讲究复习策略。中考几何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将知识全面复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几何解题能力,本文在这一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中考几何复习;高效;思维能力;数学方法;基本图形  中考复习需要数学老师要有清晰的
期刊
【摘 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品德,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在主题背景下如何培养小班幼儿感恩之情,以及一些实施感恩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主题;幼儿;感恩  一、感恩教育的含义  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
期刊
【摘 要】游戏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消除学生的大脑疲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各种小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达到学语文、爱语文,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游戏;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卢梭认为:“儿童最好是在生活中、在游戏中学习,学习不脱离生活,不脱离游戏,这
期刊
【摘 要】 随着中考语文命题考查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趋势,课内阅读的考查已经成为“昨日黄花”,课外阅读成为一种趋势。那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去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呢?本人也曾经尝试过一些方法,并在教学中运用这些方法加以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质量  一、尊重孩子的阅读选择,激发阅读兴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阅读的个性和价值取向,因此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开展,教师应站在时代的高度更新教育观念,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而真学课堂中的多元评价既符合新课程标准,又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多元智能,并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会到本心的快乐。多元评价实施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要求教师在平等对话中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关注自己的发展,真正体现评价所应有的教育意义,从而体现语文人的精神关怀。
期刊
【摘 要】目前中职生普遍写作水平较低,亟待练好作文基本功。教师在写作辅导中,可以从三个角度出发,在兴趣的积累、思想的积累和素材的积累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中职生;作文;基本功  能否写好作文,制约因素繁多,总的来说,还是有赖于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想“写”出大家愿意看的好作文,首先要有写作的想法和思路,否则,没有思想,就无从表达。而要有思路,就需要将“听”和“读”作为阅读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