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背景下地方文化课程的教学实施策略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y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以江西赣南某高校开设“人文赣州”地方文化课程的实践为背景,对网络时代视觉文化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在网络多媒体十分发达的当今,视觉文化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人对文化的感知与学习,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其教材编写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唯有积极应对这种变化与挑战,同时强调并融合文本文化及传统教学模式的长处与优点,方能造就有魅力、有深度、有实效的地方文化课程,从而在传承地方文化的过程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视觉文化;文本文化;地方文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1008-2549(2017) 08-0104-02
  毫无疑问,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了崭新的网络时代。在网络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学习资源显著丰富,图、文、声、像等多感官、多媒体信息快速传播,使得人们的学习和创新出现了自主性、交互性、终身性、远程性等新特点,给传统教学带来了极大挑战。
  就网络时代的文化传播与学习而言,最显著的特点是“视觉文化”的勃兴。视觉文化,是一种主要依赖于形象化、感官化手段而存在的文化形态,有别于传统模式下以文本化、语言化手段为主的文化形式。
  在高校地方文化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既要注意知识的传授与建构,更要切实让学生对文化进行自觉的内化与传承。在此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融合视觉文化与文本文化各自的优缺点,达成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 视觉文化与文本文化
  (一)视觉文化的兴盛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影视文化为代表的视觉文化开启了一个崭新的“读图时代”,视觉文化成为人们感知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视觉文化的触角遍及社会每一个角落。在视觉文化艺术媒介的推动下,形象思维和感性思维成为当今人类社会思维的重要方式,电影、电视的表现手法和叙事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学习方式。时下许多人已经“不读书”,但这并不表示他们不接受知识与信息,只不过他们不再把阅读纸质文本作为第一选择,而是习惯于以轻松愉快的视觉方式获取各种信息及精神养分。
  (二)文本文化的坚守
  虽然视觉文化来势凶猛,但文化最可靠的载体依然是语言,以文本为主要形式的纸质媒介依然是文化最稳定的呈现方式。文本阅读,能让我们静下心来与原作者有一个深层次的心灵互动,具有不可替代的深刻性。更何况,即便是视觉文化,也并非单纯的画面叠加,语言依然是其灵魂和精髓。
  (三)两种文化的融合
  尽管视觉文化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以及相对的优势,但过度视觉化和图像泛滥将导致图像对人进行包围和规训。审美缺失、图像艺术失真、情感交流匮乏以及虚假幸福等问题是视觉文化的衍生弊端。因此有必要回归重内容轻形式的审美方式。基于以上认识,在当今的文化传播与教学中,需要很好地以文本文化为基础、以视觉文化为抓手,实现最优的效果。赵丽、张舒予(2016)认为:对知识建构及可视化的研究,既是对“形而上”文化的内涵解读,又主要依赖于“形而下”的视觉表征。视觉文化不仅包括知识建构的“器”的层面,也包括文化传承的“道”的层面。图像时代视觉性的凸显,为传统文化包括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辟了新的路径。增强知识与文化的感染力,实现“由器而道”传播效果提升,取决于“以器载道”的可视化表征。
  二 视觉文化与地方传统文化教学
  (一)主动采用多媒体教学讲授地方文化
  如前已述,当今社会已进入了“读图时代”,丰富多彩的图像浪潮在与传统理性文字艺术的竞争中取得了领先优势。后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迫使人们将追求简单直接的感官体验作为审美的核心,而大众媒体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又为这一趋势推波助澜,使“图像”在审美体验中取得霸主地位。
  结合地方文化课程本身所具有的“五花八门,精彩纷呈”的特点,面对视觉文化兴盛的新形势,教育教学者不能不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当今受众(学习者)的学习诉求,摒弃口若悬河、“满堂灌”式的传统讲授法,应果断采用多媒体教学,精心准备精彩的图片和视频,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顺利完成可视化的知识传播。
  近年来,笔者为弘扬所在地的地方文化,开设了校级公共选修课“人文赣州”,吸引了一些对地方文化感兴趣的学生选修。在首次开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凡是那些视觉资料少的教学内容,学生大多恹恹欲睡,而有着丰富图片或精彩视频的内容,则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鉴于此,从第二次开课起,笔者有意识地在每一部分内容中都强化了视觉文化元素,例如:“客家摇篮”干脆以本地电视台创作的4集精品纪录片《客家摇篮赣州》作为教学视频;“红色苏区”也不再以介绍苏区革命斗争历史作为主要内容,而是选取了《红土地的记忆》《红土地上的望夫石》这样的纪录片作为学习载体,将复杂的革命史转换为生动可感的叙事,学生们表示这样的“苏区故事”真实感人、印象至深;又如本地一个有争议的特殊历史人物蒋经国,老师要用语言去描述其是非功过本身并不容易,而且可能费力不讨好,而如果播放官媒制作的专题片《蒋经国在赣南》,一切都变得简单多了。
  (二)语言讲解仍是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
  如前已述,视觉文化不仅包括知识建构的“器”的层面,也包括文化传承的“道”的层面。在地方文化课程的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与建构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切实让学生将文化进行内化与传承。因此,尽管在教学中我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图片和堪称精品的视频,但教师画龙点睛的语言讲解以及组织实施课堂讨论等,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否则,老师就成了一个单纯的“电影放映员”,这样的课堂一定是不负责任的甚至是失败的。学生们选择了到教室现场来听你的课,肯定不只是为了来这“看电影”,否则不如干脆在寝室收看《百家讲坛》一类的视频课,岂不是更轻松?因此,在课堂上老师一定要以精彩的点评和分析,引导学生正确欣赏相关图片或视频。这样才能把视觉文化有效地传递到学生中去,甚至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精神世界。   三 进一步提升地方文化课程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编写纸质教材,强化教学依据
  “人文赣州”课程开设至今一直没有配套教材,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教材有助于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同时能极大地弥补视觉材料的不足,使学生有一个踏踏实实的学习材料和依据。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之一。教材编写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内容与知识存在方式的转变,为此应当追求实现文化课程的广博内涵与读者(学生)喜爱的知识存在方式的转变,生产学生喜爱的精神食粮。为此,笔者已着手于编写《赣南乡土文化教程》校本教材,规划的内容包括:赣南概况、宋城赣州、赣南山水、赣南名胜、客家摇篮、客家风情、客家文艺、红色记忆、感动苏区、赣南名人。由此,基本上构建了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当然,我们深知:即便是编写以文本为主的纸质教材,其中的插图也应尽量追求丰富多彩,以适应当今学生偏爱视觉文化的特点。
  (二)布置文本阅读,加深文化感悟
  教材并非地方文化课程的唯一文本,要提升地方文化课程的教学效果,还應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更多的纸质读本。例如,当我们学习“客家文化”这部分内容时,除了学生观看视频和老师做出一些讲解之外,还可以布置如下一些参考书目,让学生去阅读:《客家圣典:一个大迁徒民系的文化史》、《客家文化述论》、《客家人与客家文化》、《客家新探》、《客家民俗》、《客家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等,这些书可以有效弥补视觉文化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对客家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再如,在学习“苏区感人故事”内容之余,可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一些相关的著作:《赤都风云: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纪实》、《谁主沉浮: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几起几落》、《中央苏区军事史》、《苏区制度、社会和民众研究》、《中央苏区史话》、《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等,这些书或许相对较为枯燥,但能够有效弥补“视觉故事”的不足,使学生真正了解苏区革命历史的全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感动”的层面。总之,适量地布置文本阅读,并进行检查督促,有助于引导学生注意地方文化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帮助他们获得对社会生活和地方文化的整体性认识和对事件或现象的综合分析、认识、运用能力。
  (三)开展交流讨论,拓展文化视野
  校级公共选修课因其选课成员来自学校不同年级和专业,彼此相对陌生,加上授课教师也缺乏开展课堂互动的主观意愿,故而罕有交流讨论环节。但根据近几轮开设“人文赣州”课的反馈,很多学生都表示希望能有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见闻和心得,畅谈自己对文化问题的理解。对于学生的这一诉求,我们理应义不容辞地创造条件予以满足。课程不是静态的,更不应该成为老师的“一言堂”和“独角戏”,它应该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完整文化”,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意义的创造者和主体。
  此外,根据当今网络时代学生的特点,我们还可以建立专门的课程学习QQ群或微信群,将交流讨论的阵地由课堂延伸至课外。如此,不仅拓展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边界,更能使学生持续关注和热爱乡土文化,使之成为文化的热爱者和传承者,可谓善莫大焉!
  参考文献
  [1]栾春晖,李靖,詹国梁.论网络时代的学习与创新[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 (增刊).
  [2]王念春,刘惟民,任丽平.基于视觉文化的网络课程建设机制构建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0(12).
  [3]张舒予.视觉文化概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4]王玉轩.后现代语境下视觉文化的社会困境与跨越[J].四川戏剧,2017(2).
  [5]赵丽,张舒予.知识建构与文化传承的融合:视觉文化共同体研究实践新探索[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2).
  [6]金语.正视网络时代的学习变革[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5).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党建科学化有其新的内涵特征,有着“三个有利于”的功能,实现高校学生党建科学化的主要路径是:着眼于“三型”建设,着手于“四维”建设,着力于“五位一体”建设。  [关键词] 学生党建;高校;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8-0040-02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新时期党建工作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就是以显性教育为主的灌输式教育,已经不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显性教育相比,隐性教育是一种比较新的教育方式,它的优势在于教育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使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接受教育内容。内容多元、方式自主、效果持久等,这些都是隐性教育的优点,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些优点没有完全体现,主要是因为教育者对隐性教育认识还不够深刻,教育理念无法正确运用
期刊
[摘 要] 我们此次主要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过程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从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融入的目的、创建保障机制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融入的具体实现路径。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融入;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8-0056-02  为了进一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摘 要] 由于经济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更是超乎想象,互联网思维是指人们以互联网的角度思考互联网精神和规则,互联网思维对时代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种思维体现了自由平等、包容服务的特征,具有较强便捷性。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创新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舆论,将网络服务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  [关键词]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创新实践
期刊
[摘 要] 着眼于地方高校的校情,从二级院的督导队伍建设、教师教学水平层次划分、教学督导的工作实施及环境对督导工作效率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适合地方高校教学督导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服务。  [关键词] 地方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8-0072-02  教学督导是高
期刊
[摘 要] 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依据,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改革进行探索。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突出“基础够用、内容实用”。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课程设计与课程教学的关系,把课程设计作为设计项目引入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注重专业基础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佳木斯大学药学院化学系本科生3个年级化工原理课程中的教学实践,结合化工原理课程的内容与特点,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 化工原理;教学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8-0092-02  化工原理课是化工专业的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各单元操作
期刊
[摘 要] 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视频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如火如荼。然而,视频教学在发挥其优势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教师随意选材、师生缺乏必要的互动、不易使用有度、地区分布不均衡等诸多困境。破解这些困境的路径主要有完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增加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任课教师运用视频教学中应该把握服务性原则、适度原则、适用性原则、互补
期刊
[摘 要] 德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本真即“生成”,是在人的自由交往中精神的成长和灵魂的陶冶。大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健康的人格主体,有良好认知基础的精神个体,师生之间应该在充满自由、平等和爱的境遇中传递知识,探寻真理;应该在健康的精神交往和心灵碰撞中感受人性的美好,追求科学创新的精神。为此,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策略,应该基于师生“精神交往”的双边功能,强化
期刊
[摘 要] 幼儿师专师范生教学语言职前自我发展存在诸多问题,自我发展的目标不明确,动力不够足,方法不对路,效果不够佳。究其缘由,教育缺乏纯粹的学术传统导致学风的浮躁,学生对从应试教育转型为素质教育不适应。寻求对策,教师要加强课堂的教学与管理,教师要做好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要不断提升思维层次。  [关键词] 幼儿师专师范生;教学语言;职前自我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8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