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让人惊喜 实践催人思考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sfd4545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贯彻新理念,实施新课程给课堂教学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变革,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实验成果让人刮目。但在改革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亦催人思考。
  一、教学观念的深刻变化
  新课改极为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以人为本,正确定位学生为发展中的人。发展中的人是幼稚的,容易犯错的,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接纳、宽容;发展中的人,蕴含着巨大的潜能,促其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中的人,需要教师格外的关注,应当允许其差异发展,让其张扬个性展示生机。面对发展中的人,语文教学应分外珍视他们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反应,分外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面对发展中的人,教学不再是以现成的答案框定学生思路,不再是以现成的教案圈定预设线路。
  二、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自主是探究的前提,探究必定是自主的,是外力所不能及达的;而对未知的探究,相互的合作启发不可或缺。转变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的三大目标之一,是课改成败的关键。
  探究发现的,是充满生命的活知识,是知识之源,是发展之端;而灌输授予的,是孤立静止的死知识,是知识之终,是发展之末。探究发现,虽然起始阶段可能并不轻松,甚至略嫌笨拙,但有体验,感受颇丰,终能举一反三;灌输授予,看似一条捷径,也许能带来一时高效,但往往缺乏思维灵性的闪亮与碰撞,无法享受思考的体验和快乐。
  三、语文特点的凸现和视野的开阔
  语文的感知、理解、积累、运用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教育的独特任务。紧紧围绕语文教育任务,突出语文实践,突出熏陶感染,突出语感培养,就从根本上抓住了语文课改的关键。
  紧紧围绕语文教育任务,充分开发利用语文资源,促进学科间融合,促进课内外结合,重视在生活中学习母语,打开了语文教育的新天地。成为语文课改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既要重视个性、人文性,又要注重面向全体、重视科学性
  1.优生发展与差生扶持的问题。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质疑、讨论、交流,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合作交流的互动性、探索未知的开拓性得到有效发展。然而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与个性品质。优生具备这一条件的要求:质疑时,他们是发现者;合作讨论时,他们是组织者;发言交流时,他们是代表者,他们的潜能得到良好发挥。而差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生半步。常常是问题刚想到一半,结果已被他人得出,无形中失去了思考的机会、发言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教学中应充分认识这一现象,研究这一现象,想方设法为差生提供学习的机会,扶持他们发展。
  2.个别朗读与全员训练的问题。新课程强调凸现个性,在语文教学中的表现之一就是强调个别朗读。的确,个别朗读有照顾学生朗读个性、朗读水平的长处,然而一味地进行个别朗读,往往是一人读,众人听。被动听读的学生就失去了读书的实践机会,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实际上,齐读不仅为全体学生的朗读实践提供机会,还具有扶优携差、共同提高的作用。可见,适当的齐读不仅不会扼杀个性,而且利于全员训练。
  3.鼓励肯定、保护自信与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问题。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是民主平等的对话过程,要求教师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积极强化,设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要舍得夸奖学生。然而有的课堂上,“你真棒”、“好聪明”不绝于耳;画笑脸、奖红旗不厌其烦;抚脑袋、牵握手甚是入情。可老师的热情总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原因何在呢?其实表扬鼓励作为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并非一用即灵,凡用皆灵。表扬要适度,要因人而异,要讲究方式,要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微笑、点头、赞许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奖赏,要做到该表扬的绝不吝啬,该高歌的绝不低调,该委婉的切忌浅露。
  五、既要重视教学方法、方式的灵活运用,又要注意适度地把握不走极端
  1.加强语文实践与学习间接经验的问题。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评议实践的机会。这里的“语文实践”固然不排除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去观察,去剪报贴画,去搜集资料,去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语言学习资源;然而语文实践的主渠道仍在课堂,看书、朗读、背诵;思考、欣赏、评价;构思、起草、加工、修改等等,一切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感知、理解、品味、积累、表达是更重要、更经常、更核心的语言实践。那种认为语文实践就是让学生直接体验生活,直接参加社会实践获取直接经验的认识是有失偏颇的。
  2.局部的质疑、讨论、评价与语文独特目的、语文整体把握能力的问题。实施新课程,改变教学方式,质疑、讨论、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占居了课堂的相当一部分时间。若引导不当,这种质疑、讨论、评价大多会是零碎、偏颇、局部的。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能忽视教师的正确引导。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与读书、思考感悟的问题。多媒体为新课程的实施在创设情境、帮助理解、激发想像、焕发美感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使用中出现了几种倾向:一是代替了教师的板书,弱化了教师书写的示范作用;二是代替了学生的课本,影响了读书习惯、方法的形成;三是削弱了语言文字的魅力,使阅读失去了意义。
  
  (曹广峰,山东省鱼台一中)
其他文献
介绍了利用步进式连续淬火炉一回火炉设备,通过控制加热制度和冷却速度,实现完全退火处理目的的二阶连续退火新工艺。采用该工艺批量退火处理的1Cr5M0(12Cr5MoI)、T9(12Cr9MoI)等合
每天18:00播出的“晚报浏览”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强档节目之一。它精选来自全国四十多家知名晚报的内容,加上金牌主持人声情并茂的表现,赢得了越来越多听众的喜爱
“意境”又称“境界”,是王国维词论的理论核心,他在《人间词话》及其《删稿》、《附录》的论述中,始终坚持了这一评词标准。
语文是培育人具有优美情感素养与优异智慧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怎样上好语文课以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是教育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实践性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正如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中说的:“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教师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命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以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应该注重学生发展,突出学生
采用氧腐蚀试验、CO2腐蚀试验、硫化物应力腐蚀试验,对比分析36CrNiM04与4130H两种材质钻杆的抗腐蚀性能。分析结果表明:36CrNiM04与4130H两种材质钻杆的氧腐蚀速率基本相同;36C
信息最重要的属性就是资源共享性。
“审订”与“审定”,一些媒体常有混用的情况。例如某报一文:“我们的工作计划已经呈报上级有关部门,待审订之后即可付诸实施。”再如另一撰文:“身患癌症的著名天文学家张教授临
摘要:心脏是哺乳动物重要的器官之一,承担着运输养料及氧气的作用。心脏病如心肌梗死等会导致大量心肌细胞死亡,研究心肌细胞增殖有利于解决此问题。通过查阅文献,研究心肌细胞增殖因素可为心脏病治疗提供意见。  关键词:哺乳动物;细胞增殖;心肌细胞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0.038  1前言  心脏是哺乳动物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生活垃圾性质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大量建筑垃圾、塑料购物袋、塑料制品、农药包装物、废旧电器、废弃席梦思床垫等等。大部分垃圾是可利用的再生资源,因此垃圾资源回收利用,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因此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原则,分析垃圾性质、现状及相关处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垃圾回收利用;循环经济;垃圾三化;资源再利用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