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剖析汉字提高识字效率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通过想象还原汉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观察解析汉字,感受汉字温情美。挖掘解密汉字,感受汉字的意蕴美。在想象、观察、解密中,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关键词:想象:形体美:解析:温情美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是小学教学的基础。如何让初入学门的孩子认识纷繁复杂的汉字,从小培养孩子对汉字的热爱,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可谓任重道远。在平目的教学中,我注意到了这几方面,充分地激发了孩子识字的兴趣,让孩子对汉字的热爱点滴累积。
  一、想象还原汉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低年级的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基于此,在一年级的生字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将一个个单调枯燥的汉字想象成一幅幅形象逼真的图画,让孩子在想象中赋予汉字生命,让一个个简单的汉字充满灵性,就在想象还原,还原再想象中记住汉字。
  例如:在教学“马”这个字的时候,我适时出示“马”的繁体字,让孩子们想象古人在造“马”这个字的依据。然后我让孩子们看着“马”字想象,哪儿是马头,哪儿是马身,哪儿是马尾,哪儿又是马头上的鬃毛。就在这想象还原中,孩子们不仅能记住“马”字的字形特点,还能了解象形字“画成其形,随体诘屈”造字特点,可谓是一举两得。
  这种想象还原汉字形体的方法,适用于教学象形类的汉字。让学生给一个个汉字画像,在一次次画像中培养学生依据现实充分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同时,对学生的想象力也是一种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一个个想象还原的汉字,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二、观察解析汉字,感受汉字温情美。
  汉字作为表情达意的符号,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其形体本身亦具有指示会意的作用。在低段的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构成特点,将汉字转化为课堂中的审美对象,会发现汉字里蕴含的脉脉深情。
  在教学“责备”的“责”这个字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责”是上下结构,由“青字头”和“贝字底”两部分组成。有了初步的印象后,我问学生:“生活中,责备你最多的是谁?”,学生们纷纷讨伐责备自己的父母,兄长,老师。在议论声渐渐平息后,我指着“责”下面的“贝”字又一次问学生:“他们为什么要责备你们,聪明的你知道么?”。良久,有学生默默地举手:“那是因为他们把我们当成了宝贝。”从这以后,我们班没有一个学生将“责”的下部分写成“见”。透过汉字的构成,学生感受了汉字由内而外向人们传达的情意,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记住的不仅仅是一个字,还有汉字背后蕴藏的透着的、蕴含着的温情美。
  三、挖掘解密汉字,感受汉字的意蕴美。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有严密体系的表意文字。在思维逻辑上,汉字思维缜密,每个字都富有各自的含义,一个字的变化会造成整个词语或者整个句子含义的变化,而一字多义的更是普遍存在。在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参照《说文解字》,通过分析字的形成和本意来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的意思,使学生能掌握汉字的钩子规律,在腦海中建立音、形、义的联系,通过“析形而索义,因义而记形”,形象地识记汉字,并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错别字的出现。
  “衤”和“礻”在汉字的书写中是出错率较高的两个偏旁。在教学“初”字后,很多学生将“衣字旁”写成了“示字旁”。通过《说文解字》,孩子们了解到“初”本意为“裁衣之始”,是跟衣服有关的。从此以后,学生们都记住了“初”的原意,再也不会写错“衣字旁”了。而在教学“神”字的时候,孩子们通过《说文解字》了解到,“礻”的原意与“闪电”有关,古人们信奉天神,在遭遇电闪雷鸣时,总以为是天神勃然大怒,所以在创造“神仙”的“神”字时,将“闪电”的形状与神仙联系到一块。所以,和“神仙”有关的汉字大多都是“礻”,比如祭祀的“祀”,“祝福”两字。
  “性”和“姓”这两个字是汉字使用中出错率较高的两个同音且形近字。为了避免学生们混淆使用这两个字,我带领孩子们查阅了《说文解字》。通过《说文解字》了解到,远古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母亲在家庭中占主要地位,生下的孩子都是从母姓,所以,表示“姓名”的“姓”是女字旁。
  这样的深度挖掘,不仅丰富了汉字的内涵,充盈了汉字的意蕴,还让学生对于汉字的构成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从无形的意识到有形的汉字物化,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探究、揭示这种神奇的造字心理机制,汉字表意的本质特征便呈现在学生眼前,内化于学生心中。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汉字,易记难忘,效果不错。
  四、结语
  汉字,在几千年的历史洪荒中,始终以中华文化的基础存在着。它让中华文明持续发展,并永久保留鲜活的生命力。作为汉字传承中最卑微的一员,我们唯有尊重,方显对其的热爱。所以,今后的识字教学中,我会以引领者的身份,带着学生徜徉在汉字的世界,在揣摩、解析、溯源中,和汉字来一段天长地久的“热”“恋”。
其他文献
老虎自从上次被狐狸骗了之后,一直怀恨在心,暗暗下定决心:再见到狐狸,一定要把它吃掉。  这一天,饥饿的老虎又来到森林里寻找食物。它发现狐狸也在这儿寻找食物。老虎可高兴坏了,一下子扑过去把狐狸按在地上说:“这回看你往哪儿跑?看我不吃掉你!”说着,就张开了大嘴。狐狸急忙向后一闪,大声说:“可惜了一只大肥羊。”老虎停住嘴,疑惑的说:“你又耍什么花招?”狐狸装做很委屈的样子对老虎说:“尊敬的虎大王,刚刚我
期刊
摘要:为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需求,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早已成为社会的必修之课,这便表示,存在智障问题的孩子需要接受符合自身特点的智力开发,如此便要求培智教师采取特殊的教学方法,充分迎合他们的学习需要,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贡献力量。我从多年的培智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关于有效提升智障学生算数能力的教学策略,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展开阐述。  关键词:智力开发;教学策略;特殊需求;量力施教  为了满足国民
期刊
《白杨礼赞》选自2017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的第14篇课文。本单元选入了五篇散文,写人记事散文典范的朱自清的《背影》,典型的托物言志散文《白杨礼赞》,两篇精短的议论性散文《永久的生命》《我為什么而活着》,写景抒情散文《昆明的雨》。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白杨礼赞》的创作背景,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2.体会文章把握抒情主线
期刊
摘要:生本教育是由著名教育家郭思乐所创立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方式,这是一种为了激发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同样也是一种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以生为本”已成为诸多教育职业者所追寻的教学方向,生本教育以学生发展需要为基础的教学观念,为教师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策略、设置教学内容等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探寻了生本教育核心观念的理论来源,指出了实施生本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发挥生本教育价值的
期刊
摘要:个体心理是社会群体中形成的个人心理表征,是对群体心理的一种侧面反应。研究个体心理的案例,有助于帮助我们从社会最小的单位,观察到社会整体的变迁,以点带面地收获一些有益启迪。  关键词:当代社会:个体心理:群体心理  人类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智慧动物。在社会中,个体与群体相互影响,形成了社会的多元化形态。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作为一个个体存在于社会之中,受到社会群体的影响,从而又反作用于社会的发展。
期刊
【人物一行当】  董泰:青衣(40多岁)  许世光:花脸(40多岁)  李伯轩:老生(50多岁)  密师母:花衫(30多岁)外国人  田大娘:老旦(40多岁)  许振邦:娃娃生(10多岁)  管家:老生(60多岁)  宾客甲  宾客乙  【剧本梗概】  1886年,烟台开埠25年,烟台基督教长老会会长、商会会长李伯轩的老母亲过寿诞,他在家中大摆宴席宴请四方宾客,不想多年好友法国传教士密师母到访,请
期刊
摘要:文学文体传达人的精神性需求,它与人类的心灵生活密切关联,具有鲜明的审美性特征。教师在讲授文学文体的阅读与写作时,可以依次讨论诗歌、小说、散文以及戏剧的阅读与写作。必须深入了解文学文体的特点,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切实把握文学文体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技巧。  关键词:文学文体;阅读;写作  文学文体与新闻文体、公务文体、学术文体、实用文体有明显的区分,前者传达的是人的精神性需求,而后者传达的是人
期刊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先生取他十部长篇小说,三部短篇的首字作副对联。其中最显眼的便是一个“侠”字。  “侠”之一字,对于中国人有着深刻的意义。聂政燕轲,渐离击缶,公孙舞剑.....,侠的形象,于中国文化中从不少见。较之古龙笔下浪子式的人物,金先生塑造的形象,更接近人们对侠的认识与期待。  其实对“侠”的思考,也是对人性,对正义,对是非的思考。  少年的想象中,当侠一定要当大侠,身
期刊
摘要:汉武帝时期,西汉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深入剖析了先秦和汉代儒学、西汉初年政治,从儒家思想自身和西汉统治者的想法两方面探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原因。  关键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汉武帝  一、引言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概念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在汉武帝时开始推行。它
期刊
凤凰,作为近代一度统辖“大湘西”二十余州、县(厅)的一个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本土巫傩文化,与从外地迁入的军人和江西商民带来的文化,在这里碰撞和融合,演绎成了多民族包容的多元文化,而其中戏曲文化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傩堂戏、阳戏、文武茶灯、京剧、辰河高腔、木脑壳戏、汉戏等多种戏曲剧种在这里上演。很多集镇甚至村寨,都有业余戏班,他们经常受邀穿梭在乡村,为当地老百姓带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