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家民族资本的电业公司

来源 :北京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cas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师华商电灯公司)是北京首家民族资本的电业公司,公司成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距今已有整整110周年的历史。京师华商电灯公司从成立到壮大,历经曲折,其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折射出北京电业发展的不平凡历史。
  京城电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期,当时的北京地区,对于电的使用只局限于皇家照明用电,电力供应尚未进入寻常百姓家,只有宫廷和使馆区才有发电、供电的电灯房。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西苑(今中南海)安装了北京第一台发电机组,容量约15千瓦,这台发电机组主要供给宫廷用电。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德国商人看到了公共用电供应中蕴藏的巨大商机,而北京城内还没有供应公共用电的电气公司,于是德国商人抢先创办了“电气灯公司”专供东交民巷使馆区用电,并拟在使馆区外筹建电厂,实现供电的商业扩张。德国商人还上书清政府,提出在京办电30年专利权的申请,试图控制北京的电力事业。不仅如此,除德国率先行动外,其他各国列强也纷纷觊觎北京的电力事业。
  为振兴民族工商业创办电业公司
  面对外国资本在华扩张的野心,当时在朝廷担任记名御史、刑部员外郎的史履晋,御史蒋式瑆和候补同知冯恕早有察觉,为振兴民族工商业,不让外商染指中国的电业,他们以“挽中国之利权,杜外人之觊觎”为宗旨,发出倡议,准备成立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以发展民族电业。
  史履晋、蒋式瑆、冯恕提出由中国人募集股金20万两白银,成立股份制经营的公用电气事业公司。当股本募集了8万两白银后,史履晋等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向清廷呈文奏请批准成立“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光绪三十年(1904年),商部批准了呈文,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史履晋等人开始公司的筹建工作。京师华商电灯公司设立董事会和股东会议等制度,董事由股东共同选举产生,规定最多13人,最少3人。创办人史履晋、蒋式瑆、冯恕为公司总董事,公司的大事由董事会议讨论解决,但决定权在总董事。
  京师华商电灯公司刚刚筹备成立,其用于发电的电厂还未建成,德国的电业公司已经按捺不住了,他们拟筹建新电厂,以开展北京城厢的电灯业务。京师华商电灯公司发现端倪后立刻上书朝廷,要求限定外国电业公司的经营地域范围,划定其经营范围只能限于东交民巷使馆区;同时要求清政府规定,北京城厢范围内的电灯等业务均由京师华商电灯公司经营,他人不得再加承办。
  京师华商电灯公司又马不停地从国外引进了大量设备,先向英国电气公司订购蒸汽引擎两台,又向英国阿林麦格厂订购150千瓦交流发电机两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这些设备在前门西顺城街26号(今前门西大街41号的北京供电局址)安装完成,标志着京师华商电灯公司的前门西城根电厂建设完成。11月25日,前门西城根电厂正式发电。随后,京师华商电灯公司又向德国西门子公司和英国意士敦厂购进数台发电机,大大提升了电厂的发电能力。京师华商电灯公司前门西城根电厂是北京最早的公用发电厂,主要供应官府衙门、军政机关、工商企业及富家大户用电及繁华路段路灯照明。同时,京师华商电灯公司还在城区主要繁华路段架设高压5200伏、低压400伏的供电线路和配电设施,建设形成了北京地区最早的配电电网。
  京师华商电灯公司发电营业后,为了维护民族电业的经营权益,于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907年2月1日)报请清政府商部、外务部照会各国驻东交民巷公使馆,转知各外国电业公司,限期拆除超出东交民巷地域范围架设的电灯和电线杆,划定界限北至东长安街,东至崇文门内大街,西至公安街以东(现在的天安门广场东侧路),南至城墙以内为外商电灯公司经营范围,此范围以外一律不得跨界经营,以此限制外国电灯公司。
  创办初期举步维艰
  清末,普通市民家庭照明主要使用的是煤油灯,因用电价格比用煤油价格稍贵,大多数人不愿使用电灯,所以电灯还只是少数富裕人家和官宦人家的“专利产品”。京师华商电灯公司营业初期,其用电户只有几十户,营业收入甚少,亏损甚重,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民族工商业兴起,营业用户逐渐增加。不仅如此,随着电灯的不断普及,市民逐渐感到用电灯比用煤油灯方便,而且煤油价格不断上涨,用电灯反而价钱便宜,并且没有危险,于是更多的市民愿意使用电灯。随着民用电户逐年增多,京师华商电灯公司的经营才开始年年有盈利。
  北京地区用电量日益增长,前门西城根电厂的发电能力已渐渐不能满足用电需求,电厂的扩建提上了日程。但是前门西城根电厂所在地域狭小,无储煤除灰场地,再加上水源不足,实在难以扩建。经过多方勘察,民国八年(1919年),京师华商电灯公司选定了京城西郊的广宁坟村,购得荒丘60余亩新建石景山发电分厂。公司又从国外购置了大量设备,在石景山发电分厂中陆续安装锅炉12座、透平机3座、发电机3座、发电总量达17000千瓦,并于1922年2月向京城送电。
  京师华商电灯公司在积极建设电力事业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培养本国的电力人才,1921年在司法部街开办了电气学校,史履晋、蒋式瑆、冯恕为校董,邓子安为校长。京师华商电灯公司的电气学校里建有实验室,学生们在实验室中可以利用仪器做大量的电气实验,接触实际工作。
  为求发展发行新股
  京师华商电灯公司规模日益扩大,民国十年(1921年)公司召开股东会,决议“再加股本三百万圆共计总额六百万圆”,“分作一十二万股,每股五十圆”。京师华商电灯公司增加的股票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五月正式发行。
  京师华商电灯公司1924年发行的股票,前几年在拍卖公司曾经一度出现。我们在股票的票面上可以看到,此时公司董事已经变更为朱道炎、琦璋、江朝宗、刘若曾、岳荣堃、周鸿球、王绍常等社会名流,其中很多是商界巨擘。比如,董事岳荣堃,曾创办北方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与周学熙先后掌管银行业的巨头——盐业银行。董事刘若曾,光绪年开科乡试第一、直隶解元,与恩科状元张謇时称“南张北刘”,为晚清名士。刘若曾主张法理救国,任大理寺少卿时,曾领衔上书力主收回开平矿权,并进行法理交涉。民国成立后,刘若曾历任直隶布政使、民政长等要职,发展民生,奖励实业,为华北地方建设起过积极作用。从京师华商电灯公司股票上列出的董事名单,我们可以判断出京师华商电灯公司在当时社会上拥有巨大影响。此时的京师华商电灯公司不仅是民用实业领域的“龙头老大”,在政界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界要人江朝宗成为京师华商电灯公司的董事,更可看到京师华商电灯公司与权力交织的身影。   在京师华商电灯公司股票内页章程的第四条中还看到,公司明确规定“股东如将股票转售与人须向公司声明新受股票人姓名、籍贯、住址,由公司注册过户,惟仍须售与华人。”京师华商电灯公司的创办初衷就是为了振兴民族电业,规定股票转让只能售予华人这一条款,具有鲜明的爱国精神和民权意识,为了保护民族产业的纯洁性,其民族气节跃然纸上,每每看到此处,无不令人扼腕。
  经过第二次募集股份后的京师华商电灯公司实力大增,又于1933年扩建了青龙桥变电厂,开始向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供电。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京师华商电灯公司的发电厂已经成为当时华北地区最大的发电厂。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侵占北平。当时的北平电力事业,以前门西城根发电厂和石景山发电分厂为基础。1938年,京师华商电灯公司改称电气管理局,随后又成立北平电业公司。1940年,京师华商电灯公司被日本侵略者强行收购,股东会被解散,公司产权被迫转移,公司改由日本人经营,成立华北电业股份有限公司,北平电业公司改称华北电业股份有限公司北平分公司,石景山发电分厂改称北平发电所。1942年,前门西城根电厂停止发电。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国民政府接管北京的电业,成立冀北电力公司,京师华商电灯公司又成为冀北电力公司北平分公司。
  新中国成立后的华丽转身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北平市人民政府接管了冀北电力公司北平分公司。新中国成立后,冀北电力公司北平分公司又改组为北京电业局。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以恢复、改造与发展生产为中心,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1953年,国家开始有计划地发展经济,为适应首都经济发展的需要,电力作为各项经济建设的主要能源,其建设提到了日程上来。国家在京师华商电灯公司的石景山发电分厂的基础上建设了石景山发电厂。石景山发电厂自1956年3月到1958年7月经过两期扩建,增加发电机容量5.4万千瓦,成为当时首都电业的主力电厂,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发电厂。
  20世纪80年代,在原石景山发电厂的旧址上拆除全部设备,爆破并拆除全部建筑物,重新建设了大型热电厂——石景山热电厂。新成立的石景山热电厂有着众多的光环,它是北京市第一家现代化大型股份制发电供热企业,曾被誉为“电力工业战线上一面旗帜”。上世纪90年代初期,北京西部地区严重缺电,集中供热需求增加,为满足最大供热需求,石景山热电厂不断扩建,大大缓解了北京西部地区的用电和供热。石景山热电厂也与国华热电厂、大唐高井热电厂和华能热电厂四家燃煤热电厂被称为北京的四大热电厂。现在石景山热电厂如同工业时代的“巨人”般巍然屹立在永定河畔,谱写新的篇章。
  京师华商电灯公司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创办,一路披荆斩棘,在清末外商咄咄逼人的情势下,由中国人自筹资金创办民族实业,为发展我国的民族电业、培养电力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北京的电力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京师华商电灯公司不仅是近代北京地区民族实业的重要代表,同时积极抵御了外国资本的渗透和控制,振奋了民族精神,在北京的电力史中留下了光辉的印记。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语言识别技术和全息影像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 ”的广泛应用,我国档案馆交互式传播服务模式的理论基础已初具形态,技术支持已趋于成熟,实践案例亦愈加丰富。本文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我国档案馆交互式传播服务的理论研究,论证我国档案馆交互式传播服务模式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档案馆服务形态交互式传播语音识别全息影像  随着“数字中国”伟大工程的建设发展,提供优质的档案利用服务体验是未
我代表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测评领导小组就今年全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互测互评工作的总体情况作简要总结,并部署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一、互测互评工作情况  (一)精心组织,互测互评工作有序开展  今年初,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2014年互测互评工作方案》,全市13个涉农区县成立四个测评组,通过循环方式进行互测互评,组长分别由海淀、怀柔、平谷、朝阳等区档案局领导担任。测评工作中,在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详细讲
姜滢滢   北京市档案局(馆)   我作为档案战线的一名新兵,学习刘义权有三点体会:  第一,收获自豪感与自信心。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活动目前正在档案系统深入展开,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增强了做好档案工作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近一年多,我先后参与了奥运、国庆服务以及全市档案系统文艺汇演、档案开发利用成果展、“档案馆日”等一系列活动,其实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点,对我来说都是自豪感与自信心的教育。每次活动结束
1993年5月,受91岁高龄的顾毓琇委托,程君复教授从美国带回一批珍藏了六七十年的珍贵书信,捐贈给顾先生的母校清华大学。其中有三封是闻一多先生写给顾毓琇先生的亲笔信:一封信写于1922年,另外两封皆为1938年所作。信纸质地为竹木草纸,颜色微微发黄。信笺十六开,三封共六页。文字为小楷毛笔书写,自右向左,竖行排列。三封信记录了闻一多与顾毓琇相识相交的过程,以及彼此交往中的重要事件,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明清以来,众多广东会馆陆续在北京建立。这是民间同乡会自发组织的驻京机构,因而在文化上为北京飘入熏风南来的粤韵。会馆不仅是进京赶考举子的居住场所,也是广东籍来往官员的政治中心,所以又与官府频繁往来。在广东会馆中传来朗朗书声,时常有双语官话,每逢年节经常组织昆弋酬神堂会或团拜堂会,这些文化活动影响着北京这个五方杂居的京师。  广东在京设立会馆的状况  广东在京设立会馆最早可追溯到明永乐初年(1403)
春到人间万物新。伴随着三月的春风,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2019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繁荣文艺创作,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档案等事业。”这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档案工作的重视。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性、支撐性工作。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担当新的使命任务,
自2017年起,我国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主场城市活动在革命圣地延安举行,此外,北京、天津、江苏等15个省市相继举办了省级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北京市主场活动在延庆八达岭长城脚下举行。近年来,因良好的生态环境,延庆分别举办了“世界葡萄大会”“世界马铃薯大会”“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要活动,让北京的西北远郊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档案局的支持指导下,北京市档案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全国档案安全工作会议等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步步深入  北京市各级档案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迅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将学习十九大精神与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制定了
9月20日下午,中共门头沟区委副书记、区长王洪钟率区有关委办局负责同志专程来到区档案局(馆)进行工作调研,为促进全区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给局(馆)档案信息化建设拨款100万元,同时为引进档案专业人才特批增加3个事业编制。  在調研过程中,王洪钟区长一行先后观看了档案局(馆)“庆祝建党90周年图片展”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的几个档案史料展,随后来到查档接待、政府信息公开和档案特藏室等业务部门进行视
“档案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沙龙会场  2019年6月13日,作为今年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之一的“档案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沙龙在北京市档案馆新馆举办,来自国家档案局、京津冀三地档案馆和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京津冀三地在档案宣传、档案展览、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展开了深入讨论,就做好新时代京津冀三地档案工作顶层设计,构建档案文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