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在于创造,而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语文教育应以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为契机,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学为重心,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注重质疑交流,激发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由“应试”向“应世”转移,创建课堂与生活的“超级链接”,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创造性 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并不意味着要提出一种取代日常教学的措施,而是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把这种创造性教学的精神渗透在日常教学的一切环节中。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学生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但是如果不去开发,那它永远只是一种潜在的力量,甚至有时会被扼杀,也会自行消失。因此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位置。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呢?
一、回归人文科学,激发创造精神
与其他的课程一样,以往的语文课程也是一个知识本位的课程。知识本位的课程,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很少关注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发展。它注重向学生传授以往的知识,学生简单地接受、记忆、储存知识,不能主动积极地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发现和创造知识。知识本位的课程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只能用增加教学内容,增加学生负担的方法来解决,它没有意识到“学会学习”在课程中的地位。
语文教育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牢笼中,失去人文科学应有的特征。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作文和练习,都要紧扣中考考点,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成了录音机,只有复制的功能,没有主动、自由的个性。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了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压制着,创造性被泯灭。
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使其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能在个人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以达到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的终极目的。构建创造性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打破以往被动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造潜能,培养创造意识,激发创造精神。搞活语文课堂,构建多向互动创造性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延伸。
二、学为重心,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国内外的教学改革都把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创造性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这样,不论是采用暗示法、发现法,或者自学辅导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都应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之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特定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深入体验课文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才有可能被激发,学生才会积极主动求知,做学习的主人。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文时,笔者采用多媒体课件,先展示关于云的形态的图片,结合课文彩图,让学生初步认识云的种类,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欣赏课件中的优美景象,学生陶醉于美丽动人的画面,读读看看,看看读读,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笔者又趁热打铁:请学生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怎样根据天空中云的形态、位置、薄厚来推测天气的情况;怎样根据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接着笔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如下表格:晴天云彩简表,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云的光彩简表。最后提问:作者为什么能把深奥的科学知识解说得生动活泼?学生回答:主要是因为他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让学生找出文中的比喻句,体会用比喻的妙处。再请学生找出文中所用的谚语,并将课外收集到的有关天气的谚语、俗语、成语等在班上进行交流,增加生活常识。学生的思路拓宽了。学生面对着图画与文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怎能会没有学习兴趣呢?
又如,有一位教师上作文课时把一个瘪皮球和打气筒带进教室,他先拍拍皮球,然后给皮球打气,再拍拍皮球。教师的动作做完之后,要求学生据此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写一篇文章。学生们各抒已见,比较集中的看法有四种:(1)皮球瘪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打足了气的皮球会让人踢来踢去,容易损害自己;(2)做人不能像瘪皮球那样没有活力;(3)球要打气,人要争气;(4)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人生的竞技场有所作为。语文老师的这种暗示教学法,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自觉地进入写作境地,比其单纯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课堂氛围更为宽松和谐。
三、注重质疑交流,激发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学生能自己质疑提问,说明学生进入了自主学习状态。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激发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首先要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即“生疑”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课本,质疑教师,质疑权威,真正解放学生的思想。学生只有在充满自由的思维状态下思考问题,才能不畏首畏尾,才能不为传统权威束缚,才敢于争论,才能有所创造。 如在教《背影》一文时,笔者先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提问,学生在初步阅读课文后提出了:课文中多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其作用是什么,课文的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等问题;再读课文后,学生又提出了作者多次写到父亲的背影,但所用的笔墨不同,为什么有的详写,而有的又略写,为什么“我”对父亲的态度会发生变化等;笔者要求学生进一步认真阅读课文第6段,提醒学生要重视作者对有些细节的描写,有学生提出了作者写父亲穿着“黑布马褂”的用意是什么?这样高质量的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得多,更有价值,敢于质疑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精神的体现,对初中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没有评论家的眼光,就像教徒读圣经一样的顶礼膜拜,是断然提不出问题的。像这样的疑问应该说都颇有分量,表明学生动了脑筋,创造力有了发展。
四、由“应试”向“应世”转移,创建课堂与生活的“超级链接”
传统的语文课堂主要为“应试”作准备,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这样的课堂教学容易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无论教师在课堂上怎样囗若悬河,眉飞色舞,学生顶多欣赏一下教师的囗才听听课,实际上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并不多;无论教师怎么用陶潜的悠悠南山、李太白的青天揽月……或爱斯梅拉达和卡西摩多的美与善、呼唤人性复活的列夫•托尔斯泰等等来熏陶学生,但这在一部分学生的眼里,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差距太大,离现实太遥远了。究其原因,教师是用“应试”的方式来对待了学生,长此以往,不会“应世”,反而会导致恶性循环。
美国当代教育家卡尔•罗杰斯指明学与做的关系时,提出这样的学习原则:大量有重要意义的学习是从实践中获得的;学生负责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才会产生促进作用,使学习者全身心投入的自我启动的学习是最持久的、最深入的。由此可以看出,知识和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产生并发展的。在创造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其积累知识、丰富知识。比如督促学生阅读报刊杂志,关注社会热点;走出教室,研究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事物,懂得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理解社会现象和知识,打破思维的定势,通过实践获得新的看法和思想。
教师应建立科学的教学观。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客体和主体的高度统一,才能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语文课堂教学应当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解决为何学语文、为谁学语文的问题;通过创造性语文课堂教学,透视现实社会生活,让学生明确学语文的实用性。建立“应试”(课堂教学系统)到“应世”(社会生活系统)两者之间的“超级链接”,把学校变成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小环境,把学生培养成谙熟事理、了解社会的新型社会成员。
总之,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未来社会最需要的是创造性的人才,教师必须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验”课题实施方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全国课题协作组
2.俞国良:创造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3.殷显耀:新教学方法,吉林科技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546100广西来宾市第二中学)
【关键词】创造性 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并不意味着要提出一种取代日常教学的措施,而是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把这种创造性教学的精神渗透在日常教学的一切环节中。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学生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但是如果不去开发,那它永远只是一种潜在的力量,甚至有时会被扼杀,也会自行消失。因此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位置。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呢?
一、回归人文科学,激发创造精神
与其他的课程一样,以往的语文课程也是一个知识本位的课程。知识本位的课程,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很少关注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发展。它注重向学生传授以往的知识,学生简单地接受、记忆、储存知识,不能主动积极地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发现和创造知识。知识本位的课程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只能用增加教学内容,增加学生负担的方法来解决,它没有意识到“学会学习”在课程中的地位。
语文教育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牢笼中,失去人文科学应有的特征。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作文和练习,都要紧扣中考考点,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成了录音机,只有复制的功能,没有主动、自由的个性。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了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压制着,创造性被泯灭。
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使其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能在个人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以达到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的终极目的。构建创造性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打破以往被动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造潜能,培养创造意识,激发创造精神。搞活语文课堂,构建多向互动创造性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延伸。
二、学为重心,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国内外的教学改革都把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创造性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这样,不论是采用暗示法、发现法,或者自学辅导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都应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之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特定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深入体验课文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才有可能被激发,学生才会积极主动求知,做学习的主人。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文时,笔者采用多媒体课件,先展示关于云的形态的图片,结合课文彩图,让学生初步认识云的种类,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欣赏课件中的优美景象,学生陶醉于美丽动人的画面,读读看看,看看读读,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笔者又趁热打铁:请学生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怎样根据天空中云的形态、位置、薄厚来推测天气的情况;怎样根据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接着笔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如下表格:晴天云彩简表,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云的光彩简表。最后提问:作者为什么能把深奥的科学知识解说得生动活泼?学生回答:主要是因为他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让学生找出文中的比喻句,体会用比喻的妙处。再请学生找出文中所用的谚语,并将课外收集到的有关天气的谚语、俗语、成语等在班上进行交流,增加生活常识。学生的思路拓宽了。学生面对着图画与文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怎能会没有学习兴趣呢?
又如,有一位教师上作文课时把一个瘪皮球和打气筒带进教室,他先拍拍皮球,然后给皮球打气,再拍拍皮球。教师的动作做完之后,要求学生据此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写一篇文章。学生们各抒已见,比较集中的看法有四种:(1)皮球瘪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打足了气的皮球会让人踢来踢去,容易损害自己;(2)做人不能像瘪皮球那样没有活力;(3)球要打气,人要争气;(4)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人生的竞技场有所作为。语文老师的这种暗示教学法,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自觉地进入写作境地,比其单纯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课堂氛围更为宽松和谐。
三、注重质疑交流,激发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学生能自己质疑提问,说明学生进入了自主学习状态。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激发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首先要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即“生疑”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课本,质疑教师,质疑权威,真正解放学生的思想。学生只有在充满自由的思维状态下思考问题,才能不畏首畏尾,才能不为传统权威束缚,才敢于争论,才能有所创造。 如在教《背影》一文时,笔者先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提问,学生在初步阅读课文后提出了:课文中多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其作用是什么,课文的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等问题;再读课文后,学生又提出了作者多次写到父亲的背影,但所用的笔墨不同,为什么有的详写,而有的又略写,为什么“我”对父亲的态度会发生变化等;笔者要求学生进一步认真阅读课文第6段,提醒学生要重视作者对有些细节的描写,有学生提出了作者写父亲穿着“黑布马褂”的用意是什么?这样高质量的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得多,更有价值,敢于质疑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精神的体现,对初中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没有评论家的眼光,就像教徒读圣经一样的顶礼膜拜,是断然提不出问题的。像这样的疑问应该说都颇有分量,表明学生动了脑筋,创造力有了发展。
四、由“应试”向“应世”转移,创建课堂与生活的“超级链接”
传统的语文课堂主要为“应试”作准备,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这样的课堂教学容易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无论教师在课堂上怎样囗若悬河,眉飞色舞,学生顶多欣赏一下教师的囗才听听课,实际上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并不多;无论教师怎么用陶潜的悠悠南山、李太白的青天揽月……或爱斯梅拉达和卡西摩多的美与善、呼唤人性复活的列夫•托尔斯泰等等来熏陶学生,但这在一部分学生的眼里,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差距太大,离现实太遥远了。究其原因,教师是用“应试”的方式来对待了学生,长此以往,不会“应世”,反而会导致恶性循环。
美国当代教育家卡尔•罗杰斯指明学与做的关系时,提出这样的学习原则:大量有重要意义的学习是从实践中获得的;学生负责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才会产生促进作用,使学习者全身心投入的自我启动的学习是最持久的、最深入的。由此可以看出,知识和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产生并发展的。在创造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其积累知识、丰富知识。比如督促学生阅读报刊杂志,关注社会热点;走出教室,研究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事物,懂得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理解社会现象和知识,打破思维的定势,通过实践获得新的看法和思想。
教师应建立科学的教学观。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客体和主体的高度统一,才能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语文课堂教学应当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解决为何学语文、为谁学语文的问题;通过创造性语文课堂教学,透视现实社会生活,让学生明确学语文的实用性。建立“应试”(课堂教学系统)到“应世”(社会生活系统)两者之间的“超级链接”,把学校变成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小环境,把学生培养成谙熟事理、了解社会的新型社会成员。
总之,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未来社会最需要的是创造性的人才,教师必须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验”课题实施方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全国课题协作组
2.俞国良:创造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3.殷显耀:新教学方法,吉林科技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546100广西来宾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