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暂拆除付费墙的《纽约客》实在是夏日里最好的礼物。从现在开始的三个月内,自2007年以来的所有文章都可以在上面免费阅读。各个网站都忙不迭地整理总结上面刊登过的精彩文本。
这是临时性的举动,也是一场试验的开场。按照《纽约客》的说法,三个月后将有全新的付费墙诞生—它会是一种计量付费模式(Metered Paywall Model),意味着可以免费阅读一定数量或类型的文章,之后则要付费。在此之前,《纽约客》使用的则是另一种模式—大概每期有1/3的内容免费,其余则只有订阅用户可以阅读。
这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意味着读者可以自己选择,想看哪些内容不想看哪些内容由自身兴趣和需求决定,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在内都采用这种计量式的模式;后者则由杂志本身扮演“策展人”的角色,决定哪些内容可以免费,哪些需要收费,对于写作者来说这也像一种无形的定价。《纽约客》的主编David Remnick也认为,目前的付费墙“有点尴尬”。
当然,在一些重大公共事件发生的时候,多数付费墙都会临时解除。
《纽约客》临时大开其门,自然是为了吸引更多新的读者,与此同时,这种集中性的阅读和浏览,也可以搜集读者的各项数据和阅读习惯,为随后付费模式的制定提供参照。
整个纽约客网站也会以新的字体和设计示人。目前《纽约客》印刷版有100万的订阅用户,基本订阅费一直在增加,订阅用户也一直在增加。今年5月更是有1200万的用户访问量,而2013年也是这本杂志创刊以来收入最高的一年。这都是不错的成绩,但它显然也意识到需要尽快做出改变。
付费墙从诞生起就充满争议,如今看上去也没有消弭的趋势。
关于它的讨论最多围绕的是《纽约时报》。《纽约时报》早在2005年的时候就推出过TimesSelect,当时是将商业专栏作家和头版专栏作家的文章放在付费墙后。如今的媒体专栏作家David Carr当时被安排到商业专栏作家之列,两个月之后他苦恼地说,“不要再把我‘放’回去了!”
这的确只是《纽约时报》非常初步的尝试。之后一段时间内,读者只要支付一笔固定金额的订阅费(35美元),便可以在所有平台上阅读《纽约时报》的内容。2007年之后,它又解除了1980年之前的档案库。最成熟的是2011年上线的针对不同平台收取不同费用的付费墙,随后三年内,超过一半的美国日报都这样做。2014年,新媒体产品Premier和NYT Now的诞生,对原生广告和数字媒体表现出关注。
不断增加数字收入对传统媒体来说一直是一场不停歇的战役。
目前来看,数字广告带来的收益是令人失望的仅相当于同类纸媒的10%至20%,最终只能求助于付费墙。2012年《纽约时报》订阅上的收入超过了广告—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行业内通常认为,广告和发行收入8:2是比较健康的,随着广告收入的下滑,这一比例也很难维持。付费墙立起之后,《纽约时报》订阅收入的增长甚至超过了广告的下滑速度。
即便是美国最悠久的新闻网站之一Slate,由于经营上的压力,也在今年春天开通了付费墙。
出于对开放网络的坚信和对社区的维护,英国《卫报》就非常抵制付费墙,转而尝试增加其他收入。维基百科的创始人吉米·威尔士评价这是“非常愚蠢的试 验”。
纽约大学教授克莱·舍基则说,“媒体最终只能向那些最忠诚的用户收费。”免费的确可以引发大量的分享,从而带来更多的网络流量,但对于并不全然追逐眼球、在意信誉维护的《纽约时报》等媒体来讲,这并不一定成立。
无论如何,对付费墙的认可,都意味着相信:读者比广告主更能影响一个媒体的未来。
这是临时性的举动,也是一场试验的开场。按照《纽约客》的说法,三个月后将有全新的付费墙诞生—它会是一种计量付费模式(Metered Paywall Model),意味着可以免费阅读一定数量或类型的文章,之后则要付费。在此之前,《纽约客》使用的则是另一种模式—大概每期有1/3的内容免费,其余则只有订阅用户可以阅读。
这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意味着读者可以自己选择,想看哪些内容不想看哪些内容由自身兴趣和需求决定,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在内都采用这种计量式的模式;后者则由杂志本身扮演“策展人”的角色,决定哪些内容可以免费,哪些需要收费,对于写作者来说这也像一种无形的定价。《纽约客》的主编David Remnick也认为,目前的付费墙“有点尴尬”。
当然,在一些重大公共事件发生的时候,多数付费墙都会临时解除。
《纽约客》临时大开其门,自然是为了吸引更多新的读者,与此同时,这种集中性的阅读和浏览,也可以搜集读者的各项数据和阅读习惯,为随后付费模式的制定提供参照。
整个纽约客网站也会以新的字体和设计示人。目前《纽约客》印刷版有100万的订阅用户,基本订阅费一直在增加,订阅用户也一直在增加。今年5月更是有1200万的用户访问量,而2013年也是这本杂志创刊以来收入最高的一年。这都是不错的成绩,但它显然也意识到需要尽快做出改变。
付费墙从诞生起就充满争议,如今看上去也没有消弭的趋势。
关于它的讨论最多围绕的是《纽约时报》。《纽约时报》早在2005年的时候就推出过TimesSelect,当时是将商业专栏作家和头版专栏作家的文章放在付费墙后。如今的媒体专栏作家David Carr当时被安排到商业专栏作家之列,两个月之后他苦恼地说,“不要再把我‘放’回去了!”
这的确只是《纽约时报》非常初步的尝试。之后一段时间内,读者只要支付一笔固定金额的订阅费(35美元),便可以在所有平台上阅读《纽约时报》的内容。2007年之后,它又解除了1980年之前的档案库。最成熟的是2011年上线的针对不同平台收取不同费用的付费墙,随后三年内,超过一半的美国日报都这样做。2014年,新媒体产品Premier和NYT Now的诞生,对原生广告和数字媒体表现出关注。
不断增加数字收入对传统媒体来说一直是一场不停歇的战役。
目前来看,数字广告带来的收益是令人失望的仅相当于同类纸媒的10%至20%,最终只能求助于付费墙。2012年《纽约时报》订阅上的收入超过了广告—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行业内通常认为,广告和发行收入8:2是比较健康的,随着广告收入的下滑,这一比例也很难维持。付费墙立起之后,《纽约时报》订阅收入的增长甚至超过了广告的下滑速度。
即便是美国最悠久的新闻网站之一Slate,由于经营上的压力,也在今年春天开通了付费墙。
出于对开放网络的坚信和对社区的维护,英国《卫报》就非常抵制付费墙,转而尝试增加其他收入。维基百科的创始人吉米·威尔士评价这是“非常愚蠢的试 验”。
纽约大学教授克莱·舍基则说,“媒体最终只能向那些最忠诚的用户收费。”免费的确可以引发大量的分享,从而带来更多的网络流量,但对于并不全然追逐眼球、在意信誉维护的《纽约时报》等媒体来讲,这并不一定成立。
无论如何,对付费墙的认可,都意味着相信:读者比广告主更能影响一个媒体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