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现代漆画之父—乔十光,为中国漆画事业的发展繁荣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提出的一套漆画理论体系,使漆画这个诞生在第六届全国美展的新生儿有了坚实的学科基础。本文将重点探究乔十光漆画艺术中的装饰绘画风格的运用。
【关键词】乔十光;装饰写实主义
本文将从装饰绘画的构图、形象、色彩三个方面探究乔十光漆画艺术的装饰绘画风格。乔十光在《试论装饰绘画的构图》、《试论装饰绘画的形象》、《试论装饰绘画的色彩》文章中有完整的理论阐述,以下将结合实践经历一一分析。
一、装饰绘画的构图
一是追求平面性,注重画面上下左右间面积的经营,不刻意追求画面的纵深立体效果。构图经营画面要反复推敲,既要满足客体对象的需求,又要寻求主客体的统一协调。在乔十光的作品中我们很常见的就是他用蛋壳镶嵌来平面化处理房屋、小桥等。罩漆法的运用让画面产生了远近立体感,但是建筑物又统一于一个白色块之中,我想这便是平面化处理的效果。
二是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装饰绘画在构图上,往往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运用以大观小的散点透视构图法。所谓以大观小,乔十光认为是指作者大于景,高于景,绘画作品表现的不仅是视觉性事物,还有触觉性的主观表达。我认为这是合理的,只有站在作品之外的高度,才能以一个创造者的身份经营画面。乔十光1978年创作的《泼水节》长约9米,宽约2米。画面以人群、船只、河流为背景,主体人物是一群撑伞观看的傣族妇女,远处的热闹和近景的温馨互相衬托,节日的氛围自然溢出画面。这是乔十光将现实生活题材的人文风情与内心艺术激情融汇而成的一首赞歌。这是艺术家的心声,也是这浓烈的激情化作了大漆语言的独特张力。
三是注意完整性。乔十光提出:一方面要求整体结构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不是某个截取的片段;另一方面要求画中的形象特别是主体形象,在画面之内完整的表现出来,而不是切割了的形象。这个观点解决了我被困扰已久的问题:切割方法如何运用?我们经常在完成创作稿之后,为了“引人耳目”打破画面原本的工整规矩状态,采用撕和拼贴来重组画面。有时可以带来别致效果,有时反而造成了画面的碎、乱、杂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把握画面的完整性,错位反而丢失了主体形象的地位,也使画面失去了情节和主题。
二、装饰绘画的形象
漆画与漆艺不同,他不是纯粹的装饰性工艺品,而作为一个画种一定要体现绘画的造型的规律。因此乔十光提出了装饰性绘画的六个造型规律:程式美、平面美、单纯美、空间美、结构美、完整美。乔十光对此的解释如下。
程式美:装饰绘画必须在可视形象等方面讲究规律,以产生视觉上的节奏感。平面美:形象的平面化,就是减弱或取消形象体积和层次的表现。单纯美:形象要单纯,就是形象简练概括,构成要素少,但绝不代表单调,反而是精益求精。空间美:指形象之间的空档,即平面空间的形。结构美:结构,指艺术形象的结构和自然形象的结构,艺术形象的结构美感也来源于自然形象的结构美。完整美:即要求形象的完整性。
在掌握理论原则的基础上,再去欣赏乔十光老师的作品就显得非常有目的性了。《江南春色》画面以拱桥为中心,两边的房屋和石板路形成了视觉上的对称,此乃程式美;房子、小桥用蛋壳镶嵌,水的处理也是波澜不惊,黑白色块明确,此乃平面美;前面的小桥和后面的房屋虽然都用平面化处理,但是又能很明确的表示出前后的空间关系,几艘船只错落有致的分布在画面,形成远视的空间感,此乃空间美;窗户大小的穿插和石砖的切割更是画面的亮点所在,此乃结构美;完整的展现江南水乡的风貌,主体形象突出,划船的人更是赋予画面永恒的生命力,此乃完整美。
我们用这六个造型规律去分析绘画实践中变形手法的应用,可以明显的发现,有的人为了变形而变形,完全忽略事物的自然结构而天马行空。变形也是要遵循自然结构法则,“千变万变,不离其宗”说的是我们要尊重物象自然结构,因为物象自身的结构具有天然形式美的要素。把握客观对象的结构,遵循客观规律,再结合艺术家自身的大胆创造才是我们艺术道路的最终归宿。
三、装饰绘画的色彩
乔十光将装饰绘画色彩总结为:尊重材料色彩,参考自然色彩,服从环境色彩,注入感情色彩。但不管是何种色彩,都要遵循一个标准:和谐。结合乔十光的漆画艺术创作,我们可以发现他的装饰色彩理论运用的成果是对黑色和白色的运用。
乔十光在《带着镣铐跳舞》中说“中国漆艺的历史就是不断的征服漆黑与屈从漆黑的历史。”《我的黑色情节》中提出:“我的漆画始于大漆,也将终于大漆。我的漆画始于黑,也将终于黑。”漆之黑犹如国画之白,国画讲究留白,漆画讲究以黑做底。漆的黑在黃永玉看来是世上最美的黑。在我看来,漆画的黑是富有生命力的赞歌,漆画的白尤以蛋壳最为朴实,二者的结合是对漆画语言最本质的探索。天然大漆穿越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直到今天依然熠熠生辉,大漆的黑深入灵魂,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落地生根。无论今天的漆画如何发展,无论形式怎样创新,无论材料怎样综合化,我们都不能忘了漆画的根,那是天然大漆,来自远古的呼唤,也源自伟人的叮嘱。乔十光曾经说:“下一步如何走?恪守天然大漆,强化漆的特性,强化主体表现意识,使自己的作品更加‘漆化’,更加个性化,将是我更加明确的目标。”
总结:
乔十光对漆画理论、漆画艺术实践、漆画学科体系的建立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漆画之父”当之无愧。看尽繁华,却宠辱不惊,一直秉承着漆艺人的美学品格,形成自己独特的装饰风格,并总结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教导着天下莘莘学子。这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
参考文献:
[1] 乔十光.《谈论漆画.试论装饰绘画的构图》.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55页
[2] 乔十光.《谈论漆画.试论装饰绘画的形象》.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59页
[3] 乔十光.《谈论漆画.试论装饰色彩》.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64页
[4] 乔十光.《谈论漆画.带着镣铐跳舞》.人民美术出版社.第66页
[5] 乔十光.《谈论漆画.我的黑色情节》.人民美术出版社.第221页
【关键词】乔十光;装饰写实主义
本文将从装饰绘画的构图、形象、色彩三个方面探究乔十光漆画艺术的装饰绘画风格。乔十光在《试论装饰绘画的构图》、《试论装饰绘画的形象》、《试论装饰绘画的色彩》文章中有完整的理论阐述,以下将结合实践经历一一分析。
一、装饰绘画的构图
一是追求平面性,注重画面上下左右间面积的经营,不刻意追求画面的纵深立体效果。构图经营画面要反复推敲,既要满足客体对象的需求,又要寻求主客体的统一协调。在乔十光的作品中我们很常见的就是他用蛋壳镶嵌来平面化处理房屋、小桥等。罩漆法的运用让画面产生了远近立体感,但是建筑物又统一于一个白色块之中,我想这便是平面化处理的效果。
二是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装饰绘画在构图上,往往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运用以大观小的散点透视构图法。所谓以大观小,乔十光认为是指作者大于景,高于景,绘画作品表现的不仅是视觉性事物,还有触觉性的主观表达。我认为这是合理的,只有站在作品之外的高度,才能以一个创造者的身份经营画面。乔十光1978年创作的《泼水节》长约9米,宽约2米。画面以人群、船只、河流为背景,主体人物是一群撑伞观看的傣族妇女,远处的热闹和近景的温馨互相衬托,节日的氛围自然溢出画面。这是乔十光将现实生活题材的人文风情与内心艺术激情融汇而成的一首赞歌。这是艺术家的心声,也是这浓烈的激情化作了大漆语言的独特张力。
三是注意完整性。乔十光提出:一方面要求整体结构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不是某个截取的片段;另一方面要求画中的形象特别是主体形象,在画面之内完整的表现出来,而不是切割了的形象。这个观点解决了我被困扰已久的问题:切割方法如何运用?我们经常在完成创作稿之后,为了“引人耳目”打破画面原本的工整规矩状态,采用撕和拼贴来重组画面。有时可以带来别致效果,有时反而造成了画面的碎、乱、杂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把握画面的完整性,错位反而丢失了主体形象的地位,也使画面失去了情节和主题。
二、装饰绘画的形象
漆画与漆艺不同,他不是纯粹的装饰性工艺品,而作为一个画种一定要体现绘画的造型的规律。因此乔十光提出了装饰性绘画的六个造型规律:程式美、平面美、单纯美、空间美、结构美、完整美。乔十光对此的解释如下。
程式美:装饰绘画必须在可视形象等方面讲究规律,以产生视觉上的节奏感。平面美:形象的平面化,就是减弱或取消形象体积和层次的表现。单纯美:形象要单纯,就是形象简练概括,构成要素少,但绝不代表单调,反而是精益求精。空间美:指形象之间的空档,即平面空间的形。结构美:结构,指艺术形象的结构和自然形象的结构,艺术形象的结构美感也来源于自然形象的结构美。完整美:即要求形象的完整性。
在掌握理论原则的基础上,再去欣赏乔十光老师的作品就显得非常有目的性了。《江南春色》画面以拱桥为中心,两边的房屋和石板路形成了视觉上的对称,此乃程式美;房子、小桥用蛋壳镶嵌,水的处理也是波澜不惊,黑白色块明确,此乃平面美;前面的小桥和后面的房屋虽然都用平面化处理,但是又能很明确的表示出前后的空间关系,几艘船只错落有致的分布在画面,形成远视的空间感,此乃空间美;窗户大小的穿插和石砖的切割更是画面的亮点所在,此乃结构美;完整的展现江南水乡的风貌,主体形象突出,划船的人更是赋予画面永恒的生命力,此乃完整美。
我们用这六个造型规律去分析绘画实践中变形手法的应用,可以明显的发现,有的人为了变形而变形,完全忽略事物的自然结构而天马行空。变形也是要遵循自然结构法则,“千变万变,不离其宗”说的是我们要尊重物象自然结构,因为物象自身的结构具有天然形式美的要素。把握客观对象的结构,遵循客观规律,再结合艺术家自身的大胆创造才是我们艺术道路的最终归宿。
三、装饰绘画的色彩
乔十光将装饰绘画色彩总结为:尊重材料色彩,参考自然色彩,服从环境色彩,注入感情色彩。但不管是何种色彩,都要遵循一个标准:和谐。结合乔十光的漆画艺术创作,我们可以发现他的装饰色彩理论运用的成果是对黑色和白色的运用。
乔十光在《带着镣铐跳舞》中说“中国漆艺的历史就是不断的征服漆黑与屈从漆黑的历史。”《我的黑色情节》中提出:“我的漆画始于大漆,也将终于大漆。我的漆画始于黑,也将终于黑。”漆之黑犹如国画之白,国画讲究留白,漆画讲究以黑做底。漆的黑在黃永玉看来是世上最美的黑。在我看来,漆画的黑是富有生命力的赞歌,漆画的白尤以蛋壳最为朴实,二者的结合是对漆画语言最本质的探索。天然大漆穿越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直到今天依然熠熠生辉,大漆的黑深入灵魂,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落地生根。无论今天的漆画如何发展,无论形式怎样创新,无论材料怎样综合化,我们都不能忘了漆画的根,那是天然大漆,来自远古的呼唤,也源自伟人的叮嘱。乔十光曾经说:“下一步如何走?恪守天然大漆,强化漆的特性,强化主体表现意识,使自己的作品更加‘漆化’,更加个性化,将是我更加明确的目标。”
总结:
乔十光对漆画理论、漆画艺术实践、漆画学科体系的建立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漆画之父”当之无愧。看尽繁华,却宠辱不惊,一直秉承着漆艺人的美学品格,形成自己独特的装饰风格,并总结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教导着天下莘莘学子。这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
参考文献:
[1] 乔十光.《谈论漆画.试论装饰绘画的构图》.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55页
[2] 乔十光.《谈论漆画.试论装饰绘画的形象》.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59页
[3] 乔十光.《谈论漆画.试论装饰色彩》.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64页
[4] 乔十光.《谈论漆画.带着镣铐跳舞》.人民美术出版社.第66页
[5] 乔十光.《谈论漆画.我的黑色情节》.人民美术出版社.第2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