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篥与羌笛

来源 :音乐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南、北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乐器的考察和对历史资料的分析研究证明,筚篥和羌笛是古羌人发明的乐器,统称筚篥。并筚篥是对竖吹气鸣乐器的泛称。随着古羌人的四面迁徙而传遍中华大地,2000年来,在全国广泛流传,并在各民族地区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异形制的乐器。
  关键词:筚篥;羌笛;南北丝绸之路;源流;形制;对比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3-0018-06
  
  一、引言
  
  发表于2003年《音乐探索》第4期的《羌笛源流考辨》,是教育部九五规划项目“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考察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该文根据历史及现实的资料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先后传入内地的两种羌笛,作为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没有失传,还随着羌人的迁徙而传遍神州大地。经过2000多年的流传,在结构上有了某些变化和发展,但万变不离其宗,脱离不了古羌笛的基本形制。
  2、“筚”和“篥”是西南众多民族对羌笛类乐器的共同称谓,有的民族甚至二字连用成了“筚篥”。“筚”是傣族、景颇族对各种管形气鸣乐器的泛称。筚篥二字不是龟兹语音译,而应是羌语的音译。羌人的筚篥传入龟兹,筚篥是龟兹乐中的外来乐器。
  3、现代羌笛(石布里、其篥)是古羌笛的变异形制。其变异有五:单管变双管、长管变短管、簧哨与管体分离、增加音孔、通洞变非通洞。
  
  二、筚篥源流、称谓、形制新释
  
  (一)历史上的共识
  筚篥的起源和形制在历史上似无任何争议,自公元384年前秦大将吕光攻破龟兹国,将龟兹乐带入中原后,历代史志均肯定筚篥是龟兹本土乐器,由龟兹人发明。随着龟兹乐经丝绸之路传入内地,继而传遍中国。隋唐以后,成为历代宫廷乐舞中的主要乐器,并远传至朝鲜、日本。据史书记载和新疆、敦煌石窟壁画并参照日本奈良正仓院藏品和当代实物,其形制应为单管双簧竖吹气鸣乐器。管身粗、短,开6-9个音孔不等。管身材料主要有竹制、木制两种。
  隋唐以来,在历代史籍中均对筚篥的来源、称谓和结构有着明确的记载。如:[唐]杜佑《通典》称:“筚篥本名悲篥,出于胡中,其声悲。”[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曰:“筚篥者,本龟兹国乐也,亦名悲篥,有类于笳。”[宋]陈旸《乐书》曰:“筚篥,一名悲篥,一名笳管,羌胡龟兹之乐也。以竹为管,以苇为首,状类胡笳而九窍,……胡人吹之以惊中国马”。唐代,筚篥风行全国,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老人、妇女、儿童争相演习,出了众多的筚篥演奏家。历代文人墨客对筚篥音乐的描述则更是赞美有加。如:白居易的《小童薜阳陶吹筚篥歌》,李颀的《听安万善吹筚篥歌》,张祜的《筚篥》等等。
  
  (二)对筚篥源流及词意语源的分析
  上列一切资料均对筚篥的起源、称谓和形制作了具体的描述和肯定,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1、词义和形制分析
  通过我们对南、北丝绸之路沿线各少数民族地区的考察发现,羌笛类气鸣乐器和双簧类气鸣乐器称之为筚篥、筚,或名称中含有筚、篥二音的乐器比比皆是。其中双簧类可归入现在人们认识中“筚篥”类(管子)乐器的范畴,其余哨口边棱发音类和单簧类(笔者将其称之为羌笛类)乐器其形制、发音原理均与其大相径庭。由此引起了笔者的疑问和思考,筚篥到底是什么乐器?为什么现代羌笛叫石布里(石“筚篥”),哈尼族的单簧乐器叫筚篥,蒙古族将大号筒(筒钦)也叫“筚篥”(毕利)。由于生活地区不同,同一字存在相似但又有所不同的发音现象是由于地方方言所致,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那么筚篥二字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音被汉人译作:布、比、皮、别、匹、里、列等也就很自然了,都是筚篥二字音方言化的结果。别忘了这些汉字本身就是音译,很多音译者并不精通汉语普通话发音,译出的字在发音上就产生了较大的误差。这和“莫扎特”、“莫差特”,“巴赫”、“巴哈”的汉译不是很相似吗?
  筚篥二字在西南丝绸之路沿线各少数民族乐器的称谓中经常出现,有的二字连用,有的分开使用为“筚”或“篥”,有的与其他字组成新词为“其篥”、“匹篥”、“筚鲁”、“筚笋”等等。从词义上讲,西南各民族多将其作为管状气鸣乐器的泛称。傣族、景颇族对所有气鸣乐器均冠以“筚”字。筚或篥在不少民族中均含有“管”、“笛”之意。羌族的篥(里)是笛或管,藏族的筚(pi)亦是笛或管之意。彝族的“布”,意为簧管,门巴族乐器里令的“令”(篥)意为笛子。
  综合分析,筚篥应是对竖吹管状气鸣乐器的共同称谓,并非单指现在被称为“管子”的乐器。之所以形成这种状况,应和隋、唐以来这种属于筚篥大家族的双簧竖吹气鸣乐器在燕乐中的地位有关,也和哨口边棱类被汉人称之为笛,单簧竖吹类被改称羌笛有关。宋代以来,这种双簧筚篥在宫廷音乐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在乐队中居于领奏地位而被称之为头管,进入民间后改称管子。这样泛指的筚篥就变成单指的筚篥(管子)了。
  也许有人会认为笔者这种分析很牵强,古代的筚篥与现代少数民族用的筚篥有什么关系?事隔2000余年,此筚篥非彼筚篥也。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越是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其变革的周期越短,变化越大,日新月异,几十年已是面目全非。而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变革会很慢,周期很长,甚至千年不变,长期保留历史的遗存。我国一些少数民族长期停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直至20世纪上半叶。在这些地方保留下2000余年前的音乐活化石是完全可能的。
  2、筚篥语源的传统认定
  在中外学者的各种辞书和论著中均称:“筚篥是龟兹语译音”(《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其首要依据当然是因筚篥是龟兹国乐。真是这样的么?日本林谦三先生根据筚篥的“母国是龟兹”,并分析了土耳其语、回鹘语、伊朗语、阿拉伯语及筚篥在中国的流传和称谓演变情况后认定“筚篥是龟兹语音译”。但从语言学来分析,这个龟兹语又是一个外来语,这个外来语就是土耳其语。并称:“这个龟兹语的必栗,不仅在龟兹一国,还通用于附近一带地方。因此,就能够以音乐特别出名的龟兹为代表,而产生了筚篥的龟兹起源之说。《纂文》说筚篥为羌胡乐器,《通典》说筚篥出胡中,从当时的情势看来,是可以解释做从龟兹或东土耳其斯坦(新疆)传入中国内地的。”([日]林谦三《东亚乐器考》)
  要认定语源首先要认定乐器的来源,筚篥真是“龟兹国乐”么?如是龟兹国乐为何要用外来语命名?
  3、筚篥是羌人发明的乐器
  早在秦代羌人已经向四面迁徙,秦献公(公元前384—前362年)用兵渭首,灭狄(豸原)戎,忍的季父印“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之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至汉代,天山以南、以西,昆仑山以北已有婼羌、葱茈、黄牛、西夜无雷、依耐、蒲犁等羌人所建之国。其北面紧邻龟兹(库车)。羌人发明的乐器筚篥传入龟兹也就是自然的事了。在隋、唐之前的早期历史文献中并无筚篥是龟兹乐器之说,而只认定是“羌胡乐器”。[南朝、宋]何承天《纂文》曰:“必栗者,羌胡乐器名也。”[东汉]许慎《说文》曰:筚篥“乃羌人所吹屠筚以惊马”。直至唐代杜佑《通典》亦称:“筚篥本名悲篥,出于胡中,声悲。”并未提及龟兹之名。中国古代统称西部的少数民族为胡人,羌是“胡人”中的具体民族,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本文已有介绍。隋、唐之后,龟兹乐风行全国。在龟兹乐中使用的独具异域特色的“羌胡乐器”——筚篥,是龟兹乐的主奏乐器,被后世人们误认为是龟兹国乐也就很自然了。既然是羌胡乐器,其名自然是羌语了,这正好印证了林谦三先生认为“筚篥”是外来语之说。
  
  三、南、北丝绸之路上各式各样的筚篥
  
  为了区分各式各样的筚篥,便于分析和研究,我们暂将三种不同发音方式的筚篥分别冠以哨口筚篥、单簧筚篥和双簧筚篥的名称。其实筚篥还不止这3类发音方式,《隋书》中就有:“西凉乐大筚篥竖,小筚篥横”之语,既然有横吹的筚篥,想必其发音方式又会有所不同,是否与当今巴乌、傣筚类似也未可知。
  (一)西南丝绸之路上的筚篥
  在西南丝绸之路上,哨口筚篥和单簧筚篥在《羌笛源流考辨》一文中已以“琳琅满目的羌笛”为题作了概略介绍,本文不再重复。现仅对全国普遍流行的唢呐以外的双簧筚篥加以补充。在西南丝绸之路上的双簧筚篥多以竹为管、芦为哨竖吹的形式出现。如:
  1、波伯:又称芦管、筚篥,纳西族竖吹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单管双簧,细竹为管,芦为哨,6至7孔,全长23厘米左右,管径0.8厘米。音色悲凉、婉转,多用于洞经音乐,白沙细乐演奏。
  2、芦管:又称筚篥,白族竖吹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鹤庆、大理等地。单管双簧,细竹为管,芦为哨,8孔(前7后1),全长30厘米左右,管径1厘米。音色浑厚优美。用于洞经音乐演奏。
  3、树皮筚篥:彝族竖吹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单管双簧,以泡桐树皮卷筒为管,上小下大,芦为哨,6孔。牧羊人自娱自乐乐器。壮族称桐皮螺,无音孔。
  4、勒尤、勒浪:布依族竖吹气鸣乐器,流行于贵州省望漠、贞丰、册亨等县。单管双簧,管身竹制(勒浪)或木制(勒尤),5孔,以野生虫茧壳为哨。音色优美,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工具。
  5、波列:又称比列、别列,壮族竖吹气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宁明、南宁等地。壮语波、比、别为“吹”,列为“管”之意。单管双簧木制,蚕茧壳为哨,7孔,形似唢呐。音色委婉柔和、优美,用于独奏或为歌舞伴奏。
  6、奔墨黑的里:又称耶哈鲁、闷笛,皮哨子,彝族竖吹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双柏及大理州南涧一带。彝语“奔墨黑”为虫壳,“的里”即笛子。单管双簧竹制,虫茧壳为哨,3至5孔不等,一孔在后。管长7—10厘米。多用单手持笛演奏,另一手掌心在笛尾作闷、放、开、合动作控制音色、音量、音高变化。
  7、洞巴:又称比切、比克,景颇族竖吹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陇川等县。单管双簧木制,带喇叭口,5至6孔,1孔在后,音色浑厚、悠扬,是目脑纵歌节的主奏乐器。
  西南各民族的不同筚篥中,很多品种均如当代羌笛(石布里)有双管形制。如:展积、闷笛、勒浪、马布、巴乌、双唢呐等。
  
  (二)北方丝绸之路上的“现代筚篥”
  北方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不论古代还是现代均有着不同形制的筚篥。在我国西北地区,虽因气候的变化,越来越不适宜竹子的生长,使之成为稀缺的植物品种,但仍有一些“筚篥”在流行并使用。
  1、菲察克:锡伯族竖吹气鸣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单簧双管,管身簧哨均苇制,管长21厘米左右,簧哨长5厘米,簧舌向上,6孔。结构和簧舌向上的现代羌笛完全相同。音色明亮柔和。
  2、巴拉曼(阔诗乃依):又称皮皮、筚筚、芦管。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竖吹气鸣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麦盖提、莎车、鄯善、吐鲁番等地。单管双簧,管身苇制,簧哨由管口削薄后压扁用竹片夹住而成,8孔。音色明亮柔和,用于十二木卡姆及独奏、伴奏、合奏等。
  3、咪咪:又称毕毕,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汉等族竖吹气鸣乐器,流行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武都,甘南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等地。双管双簧竹制,丁香树皮为哨,全长14厘米,4孔。音色明亮柔美。用于独奏和合奏。
  
  (三)(北方)丝绸之路上的“古代筚篥”
  据出土文物和历代石窟壁画资料分析,这类筚篥形制多样,长短粗细不等,可谓琳琅满目、丰富多彩 ,唯一不足是多数品种无法判断其哨口形状和发音方式。现将其摘要介绍如下。
  1、西安关庙吹筚篥玉带 (唐代):1990年西安三桥镇关庙小学出土。上雕一长发长髯的胡人,身着紧身紧袖胡服,足蹬高靴,双手持筚篥吹奏。
  2、陕西三原县李寿墓出土坐部伎中吹筚篥图(唐代):女乐伎头梳低螺髻,着窄袖上衣,长裙、披巾,双手持筚篥演奏。
  3、敦煌石窟158窟(建于中唐,公元8世纪)乐舞壁画乐舞图中之吹筚篥。管中粗,较长。
  4.敦煌石窟249窟(建于西魏早期,约公元6世纪)北壁下部药叉吹筚篥图。管细长。
  5、敦煌石窟431窟(建于北魏晚期,约公元6世纪初叶)东壁上部天宫伎乐吹筚篥图。管细长。
  6、克孜尔石窟38窟伎乐天人吹筚篥图。克孜尔石窟是古龟茲石窟中第一大石窟,始建于公元3世纪,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此图为公元4世纪绘制。图中筚篥细长,哨口部不清。
  7、克孜尔8窟伎乐天人图吹筚篥图。绘于公元7世纪。现藏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管身细长,面部和哨部不清。
  8、库木吐拉石窟13窟不鼓自鸣乐器图之筚篥图。库木吐拉石窟为龟兹第二大石窟,位于新疆库车县西21公里。始建于公元4世纪中叶。筚篥图绘于公元8世纪。乐器粗短,长约20厘米,双簧。
  9、库木吐拉石窟46窟伎乐天人图之吹筚篥图。绘于公元4世纪。管粗,长约30厘米,哨口形制不清。
  10、库木吐拉石窟68窟不鼓自鸣乐器图之筚篥图。绘于公元8世纪。乐器较粗,长约30厘米。
  11、柏孜克里克石窟29窟不鼓自鸣筚篥图。柏孜克里克石窟位于新疆吐鲁番东火焰山中木头沟西岸,是高昌地区最大石窟,始建于公元5世纪。筚篥图绘于公元11世纪,有回鹘风格。乐器粗而短,呈锥形,哨部不清。
  12、奇康湖石窟1窟吹筚篥图。奇康湖位于新疆吐鲁番东火焰山北麓。该图绘于公元6世纪。现藏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乐器粗短,双簧。
  13、柏孜克里克石窟4窟吹筚篥图。绘于公元10世纪。现藏印度德里中亚博物馆。乐器粗短,锥形管身,双簧。
  14、柏孜克里克石窟33窟伎乐图中吹筚篥。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该图绘于公元9世纪。管稍粗,略带锥形。簧哨含口中,形制不详。
  15、柏孜克里克石窟回鹘文经卷奏乐图之吹筚篥图。绘于公元10世纪。乐器细长,簧哨不详。
  16、库车苏巴什佛寺乐舞图舍利盒盒盖吹筚篥图。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绘于公元7世纪。乐器细长,簧哨不详。
  
  四、结束语
  
   可以看出,以上各种筚篥形制多样,长短粗细不一,归纳起来可分成4类:1、双簧锥形短管类;2、粗管柱体短管类;3、中粗管柱体长管类;4、细管柱体长管类。后3类簧哨情况不明。
  从文物的年代看,长管类最早出现在公元4世纪,短管类最早出现在公元6世纪。这200年的时间差,对我们研究乐器的源流亦不失为一个重要线索。
  从乐器形制上来讲,这些长长短短管体形状不同的筚篥,绝对不可能都是双簧振动发音这一种发音方式。必然会有单簧和哨口边梭发音的形制。北方丝绸之路上的这些古、今筚篥和西南丝绸之路上现存的各种筚篥在形制上惊人的一致。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总结为以下3点。
  
  (一)形制不同
  筚篥,自古以来是我国众多民族(主要是羌系民族)对气鸣乐器的总称,它至少包括5种不同的形制:哨口边梭发音类;单簧单管类;单簧双管类;双簧单管类;双簧双管类。如按《隋书》“西凉乐大筚篥竖,小筚篥横”的说法,还可以将横吹之乐器包括进去。各种形制的筚篥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变异性地沿用至今,仅在汉族地区成了管子的另一名称。
  
  (二)发明人是古羌人
  筚篥是古羌人发明的乐器,包括前列的3种基本形制。根据对《后汉书》记载的分析,其出现的时间最晚应在周代末期。汉代则经过婼羌、葱茈、黄牛、西夜无雷、依耐、蒲犁等羌人之国传入北面的邻国龟兹。随着前秦大将吕光征服龟兹,龟兹乐传入内地,进而传遍全国,传遍亚洲。筚篥也就遍地开花了。
  
  (三)“筚篥”语音来源
  筚篥是羌语,不是龟兹语。随着古羌人的迁徙,羌文化的四面传播,筚篥随之传遍中华大地,其名称也以各种变异的方言发音传播开来。南、北丝绸之路上的各种筚篥、筚、篥、别、比、必、匹、布、里、皮、毕等等,都是羌语筚篥的变异方言名称。羌是伟大的民族,筚篥是中华民族音乐的奇葩。
  责任编辑:陈达波
  
  参考文献:
  [1]袁丙昌,毛继增.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 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6.
  [2]乐声.中华乐器大典[S].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3]编委会.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新疆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
  [4]编委会.中国音乐文物大系·陕西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
  [5]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6]林谦三.东亚乐器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
  [7]袁丙昌.羌笛考[J].乐器,1992(4).
  [8]黄涛.今存“羌笛”析释及其流变[J].音乐探索,1998(4).
  [9]王其书.羌笛源流考辨[J].音乐探索,2003(4).
  [10]段文杰.敦煌石窟鉴赏丛书[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11]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12]张雪媚.筚篥的源流及其历史演变[J].民族艺术研究,2007(1).
  [13]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On Bili and Qiangdi——the Sequel of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Qiangdi
  Ao ChangqunWang Qishu
  Abstract:
  After observing the national music instruments separately as well as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South and North Silk Road, the investigation indicates that, Bili and Qiangdi were invented by ancient Qiang people and they were both called Bili , which is the general term for all vertical-blowing wind instruments .With the migration of ancient Qiang people , various modificated instruments come into being during these 2000 years.
  Key words:
  Bili; Qiangdi; the North and South Silk Road; origin; form; contract
其他文献
摘要:2009年4月25日,中国音乐评论学会于杭州师范大学举办了“2009中国音乐评论高层论坛”,并以“建国60周年以来的音乐评论”为主题。文章从历史回顾、学科现状、学科建设及学科关系4方面对与会代表们的观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国音乐评论学会;音乐评论;高层论坛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3-0035-04    2009年4月25,中
期刊
摘 要:《沉思音乐——挑战音乐学》一书由约瑟夫克尔曼所作,是一个音乐家对音乐的现代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分析,涉及音乐学及音乐研究的其他领域。本文以该书为对象,从书评的角度总结了约瑟夫克尔曼对于音乐学学术研究的三种重要的态度:关注、反思和探索。  关键词:书评;约瑟夫克尔曼;《沉思音乐——挑战音乐学》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1)01-0130-04 
期刊
摘要:莫扎特是古典主义全盛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作品具有“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的功能。《D大调钢琴奏鸣曲》(K.284)第二乐章被公认是独具特色的一首作品。本文从曲式结构和艺术创作两个方面对该曲的独特之处进行剖析,从而勾画出莫扎特是怎样通过旋律、和声、调性和丰富多样的织体来描述他的内心世界如何失衡,又如何重建平衡态的,让我们感知到和谐的平衡美,有助于缓解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压力和焦躁情绪,达到
期刊
摘要:经同名小提琴曲移植改编而成的二胡独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因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而成为中国民族器乐曲中的经典之作。作曲家在创作改编该曲的过程中,除兼顾到原主题旋律的艺术特色外。还谨慎地将现代作曲技法有机地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特别是新疆塔吉克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相融合,并运用欧洲浪漫时期在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的“狂想”性手法,借鉴该民族其它器乐曲的表现方式使此曲成为改编曲中的典范。  关键词:二
期刊
5月12日晚,川音绵阳艺术学院与北川羌族歌舞团赴京,为纪念“5·12”周年感恩汇报演出——诗画歌舞《风从羌山来》。在首都全国政协礼堂演出。   这场演出,由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川音绵阳艺术学院、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川音绵阳艺术学院、北川文旅局、中华慈善总会五老基金会联合承办。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严隽琪,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胡振民,中国民协分党组书
期刊
摘要:近年来,相当一部分音乐学专业学生对音乐学文论写作感到困难,而且,适合大中专院校音乐学学生和研究生的写作教材少之又少。文章作者力荐《音乐学文论写作》一书,并对这本教材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  关键词:音乐文论;写作;评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2-0060-03    手捧居其宏、冯效刚著的《音乐学文论写作》,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三
期刊
摘要:绘画与音乐都可以表达情感,用音乐描述画意是作曲家的一种创作思路。中国作曲家汪立三创作的钢琴作品《涛声》就是取意于日本绘画大师东山魁夷绘画作品的成功之作。  关键词:绘画;音乐;中国钢琴;涛声  中图分类号:J6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2-0063-03    绘画与音乐同属艺术门类,绘画通过线条和色彩传递给人们的视觉,音乐通过音响传递给人们的听觉。画中之
期刊
三、音乐教育心理学问题研究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音乐教育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既是音乐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又是音乐心理学的一个部门,具有学科交叉性。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不断升温,成为一个较为热门的课题。与国外教育心理学研究注重科学实证法不同,国内的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更多的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积累了一批研究成果。代表性的著作及译著有:郁
期刊
乌飞兔走,时光飞驰。俯仰之间,《音乐探索》自诞生算起,已度过四分之一个世纪、25个春秋,出刊达100期之数。  这几个数字所体现的内容十分丰富。从中可看到,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文艺、教育方针指引下,《音乐探索》作为繁荣学术,促进教学、科研和艺术实践的专业性理论刊物,为开展学术探讨、发现和培养人才,促进教学改革,沟通中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还可从中看到:《音乐探索》得到院内外广大作者
期刊
学报,是反映学校的历史和现实的一面镜子;学报,是学校办学思想和学校传统精神的象征。出版学报,是四川音乐学院几代师生强烈的愿望。  1983年10月15日,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盼望已久的四川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在这一天正式诞生了。常苏民老院长在“发刊词”中写道:“我院学报《音乐探索》的创刊,为我们逐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开辟了探索和研究的园地,是我们发表教学、科研、创作经验及成果的阵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