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平衡世界

来源 :音乐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dan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莫扎特是古典主义全盛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作品具有“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的功能。《D大调钢琴奏鸣曲》(K.284)第二乐章被公认是独具特色的一首作品。本文从曲式结构和艺术创作两个方面对该曲的独特之处进行剖析,从而勾画出莫扎特是怎样通过旋律、和声、调性和丰富多样的织体来描述他的内心世界如何失衡,又如何重建平衡态的,让我们感知到和谐的平衡美,有助于缓解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压力和焦躁情绪,达到我们内心的平衡。
  关键词:莫扎特;结构特色;音乐创作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3-0043-03
  
  莫扎特(1756-1791)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大师。他的音乐最大的魅力之一就是通过旋律、和声、调性和丰富多样的织体来描述他的内心世界如何失衡,又如何重建平衡态的故事。他将渴求、达到或重建内心新的平衡态看得高于一切,不断地在音乐创作中寻求和谐的平衡世界。当今人们在尽情地享受富裕的现代物质文明同时,却避免不了思想贫乏和精神空虚。人们要求内心的和谐、安宁和闲适,于是更为强烈、迫切地渴求另一处宁静、甘美的绿洲。莫扎特音乐对现代人的最大功能,便是他的音乐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和焦躁情绪。他的21首钢琴奏鸣曲是对和谐的平衡世界做出的最佳诠释。
  
  一、结构中体现出古典艺术的和谐之美
  
  《D大调钢琴奏鸣曲》(K284)是1774-1775年之间所作的6首奏鸣曲中的最后一首,也是很有挑战演奏者技巧的一部作品。在本曲的第二乐章中,作曲家运用了一些巧妙的处理。这一乐章加入了波兰回旋舞曲的形式,写法巧妙,在回旋曲主题每一次出现时都加上新的修饰,为这个感人的乐章注入了动人的旋律,非常的新颖、简洁、清晰,创作出与以前作品不同的效果。此乐章使人深深体会到一种和谐美、绝对美。下面先来谈谈它的结构特色,在莫扎特奏鸣曲作品中,第二乐章的曲式结构大多是回旋曲式、歌谣式回旋曲或小步舞曲的曲式特点,唯独这首作品第二乐章采用复二段体回旋曲式,其结构独具特色。
  第一部分
  1~8小节为第一主题。右手的旋律一组一组地向前推动,先是一个单音 ,迂回片刻后再接着向前发展,音乐像一股清泉不断的向前涌动,旋律优美纯净。
  谱例1
  左手第2、第4小节整齐的对位和声就像与右手合在一起,犹如一对情侣温柔的呢喃,甜美而深情。
  9~16 小节为第二主题,前4小节左手右手结构是对称的。紧接的两小节是两人对话形式,一强一弱 ,最后在连贯流动的音阶式跑动后落在A大调的主音上。莫扎特将第二主题表现的如此柔和、细腻、古典,颇有一种“红叶醉秋色,碧溪弹夜弦”的情怀。
  17~24小节是第三主题,在这段作品中,莫扎特对其稍作修饰,就引申出了其后全新的调性和丰富多彩的乐段。第三段主题是一种明显带轻盈清脆的音色,变化多端的装饰音赋予乐曲明朗、生动,充满生命的活力。
  谱例2
  E 25~30 小节为连接部分。左手的分解和弦,右手十六分音符的跑动,让音乐的律动感加强了。调性转入E大调。
  第二部分
  A 31~38小节是第二部分的第一主题。右手旋律没变,只是八分音符节奏变成十六音符和装饰音的节奏,左右手八度音热烈激动、气韵丰足,高技巧中带着从容的气势。这个主题后两小节的颤音含蓄,控制的到位。
  39-46小节对主题的加花和音域上进行了变化,内在的旋律线条没有改变。三连音节奏的小跳音和连续的1拍之内的切分节奏使得旋律轻松活泼又不失稳重,诚挚感人而不矫揉造作。调性回到A大调。
  #f 连接(过门,插句,47-52小节),47到49小节右手第二拍均为相同的#C音的跳音,实际上可作为半连音弹奏。
  D 第三主题是53-60小节,调性从前一连接部的#f小调转入了D大调。节奏变化比较多,颤音、回旋音、上波音的出现使得音乐充满了华丽的效果。连续的切分节奏让音乐充满了活力 ,流畅而令人眩目。
  D 连接(过门),61-69小节,右手7个小节的十六分音符的跑动和莫扎特独有的小连线奏法,左手的阿尔贝梯低音。旋律起伏、精彩,充分展示出莫扎特天才的音乐语言。
  A 第四主题,70—77小节,在这一主题中可以说莫扎特做了一个大胆而又精彩纷呈的加花。内在的旋律线条不变。将第一主题用颤音、回旋音和十六分音符、连续附点的节奏形式表现出来,以其天马行空的手法,将音乐的发展处理的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在这里,莫扎特又一次显现出了他卓绝的作曲才能与新奇的艺术构思。他那睿智的思想火花,如泉涌的精妙乐思无处不在地闪现。
  谱例3
  连接(过门,插句),78-89小节, 连续的三连音和附点节奏交替进行,又重现了音乐的律动感,左右手一强一弱的对比就像阳光一样温暖而热情。
  尾声(Coda),90-92小节,一连串的音阶跑动后在无比温柔宁静、悠然的乐声中结束。
  黑格尔把音乐结构的美分为4个等级: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与和谐。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形象的主题,如第一主题经过不断加花的重复和间隔(连接部分),相得益彰,更能使人获得和谐平衡的美感,用音乐中的回旋原则体现了更复杂的平衡对称美,提升了审美效果。
  
  二、音乐创作诠释灵魂的平衡状态
  
  莫扎特的音乐既高贵、典雅、天真,又清新亮丽。这首《D大调钢琴奏鸣曲》(K284)是早期的作品,他继承了巴赫所具有的优雅的音乐风范,各乐章间的平衡安排恰当,主题间的对比性很清楚,确立了奏鸣曲这一体裁真正的古典样式。
  莫扎特音乐的创作手法非常独特,总能创造出富于个性的音乐形象,且拥有无限深厚的内涵。这首奏鸣曲是在慕尼黑创作,与前5首有很大不同。尤其第二乐章采用了回旋波兰舞曲的形式,曲式结构是复二段体回旋曲式,插段的巧妙插入和不断增加装饰音主题的反复出现,温柔的切分节奏,娇弱地起着连接作用,充分体现了莫扎特天才的想象力。他用音乐创作诠释灵魂的平衡状态,用心、用爱在音乐世界中获得一种和谐美。
  莫扎特很讲究自己服饰的精美,对衣物样式和颜色搭配极度敏感,这同时也体现在他的音乐中,经常有华丽的雕饰。在音乐艺术世界里用华丽的雕饰去补偿现时世界严重欠缺的东西,其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主题的重复不断打破旧的平衡,间隔又不断建立新的平衡,使莫扎特的音乐体现出一种阴柔之美,与贝多芬的阳刚之美的音乐形成鲜明的个性对比。例如:歌唱般的旋律、变换多端的节奏特性、华彩乐句、小连线演奏手法、阿尔贝梯伴奏音型、装饰音等。莫扎特的装饰音汲取了古钢琴音乐中装饰音的特点并加以创新,将原来一拍时值内的装饰音分解延长为一拍时值内的长的经过句,改变了装饰音的性质,成为旋律的一部分。在这首乐曲的第二乐章中由于主题反复出现,每一次出现都加上新的装饰,以装饰音节奏出现的主题别具特色。
  谱例4:乐曲第二主题4、5小节的长倚音
  谱例5:第二部分第一主题5、6小节的琶音
  谱例6:第二部分第三主题上波音和回旋音。第二部分第四主题的颤音
  莫扎特音乐作品中的装饰音,犹如建筑物上的精细雕刻和服饰上的美丽花边,不但为音色增加了华丽色彩,而且使节奏的韵律也有了新奇的变化。
  莫扎特在音乐织体的创作上继承了前辈作曲家的创作手法,并进行了改进和革新,力图以独特的方式创造出与以往概念不同的效果。例如,由于莫扎特非常喜爱旋律性的织体,在这一时期以一条旋律为主,其他声部为辅的主调音乐代替了几个声部同时进行的复调音乐,因此莫扎特在创作时继承了意大利作曲家多梅尼克·阿尔贝梯(1717 ~ 1740)创造的分解和弦伴奏音型,这种伴奏音型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阿尔贝梯低音”。它的左手的伴奏织体都是十六分音符,右手的旋律线条清晰、简洁,层次分明,莫扎特将这种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进行了较大发展,并不断加以变化、移位,这就使得音乐风格显得更加朴素,明朗乐观。例如本曲第47—52小节间的连接部分中左手连续十六分音符的伴奏音型和紧接着出现的第三主题53—56小节稍做了一些变化的连续十六分音符的伴奏音型。这种“阿尔贝梯低音”伴奏织体在莫扎特的钢琴奏鸣中随处可见。莫扎特将它进行了个性化的发展并将它推上了顶峰,最终留住了美妙的和声。
  
  三、结语
  
  莫扎特的音乐既有孩童般的天真无邪,又有白发哲人的深沉智慧,他是一个真正懂得平衡的艺术大师。他创作的音乐中体现出的纯真、纯美、纯善及平和的力量,对现今纷繁世界中我们浮躁的心灵,无疑是最好的慰籍。他的音乐犹如幽谷里的一股清泉那样芳馨,又如和煦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令人不由得徜徉在他美妙的音乐中,重新引领我们建立起现实社会和谐的平衡世界。
  责任编辑:马林
  
  参考文献:
  [1]赵鑫珊,周玉明.莫扎特之魂[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
  [2]郑兴三.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研究[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3]李柯.论莫扎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K.576) 第三乐章的结构特色及表演艺术 [J].黄钟,2007(4).
  [4]李晓茜.唯美的瞬间—浅析莫扎特D 大调双钢琴奏鸣曲[J].乐府新声,2007(2).
  [5]茅原.未完成音乐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蜀派古琴代表曲目《醉渔晚唱》的特色技法中解构与探寻清代蜀中琴谱——《天闻阁琴谱》之《醉渔晚唱》简字谱中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音乐性。通过对琴曲源流、技法等方面的梳理,使蜀派古琴艺术特点更为清晰地展示于今。  关键词: 音乐性;天闻阁琴谱;醉渔晚唱  中图分类号:J63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3-0026-02    1876年《天闻阁琴谱》问世,标
期刊
摘要:四川绵阳平武地区白马人的“跳曹盖”和青海黄南地区的“六月会”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祭祀性乐舞活动。民族民间舞蹈是本民族远古文明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方式之一,带有本民族的文化“基因”。同时,通过对两地民间祭祀性舞蹈进行的比较,也希望为白马人的族属问题提供旁证。  关键词:舞蹈 ; 祭祀;白马人;藏族;族属  中图分类号:J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3-0023-03
期刊
摘要:听赏是人们与音乐打交道和体验音乐的一种主要形式。德国音乐教育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提出各种学校音乐教育观念,“听赏”被提升为音乐课程的中心范畴。有关音乐听赏的理论包括阿多诺的“结构性聆听”、阿尔特的“聆听层次”、维努斯的“与音乐打交道的方式”、弗瑞休斯/军特等的“听觉交际”、安托尔茨的“听觉文化教育”、劳尔等的“听赏与理解”以及里希特的“通过听赏的教学阐释”等。学校音乐教学实践中,则出现了
期刊
摘要:通过对西南丝绸之路西夷道的多次实地考察,搜集到大量有关洞经音乐的文字资料和洞经曲谱,经过分析、研究、整理,认为洞经音乐的流传与南丝古道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而佐证了历史上南丝古道的存在及其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洞经音乐;西南丝绸之路;西夷道;梓潼;大理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3-0019-04    西南丝绸
期刊
摘要: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中,藏族音乐、舞蹈等艺术是文化的象征,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艺术本身,它外显为独特的技术与艺术形态;二是这些技术和艺术形态背后内隐的民族文化价值和意义,在这里,形态和文化是不可分隔的。作为文化品类之一的“弦子”歌舞不仅是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也是集歌、舞、词、曲为一体的民间大众艺术,而巴塘弦子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精品之一。文章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对
期刊
概念作为一种存在,是任一理论对与其相关的学科作出的最后承诺,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看它是否有一套自在的,或者说具有自明性的特定概念。文章从关注、切入、操作三个方面就音乐美学概念命题范畴问题进行讨论,认为在音乐学学科意义上,尤其对音乐学写作而言,必须正视并重视概念命题范畴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并逐渐建立相应的自觉意识。  音乐美学学科建设;概念命题范畴  201
期刊
摘要:《莱切卡组曲》是里盖蒂早期创新意识极强的一部钢琴作品,由11个不同段落组成。整个作品以音乐创意的探索性和音高材料的有序化体现出自身的风格特征,清晰地展示出作曲家所追求的一种“超越”精神,通过对音材料的精心设计和安排,显示了娴熟的作曲技巧以及对音乐结构的控制能力。在以对位原则为基础的Ricercata这一古老的音乐体裁中,独特的创意、新颖的音响,构建起作品的结构形式关系,展现出音乐的个性魅力。
期刊
摘要:本文取康德“审美观念”这一美学核心范畴的角度,对其“知性”、“感性”、“理性”认识范畴的三层次,作出了宏观有机动态的理论把握;并从音乐实践的层面切入,揭示出音乐音响通过知觉而感受,通过感情而抒发,通过逻辑而发展,并能够表达人类对音乐艺术极其深刻的哲理之思。  关键词:康德;《判断力批判》;音乐审美观念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3-00
期刊
摘要:2009年4月25日,中国音乐评论学会于杭州师范大学举办了“2009中国音乐评论高层论坛”,并以“建国60周年以来的音乐评论”为主题。文章从历史回顾、学科现状、学科建设及学科关系4方面对与会代表们的观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国音乐评论学会;音乐评论;高层论坛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3-0035-04    2009年4月25,中
期刊
摘 要:《沉思音乐——挑战音乐学》一书由约瑟夫克尔曼所作,是一个音乐家对音乐的现代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分析,涉及音乐学及音乐研究的其他领域。本文以该书为对象,从书评的角度总结了约瑟夫克尔曼对于音乐学学术研究的三种重要的态度:关注、反思和探索。  关键词:书评;约瑟夫克尔曼;《沉思音乐——挑战音乐学》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1)01-0130-0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