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天地之渊蕴 尽人事之终始

来源 :书与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多元语境之下,中国画的创作一直受到两股力量的裹挟和牵扯,一方面,因循着传统的余脉,尊崇并且重返宋元绘画经典的创作思潮多有风云再起之势;另一方面,传统水墨的转型与水墨当代性的探索伴随着当代艺术的风行而继续衍变。在离经叛道与礼古复古的角力之中,既保持本土文化立场,又不拒绝外来思潮影响似乎成了最大的公约数。诚然,这种理念延续和坚持了海派绘画百年来“大气谦和,海纳百川”的精神价值。作为新时期以来海上绘画中生代的代表性画家,乐震文的山水画创作提供了一种学术思考的面向,坚持和保有了海派坚持本土立场又创新求变的创作动能和动力。在今天的海上画坛,乐震文的创作无疑具有一种指标性的价值。
  简而言之,他的山水画一是完成了以传统笔墨程式语言到当代语言图式表现的蜕变与转型,二是汲取和获得了从传统绘画的巨大精神渊薮里濯古来新的创作意识,勇气和悟性,三是发现并坚守了在当下语境里山水画创作的文化支点和美学价值:换言之,乐震文找到了他的山水画创作所依据和存乎其问涵泳砥砺的文化根性、哲学冥想和美学表现,同时又形塑和把握了一种立足于传统的山水画当代性表达的视觉美学形式,也就是既保留了古典绘画意境所有的精湛与丰沛的追求,又同时发现古典意境的当代审美价值以及与当下文化连接的可能性。
  元人汤采真曾说:“山川之为物,禀造化之秀,阴阳晦明,晴雨寒暑,朝昏昼夜,随形改步,有无穷之趣。”乐震文的作品恰是“于天地之外,别构了一种灵奇”。这种灵想之境蕴含了有如文学中的通感和互文,有着一种雄浑空蒙的博大和禅机的幽微。所谓“飙风天际来,绿压群峰暝”,“明河有影微云外,清露无声万木中”。并且有着一种视觉上的张力,所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种张力包裹着时间上的无限延伸和空间上的无限拓展,有着面对宇宙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无疑具有宏大叙事的哲学冥想和文化态度,也与中国山水文化的价值体系相贯通相联结。
  具体而言,乐震文的山水画创作大致经历了浸淫传统摹写、钟情游历写生、禅悟自然与反刍经典、图式再造与风格自成几个过程,其问贯穿了他所秉持的创作思维,也呈现了丰富而独特的风格面向。作为阶段性创作成果的两本《乐震文画集》反映了他在不同时间节点上对于山水画创作的实践与总结,标志着他不同创作时期和风格的两大作品系列(“江南系列”和“黄土系列”)被分别纳入这两大画集之中。如果说,1993年的“画集”完成了他藝术人生的第一次蜕变,那是从浸淫传统摹写,到反刍经典、默会于心、自创一格的精神裂变。他在写生中获得了创作的丰沛资源,中得心源,乃成心画。而其间长达6年对牧溪的笔追心摹,为他对于深具禅意的传统山水有了异乎其它画家的心得,也是他的作品总是在静远的意象里透析出一股禅悟的微笑。而2006年,乐震文的天命之年,他的“画集”将历经十年创作的“黄土高原系列”和盘托出之际,则是完成了其艺术人生最具华彩的转身。而十年之后的当下,乐震文以其闳约深美,沉着大气的画风独树一帜,一领风骚。
  纵观乐震文的山水画创作成就以及艺术特征的形塑或可从以下几个面向得以解析:
  首先,钟情写生是他从传统山水画庞大的笔墨程序体系之中突破窠臼的艺术经验之一。早年的乐震文,浸淫传统经典的临摹,远及李唐、范宽、后及文徵明、四王,乃至现代海派大师吴湖帆,甚而有不下真迹、几可乱真的“故事”流传。如何突破创作上的瓶颈,让作品富有一种鲜活盎然的生机?写生成了他“别构一种灵奇”的必由之路。延及古人也是崇尚写生之法。宋代荆浩在《笔法记》里提到画松树,先是“遍而赏之”,“明日携笔复就写之”。元李澄叟《山水诀》则曰:“画山水者,须遍历广观,然后方知着笔去处。何以知之,澄叟自幼而观湘中山水,长游三峡,夔门,或水或陆,尽得其态,久久然后自觉。”为了寻找这种自觉,他走八大自然去感悟。他身体力行,足迹遍处,先是江南的秀山丽水,后至浪浪天风的黄土戈壁。黄山的苍松与兀石,九寨沟的雪峰与森林,青城山的瀑布与栈道,峨眉山的云雾与杉树,黄土高原的高坡与沟壑……乐震文都是了然于心。“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他在大自然里不仅找到了情感的附丽,更找到了一种生命的感动。一泓清水,一个弯道,一方巨石,一抹晚照,都会令他激动不已。石涛说,“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他的作品画面所描绘点染的一处山道,一丛花影,一间茅舍,一个独行客,都洋溢着人间蓬勃的生命热力。又如他的作品画面里的云岚飘荡,瀑布飞下,曲水流长的景致,在其以往的临摹中,多是逸笔草草地掠过,他在写生中反复揣摩练习,由雾入手,兼及云、水和雪,不以简率留白出之。及至1993年第一本《乐震文画集》出版,所收录的近八十幅“江南系列”反映了他从走进传统到走出传统的艺术探索,在呈现了大面积“烘染”法的画面里援用:大片墨块的恣意烘染,烟云、月色、雾霭,扑朔迷离、掩映成趣。宁静可以说是乐震文作品画面基本统一的调性和艺术表征,从清逸秀丽的“江南系列”到苍茫大气的“黄土系列”莫不如此。在写生的过程中寻找人与自然之间生命的感动,反哺在创作的过程中营造宁静大美的意境,或然他也是在饮吸自然的过程中体会到“师法造化,中得心源”的圭臬。
  其次,禅悟自然是他反刍经典,致用创作所依托的重要的文化支点。山水画作为中国哲学及美学的重要载体,禅机所蕴一直是传统山水画家致力表达的意境蕴涵。艺术的理想境界就是“澄怀观道”,“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在乐震文的画面空间里总是充盈着一种宁静致远的气息,无论江南时期的旖旎,还是黄土时期的雄浑,犹有神秘而幽思的禅意。这种禅意接八的发端和契机出现却是几近三十年前的日本,在东京的一家博物馆,乐震文看见了南宋僧人画家牧溪的《潇湘八景》。牧溪的画,“有一种安闲自如之景象,尽是潇洒不群之天趣”,王阮亭有词道,“水碧沙明,参横月落,还向潇湘去”,此地层峦叠嶂,绵延千里。水竹云林,映带左右。禅机之真趣,融合于此。这仅存六张的《潇湘八景》完全靠烘染之法,也似可见米友仁的影响,画面气象超凡脱俗,传递出禅家特有的宁静淡泊的追求和空灵幽深的意境。牧溪这个在中国美术史上并不炫目耀眼甚至有点神秘的宋代画家在日本被奉为画圣,当乐震文东瀛留学的日子里,他与这位先贤远隔千年的神遇来得有些突兀却就此深刻影响了他的艺术人生。牧溪的《潇湘八图》以一种简当、闳约、深美、静远的禅意山水令他为之折服。由此,乐震文笔追心摹,在对于经典绘画诸如龚贤,倪云林等人作品又一轮的反刍中,他的山水画创作步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转捩。诚如陈佩秋先生所言:“他试着将中国画的笔触隐藏于水墨的烘染之中,这样就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个性,画面的主景稳重,云遮雾障,具有一种幽深的意境和一种放逸的美感。”显然,乐震文的作品意境与美感的形塑远非止于传统笔墨与现代构成表现形式上的融合统一。而在揭示了他对于山水精神在当下语境里贯通古今的审美价值取向。人文关怀是中国人人格化自然的折射。传统山水画的精神意义在当下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那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普世价值与几千年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息息相通。因而,我们不仅在“黄土系列”的作品里看见了鸿蒙初开的浑莽迷离的宏大气象,也在“江南系列”里看见了山水间人文景象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有机结合,形塑了在禅意映现的静远里所汩汩流露的世俗情怀。所谓以追光镊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也就是乐震文赖以革故鼎新,自创新格的文化支点。   再者,图式语言的再造不是简单建立在解构传统笔墨的基础之上,而是将传统笔墨语言的皴法,赋彩,烘染与现代构成表现融合一体,创设一种全新的、复合的画面空间。这是试图在二维平面上幻化的超自然非现实的境闻,其时空表达有着非现实的结构张力,合于音乐的律动和视觉的秩序。在1996年之后的“黄土系列”创作中,乐震文将这种图式语言的再造推向极致。其中,不同绘画元素的巧妙运用凸显了画面的张力。这里,一是色彩的张力:黄土高原的设色以黄土为基调,又以植被四时之异,时而施以紫色,这与青纱帐的高粱有关:时而敷以青色,仿佛太行春色;甚而间用金色,如入秋层林尽染。二是画面结构的张力:变形和叠加技法的援用。通过变形增加几何的块面和几何的结构。以概括、简练的用笔,令山石更雄浑有力度。通过叠加技法和物体之间的穿插造成一種群山绵延又层层叠叠的视觉张力。且谋篇布势之间,将云水岚雾烘染成氤氲迷蒙的大千气象。其山体之岿然,天光之幽微,四时之幻变,云影之灵动,虚实掩映,气韵生动,令人叹为观止。三是色层与结构所叠加的复合意象和雄强的气势,生成一个深植传统文化根性又独特的当代表现的超现实境像。郭熙的“山有三远”论揭示了中国山水画的空间意识和表现方法。乐震文的超现实空间境像不仅仅依托于散点透视的空间架构,而且在此基础上运用烘染叠加,穿插掩映以及几何构成和满构图的多重表现手段“迫近”观者的视域,宛如现代电影的摇拉镜头,在近山远岫问逡巡,远观其势,近察其质。尤其是云水、山石、捌木的穿插掩映,全然不受传统笔墨表现的掣肘,墨色的浓淡,飞白在虚实,动静,掩映的关系里呈现得充满节奏和韵律。有时山石的前后位置在画面里并不阳挡和迫塞,具有一种透明感和空灵感。有时在掩映的皴石上升腾起一股似虚似实、若即若离的云烟之气水雾之气,若梦若幻,谛视斯境,全幅上下鼓荡着一种以生命讴歌和哲学冥想而“笃静致远”的大气象。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超时空非现实所表现的八荒之阈大化自然呈现了乐震文所寄托的人文理想与文化守望。这是艺术家艺术探索与生命经验获致灵想灵光的精神风景,也是中国人山水精神在当下独特的艺术表达。慎终追远,乐震文在其山水画创作中将古典意象与现代构成表现所进行的有机融合,一方面呈现了传统文脉在后现代语境里的重构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他为海上画家的当代创作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板,尽精微致广大。同时,乐震文以其开阔的视野和胸襟所进行的成功探索,无疑跻身为海上画坛中生代的领军者。
其他文献
前言  2015年10月29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举办了“董作宾甲骨书法捐赠典礼”,同时在历史文物陈列馆举办特展。  这批捐赠的书法共九件,是董作宾送给台静农的作品。董作宾(1895-1963)字彦堂,1895年3月20日生于河南南阳,1963年11月23日卒于台北。董作宾从1928年开始,进行殷墟甲骨的调查和发掘,为甲骨文的出土做出巨大贡献,终其一生对甲骨的研究从未间断,在学术上取得重
期刊
在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建馆五周年之际,由广东省博物馆主办的“千年风雅——馆藏宋元以来绘画精品展”于2015年9月16日拉开帷幕。此次展览首次集中展示了其馆藏重要的中国绘画作品,涵括宋、元、明、清及至近现代六十九件(套),而其中又有多件都是首露真容而未曾见于之前的展览或者出版。  在广博一万余件书画藏品中,尤其以明清时期与岭南地区的绘画最为大宗。而此次展览则是以其馆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及不同风格的作品来
期刊
编者按:比起2015年北京故宫“石渠宝笈”特展的火热场面,2016年在台北故宫呈现的“公主的雅集”似乎只是博得了业界的关注,这固然有两岸往来的些许不便以及时下大陆游客骤减的客观环境所限,但如果从展品精美以及策展的专业程度来看,此次台北的展览及相关的研究、出版成果的确值得关注。元朝虽然统治时间较短,但却是中原再度实现统一的重要时段,曾经在宋、佥割据时期南北的皇室收藏,因统一而汇聚并得到整理,南北并行
期刊
在20世纪海派书画史视野中,陆维钊先生的艺术人生,无疑是文史学科与书画艺术整体交融的人生演绎。他是一位从中国文史学术传统脉络里走过来的书画家,他的身上有着浓郁的书卷气与宽博的学者气象。他是20世纪海上现代学人中,以传统诗画一体文人观念为实践基石的一类典型。这是他与众多以书画为业的20世纪书画家们所不同的地方。他的学人生涯,始终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为诗词创作与研究,一为书画创作与研习。陆维钊先生深以为
期刊
江寒汀,近代海派著名的花鸟画家。他是海派绘画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他开启了清新、自然、典雅的画风,犹如徐徐春风吹遍了江南。  少时,江寒汀的画作已独步乡里,但他并不满足于此,16岁那年,他拜当地一位绘画名家陶松溪学画。老师很喜欢这位充满灵气的学生,不仅教他笔墨技法,也讲解画理,还拿出宋元遗存及海派名家蒲华、虚谷、任颐等大家真迹给他临习,几年下来,他的画艺大有长进,每一笔、每一幅都充满着笔墨情趣。后随
期刊
清世宗雍正皇帝(1678—1735),名爱新觉罗·胤禛,笃信佛教,深通佛理及禅宗心法,自号圆明居士,破尘居士,自视“垂裳宇内一闲客,不衲人间个野僧”,继位后甚至曾自比释主,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真正亲参实悟,参透三关的帝王。雍正精通《金刚经》,尚未即位时,经常在王府中讲解此经,平日亦勤于抄写,现存其于康熙五十三年所抄写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该抄本在乾隆一朝被尊奉为护国镇物,藏于内官。  
期刊
蒋频,1963年生,浙江富阳人。毕业于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理事,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中国文化研究会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同时还兼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画院副院长,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副主席,浙江当代中国画院院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杭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事实上二十年前,蒋频就已经是位颇有名声的书家了。早在他求学时即两次荣获全国高等院校书法比赛一等奖,青年时期其书作便“崭
期刊
行书诗文合卷,纸本手卷,张30.2×2×77厘米,杨31×53厘米,文30.2×45厘米。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张雨、杨维桢、文信合卷的三件书迹均曾经清代海山仙馆主人潘仕成收藏,并收刻于海山仙馆从一帖中,此卷后附装的三张墨揭即从此出。其中张雨、杨维桢墨揭分别出自《海山仙馆藏真》卷七和卷九,文信墨揭则出自《海山仙馆藏真三刻》卷二。三幅书法合为一卷,盖自海山仙馆散出以后事。  张雨(1283-13
期刊
王献之(344-386),晋代书家。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之子。官至中书令,人称“大令”。善正、行、草书。自幼跟随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后期兼学张芝,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与父齐名,被世人并称为“二王”。梁武帝《书评》云:“王献之书,绝众超美,无人可拟。”传世墨迹有《鸭头丸帖》、《廿九日帖》、《送梨帖》、《中秋帖》、《地黄汤帖》、《东山松帖》等法帖。王献之独创“稿行之草”的书体,《鸭头丸帖》就是其代
期刊
1977至1983年是篆刻艺术重现生机的重要阶段。此时篆刻家的生活与创作环境得到改善。上海地区积极开展篆刻教学,在全国起到引领作用,强有力地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复兴,展示了海上印坛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本文将以篆刻教学活动以及作品发表情况为切入点,探讨这一阶段海上印坛如何带领篆刻艺术重现辉煌。  一、篆刻教学  传统篆刻教学,以私塾式师徒传承为主。随着近代专业学校的产生,篆刻逐渐走进课程。20世纪20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