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连平: 为了留守儿童 他和时间赛跑了20年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chin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连平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的一名乡村教师,为乡村教育奉献了40多年,退休后坚持为学生义务辅导,自费开办家庭课堂“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如今93岁高龄的叶连平仍坚守在讲台上。
  叶连平最牵挂的是留守儿童:从2000年叶连平创办“留守儿童之家”至今,他已经为留守儿童义务补课20多年,累计教授学生1500多名。而他2012年创设的“叶连平奖学基金”,至今已发放9届近19万元,累计奖励学生250多名。
  “人家是来日方长,我是来日方短。”2月6日下午,满头银发的叶连平佝偻着身子,俯身在一摞作业本中认真批改,“我的时间不多了,我要把时间留给孩子们。”
  教室里,温暖的阳光照进来,照亮墙上挂着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新中国最美奋斗者”“全国德育教育先进个人”等奖状……“我希望我呼出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
  照亮留守儿童的“烛光”
  “1978年11月24日我受聘任中学教师,这距离我离开南京琅琊路小学群众夜校正好23年。我酷爱教育工作,希望当一辈子教师,愿意在三尺讲台上呼出最后一口气。”
  2013年,叶连平因为脑溢血加脑膜炎不得不在南京住院,手术后的第4天,他就“闹着”出院回家。尽管才分别几天,当叶连平出现在教室里,孩子们围着他们的“叶爷爷”仍不禁放声痛哭。
  那一年,叶连平85岁,已经义务为留守儿童补课13年。
  1928年,叶连平出生于山东青岛。18岁时,因为父亲在当时的南京美国大使馆做勤杂工,叶连平在那里学得一口流利英语。1949年后,叶连平同几位居民一同开办夜校,给南京琅琊路社区做扫盲工作,一直做到1955年。
  1978年,50岁的叶连平终于重回讲台,成为卜陈学校的教师。“当时我带的是毕业班,离中考还有6个月。”叶连平记得,班上48名学生,“每天来上课的不到20人,孩子对家人说去上学,其实是跑出去玩。”叶连平用了45天的时间,对48名学生一一家访,一个个把孩子找回课堂。初中不能组织晚自习,叶连平把学生按照自然村分成5个组,自己提着马灯,一天一个组地跑到村里辅导学生。
  那一年,他班上有11人考上中专,成为全镇中考成绩最好的班级。
  30多年来,叶连平始终坚持骑自行车去家访、去县城给学生们买教材教具。“就是去南京,叶老师都是骑着自行车去,他不舍得花钱买车票。”叶连平的学生安徽省和县卜陈学校校长居平树说,“叶老师总是说,省下几块钱,就能给孩子们买一本书。”
  2000年7月,已经退休10年的叶连平看到村里的留守儿童无人辅导作业,尤其英语基础普遍薄弱,便把自家的一间房屋腾了出来,义务给孩子们辅导功课。这一补,就是20年。其间,无论哪个孩子家里困难或者离学校比较远,都可以在叶连平家免费吃住。
  2012年,叶连平又拿出2万多元积蓄,并在社会各方的支持下,成立了“叶连平奖学基金”,用于奖励优秀学生,资助困难学生。
  立德树人的“阳光”
  “教师的职责自然是教好书。但是,教书可不是唯一的任务,教师更重要的责任在于培养合格的人才。简而言之,就是育人。”
  从2000年开始,每个暑假,叶连平都会自费包车带他的学生去附近城市的博物馆、科技馆、烈士陵园参观。叶连平说:“只要看到这些乡村孩子在公开场合用英语和别人交流,我就有一种成就感;只要看到孩子们在博物馆里专注的神情,我就知道,又一颗爱国的种子正在萌芽。”
  常久明现在是上海纺织工业园一家成衣定制公司的老总。从2011年开始,他每年都会带着公司员工回到和县,给“叶连平奖学基金”捐助一笔钱,这已经成为他公司的重要活动之一。
  1983年,因为家境贫寒,父母想让正上初中的常久明辍学学缝纫。一个傍晚,正在棉花地里帮父母干农活的常久明,看到远处一个身影步履蹒跚地走过来。叶老师家访来了。常久明的家距离学校有5公里,都是土路,且要翻山过河,当时正值汛期,这令常久明非常感动。然而,叶连平还是没能说服常久明的父母。
  “尽管我后来还是没能继续读书,但能成为叶老师的学生,是我一辈子的幸运。他是我一生的榜样。”常久明说。
  有一次,叶连平因患白内障做了手术。左眼手术,他就睁着右眼上课,右眼手术,他就睁着左眼上课,一节课没落下。
  叶连平说:“教育就像种地,作为一名有着35年党龄的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合格的‘播种者’。”
  乡村教育的“强光”
  “儿童节快到了,我想给幼儿园的孩子们添些什么……从县城买了玩具和体育器材,却发现自行车前轮瘪了。咬紧牙关,破例第一次打的。”
  2013年,叶连平生平第一次“打的”,也是唯一一次。
  如果不是2018年车祸伤及腰椎,年逾九旬的叶连平一定还会骑着自行车奔波在长江岸边进行家访。
  叶连平始终认为“家访是教师的必修课”。在他看来,登门家访的效果,是家长到校、电话家访所无法达到的。正是在家访中,叶连平才发现了学生的困难,主动让10多个孩子先后在他家免费吃住。
  为帮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2月,叶连平跑到银行,以“特殊党费”的形式捐出2万元。疫情防控形势刚刚稳定,叶连平考虑到防疫期间很多家庭无法外出打工,家庭收入受到影响。又让卜陈学校筛选了34户孤儿、单亲家庭、特殊困难户,每户发放困难补助400元。
  这个把满腔热情和毕生心血都倾注到乡村教育的老人,至今仍住在学校旧教室改造成的平房里,屋子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长江边冬天阴冷,叶连平至今还经常穿着60年前离开南京时姐姐给他做的一件棉坎肩。
  20多年义务给留守儿童补课,没收一分钱的补课费,反而资助奖励学生50多万元,对此,很多人无法理解。叶连平说:“这里的人从来没有把我当成外人。他们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呀,给自己的孩子补课,还能收费?”
  如今,叶连平奖学基金已经交由杨鸿雁打理。“我不定期来看看爷爷,来多了,爷爷怕我耽误工作,来少了我不放心。”杨鸿雁说,“我们这些叶老师的学生商量,大家轮流来给学生上课,把留守儿童之家继续办下去,一定要把爷爷的精神傳承下去。”
  (来源:《光明日报》)
其他文献
邓恩铭(1901-1931)  水族,荔波县人  邓恩铭少年时代,帝国主义列强加剧分割中国,国内战争连年,人民备受涂炭。民主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武昌起义、云贵独立、民国建立、袁世凯窃国复辟等重大政治事件接连发生,给邓恩铭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进步教师高梓仲、高东新等的教育下,朴素的反帝反封建思想在他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立志救国济民。  1918年,邓恩铭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中学读书。1919年5
期刊
林青(1911-1935),原名李远方  毕节县(今毕节市七星关区)人  林青因家境贫寒,少年时期到重庆谋生,机缘巧合地加入了一个进步话剧团,在剧团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逐步走上革命道路。1927年,在“三三一”惨案中,林青不幸被捕。被营救出狱后,林青考入重庆美术专科学校,并于1929年在学校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0年,林青辗转到上海,按组织的安排,在沪东区团委工作。这一时期,他积极参加了
期刊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秀区多措并举创新学习方式,通过“四学”模式,扎实推动退休干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老干部学习日”集中学,将每月最后一个周二定为“老干部学习日”;“送学上门”保障学,号召全区各涉老单位建立在职党员联系离退休黨员机制,开展送学送教活动;“指尖课堂”线上学,加大学习强国、数字黔老等平台应用推广力度;寓教于乐丰富学,西秀区老年大学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对音乐、舞蹈、绘画、书法
期刊
旷继勋(1897-1933),原名旷大勋  铜仁市思南县人  1916年,旷继勋入川从戎,从一个普通士兵升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四川反动势力疯狂镇压革命活动。旷继勋所在的江防军第7混成旅是一支由中国共产党掌握的武装力量。在严峻时刻,旷继勋毅然报请省委批准起义,以保存革命实力。1929年6月29日,旷继勋带领全旅4000余名官兵在蓬溪牛角沟树起
期刊
劳模,是一个时代追寻的脚步、人生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同年代的劳模,给了今天的我们怎样的启迪?  礼赞劳模精神,致敬最美芳华。一睹劳模风采,追尋劳模事迹,从中汲取无穷智慧与力量!
期刊
贵州实现65岁以上老人电信服务“一键接入”  贵州省各通信运营企业均已完成对65岁以上老年客户推出“一键接入”直连人工接听、营业厅设立“无健康码”绿色通道、支持现金和银行卡支付缴费等服务举措,并在全省670家营业厅完成“助老专席”布置。各企业还将持续在“为老年人提供委托代办渠道、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加强偏远地区养老机构网络覆盖、制定适老化优惠资费”等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电信服务。
期刊
每天凌晨4时开始工作,晚上10时半离开办公室,没有节假日与周末。86岁科学家赵焕庭的工作时间表,令众多网友心生敬意。  科研“永不停歇”  退休后,他每天凌晨4时开始  在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有一间老式办公室,绿铁皮的资料柜、发黄的科研资料,这就是原中科院南海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焕庭工作的地方。  自从2003年退休后,赵焕庭保持着一天4个时段的工作节奏:凌晨4时到清晨7时30分,清晨8
期刊
龙大道(1901-1931),又名龙康庄  黔东南州锦屏县人  1901年10月6日,龙大道诞生在锦屏县茅坪镇上寨村一个木商家庭,9岁进入同盟会会员吴志宾、黄竺笙创办的学堂读书,在两位先生“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的办学宗旨影响下,初步接触到了民主革命的思想。1919年,龙大道在武汉考入由恽代英时任教务主任的“私立武昌中华大学附中部”,在这里感受到了浓郁的新文化、新思潮。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传至
期刊
王若飞(1896-1946),原名王运生  安顺县(现安顺市西秀区)人  王若飞从小受到爱国主义和反封建思想影响,因尊崇民族英雄岳飞,遂自己改名若飞。1918年初赴日本东京明治大学学习,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王若飞毅然回国,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宣传活动。同年12月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期间,他加入了“社会主义研究会”。  1922年6月,王若飞同赵世炎、周恩来等组织成立
期刊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晚晴》与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共同打造“党史”专栏,讲述和传播贵州省丰富的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完全崭新的姿态领导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汹涌澎湃的革命大潮也波及到贵州。从20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受全国革命形势的影响和推动,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建立组织,宣传革命思想,发展力量,领导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  中共赤(水)合(江)特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