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于受到汉语语言文化的影响,初中生仍然按照中国人的思维逻辑来接受外国的语言和文化,同时,初中教师过分看重语言的教学和考试成绩,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知识的渗透和培养,从而影响了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那么,应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呢?笔者试从依托课堂教学、拓宽信息渠道、多角度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加强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三方面谈起。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英语 文化渗透
在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作为世界六大通用语言之一的英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给初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即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基础英语知识,还要在这个过程中渗透文化教学。为了适应时代和新新课的要求,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将英语世界的历史文化囊括其中,要求教师在教授英语语言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文化方面的熏陶和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和文化知识方面得到双提升。
一、依托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中渗透文化意识
初中阶段,课堂是传播英语知识和文化的主要平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主要阵地。初中英语教材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征。改革后的新英语教材,知识丰富,兼容并蓄,内容罗列了我国和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等。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英语和西方文化的便利条件,也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提供了素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知识点,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播。
例如,初中英语牛津译林版七年级上册Unit 7 Shopping一课是围绕购物这个话题(Can I try them on? They are too small. They are Just right.)展开的,在学习词汇和句型时,除了让学生掌握句式They are Just right.的使用外,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中国和说英语国家对鞋码的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具备能在实际生活中购物的时候与售货员用英语简单交流的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化意识。
二、拓宽信息渠道,多角度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要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仅凭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利用教材外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了解中外文化。鉴于英语是一门培养学生学习讲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习俗的学科,所以教师在课外应适当引导学生重点学习说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具体说来,可以让学生阅读英语短文和报纸,观看英文电影和电视综艺以及浏览网站等方式,学习英美国家的文化。另外,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定期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如文化沙龙、文化专题讲座等,使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个全面的认识和把握,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例如,在学习教材Food and lifestyle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英美国家饮食文化的英语短文,如通过阅读Why do Americans eat turkey at Thanksgiving day?一文,学生了解到火鸡的历史,并会用英文介绍火鸡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能锻炼自己用英语表达的能力。
另外,在学习Let?蒺s celebrate!一课时,鼓励学生搜集外国历史和文化的资料,并定期组织学生对外国历史和文化进行讨论,给学生了解英美国家历史和文化创造有利条件。这样,既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又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开阔他们的文化视野。
三、加强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比较法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达中外文化的差异和共通之处。教师可以在小组内让学生讨论自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的切身體会,多方面地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只有经过对本国文化和英语语言文化的比较,才能使学生不断排除语言文化上的障碍,正确理解英美国家文化的实质和内涵,最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牛津版初中英语课本内容的设置有一部分是结合日常生活、西方人的生活习惯而展开的对话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的关联性和差异性展开教学。
首先利用东西方文化的关联性,在教授英语文化的同时不忘宣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例如,在学习My friend一课时,教师在向学生补充有关友谊的谚语:“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 A life without a friend is a life without a sun.”时,带领学生回忆中国诗词或者谚语中有关友谊的句子,学生们信口拈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诗句。经过这个环节,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外文化相通的地方,拉近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距离。
其次,比较中外文化的差异。比较法是英语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以此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师应该充分发掘教材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帮助学生领会不同文化的差异现象。例如,在Colours一课中出现这样两句令学生费解的对话:“I?蒺m feeling blue. Someone is green with envy.”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和民族心理的差异,人们对颜色的感受也不尽相同。蓝色在中国代表安静、平和,西方则代表忧郁、消沉;绿色在中国代表希望和生机勃勃,在西方则表示幼稚、缺乏经验等。通过这种情感色彩上的差异,不仅能增进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也能减少学生受母语文化的影响而带来的对异域文化的误解。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除了在教给学生如何使用英语语言的同时,教师还肩负着传播西方世界文化的重任,使得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和英语文化的掌握能够兼收并蓄,相得益彰。因此,教师要转变过去重语言轻文化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向渗透文化教学方面倾斜,注重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同时,不忘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丁雪峰.巧用文化渗透 构建高效初中英语教学课堂[J].名师在线,2018(21):61-62.
[2] 董昕.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方面的影响与效果[J].教育现代化,2019 (54):201-203.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英语 文化渗透
在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作为世界六大通用语言之一的英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给初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即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基础英语知识,还要在这个过程中渗透文化教学。为了适应时代和新新课的要求,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将英语世界的历史文化囊括其中,要求教师在教授英语语言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文化方面的熏陶和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和文化知识方面得到双提升。
一、依托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中渗透文化意识
初中阶段,课堂是传播英语知识和文化的主要平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主要阵地。初中英语教材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征。改革后的新英语教材,知识丰富,兼容并蓄,内容罗列了我国和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等。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英语和西方文化的便利条件,也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提供了素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知识点,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播。
例如,初中英语牛津译林版七年级上册Unit 7 Shopping一课是围绕购物这个话题(Can I try them on? They are too small. They are Just right.)展开的,在学习词汇和句型时,除了让学生掌握句式They are Just right.的使用外,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中国和说英语国家对鞋码的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具备能在实际生活中购物的时候与售货员用英语简单交流的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化意识。
二、拓宽信息渠道,多角度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要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仅凭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利用教材外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了解中外文化。鉴于英语是一门培养学生学习讲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习俗的学科,所以教师在课外应适当引导学生重点学习说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具体说来,可以让学生阅读英语短文和报纸,观看英文电影和电视综艺以及浏览网站等方式,学习英美国家的文化。另外,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定期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如文化沙龙、文化专题讲座等,使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个全面的认识和把握,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例如,在学习教材Food and lifestyle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英美国家饮食文化的英语短文,如通过阅读Why do Americans eat turkey at Thanksgiving day?一文,学生了解到火鸡的历史,并会用英文介绍火鸡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能锻炼自己用英语表达的能力。
另外,在学习Let?蒺s celebrate!一课时,鼓励学生搜集外国历史和文化的资料,并定期组织学生对外国历史和文化进行讨论,给学生了解英美国家历史和文化创造有利条件。这样,既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又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开阔他们的文化视野。
三、加强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比较法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达中外文化的差异和共通之处。教师可以在小组内让学生讨论自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的切身體会,多方面地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只有经过对本国文化和英语语言文化的比较,才能使学生不断排除语言文化上的障碍,正确理解英美国家文化的实质和内涵,最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牛津版初中英语课本内容的设置有一部分是结合日常生活、西方人的生活习惯而展开的对话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的关联性和差异性展开教学。
首先利用东西方文化的关联性,在教授英语文化的同时不忘宣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例如,在学习My friend一课时,教师在向学生补充有关友谊的谚语:“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 A life without a friend is a life without a sun.”时,带领学生回忆中国诗词或者谚语中有关友谊的句子,学生们信口拈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诗句。经过这个环节,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外文化相通的地方,拉近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距离。
其次,比较中外文化的差异。比较法是英语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以此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师应该充分发掘教材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帮助学生领会不同文化的差异现象。例如,在Colours一课中出现这样两句令学生费解的对话:“I?蒺m feeling blue. Someone is green with envy.”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和民族心理的差异,人们对颜色的感受也不尽相同。蓝色在中国代表安静、平和,西方则代表忧郁、消沉;绿色在中国代表希望和生机勃勃,在西方则表示幼稚、缺乏经验等。通过这种情感色彩上的差异,不仅能增进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也能减少学生受母语文化的影响而带来的对异域文化的误解。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除了在教给学生如何使用英语语言的同时,教师还肩负着传播西方世界文化的重任,使得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和英语文化的掌握能够兼收并蓄,相得益彰。因此,教师要转变过去重语言轻文化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向渗透文化教学方面倾斜,注重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同时,不忘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丁雪峰.巧用文化渗透 构建高效初中英语教学课堂[J].名师在线,2018(21):61-62.
[2] 董昕.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方面的影响与效果[J].教育现代化,2019 (54):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