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单一而程序化的美术教育模式严重导致孩子们作品千篇一律,缺乏真实情感的流露,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从这一角度来看,探究小学美术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审美能力的内涵
所谓的审美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对于美的感受的敏感程度,越能够发掘细微的美丽,其审美能力就越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伴随着审美能力的不断变化的,不同时期的审美观并不相同,但是人们往往通过对美的追求来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和外貌,以向美靠拢。小学教育作为启发学生智力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可行的。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启发和熏陶学生,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对于美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智慧是非常有益的。
二、审美能力的意义
对小学生而言,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这样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美丑观念。人类的发展与对于美的追求是分不开的,而这里的美既是外在的物质美也有内在的精神美,外在的物质美使人们的身体和心灵得到享受,而内在的精神美则能够潜在地影响一个人的精神品格,使其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最终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而对小学生来讲,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小学生今后的求学乃至整个人生都有巨大的作用。
三、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1.审美能力培养的认识存在偏差
对于审美能力培养的认识存在偏差,是导致美术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不够的主要原因,很多教师仍旧坚持传统的教育理念,只是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开发和传授,对于能力方面的培养则选择性忽视了,这样单纯的技能的传授是无法带给学生以美的感受的,只有正确认识审美能力的价值,才有可能开发出学生的审美能力。
2.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严重不足
美术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实际效果和程度即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它是用来检验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标准。在现实的审美教学活动中,传统的老师不重视探索符合新一代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不习惯于使用多种教学设备,不善于营造氛围,不结合实际,只是简单照本宣科,都会导致教学效果差和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严重不足。
3.审美能力培养的渠道相对单一
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审美能力才是可取的。 在传统的课堂上,由于太过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而忽视课堂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致使学生缺乏由课堂走向生活的意识。而事实证明,参加社会实践才是学生培养审美能力的最好方式,这一点也被广大学生所接受。例如,经常参加各种美术作品创作和比赛的学生,无论是审美能力还是自信心或是创造力都高于一般学生。
4.审美能力培养的考评机制缺乏
目前美术教育审美能力培养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反馈和考评机制的不完善。 另外,审美能力内化于心,不是可以拿一个可视性的标准来衡量的。同时,这更加成为各级教学管理者不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的借口,最终导致审美能力培养不足的恶性循环。
四、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具体措施
1.落实课堂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是传授学生审美知识直接而关键的途径之一。教师应该意识到小学儿童并不是不具备欣赏美的能力,只是审美能力有限,不能够有深度地理解艺术家所表达的美,就像他们不能理解中国戏剧的博大精深,毕加索画的艺术抽象。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更全面的审美理念及思想,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美术课程有自己的特性,线条、画面、色彩、明暗等都是理解美术所必要的元素,日常教学中,教师循循善诱,将为孩子们审美能力培养打下的坚实的基础。
2.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发现和感受美的存在
现实是艺术作品的源泉,而艺术作品又是对生活的浓缩与再现。因此,任何艺术作品绝不可能脱离生活的剧本,学生的真实生活,学习状态都是发现美和感受美的有利着手点。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欣赏一朵花的美,从它花的整个姿态,再进一步观察花的花瓣,色泽的浓淡,花蕊的机理,当然还少不了嗅一嗅它的香味。在这样一个可见、可触、可感的环境下,学生才能真正发现和感受美的存在。
3.鉴赏名作,提升孩子们的审美意境
就像在学写作文之前,我们会学习众多的名家著作一样。鉴赏名作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作品的画面感根据其点、线、面、色彩等组成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每个学生的审美经验也不尽相同,所以不同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建立也因人而异。
小学教育是对学生智力启蒙的关键,小学美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美术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从而更好地体验生活。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市草堰镇三渣小学)
一、审美能力的内涵
所谓的审美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对于美的感受的敏感程度,越能够发掘细微的美丽,其审美能力就越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伴随着审美能力的不断变化的,不同时期的审美观并不相同,但是人们往往通过对美的追求来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和外貌,以向美靠拢。小学教育作为启发学生智力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可行的。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启发和熏陶学生,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对于美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智慧是非常有益的。
二、审美能力的意义
对小学生而言,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这样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美丑观念。人类的发展与对于美的追求是分不开的,而这里的美既是外在的物质美也有内在的精神美,外在的物质美使人们的身体和心灵得到享受,而内在的精神美则能够潜在地影响一个人的精神品格,使其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最终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而对小学生来讲,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小学生今后的求学乃至整个人生都有巨大的作用。
三、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1.审美能力培养的认识存在偏差
对于审美能力培养的认识存在偏差,是导致美术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不够的主要原因,很多教师仍旧坚持传统的教育理念,只是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开发和传授,对于能力方面的培养则选择性忽视了,这样单纯的技能的传授是无法带给学生以美的感受的,只有正确认识审美能力的价值,才有可能开发出学生的审美能力。
2.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严重不足
美术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实际效果和程度即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它是用来检验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标准。在现实的审美教学活动中,传统的老师不重视探索符合新一代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不习惯于使用多种教学设备,不善于营造氛围,不结合实际,只是简单照本宣科,都会导致教学效果差和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严重不足。
3.审美能力培养的渠道相对单一
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审美能力才是可取的。 在传统的课堂上,由于太过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而忽视课堂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致使学生缺乏由课堂走向生活的意识。而事实证明,参加社会实践才是学生培养审美能力的最好方式,这一点也被广大学生所接受。例如,经常参加各种美术作品创作和比赛的学生,无论是审美能力还是自信心或是创造力都高于一般学生。
4.审美能力培养的考评机制缺乏
目前美术教育审美能力培养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反馈和考评机制的不完善。 另外,审美能力内化于心,不是可以拿一个可视性的标准来衡量的。同时,这更加成为各级教学管理者不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的借口,最终导致审美能力培养不足的恶性循环。
四、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具体措施
1.落实课堂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是传授学生审美知识直接而关键的途径之一。教师应该意识到小学儿童并不是不具备欣赏美的能力,只是审美能力有限,不能够有深度地理解艺术家所表达的美,就像他们不能理解中国戏剧的博大精深,毕加索画的艺术抽象。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更全面的审美理念及思想,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美术课程有自己的特性,线条、画面、色彩、明暗等都是理解美术所必要的元素,日常教学中,教师循循善诱,将为孩子们审美能力培养打下的坚实的基础。
2.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发现和感受美的存在
现实是艺术作品的源泉,而艺术作品又是对生活的浓缩与再现。因此,任何艺术作品绝不可能脱离生活的剧本,学生的真实生活,学习状态都是发现美和感受美的有利着手点。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欣赏一朵花的美,从它花的整个姿态,再进一步观察花的花瓣,色泽的浓淡,花蕊的机理,当然还少不了嗅一嗅它的香味。在这样一个可见、可触、可感的环境下,学生才能真正发现和感受美的存在。
3.鉴赏名作,提升孩子们的审美意境
就像在学写作文之前,我们会学习众多的名家著作一样。鉴赏名作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作品的画面感根据其点、线、面、色彩等组成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每个学生的审美经验也不尽相同,所以不同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建立也因人而异。
小学教育是对学生智力启蒙的关键,小学美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美术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从而更好地体验生活。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市草堰镇三渣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