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校教育中,开放性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极具特色的时尚主流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它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内容,扩大教学视野,增强情感体验,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育理念,提出了语文教学应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开放。这种战略指向和战术指导并重的原则,为高中语文课程活动指明了发展性方向和实践性做法。本文从构建开放性教学环境,运用开放性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等方面,试对此作出一些简要性阐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开放性教学;应用;实践与思考
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根据课程目标,精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法,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本着“以生为本、与时俱进”的理念,全方面、多元化地构建一种开放性的课程活动关系,在教学相长的活动环境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基本素养,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简要阐述。
一、努力营造开放性教学环境,为开展课程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课堂是课程活动的主要阵地,是塑造学生心理和培养能力素养的基本环境。有专家说过:“过去教科书是语文学习的全部内容,如今社会生活则是语文学习的教科书。”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认知,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积极有效地开展开放性教学活动,注重延伸课程知识的深广度,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思维空间,努力营造一种善教乐学的环境氛围。如在教学《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时,由于高中生的心智发育比较成熟,教师应让他们在自由放飞梦想中畅所欲言,并根据个人喜好、身体条件和自身能力等方面,与基本同龄的青年马克思进行隔空对话、心灵交流和自我对照。如此,既可以把学生充分地吸引到异常活跃的课堂互动之中,又远比“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教学形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且课堂教学效果和思想熏陶作用更明显。还有,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既是语文课程活动的必要补充形式,也是实施开放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非但不能忽视和放松,更应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这一阵地,既积极培育学生的开放性学习意识,又有效促进他们的知识能力迁移。
二、灵活运用开放性教学方法,为开展课程实践活动锦上添花
学校教育是一项充满情感性的艺术实践工程。“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语)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需要,注重安排课堂环节和设计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启发式、讨论式、比较式与表演式、竞赛式、欣赏式等活动中,去阅读、思考、筛选、评述和迁移,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源源不断地输入活力元素。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为了帮助学生“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外貌、语言等刻画方法,学习围绕中心事件介绍人物写法”“欣赏并领会人物语言的言外之意和含蓄之美”等,笔者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演示《红楼梦》影视中的相关片段,让学生结合对文本的阅读、体会与感悟,围绕“你对文中哪一人物的登台亮相比较感兴趣?”“王熙凤的闪亮登场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整部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谈谈自己的实际想法”等问题,进行先分组后集中式的讨论交流。由于这种提问既具“曲问”艺术,又有相对地开放度和选择性,而且教学形式活泼生动,有效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和探究心态。
三、积极施行开放性教学评价,为开展课程实践活动注入活力
教学评价是课程活动体系中的必要组成和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培养可持续学习能力的过渡环节。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课程活动的组织者、主导者和施教者,教师应本着“以生为本、素质核心、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积极有效地开展激励性为主的教学评价活动。一是要勇于面对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性化差异,善于在教学过程和评价环节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千万不能“用一根尺子去量人”。二是要倍加珍视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化见解,切不可“霸教弱学、强势统一”。比如,对于上文中所提出的“红学”问题,有些学生欣赏林黛玉的纤弱柔美与心智聪慧,而有些学生则欣赏薛宝钗的富态丰腴与宽容大度,还有些学生更欣赏王熙凤的美艳风骚与八面玲珑……对此,我们应尊重“哈姆雷特”们的各自见解和欣赏力,不必要、不应该也没有权利遵照原著之意对他们强行引导、横加干涉;相反要给予相应的欣赏、激励与珍视。三是要充分利用高中生心智比较成熟的优势,把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包括学生互评)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有效增强开放性活动的广度、深度。
综上所述,开放性教学是一项极具情感艺术的教学实践课题。我们应当拥有教育使命感,与时俱进、勇于探究、善于创新,以个体之力聚集群体智慧,为促进新课程教学改革事业的良好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市高级中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开放性教学;应用;实践与思考
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根据课程目标,精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法,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本着“以生为本、与时俱进”的理念,全方面、多元化地构建一种开放性的课程活动关系,在教学相长的活动环境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基本素养,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简要阐述。
一、努力营造开放性教学环境,为开展课程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课堂是课程活动的主要阵地,是塑造学生心理和培养能力素养的基本环境。有专家说过:“过去教科书是语文学习的全部内容,如今社会生活则是语文学习的教科书。”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认知,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积极有效地开展开放性教学活动,注重延伸课程知识的深广度,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思维空间,努力营造一种善教乐学的环境氛围。如在教学《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时,由于高中生的心智发育比较成熟,教师应让他们在自由放飞梦想中畅所欲言,并根据个人喜好、身体条件和自身能力等方面,与基本同龄的青年马克思进行隔空对话、心灵交流和自我对照。如此,既可以把学生充分地吸引到异常活跃的课堂互动之中,又远比“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教学形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且课堂教学效果和思想熏陶作用更明显。还有,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既是语文课程活动的必要补充形式,也是实施开放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非但不能忽视和放松,更应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这一阵地,既积极培育学生的开放性学习意识,又有效促进他们的知识能力迁移。
二、灵活运用开放性教学方法,为开展课程实践活动锦上添花
学校教育是一项充满情感性的艺术实践工程。“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语)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需要,注重安排课堂环节和设计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启发式、讨论式、比较式与表演式、竞赛式、欣赏式等活动中,去阅读、思考、筛选、评述和迁移,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源源不断地输入活力元素。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为了帮助学生“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外貌、语言等刻画方法,学习围绕中心事件介绍人物写法”“欣赏并领会人物语言的言外之意和含蓄之美”等,笔者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演示《红楼梦》影视中的相关片段,让学生结合对文本的阅读、体会与感悟,围绕“你对文中哪一人物的登台亮相比较感兴趣?”“王熙凤的闪亮登场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整部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谈谈自己的实际想法”等问题,进行先分组后集中式的讨论交流。由于这种提问既具“曲问”艺术,又有相对地开放度和选择性,而且教学形式活泼生动,有效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和探究心态。
三、积极施行开放性教学评价,为开展课程实践活动注入活力
教学评价是课程活动体系中的必要组成和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培养可持续学习能力的过渡环节。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课程活动的组织者、主导者和施教者,教师应本着“以生为本、素质核心、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积极有效地开展激励性为主的教学评价活动。一是要勇于面对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性化差异,善于在教学过程和评价环节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千万不能“用一根尺子去量人”。二是要倍加珍视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化见解,切不可“霸教弱学、强势统一”。比如,对于上文中所提出的“红学”问题,有些学生欣赏林黛玉的纤弱柔美与心智聪慧,而有些学生则欣赏薛宝钗的富态丰腴与宽容大度,还有些学生更欣赏王熙凤的美艳风骚与八面玲珑……对此,我们应尊重“哈姆雷特”们的各自见解和欣赏力,不必要、不应该也没有权利遵照原著之意对他们强行引导、横加干涉;相反要给予相应的欣赏、激励与珍视。三是要充分利用高中生心智比较成熟的优势,把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包括学生互评)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有效增强开放性活动的广度、深度。
综上所述,开放性教学是一项极具情感艺术的教学实践课题。我们应当拥有教育使命感,与时俱进、勇于探究、善于创新,以个体之力聚集群体智慧,为促进新课程教学改革事业的良好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