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世纪俄国文豪托尔斯泰活了83岁,在当时的俄罗斯文坛可谓“一枝独秀”,与他同时代的作家,果戈理活了43岁,涅克拉索夫活了57岁,谢德林活了43岁,别林斯基活了37岁,契诃夫活了44岁……
托尔斯泰缘何长寿?这得益于他的终生修炼。
19岁那年,托尔斯泰给自己的人生定下了一整套的修炼准则,如“不顾一切困难,去完成我自己决定要做的事情;经常让我的头脑尽全力工作;学习法文、俄文、德文、英文、意大利文和拉丁文;在音乐和绘画方面,尽我所能地达到最完美的境地……”他定下准则,竭力谨守。他每天记日记,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准则。
成为世界上最强壮的人,这是托尔斯泰年轻时的梦想。他热衷于各项体育活动,体操、骑马、溜冰,都是他的强项,有的项目达到了专业人士的水准。每天他很早起床,先到室外去锻炼,然后投入紧张的创作。写作累了,便走出去散步,做体操,练哑铃,直到满头大汗。他67岁还学会骑自行车,70多岁还可以优雅地溜冰,到了82岁的高龄还能骑马。
人老脑先老。托尔斯泰在加强体育锻炼的同时,注重训练智力。16岁时他自创了一套“记忆力体操”,每天坚持做15分钟。他精通十几种外语,到了44岁,还下苦功自学希腊文,仅用3个月就学会了希腊文,让诗人费特大为钦佩。他的文学生涯一直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托尔斯泰出身于富有的贵族家庭,但他对贵族阶级的奢靡生活非常厌恶。他节制饮食,每餐只吃八分饱,土豆、番茄等蔬菜是他最爱吃的食物。晚年他严格食素,不吃鱼、肉。素食加上坚持不懈的锻炼,使他精神焕发,心灵恬静,得以有充沛的精力,创作了诸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巨著。
“人生的任务,就是拯救自己的灵魂。人必须放弃一切生活中的娱乐,必须以仁慈为怀。如果说我有什么优点,那就是一颗敏感、善良的爱心。”修炼一颗善良的心是托尔斯泰毕生的追求。三十岁以后,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间庄园里过平民化生活,帮助穷苦的寡妇收割庄稼,修建房子。为农民孩子开办学校,自己编写教材,亲自授课。晚年他不顾妻子的反对,决定放弃自己的家产和版税,分给穷人,以求得良心上的安稳。他被誉为“俄罗斯19世纪的良心”。
生活简朴,心地善良,终生修炼,这也许就是托尔斯泰长寿的秘笈。
(摘自《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2年第1期)
柔和运动益长寿 大隐
98岁的郭老太一辈子是吃农业饭的,现在依然耳聪目明。80岁的时候还能提一大桶水走到田间。现在她年事已高,作息仍有规律:早晨六七点钟起床后先收拾屋子,打扫庭院,然后步行去600米外的自留地转一圈:回家后料理家务;午饭后休息半小时,然后串门散步;傍晚时分,再去自留地逛一圈。
郭老太每日的活动是长寿之乡江苏如皋老人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这里的中老年人由于工作和习惯的原因,每天都在不经意中进行着相对规律和柔和的筋骨运动,几十年如一日。他们在无意中觅得了上天赐给他们的长寿方法。
我们的祖先早就发现,适度的运动是养生的必然要求。古人把以肢体操练为主的养生运动称为“导引”,常与意念、呼吸、自我按摩等方法相结合,以调摄精神,舒畅情志,增强体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绘有导引姿势40余种。晋代葛洪《抱朴子·别旨》说:“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
汉代华佗所倡导的“五禽戏”也是导引术的一种。它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来进行健身,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健身运动。宋代出现的“八段锦”健身操影响也较大,后世所行八段锦、十二段锦、十六段锦都由此衍化而来。古人倡导的“导引”具有形神皆备、动作柔和、强度适中的特点,对现代人来说,就是最好的养生方式。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最好的长寿灵药是避免大量及剧烈运动,进行轻度、柔和的运动。事实也证明,越是柔和的筋骨活动越能促进长寿。如皋长寿老人每日规律的田间和家庭劳作就是最适合他们的柔和轻度运动。
(摘自《养生保健指南》2011年第11期)
托尔斯泰缘何长寿?这得益于他的终生修炼。
19岁那年,托尔斯泰给自己的人生定下了一整套的修炼准则,如“不顾一切困难,去完成我自己决定要做的事情;经常让我的头脑尽全力工作;学习法文、俄文、德文、英文、意大利文和拉丁文;在音乐和绘画方面,尽我所能地达到最完美的境地……”他定下准则,竭力谨守。他每天记日记,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准则。
成为世界上最强壮的人,这是托尔斯泰年轻时的梦想。他热衷于各项体育活动,体操、骑马、溜冰,都是他的强项,有的项目达到了专业人士的水准。每天他很早起床,先到室外去锻炼,然后投入紧张的创作。写作累了,便走出去散步,做体操,练哑铃,直到满头大汗。他67岁还学会骑自行车,70多岁还可以优雅地溜冰,到了82岁的高龄还能骑马。
人老脑先老。托尔斯泰在加强体育锻炼的同时,注重训练智力。16岁时他自创了一套“记忆力体操”,每天坚持做15分钟。他精通十几种外语,到了44岁,还下苦功自学希腊文,仅用3个月就学会了希腊文,让诗人费特大为钦佩。他的文学生涯一直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托尔斯泰出身于富有的贵族家庭,但他对贵族阶级的奢靡生活非常厌恶。他节制饮食,每餐只吃八分饱,土豆、番茄等蔬菜是他最爱吃的食物。晚年他严格食素,不吃鱼、肉。素食加上坚持不懈的锻炼,使他精神焕发,心灵恬静,得以有充沛的精力,创作了诸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巨著。
“人生的任务,就是拯救自己的灵魂。人必须放弃一切生活中的娱乐,必须以仁慈为怀。如果说我有什么优点,那就是一颗敏感、善良的爱心。”修炼一颗善良的心是托尔斯泰毕生的追求。三十岁以后,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间庄园里过平民化生活,帮助穷苦的寡妇收割庄稼,修建房子。为农民孩子开办学校,自己编写教材,亲自授课。晚年他不顾妻子的反对,决定放弃自己的家产和版税,分给穷人,以求得良心上的安稳。他被誉为“俄罗斯19世纪的良心”。
生活简朴,心地善良,终生修炼,这也许就是托尔斯泰长寿的秘笈。
(摘自《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2年第1期)
柔和运动益长寿 大隐
98岁的郭老太一辈子是吃农业饭的,现在依然耳聪目明。80岁的时候还能提一大桶水走到田间。现在她年事已高,作息仍有规律:早晨六七点钟起床后先收拾屋子,打扫庭院,然后步行去600米外的自留地转一圈:回家后料理家务;午饭后休息半小时,然后串门散步;傍晚时分,再去自留地逛一圈。
郭老太每日的活动是长寿之乡江苏如皋老人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这里的中老年人由于工作和习惯的原因,每天都在不经意中进行着相对规律和柔和的筋骨运动,几十年如一日。他们在无意中觅得了上天赐给他们的长寿方法。
我们的祖先早就发现,适度的运动是养生的必然要求。古人把以肢体操练为主的养生运动称为“导引”,常与意念、呼吸、自我按摩等方法相结合,以调摄精神,舒畅情志,增强体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绘有导引姿势40余种。晋代葛洪《抱朴子·别旨》说:“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
汉代华佗所倡导的“五禽戏”也是导引术的一种。它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来进行健身,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健身运动。宋代出现的“八段锦”健身操影响也较大,后世所行八段锦、十二段锦、十六段锦都由此衍化而来。古人倡导的“导引”具有形神皆备、动作柔和、强度适中的特点,对现代人来说,就是最好的养生方式。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最好的长寿灵药是避免大量及剧烈运动,进行轻度、柔和的运动。事实也证明,越是柔和的筋骨活动越能促进长寿。如皋长寿老人每日规律的田间和家庭劳作就是最适合他们的柔和轻度运动。
(摘自《养生保健指南》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