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弦断,只恨别离难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d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腊月时节,岁暮风寒,屋檐上的积雪开始化了,又在这滴水成冰的天气里结成檐角下的冰柱,晶莹剔透的样子仿佛故人的盈盈双眸。只是如今他缠绵病榻,只能在弟子离开后才辗转回忆起过往,似乎他们的一生也是在大义面前分分合合。
  他还记得他们的大喜之日,王府上下挂满红绸,父亲脸上有难以抑制的喜色,有了妻子,王阳明平时荒诞不经的行为也能得到约束了。是了,那时的王阳明一心追求圣贤之道,从跃马扬鞭保家卫国到饱读圣贤之书,科举之路则成了他眼中的旁门左道。
  这门亲事是父亲为他定下的,却也经了他的首肯。儿女私情始终不是王阳明生活的重心,所以那个人是谁也不甚重要。可就在今日,本该穿上喜服的他却失踪了。后来他褪去年少心性,懂得为人考虑,也曾想过那日她定是等着他去接她,等到吉时已过,有人匆匆来报新郎官失踪的消息,她满目的喜色会不会染上别样的荒凉?
  王阳明失踪了三天,最后被人在竹园找到。他信奉“格物致知”,在竹园里研究了三天三夜的竹子,纵然误了婚期也没有找到真理,又因为淋了雨染上风寒。虽然仪式没成,诸氏还是成了他的妻子,在他高烧得迷迷糊糊时衣不解带地照顾他。那时他还在念叨着圣人真理,可心底却蔓延出别样的滋味。
  其实结婚前,他们曾见过。王父与诸父同朝为官,两家时常走动。王阳明曾偷偷看过她,明明是个豆蔻年华的姑娘,却恪守礼节,板板正正。察觉到他的目光,她也不骄不躁,直视着他的眼睛,张口就引经据典,将他数落得抬不起头来。
  那时他想,真是个尖牙利嘴的丫头。偏偏父亲对她极为满意,夸她灵秀聪颖,以后必是大家闺秀的典范。他不敢反驳,却在心中嗤笑,哪有大家闺秀像她这般喜欢口舌之争,却忘了一开始是他失礼在前了。
  那时王阳明尚未对程朱理学产生兴趣,立志要征战沙场,虽未能如愿,却摸熟了京城这块地界,没想到他一直以为的刻板少女竟找上门来,央求他带她出去逛逛,她吴侬软语的央求让他颇感得意。只是他最后还是没有带她出去,他可以无视世俗,她却碍于礼教,怕人闲言碎语。
  他望着她垂下双眸情绪低落的模样,忍不住心软,劝慰她,“没关系,等下次无人察觉时我再带你出去。”但没等他践行诺言,她就随父亲回了老家,几年过后,该忘的人事也都成了过眼云烟。
  没想到再次相遇,她竟成了他的妻。往事蜂拥而来,不得不让人感慨一句缘分之妙。
  他不知她还记不记得自己,只觉得她越发娴静了。他躺在床上刚刚睁开眼,就看到梳着妇人髻的女子斜坐在门槛上,静静看着细雨落下,细雨无声,又仿佛有沙沙的声响从他心中传出。她的背影嵌在墨色的天空里,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
  此后,他们过了一阵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恩爱生活。成婚次年,父亲将王阳明扫地出门,说他不考取功名就不许回家。他随着诸氏回了她的老家余姚,放下那些狂妄之语,开始攻读四书五经。然后他也见识到了诸氏的才学,有些让他抓耳挠腮的问题到她手中迎刃而解,她常笑容温婉地说:“夫君莫要走进了死胡同。”
  有了她的陪伴,再枯燥的八股文也都成了精妙的话本,让他不愿释卷,枯燥备考的时光也变得含情脉脉。
  但美好的日子都过得飞快,三年光阴转瞬即逝,王阳明中举后入朝为官。官服繁复,他总穿得皱巴巴的。看着他无计可施的模样,她捂着嘴偷笑,最后还是会在他出门前将他的官服捋得笔直,将他衬托得丰神俊朗。
  他喜欢她每天为自己穿衣的模样,认真细致,眉眼温柔,再繁复的衣物也难不住她那双巧手。穿戴完毕,她仰头望他,眼中满是生机与希望,依稀还是年少时坚定的模样,让他的心柔软起来。于她而言,他就是她的天下,而他能从她的眼里看到完整的自己。
  后来他中了进士,仕途顺畅,如果安安稳稳地走下去,或许会官运亨通,一生顺遂。可他到底不是只求明哲保身的人,官场上无数人噤若寒蝉,他却冒死上书,因此被贬到贵州龙场。
  此去路途漫长,山水迢迢,院中的梧桐被秋雨打落了很多。临行前,诸氏泪眼蒙眬地看着他,他反握住她的手说:“对不起,连累你了。”他没有违背本心,却委屈了她。但诸氏在他上书前并无阻拦,且坚定地支持着他。
  诸氏只摇着头说,希望夫君之后也能坚定本心,若他能走自己想走的路,她便不会觉得委屈。无论何时,她永远站在他背后。如果不是这样的变故,或许谁都不会知道她柔弱的身躯里竟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王阳明去了龙场,诸氏则回了老家,日复一日地等待。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或许是隔了千山万水,连音信都变得渺茫。每封家书她都反反复复地看好多遍,没有他的日子总是冗长得看不见尽头,她便为他缝衣服纳鞋底,哪怕不能站在他身边,也希望能有什么东西为他带去一些温暖。
  十年后,王阳明重新得到起用,他所创的学说也得到了发扬,无数人慕名而来,将他视为圣贤。诸氏一路风尘仆仆地奔君而来,只因她听闻他顽疾复发,不会照顾自己,她要守在他身边才放心。在她面前,他不是圣贤,只是需要她照顾的夫君。
  她见证了他从低谷到繁华,也在奔波劳累中透支了生命。说好了要执子之手,转眼却撒手人寰。
  他还是继续讲学、传道授业,仿佛不受影响。但怎会不受影响?在他咳嗽时,已没人为他倒一杯润喉的茶水了,那絮絮叨叨的声音仿佛还在,但是在他愣怔的片刻中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他望着窗外,想他没有负天下人,如今也该与她携手了吧。他缓缓闭上了眼睛,嘴角还带着一丝笑容。
  甜言蜜语,说给你听
  @JennyLan_Star: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啦啦啦种太阳aaa:小燕子对五阿哥说,“我只有一点点的坏,小小的坏而已,最近我连柿子都没有偷了。上次经过好大一个橘子林,我好想偷几个,一想到你不喜欢,我连一个都没有摘呢!”
  @不吃草的羊驼也能活:情话都是我抄来的,想说给你听是真的。
其他文献
天色将暮时,白烨拿了一支步摇来。黄金为身珠玉作骨,比当年我在店铺里痴痴看的不知名贵了多少倍。不见的这几个月里,他应是抱着长乐公主,将那些对我说过的誓言换了对象重复。  我已瘦成一把枯骨,手上绣的故乡山水还未完工。那里是我念了半生的临安。少时常想,临安城该是繁华非常,临安的女子都是风姿绰约,那时白烨对我说,“待我金榜题名,十里红装接你入临安。”  而今我穿着镶满珠玉的五彩锦绣,享用玉盘珍馐,只是在这
期刊
出生于皇亲国戚之家的王敏彤自幼父亲离世,知书达礼的她便成了家中最受宠的孩子。那时的王敏彤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一如含苞待放的迎春花般等待花期,内心也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那年她恰逢花样年华,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也不知从何时起,她心里藏了一个人,可这人偏偏是她的表姐夫—溥仪。也许是那个春光明媚的午后,她去拜访表姐时偶遇了英俊帅气的溥仪,他朝她点头致意的那一刻,她含羞带怯地低了头;也许是在那个诗情
期刊
编手札  新版《天龙八部》中,金庸先生一改王语嫣与段誉终成眷属的结局,选择让她留在慕容复身边。这番改动也许正应了那句“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年少时的一回眸便注定了这一生的相思不忘。  ——公子小白  王语嫣乍看之下是朵鲜红可爱、柔若无骨的山茶,细看才知她是一朵娇美的玫瑰,无情时刺得人遍体鳞伤,动心时亦甘愿为心上人倾尽柔情。  她自幼生长在茶花烂漫的曼陀山庄,被王夫人看管得紧,锁在深闺,所见之人
期刊
张少帅将赵一荻拥入怀里的那一刻,蔡公馆内的万籁喧嚣都在他耳中喑哑沉寂。怀中少女的那双眸子极清亮,笑盈盈地映着他的眉眼,把璀璨灯火比了下去。心中好像有个柔软的角落塌陷了一隅,可那时的他并未觉察。  他和数不清的女孩跳过舞。她们或是高贵冷艳的名媛佳丽,或是交际场上可爱玲珑的解语花,但她们冲向的是他的名字。戏言玩笑,晶莹琼浆,逢场便是暧昧好戏,错肩便去轻拂忘记,她们花枝招展迎向的是那份尊荣,因为他是大军
期刊
温陌初见阿梨时,他正奉命下山降妖,一身素白的她坐在坑底喊救命。他将她救起,阿梨却娇娇弱弱地说脚疼直往他身上靠。温陌从怀里掏出一块碎银,随手指了远处城门口的药铺,扭头就要走。阿梨立刻跟上,一脸娇羞地说要以身相许来报他的救命之恩。他皱着眉头,冷冷地说不用,她却不依不饶地缠在他身后,自顾自地算起黄道吉日。温陌不胜其烦,低头赶路,懊恼竟遇上这样一个不知矜持又吵人的姑娘。  远处山坡上一树梨花开得正好,残阳
期刊
都城镐京长街上的梧桐开出浅紫色的花朵时,西周迎来了一位新主人。周幽王姬宫涅即位时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尚且稚嫩懵懂就被推向了至高无上的王座。万众恭谨的朝贺声绵绵无尽,他的王后—申后,于修葺一新的宫殿中盛装华服,绮丽翻卷的暗纹在裙角盛开出象征富贵的花朵,少女清丽的面容上是如湖水般的沉稳端庄,静静等待幽王归来。  无论之后的时光如何更迭,申后仍记得大婚那夜,芝兰玉树的少年行至她面前,眼角眉梢带着三分桀
期刊
当于谦行色匆匆地赶回老家时,迎接他的是爱妻的灵堂。那日,细雨淅淅沥沥,曾以为会相携一生的人自此就要与他阴阳两隔。沉沉的钟声响起,他哀恸俯首,为她立誓,愿来生能抛下凡尘愚念,只为她织一个深情的梦。  于谦出生于仕宦之家,自小便才名远播,备受关注。随着年龄的增长,于谦沉寂许久的情缘终于来临。名士董镛非常欣赏于谦笔墨中袒露的英雄气概,想将女儿许配给他。董氏熟读诗书,性情端庄,在外亦有一份美名。对于这纸婚
期刊
夜幕低垂,灯火阑珊,孙窈娘细细摩挲着他遣人送来的那方锦帕,泣不成声,锦帕上的诗似声声控诉,灼疼她的心。泪眼模糊中,昔日种种清晰浮现。她记得,初见时她还是豆蔻年华,却遭逢家道中落,他轻轻牵起她的手说他是乔知之,要带她回家。  幸福的时光在吟诗作画中飞快流逝,窈娘在乔知之的呵护下长成亭亭玉立的姑娘。她常着一袭红衣,跳他喜爱的惊鸿舞。她知道他们之间并不般配,世人道她身份卑微,乔知之亦觉得已至中年的他与正
期刊
自古常州文士荟萃,裹挟着墨香的风轻拂过少年谢玉岑的心扉。这日,谢玉岑站在钱家后园吟读诗文,偶然抬首,却见明灭的光影里一个女子款款走来,那飘扬的裙裾似一尾蝶,潜入他的心田。  谢玉岑生于书香世家,因父亲早逝,他在13岁时便担负起家庭重任。当地学者钱名山甚喜谢玉岑,便将他接往府邸躬亲教诲。谢玉岑在钱府求学三载,饱读诗书,渐渐成长为风度翩翩的学士。  钱名山见爱徒已到婚娶年纪,思前想后,只觉长女素蕖可与
期刊
那年,他们携手走上那个金光闪闪的宝座,高呼声如海浪般此起彼伏,仿佛这些年他们一起走过的那些路。从此,他是宋英宗赵曙,她是皇后高滔滔,万里江山,锦绣宫墙,每个角落都是他们的天下。而这一切距他们成亲将近十八年,距他们初识也有三十余载。  那时的宋英宗并非皇子,只因仁宗无后,他这个侄儿便被接入宫中,养在曹皇后身边。相较于他的尴尬身份,高滔滔则像一弯皎洁的月,家世尊贵,名人辈出,曹皇后恰是她的姨母。或许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