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友》的现代性因素探析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ajian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良友》现代性的研究可以探寻20世纪20、30年代上海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所反映的当时中国社会历史文化风貌,其中蕴涵着的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有助于我们了解上海都市文化的大致走向。本文试图从《良友》的性质和文化内容入手,探寻其中的现代性因素,解析它对都市文化构建的作用,并与现代时尚杂志加以比较,考察其文化历史意义。
  关键词:良友画报;现代性;都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4-0063-03
  一份好的杂志一定有好的销量,这是相对而言的,因为传媒产品说到底是一种精神产品,它需要一批适合的读者和与其适合的文化环境。马国亮先生的《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向人们证实了这个事实。1926年创刊于上海的大型综合画报《良友画报》(以下简称《良友》),创刊号首印3000份,之后又迅速加印4000份,其后发行量迅速增长至3万份,这在当时可以说销量很高的杂志了。虽然这本杂志每期封面都是美女照片,看起来像一份猎奇刊物,实则不然,它几乎浓缩了中国20至40年代的社会状况和艺术风尚,一些著名的撰稿人、漫画家、记者、摄影家的作品都曾刊于这份杂志,可见它在现代文学画报史上非同一般的地位。
  一、《良友》的性质
  《良友》从1926年创刊至1945年停刊,共出版172期,共载彩图400多副,照片达32000余副,可以说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变迁、风云人物、文化艺术、名胜古迹等,被称为百科式大画报。当年凡是有华侨居住的地方都有《良友》,因此获得“良友遍天下”的美誉。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它开启起了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马国亮先生在《良友忆旧》序言中说:“《良友》是二十世纪第一本大型综合性画报,比美国人吹嘘的《生活》杂志还早领风骚十年。对世界画报出版史而言,《良友》才是真正的创始者。”马国亮先生之所以出此豪言,也与《良友》非同一般的作者群有关,20世纪30年代享誉中国文坛的代表作家胡适、茅盾、田汉、丰子恺、老舍、穆时英等几乎无一不乐于在《良友》亮相,或以作品,或以照片,或以手迹,这大大提高了刊物的影响力。
  《良友》创办人伍联德在谈及出版的目的时说:“当时四开大小的单张画报,颇为流行,唯一察其内容,大都缺乏学问之原数。窃以为在文化落后之我国,藉图画作普及教育之工作,至为适宜。”这表明《良友》的创办不是把赢利放在首位,而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需求,特别是中产阶级的需求。20世纪20、30年代的上海,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市民也因此在社会中扮演着多重角色。身份的变化导致人的心理也发生了改变,“城市和乡村的最大不同在于人口密集度高和人口异质度高,由此导致市民人际空间距离缩小,人际心理距离拉大”。为了缓解工作与生活的压力,人们愿意在生活之外,寻找适合自己的文化消费产品,而《良友》的问世正契合了当时的城市生活和市民的需要。但是,只有解决了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之后,人们才有追求文化消费的可能性,这就决定了《良友》的消费群,主要集中在资本家(包括企业家、金融家、商人)和职员(包括政府职员、知识分子、自由职业者等)这样的中产阶级群体。而这些读者的思想和行为都或多或少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其价值观也对大众市民有隐隐约约的引领作用,这样《良友》也就成为探寻上海都市文化的重要媒介之一。
  二、《良友》文化的现代性
  (一)有关现代性问题的讨论
  现代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一种生存状态及思想意识的转变的过程,具有多角度性,也是全球性问题。例如,哈贝马斯倾向于在哲学层面上关注这种“时代意识”,称现代性是“用来表达一种新的时间意识”。吉登斯倾向于从理性的层面理解,把它称之为一种制度安排:“‘现代性’指大约从17世纪开始在欧洲出现,此后不同程度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但福柯的观点更强调时代精神与价值判断的综合,持的是一种“新理性”和“新感性”的共存的态度,是“与当代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由特定人民所做出的自愿选择,是一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也是一种行为和举止的方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性早已不再是西方社会的专利,它具有世界性和综合性,广义上它既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学艺术精神,也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文化的态度。
  尽管人们对什么是现代性众说纷纭,但仔细分析却发现其中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现代性是一种主体意识。“所谓现代性(modernity),就是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在社会各个领域所出现的与现代化相适应的属性”,这种属性显然依赖于主体的认识与判断。“现代指的是文学的一种作用,传达了理性、人文精神、进步以及西方文明”。可以说,现代性永远是在向人类提问:我们“现在”应该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呢?由此可见,现代性具有双重取向——解构和建构,它不仅注重当前,也注重对过去的批判,以及对新生活的构筑。现代性,在早期中国文学语境中,是一种“被想象的空间”——“现实生活中不可获得的能力、不能实现的愿望以及無法得到平复的情绪,都可以在文学空间里得到满足”。
  现代性文化是20世纪上半期上海都市文化崛起的标志,1920年至1940年,上海作为具有现代性文化产品的中心,在精神和物质的层面上,都表现出早期资本主义现代都市文化的特征,事实上是一种混合型的美学。
  (二)《良友》文化的现代性
  《良友》的创刊正是上海流行都市文化生活时期,它的创办人敏感地捕捉到了大众对一种新的都市文化生活的需求,由此创办了《良友》。它摒弃其他媒体普遍追求的时代倾向,更注重视觉感官效果,关注时事政治以及社会生活,强调文化品位,因而成为现代文学画报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刊物之一。
  1.新闻的敏感性
  《良友》不像不食人间烟火的文学刊物,也不像浮华的画报,而是取二者之长,将文字与照片结合在一起,庞大复杂的文化含量使其拥有不同层次和范围的受众,这样精美的杂志不仅在当时的中国,甚至在当时的世界也是很先进的。   它的选题广泛而又新潮,最前沿的国外美术作品、流行运动、奇闻轶事,应有尽有,运作水准和创意令人赞叹。先后的几任主编——伍联德、梁得所、赵家璧等都是美术编辑出身,都十分重视杂志的版面策划和选稿,所以《良友》的版面设计和印刷质量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良友》采用图片、漫画、摄影、文字、表格等多种形式,介绍美术名作、科学知识、体育和妇女方面的活动,使画报成为增长见识、提高审美情趣、增长见识的刊物。此外,时政新闻报道也是《良友》的重要内容之一,及时、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这对刊物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良友》还出过“中山特刊”“北伐画史”“中国现象”等专刊,详实地介绍当时中国的现状,深刻反映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刊登奋力反抗侵略者英雄人物的照片,这在当时起到了唤醒民众、团结人民共赴国难的积极作用。
  正像《良友忆旧》序言中所说的:“《良友》关注时事,有着灵敏的反应,而这种对现实的感应能力,又是以历史感为支撑的。新闻时政当然并非《良友》独家拥有的特色,《良友》的风格在于它在官方与民间、政治与文化、文字与图片、高雅与流行之间找到了巧妙的契合点。战火前线的现场目击,并不影响好莱坞明星的中国之行、西北妇女的服饰与民俗等相继登场。”可以说,《良友》是一部形象化的现代历史画卷。
  2.文学的丰富性
  由于现代性的多角度性和共存性,现代人与现代社会特别是与大众传媒胶着地共生。“大众传媒在建构国民意识、制造与引领时尚与潮流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现代文学”。文学作品在《良友》中虽然没有占太多的版面,但是它却囊括了20世纪20、30年代各种倾向、各种风格的作家作品,并且为各种思潮建立了一个宽容而又自由的交流平台,开辟了上海都市文学特有的求同存异空间。《良友》的态度是中庸平和的,在文化上显现出罕见的开明务实的态度,尽管作家成分复杂,但它从不将唯一的标准强加于读者,而是为读者提供了广阔自由的平台,为各种文学流派预留了生存空间。
  《良友》中的小说,有表达作家对现实生活批判态度的,如卢梦殊的《战云》;有表达孤独者悲哀情绪的,如韦杰三的《海上生涯》;有的作品弥漫着淡淡的男女情愫,如鲁彦的《恋爱进行》。小说风格的多样化体现了《良友》所提供的文学空间的自由度。
  而《良友》中的随笔,多受英国当时流行的散文的影响,注重朴实的幽默感,选材也是平凡人平凡事,政治倾向不明显。有反映都市之风的时尚写作,如穆时英的《黑牡丹》,正契合了当时都市的流行文化,辞藻华丽,略带迷幻色彩;也有为国为民振臂疾呼的,如左翼作家茅盾的《交易所速写》,描写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各自的情绪变化,篇幅不长,却似人生的一小片剪影;有发出的自由之声,如胡适的《请大家来照照镜子》,以聊天的口吻,从经济、教育、人心三方面反观国人的不足,以唤起民众向上的信心。
  有些人认为:“《良友》这一中产阶级情调极浓的杂志,充斥着鸳鸯蝴蝶派和礼拜六派的气味,完全是吊上海胃口的一本刊物。”虽然这种观点是出于其不问时政、出于对传统文学被边缘化的担忧,但《良友》的出现契合了当时市民的文化消费需要,虽然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内容是健康向上的,它如实地反映了上海生活巨大变化和市民的思想价值观念,符合上海特有的都市文化的审美情趣,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力。
  三、《良友》構建新的都市需求
  (一)影响人们的生活观念
  传播媒介也能够影响人们理解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麦克卢汉在1964年提出了媒介决定论理论,他认为:“虽然技术的效果并未在意见和观念的层次上发挥作用,但却逐渐的不可避免地改变了感观作用的比例和理解的形式。”媒体提供的精神产品首先要从消费的角度满足受众的需求,才能被大众所接受。在这一过程中,“消费个体认同某种社会时尚,跟随流行趣味的轨迹前行,并在消费过程中获得新的社会身份和相关形象”,从而构建新的文化观念,引导人们的生活。《良友》的每一期封面都刊登当时有名的时尚女性照片,画面精美,画风清新,这不仅增强了杂志的时效性和吸引力,同时也在引领着都市女性的时尚意识,使她们对自身生存价值有了新的认识。例如在1936年第9期中,向女性介绍了很多新兴职业,如打字员、接线生等,鼓励她们走出家庭,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女性对于自身价值的认识,一定程度上让女性的生活观发生了变化。
  (二)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
  “媒体文化是消费社会的唯一动员者和组织者,是媒体文化而不是其他的社会构建承担着购物指南的功能”。媒体文化在运行中奉行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视觉先行原则,以此来吸引大众的眼球。而它所推荐的商品或商品介绍,引领着受众的消费观念,让他们对此产生了信赖甚至依赖性,由此媒体文化担负起引导大众消费的职责。
  《良友》通过对封面女郎及服饰的介绍,以及通过生活用品广告,在人们面前勾勒了一幅摩登都市的现代性美图——时髦的发式、新潮的营养食品、记录生活的柯达相机等,向市民呈现着美好新式生活的愿景。在宝干华牛奶的广告旁边,不忘写上“强国必先强民,强民必先强儿”的字样,在为人们展示美好的生活画卷的同时,也不会忘记唤起民众的爱国强国意识。在表现充分舒展的个性之外,也借此构建新的上海都市文化,这种现代性的构建,是中国在现代性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参考文献:
  〔1〕马国亮.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书店,2002.3,47,224.
  〔2〕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65.
  〔3〕(德)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10.
  〔4〕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
  〔5〕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430.
  〔6〕逄增玉.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现代性与中国文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08.
  〔7〕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批评空间的开创[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355.
  〔8〕曹胜高.想象世界与中国文学空间的早期建构[D].中国文学研究,2016,(04).
  〔9〕陈平原.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5.
  〔10〕沈从文.郁达夫张资平及其影响.沈从文散文集[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8.159.
  〔11〕(美)沃纳·塞佛林,等.传播理论 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60.
  〔12〕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32-140.
  〔13〕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164.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其他文献
介绍了多功能电能表开展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性试验的原因,试验的必要性,试验方案和结果分析。
详细介绍了青岛电厂1号机组启动升速过程中低发对轮连接螺栓护板撕裂脱落及7号轴承可倾瓦支撑柱销碎裂引起的异常振动现象、特征、诊断及处理。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评价已受到了重视。本文主要根据体育教学评价的原则,分别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和信息化的体育教学评价进行了研究,阐述了信息化
本文主要针对游泳教学心理训练的情况进行总结,并以多年教学经验为基础,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为高校游泳教学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过兵科技“冒”富三部曲李文,李艳妮张过兵是芮城县城关镇王夭村的一位平凡却不普通的农民。他致富不忘众乡亲,把自己刻苦自学到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千家万户,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论述了发电机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定子、转子之间的空间相对位置,描述了同步电机电、磁关系及其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发电机增大有功负荷对变压器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给出了
谈农村成人教育的分类指导任天稳农村成人教育的分类指导,是根据成教的内容、要求、特点、规律并结合实际进行归类指导。分类指导,分类是基础。成人教育分类,目前还没有严格的界
公元10世纪初,在今天的中国北部,以内蒙古巴林草原为中心, 一个伟大的王朝崛起于历史舞台.这个王朝便是契丹王朝(据专家研究,辽朝屡易国号. 建国之初建号"大契丹";太宗时一度实
简要分析燃煤颗粒特性的含义及其对流化床锅炉的影响,并为合理确定燃煤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一校一品"体育项目实施主体的主体间性进行探究。主要结论:主体间性强调的是交互、整体联系、皆为主体的关系;"一校一品"体育项目实施主体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