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嘉鹏
大连海事大学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现任爱国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爱国者的用人之道
爱国者的全国校园招聘从启动开始,就吸引了无数毕业生的目光。有同学问董嘉鹏:“你们昨天去了清华,今天来北科大,招了清华的同学还能招我们吗?” 董嘉鹏的回答是:“在爱国者的选人过程中,知识绝对不是第一位的,我们更看重一个人的心态和学习能力。”
Q:一个真实的爱国者是什么样子的?
A:进入爱国者之前,我只知道这是一个久负盛名的企业,但真正进入之后,我才了解到这家企业一路走过来非常不容易。因为这个行业利润率很低,而爱国者之所以能发展起来,甚至遥遥领先,有两点是值得关注的, 一是持续创新的热情与能力,二是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本。
Q:爱国者青睐具备什么样素质和能力的大学生呢?
A:爱国者的招聘体系或者用人体系,一直都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没有绝对的地域限制或学校级别的限制,只要对这个行业有热情、有感觉,对IT数码领域有足够敏感度,我们都很欢迎。
在招聘中,爱国者更青睐具有以下这些素质和能力的毕业生: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思路清楚,性格开朗;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及独立工作的能力;能吃苦耐劳,意志坚韧;有极强的创业精神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当然如果再有丰富的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经历,就更好了。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心态和学习能力。一个心态好的人,在工作当中寻求合作的能力以及寻求突破的能力都会更强;而学习能力则决定了其进入社会后的适应程度和所需时间。这二者合起来就决定了应聘者在未来的发展潜力,而这正是我们最看重的。
Q:爱国者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平台?
A:对于招聘的应届大学生,我们有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同时我们还配备有职业化的岗位带领人,帮助大学生尽快熟悉业务和一些工作中的基本常识,成为一名合格的爱国者电子人。另外,我们为优秀人才提供了快速成长的机会,比如和公司高管以及其他各方面高手交流切磋等。只要你足够优秀,只要你愿意学习、不断创新,你就会有飞速提高综合能力的机会,当然也会获得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及快速的职业发展机会。
职业成长做好五件事
董嘉鹏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电视台,从传播、传媒行业做到了今天的创新型科技企业高管,职业跨度非常大。一路走来,他有不少心得希望与大学生们分享。
Q:从普通员工到副总裁,在您的职业发展之路上,有什么样的感悟和经验?
A:从员工到高管,从媒体到IT企业,说起来跨度很大,但其实都是根据我自己的职业规划,一步一步,水到渠成的。要说经验,我想可以总结出几点。
第一点是思维。要有全局视野,跳出画来看画,避免被具体的、细枝末节的事物羁绊住,否则一叶障目,看不到整体的布局、思路,那么很可能在一个位置工作了15年、20年都难有大的改变。
第二点是定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梦想。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确定自己的定位,这个定位不需要太复杂,因为它会随着你的从业经历逐渐丰富起来,但是框架一定要有,首先要明白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三点是意志。我觉得比梦想更重要的是两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感恩的心。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会直接决定你待人处事的态度,尤其是在成功的时候要感恩,在失败的时候更要感恩,才能让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获得更多的帮助、支持。第二个指标是勇气,一个人是否勇敢决定了他在职业之路上到底能走多远。
第四点是激情。不应该仅仅把工作当成是养家糊口的“饭碗”,满足于被动接受、墨守成规,在工作岗位上“混日子”,你更应当充满激情,在工作中不断去创新、超越,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第五点是积累。工作就像学习一样,刚开始水平都差不多,但走着走着差距就很明显了,这其中的奥秘就是“积累”,大学生应该珍惜每一份工作,将之视为学习的机会,积累经验和能力,为日后的竞争增添砝码。
Q:在初入职场的时候,毕业生最应该避免的误区是什么?
A:是急功近利,过早追求房子、车子、收入这些物化的指标,动不动就跳。一份工作再不顺心、不如意也要坚持一年的时间,如果真能坚持两年你就能看到真正的玄机在哪里。
有同学曾问我,本科生跟硕士一起竞争,硕士更有优势吗?我觉得客观讲这个优势是有的,但并不在于硕士有更多的知识。本科毕业的大多数同学想快速成功,比较急躁,而硕士却能在这两三年时间里,看到已经步入社会的同学做得好和做得不太顺利的地方,进行借鉴和总结,从而让自己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心态。
所以我想给青年大学生们三点忠告,首先要自信;其次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设计得更加伟大一些;最后让自己的心态更加平和一些,包容地去看待事物,把对物质的需求放得靠后一些、长久一些。
Q:现在还在校园里的大学生们应该为就业做哪些准备?
A:我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了一句话,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是大学生了,第一年放松,第二年应付考试,第三年谈谈恋爱,第四年出去找工作。
我一向认为上大学最重要的是两件事情。第一是学习一种学习方法,第二是要学会跟人群、跟社会交往。人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就业竞争力、行业选择力、行业领导力,就业竞争力是第一位的,也是后两项的前提和基础。无论读清华还是北科大,在就业的时候是否具备脱颖而出的竞争力,就要看上学时有没有做好前面提到的这两件事。
大连海事大学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现任爱国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爱国者的用人之道
爱国者的全国校园招聘从启动开始,就吸引了无数毕业生的目光。有同学问董嘉鹏:“你们昨天去了清华,今天来北科大,招了清华的同学还能招我们吗?” 董嘉鹏的回答是:“在爱国者的选人过程中,知识绝对不是第一位的,我们更看重一个人的心态和学习能力。”
Q:一个真实的爱国者是什么样子的?
A:进入爱国者之前,我只知道这是一个久负盛名的企业,但真正进入之后,我才了解到这家企业一路走过来非常不容易。因为这个行业利润率很低,而爱国者之所以能发展起来,甚至遥遥领先,有两点是值得关注的, 一是持续创新的热情与能力,二是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本。
Q:爱国者青睐具备什么样素质和能力的大学生呢?
A:爱国者的招聘体系或者用人体系,一直都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没有绝对的地域限制或学校级别的限制,只要对这个行业有热情、有感觉,对IT数码领域有足够敏感度,我们都很欢迎。
在招聘中,爱国者更青睐具有以下这些素质和能力的毕业生: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思路清楚,性格开朗;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及独立工作的能力;能吃苦耐劳,意志坚韧;有极强的创业精神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当然如果再有丰富的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经历,就更好了。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心态和学习能力。一个心态好的人,在工作当中寻求合作的能力以及寻求突破的能力都会更强;而学习能力则决定了其进入社会后的适应程度和所需时间。这二者合起来就决定了应聘者在未来的发展潜力,而这正是我们最看重的。
Q:爱国者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平台?
A:对于招聘的应届大学生,我们有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同时我们还配备有职业化的岗位带领人,帮助大学生尽快熟悉业务和一些工作中的基本常识,成为一名合格的爱国者电子人。另外,我们为优秀人才提供了快速成长的机会,比如和公司高管以及其他各方面高手交流切磋等。只要你足够优秀,只要你愿意学习、不断创新,你就会有飞速提高综合能力的机会,当然也会获得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及快速的职业发展机会。
职业成长做好五件事
董嘉鹏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电视台,从传播、传媒行业做到了今天的创新型科技企业高管,职业跨度非常大。一路走来,他有不少心得希望与大学生们分享。
Q:从普通员工到副总裁,在您的职业发展之路上,有什么样的感悟和经验?
A:从员工到高管,从媒体到IT企业,说起来跨度很大,但其实都是根据我自己的职业规划,一步一步,水到渠成的。要说经验,我想可以总结出几点。
第一点是思维。要有全局视野,跳出画来看画,避免被具体的、细枝末节的事物羁绊住,否则一叶障目,看不到整体的布局、思路,那么很可能在一个位置工作了15年、20年都难有大的改变。
第二点是定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梦想。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确定自己的定位,这个定位不需要太复杂,因为它会随着你的从业经历逐渐丰富起来,但是框架一定要有,首先要明白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三点是意志。我觉得比梦想更重要的是两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感恩的心。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会直接决定你待人处事的态度,尤其是在成功的时候要感恩,在失败的时候更要感恩,才能让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获得更多的帮助、支持。第二个指标是勇气,一个人是否勇敢决定了他在职业之路上到底能走多远。
第四点是激情。不应该仅仅把工作当成是养家糊口的“饭碗”,满足于被动接受、墨守成规,在工作岗位上“混日子”,你更应当充满激情,在工作中不断去创新、超越,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第五点是积累。工作就像学习一样,刚开始水平都差不多,但走着走着差距就很明显了,这其中的奥秘就是“积累”,大学生应该珍惜每一份工作,将之视为学习的机会,积累经验和能力,为日后的竞争增添砝码。
Q:在初入职场的时候,毕业生最应该避免的误区是什么?
A:是急功近利,过早追求房子、车子、收入这些物化的指标,动不动就跳。一份工作再不顺心、不如意也要坚持一年的时间,如果真能坚持两年你就能看到真正的玄机在哪里。
有同学曾问我,本科生跟硕士一起竞争,硕士更有优势吗?我觉得客观讲这个优势是有的,但并不在于硕士有更多的知识。本科毕业的大多数同学想快速成功,比较急躁,而硕士却能在这两三年时间里,看到已经步入社会的同学做得好和做得不太顺利的地方,进行借鉴和总结,从而让自己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心态。
所以我想给青年大学生们三点忠告,首先要自信;其次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设计得更加伟大一些;最后让自己的心态更加平和一些,包容地去看待事物,把对物质的需求放得靠后一些、长久一些。
Q:现在还在校园里的大学生们应该为就业做哪些准备?
A:我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了一句话,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是大学生了,第一年放松,第二年应付考试,第三年谈谈恋爱,第四年出去找工作。
我一向认为上大学最重要的是两件事情。第一是学习一种学习方法,第二是要学会跟人群、跟社会交往。人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就业竞争力、行业选择力、行业领导力,就业竞争力是第一位的,也是后两项的前提和基础。无论读清华还是北科大,在就业的时候是否具备脱颖而出的竞争力,就要看上学时有没有做好前面提到的这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