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慈善活动比较发达,其救济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慈幼,如育婴堂、育婴善会、孤儿院等所开展的活动;二、养老,如养济院和普济堂等所开展的活动:三、疾病救助,如施药局和传教士所开办的免费的诊所、医院等所开展的活动;四、助葬,如设立的殡舍、义冢等;五、寡妇救助,如清节堂、恤嫠会等所开展的活动;六、贫困救助,如常设的栖流所、粥厂等所开展的活动。它涵盖了生老病死等各种人生所能遇到的困难,主要以堂和会的方式存在。相对而言,善会多具有临时性的特征,大多没有固定的会所,而善堂则比较固定,有堂、局、公所等设施,内设专职管理人员。到了晚清,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慈善事业也开始近代化。
慈善的变化首先发生在思想领域,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中西方国家间的接触和交流,一些得风气之先的封建士大夫逐渐认识西方的社会慈善事业。随郭嵩焘赴英的翻译官张德彝的介绍英国的慈善医院,其“各项经费,率为绅富集款。间有不足,或辟地种花养鱼,或借地演剧歌曲,纵人往观,收取其费,以资善举”。同时,他还注意到志愿者在慈善医院中的作用,即“各院医生固皆善人,即扶持病人者,亦皆善男信女愿为供奉者”。郑观应也说“夫泰西各国乞丐、盗贼之所以少者,岂举国皆富民而无贫民哉?好善者多,而立法綦密,所以养之者无不尽,所以恤之者无不周耳”。
中国传统的慈善活动一向以“养”为主,其观念往往是消极的,各慈善机构的设立,并非真正扶助被救济者自食其力,而是一味地救济、施予,容易使被救济者养成依赖的恶习。这时的维新思想家就提出:“凡街市乞丐,无业游民,收入院中,教以浅近手艺,至艺成足以自养而后令去。不徒养之,而又教之。盖养之者,饱暖一时;教之者,饱暖终身也。”当时《申报》上发表《效法泰西以行善举议》一文,认为上海已有之善堂,在施衣、施粥、施医、施药、恤嫠、育婴等方面的善举虽无一不备,但“顾犹不免有遗议者”,甚至还遭到某些非议。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善堂“立法尚未尽精洋”,更主要是因所行善举之缺陷而致。泰西诸国善举之特点,在于养与教二者并重,“中国各善堂养则有之,教尚未备”。因此,“各善堂而欲息浮言,非仿行泰西良法不可”。为此,晚清著名慈善家经元善提出,最大的善举莫过于创设课工教艺的工艺院,“工艺院教成一艺,则一身一家永可温饱,况更可以技教人,功德尤无限量”。因此,他建议变通一切善堂,逐渐改作工艺院,或者在育婴堂、恤嫠院内,“各设小工艺所,俾孤儿长成,可谋生成家,孀妇得资,可瞻育后嗣。”
清末新政对慈善活动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新设立的民政部设专职管理慈善事业,受新的社会救济思想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慈善活动开始重视教养并重。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在实行变法新政时,设立了巡警部,巡警部下设五司和一个习艺所。第二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首先从改革中央官制人手,将巡警部改为民政部。民政部设置大臣、副大臣等职官,下属民治、警政、疆里、营缮、卫生五司。其中民治司置地方行政、地方自治、户籍、保息四科,保息科管理慈善和救灾。
早在民政部设立之前,清政府就意识到,游民乞丐充斥社会,“无业可就”,“无以谋生”,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于是就在各地城镇创办工艺局,“收养贫民,教以工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首开工艺局,收养乞丐游民。收留对象为:身家清白,穷无所归者为上;本有行业,遭难流离者次之;平日懒惰性成,兼有嗜好者又次之:“甘心下流,近于邪辟者为下。”对于这几种人,工艺局要“——一问明来历籍贯,取有切实保人。登注册簿,方可收留。”此外“有孤老幼孩,愿来习艺者,亦准取保挂号挨次传补,衣履不周者由局给”。工艺局聘请数十位教习向他们传授技艺,其内容有书画、数算、镌刻、织布、织绒毯、绣花、珐琅、铜铁、瓦木等。“学徒俗例三年为满师”,然后即可出去自谋职业。在农工商部工艺局的带动下,20世纪初年各省都相继开办了招收贫寒学徒的工艺传习机构。中央及地方各级工艺局所的开办,改变了封建政府传统的救济模式,使单纯的、临时性的救济向复合型的、长远性的教养模式转变。
独立的工艺局之外,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民政部提出,从前各种慈善机构多重养轻教,致使国家物力支绌,而贫苦无业之民却愈养愈多,因而要求“责成地方官绅,体察情形”,在各种慈善机构中附设工艺所。如奉天同善堂,最初是在光绪年间左宝贵创办的,初始只有牛痘局等三部,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经将军依克唐阿总归各类善举,咨部立案,合组同善堂,设有粥厂、栖流所、引种牛痘局、育婴堂、惜字局、义学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经民政司照准,同善堂停止了八关粥厂,改组贫民习艺所。宣统元年(1909年),同善堂还收入士绅吕玉书创立的济良所,专收不愿为娼优及受虐之婢女,每日除教授文艺课程外,兼习女工等等,供给食宿衣物。并规定入所三个月后,可以觅其妥保之家,呈领为妻妾。其他各地的慈善机构也都逐渐改造,中国的慈善事业一步步向近代转变。
慈善的变化首先发生在思想领域,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中西方国家间的接触和交流,一些得风气之先的封建士大夫逐渐认识西方的社会慈善事业。随郭嵩焘赴英的翻译官张德彝的介绍英国的慈善医院,其“各项经费,率为绅富集款。间有不足,或辟地种花养鱼,或借地演剧歌曲,纵人往观,收取其费,以资善举”。同时,他还注意到志愿者在慈善医院中的作用,即“各院医生固皆善人,即扶持病人者,亦皆善男信女愿为供奉者”。郑观应也说“夫泰西各国乞丐、盗贼之所以少者,岂举国皆富民而无贫民哉?好善者多,而立法綦密,所以养之者无不尽,所以恤之者无不周耳”。
中国传统的慈善活动一向以“养”为主,其观念往往是消极的,各慈善机构的设立,并非真正扶助被救济者自食其力,而是一味地救济、施予,容易使被救济者养成依赖的恶习。这时的维新思想家就提出:“凡街市乞丐,无业游民,收入院中,教以浅近手艺,至艺成足以自养而后令去。不徒养之,而又教之。盖养之者,饱暖一时;教之者,饱暖终身也。”当时《申报》上发表《效法泰西以行善举议》一文,认为上海已有之善堂,在施衣、施粥、施医、施药、恤嫠、育婴等方面的善举虽无一不备,但“顾犹不免有遗议者”,甚至还遭到某些非议。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善堂“立法尚未尽精洋”,更主要是因所行善举之缺陷而致。泰西诸国善举之特点,在于养与教二者并重,“中国各善堂养则有之,教尚未备”。因此,“各善堂而欲息浮言,非仿行泰西良法不可”。为此,晚清著名慈善家经元善提出,最大的善举莫过于创设课工教艺的工艺院,“工艺院教成一艺,则一身一家永可温饱,况更可以技教人,功德尤无限量”。因此,他建议变通一切善堂,逐渐改作工艺院,或者在育婴堂、恤嫠院内,“各设小工艺所,俾孤儿长成,可谋生成家,孀妇得资,可瞻育后嗣。”
清末新政对慈善活动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新设立的民政部设专职管理慈善事业,受新的社会救济思想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慈善活动开始重视教养并重。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在实行变法新政时,设立了巡警部,巡警部下设五司和一个习艺所。第二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首先从改革中央官制人手,将巡警部改为民政部。民政部设置大臣、副大臣等职官,下属民治、警政、疆里、营缮、卫生五司。其中民治司置地方行政、地方自治、户籍、保息四科,保息科管理慈善和救灾。
早在民政部设立之前,清政府就意识到,游民乞丐充斥社会,“无业可就”,“无以谋生”,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于是就在各地城镇创办工艺局,“收养贫民,教以工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首开工艺局,收养乞丐游民。收留对象为:身家清白,穷无所归者为上;本有行业,遭难流离者次之;平日懒惰性成,兼有嗜好者又次之:“甘心下流,近于邪辟者为下。”对于这几种人,工艺局要“——一问明来历籍贯,取有切实保人。登注册簿,方可收留。”此外“有孤老幼孩,愿来习艺者,亦准取保挂号挨次传补,衣履不周者由局给”。工艺局聘请数十位教习向他们传授技艺,其内容有书画、数算、镌刻、织布、织绒毯、绣花、珐琅、铜铁、瓦木等。“学徒俗例三年为满师”,然后即可出去自谋职业。在农工商部工艺局的带动下,20世纪初年各省都相继开办了招收贫寒学徒的工艺传习机构。中央及地方各级工艺局所的开办,改变了封建政府传统的救济模式,使单纯的、临时性的救济向复合型的、长远性的教养模式转变。
独立的工艺局之外,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民政部提出,从前各种慈善机构多重养轻教,致使国家物力支绌,而贫苦无业之民却愈养愈多,因而要求“责成地方官绅,体察情形”,在各种慈善机构中附设工艺所。如奉天同善堂,最初是在光绪年间左宝贵创办的,初始只有牛痘局等三部,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经将军依克唐阿总归各类善举,咨部立案,合组同善堂,设有粥厂、栖流所、引种牛痘局、育婴堂、惜字局、义学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经民政司照准,同善堂停止了八关粥厂,改组贫民习艺所。宣统元年(1909年),同善堂还收入士绅吕玉书创立的济良所,专收不愿为娼优及受虐之婢女,每日除教授文艺课程外,兼习女工等等,供给食宿衣物。并规定入所三个月后,可以觅其妥保之家,呈领为妻妾。其他各地的慈善机构也都逐渐改造,中国的慈善事业一步步向近代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