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不是单纯的说教,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去渗透,更需要广大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去探究渗透教育。下面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情况,从汽修专业的课堂教学为着眼点,探索汽修专业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德育教育;汽修专业;渗透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47
德育对于学校的培养教育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先教会学生做人,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成才,这一点在中职学校显得特别重要。然而,很多教师对此都还没有作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甚至认为德育就是系部主任、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事,与其他教师无关,更不用说在平时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德育渗透的原则
1.教者要身教。
教师的行为是最直接的教育榜样。教师无激情,则学生无激情;教师无规范,则学生无规范;教师无思想,则学生无思想。想要学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师就要首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专业课教师要利用与学生接触较多的机会,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都注重自己的言行,成为实践道德规范的先行者,为学生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2.要尊重学生。
尊重是课堂的起点和前提。把尊重带进教室,要求师生彼此尊重,但首要的还是教师尊重学生,从心理上、人格上尊重他们,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切忌当众数落或训斥学生,让他们下不了台。
二、如何在汽修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1.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
汽修教师一定要牢固树立在每一门汽修课程中渗透德育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是全面实施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在专业课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现在的汽修教学已经由原来的班级式教学转变为模块教学、小组教学等方式。在这种教学形式的转变上,老师的教学观念也要跟得上。要在模块教学和小组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提高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态度提供条件。在备课过程中要吃透教材,针对中职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心理特征,确立本课程相应的德育目标,实行德育目标控制,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滲透教育。同时也要根据中职生的具体特点,对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德育内容进行系列化、完整化,以求得较好的综合效应。
2.创立良好的德育情境。
汽修专业原来的上课模式是,老师上课就是一味的灌输,学生机械的接收。这种上课模式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可以将专业课教学搬到汽修一体化维修课堂,甚至是搬到汽修企业的车间,采用“车间课堂”的理念开展教学,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专业知识,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形成,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参加到汽修企业的实际生产中去,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甚至可以找学生模拟车主来修车,学生模拟接待、学生模拟修车等形式来开展教学,同时也可以将汽修企业出现的案例掺入教学中,通过这样的案例,就起到了教育学生做事要认真、细致的效果。
3.制定三维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制定包含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养目标。比如在将《进气压力传感器的检测》这节课上,制定的知识目标为:掌握进气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技能目标为:(1)能够对进气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测;(2)能够灵活利用其检测知识解决真车上的问题。素养目标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因为在汽修企业实际生产中,汽修企业要求汽修工人要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只有学会合作,劳动效率才能提高,所以对于我们的中职汽修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很重要。在教学组织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自己的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各个小组之间开展竞赛,评出优胜组,并给予相应的奖励。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另外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参与,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态度。因为学习也是一种劳动,是更高层次的劳动,在这种高档的劳动学习中,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去主动思考,多动脑,把他们的智慧充分发挥出来。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教学的目的主要倾向于学生的汽修技能,掌握基本操作,而课外对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多让学生关注汽修行业的发展,有机会的话,让更多的学生和汽修企业以多种形式接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外成为课内所学知识有益的巩固、补充,从而促进课堂教与学,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
4.采用科学的课堂管理理念。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采用“5S”的管理理念,我们也可以将这个管理模式引进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5S”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及“素养”。整理:就是分开那些需要与不需要的物品,及时丢弃一些不需要的物品,提高场地的整洁度,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整顿:把一些有用的物品分门别类的整理好。清扫:将工作场所、环境、设备等上面的灰尘和污垢及时的清扫干净。清洁:划分责任区,使得每人都有事可做。素养: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于汽修专业课程而言,尤其是实训课程,更加能显现出“五S”管理的重要性。我们在上汽修专业实训课程时,首先将汽修实训室需要和不需要的物件分开,及时将不需要的东西清理掉。整顿:将我们汽修的工具、设备、部件等分门别类的整理好。清扫:每次上课后要及时清洁使用过的工具、设备。清洁:给每个学生划分责任区,提高学生的责任感。素养:需要我们的学生严格遵守汽修实训室的相关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下去,学生在走上社会时就会与企业要求之间零距离对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也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结语
总之,在汽修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知识技能的提升和德育教育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社会的角度,对于全面提升整个汽修行业劳动者整体素质,增强汽修行业人员的整体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汽修专业教师要全面提升对汽修专业课程渗透德育工作的认识,使中职类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培养教育再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陆浩勤,黄巍,彭茂清.中职校德育在专业教学中的渗透模式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2,12:16-19.
关键词:德育教育;汽修专业;渗透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47
德育对于学校的培养教育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先教会学生做人,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成才,这一点在中职学校显得特别重要。然而,很多教师对此都还没有作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甚至认为德育就是系部主任、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事,与其他教师无关,更不用说在平时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德育渗透的原则
1.教者要身教。
教师的行为是最直接的教育榜样。教师无激情,则学生无激情;教师无规范,则学生无规范;教师无思想,则学生无思想。想要学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师就要首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专业课教师要利用与学生接触较多的机会,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都注重自己的言行,成为实践道德规范的先行者,为学生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2.要尊重学生。
尊重是课堂的起点和前提。把尊重带进教室,要求师生彼此尊重,但首要的还是教师尊重学生,从心理上、人格上尊重他们,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切忌当众数落或训斥学生,让他们下不了台。
二、如何在汽修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1.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
汽修教师一定要牢固树立在每一门汽修课程中渗透德育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是全面实施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在专业课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现在的汽修教学已经由原来的班级式教学转变为模块教学、小组教学等方式。在这种教学形式的转变上,老师的教学观念也要跟得上。要在模块教学和小组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提高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态度提供条件。在备课过程中要吃透教材,针对中职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心理特征,确立本课程相应的德育目标,实行德育目标控制,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滲透教育。同时也要根据中职生的具体特点,对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德育内容进行系列化、完整化,以求得较好的综合效应。
2.创立良好的德育情境。
汽修专业原来的上课模式是,老师上课就是一味的灌输,学生机械的接收。这种上课模式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可以将专业课教学搬到汽修一体化维修课堂,甚至是搬到汽修企业的车间,采用“车间课堂”的理念开展教学,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专业知识,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形成,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参加到汽修企业的实际生产中去,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甚至可以找学生模拟车主来修车,学生模拟接待、学生模拟修车等形式来开展教学,同时也可以将汽修企业出现的案例掺入教学中,通过这样的案例,就起到了教育学生做事要认真、细致的效果。
3.制定三维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制定包含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养目标。比如在将《进气压力传感器的检测》这节课上,制定的知识目标为:掌握进气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技能目标为:(1)能够对进气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测;(2)能够灵活利用其检测知识解决真车上的问题。素养目标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因为在汽修企业实际生产中,汽修企业要求汽修工人要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只有学会合作,劳动效率才能提高,所以对于我们的中职汽修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很重要。在教学组织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自己的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各个小组之间开展竞赛,评出优胜组,并给予相应的奖励。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另外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参与,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态度。因为学习也是一种劳动,是更高层次的劳动,在这种高档的劳动学习中,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去主动思考,多动脑,把他们的智慧充分发挥出来。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教学的目的主要倾向于学生的汽修技能,掌握基本操作,而课外对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多让学生关注汽修行业的发展,有机会的话,让更多的学生和汽修企业以多种形式接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外成为课内所学知识有益的巩固、补充,从而促进课堂教与学,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
4.采用科学的课堂管理理念。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采用“5S”的管理理念,我们也可以将这个管理模式引进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5S”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及“素养”。整理:就是分开那些需要与不需要的物品,及时丢弃一些不需要的物品,提高场地的整洁度,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整顿:把一些有用的物品分门别类的整理好。清扫:将工作场所、环境、设备等上面的灰尘和污垢及时的清扫干净。清洁:划分责任区,使得每人都有事可做。素养: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于汽修专业课程而言,尤其是实训课程,更加能显现出“五S”管理的重要性。我们在上汽修专业实训课程时,首先将汽修实训室需要和不需要的物件分开,及时将不需要的东西清理掉。整顿:将我们汽修的工具、设备、部件等分门别类的整理好。清扫:每次上课后要及时清洁使用过的工具、设备。清洁:给每个学生划分责任区,提高学生的责任感。素养:需要我们的学生严格遵守汽修实训室的相关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下去,学生在走上社会时就会与企业要求之间零距离对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也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结语
总之,在汽修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知识技能的提升和德育教育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社会的角度,对于全面提升整个汽修行业劳动者整体素质,增强汽修行业人员的整体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汽修专业教师要全面提升对汽修专业课程渗透德育工作的认识,使中职类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培养教育再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陆浩勤,黄巍,彭茂清.中职校德育在专业教学中的渗透模式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2,1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