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周,沪综指重上60天均线,由监管风暴引发的杠杆熊市已然终结。本轮熊市来得猛去得急,既是“国家队”救市定海神针效应的彰显,又是“人造熊市”可控性的明证。在美股重回历史高位的引领下,A股有望回归“正常市”。
行政之手的巨大威力。
本周三和周四,沪综指打破“久盘必跌”的定律,在券商、银行股的拉动下,重回3500点上方,摆脱了此前10个交易日沿着60天均线下行的窘境。
经验显示,券商股是牛市风向标,一旦集体发飙,往往意味着增量资金的入场。乐观者据此判断“牛市重现”;而悲观者则认为,这或许是蓝筹补涨、题材股回落的先兆。
按照华尔街的通常定义,从底部反弹20%即为“牛市已到”。沪综指本轮反弹截至周四的最大涨幅已达25.8%,是否牛市已到?谨慎来看,A股市场波动性大,上蹿下跳的猴市特征明显,教条式判断牛熊市道易引来灭顶之灾,趋势性跟随或更为淡定。
回头来看,沪综指自6月15日见顶5178点之后,历经42个交易日跌至2850.7点(8月26日最低位),其中收跌的交易日仅有29个。跌势如此急且猛,直接推手是超级监管风暴下的去杠杆熊市。沪指在暴跌45%之后又大涨25.8%,史上最猛熊市能迅速结束,显示行政之手在“人造熊市”匆匆来去中的巨大威力。
相比之下,美股要淡定得多。标普500指数前期低位为8月25日的1867点,较5月21日创下的历史高位2134点仅有12.5%的跌幅。本周三,标普500收于2109.8点,基本上收复前期失地。
年末要拯救大兵“国家队”
9月下旬,高层表示,“市场已经进入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阶段”,实际上已定义本轮行情的性质——先修复市场漏洞,缩窄股指跌幅,再恢复投资者信心和市场功能,最终回归正常市场,进入投资融资良性循环。
何来正常市场?首先是不再频现动辄千股跌停的极端行情,其次是IPO发行重启,第三是“国家队”直接救市行为逐渐淡出。
和正常市场相对的是异常市场。上半年配资现象愈演愈烈催生了杠杆牛市,恶果是投资氛围的极度疯狂。自6月至10月一再升级的监管风暴,则直接催生挑战市场承受极限的“人造熊市”。毕竟,在短短4个多月内完成以万亿元为单位的违规配资清理计划,无疑是全球证券监管史上的罕见手笔。
从政治层面来看,“人造熊市”的本意是治乱市用重典,意在长治久安,而不是人为打压股指。截至9月30日,“国家队”持股市值约为36942亿元,据估算本轮救市行动至少耗资1.26万亿元之巨,且一度出现浮亏现象。如果说华尔街投行的潜规则是“绝不能与政府对着干”,在政策市特征明显的A股市场,高层岂会漠视“国家队”资金长期巨亏?做空者因此易成股市暴跌的“替罪羊”。
反向推理来看,要让“国家队”资金有序淡出,必须让其盈利且“体面有序退出”,这需要培养适合的市场氛围和强大的接盘对手,前提是持续的赚钱效应。
并购大餐演绎结构牛市
本周,美股重回历史高位,A股借此壮了胆气,但要重回大牛市,仍有不易跨越的高门槛。
从金融行为学来看,亏损带来的挫败感的强度,是赚钱兴奋度的三倍。前期熊市中直接让一批高杠杆的大户和中户爆仓出局,近期对私募巨头徐翔的查处让游资做多顾虑增加,这批人恰恰是A股散户中最活跃的力量,其对疼痛的记忆绝对不止七秒钟,至少是以季度甚至以年来度量的。同时,一些配资链条上的中介机构遭遇重惩,杠杆牛市难以在短期内卷土重来。
“Money talks”。尽管券商银行股本周有所表现,但是,脉冲性行情的概率偏大,因为增量资金难以像上半年一样大举入市,存量资金亦无法再度放大债务杠杆,短期内,蓝筹股行情仍欠东风。
也就是说,并购牛市仍是当前股市阻力最小的运行方式。毕竟,新股发行短期内难以重启,监管层对并购重组的审核也在提速。从宏观调控层面看,化解周期性企业产能过剩的有效对策,亦是鼓励相关企业借道资本市场加速重组合并。对新兴产业来说,并购重组更是迅速做大做强的快速通道。
最近,同方国芯拟定增募资不超过800亿元,用于投资存储芯片工厂、收购台湾力成25%股权,以及收购芯片产业链上下游的公司,这无疑是一块试金石。虽然该公司股价周五应声涨停,但市场和监管部门能否承受这笔史上第二大定增单子,仍是个悬念。如果市场反应颇佳,类似并购大戏将频频上演,从而催生一波并购牛市。乐观来看,低市值股票的壳资源板块、传统周期性行业的转型概念,以及国企央企改革和并购题材,将成为年末股市盛宴的“主菜”。
行政之手的巨大威力。
本周三和周四,沪综指打破“久盘必跌”的定律,在券商、银行股的拉动下,重回3500点上方,摆脱了此前10个交易日沿着60天均线下行的窘境。
经验显示,券商股是牛市风向标,一旦集体发飙,往往意味着增量资金的入场。乐观者据此判断“牛市重现”;而悲观者则认为,这或许是蓝筹补涨、题材股回落的先兆。
按照华尔街的通常定义,从底部反弹20%即为“牛市已到”。沪综指本轮反弹截至周四的最大涨幅已达25.8%,是否牛市已到?谨慎来看,A股市场波动性大,上蹿下跳的猴市特征明显,教条式判断牛熊市道易引来灭顶之灾,趋势性跟随或更为淡定。
回头来看,沪综指自6月15日见顶5178点之后,历经42个交易日跌至2850.7点(8月26日最低位),其中收跌的交易日仅有29个。跌势如此急且猛,直接推手是超级监管风暴下的去杠杆熊市。沪指在暴跌45%之后又大涨25.8%,史上最猛熊市能迅速结束,显示行政之手在“人造熊市”匆匆来去中的巨大威力。
相比之下,美股要淡定得多。标普500指数前期低位为8月25日的1867点,较5月21日创下的历史高位2134点仅有12.5%的跌幅。本周三,标普500收于2109.8点,基本上收复前期失地。
年末要拯救大兵“国家队”
9月下旬,高层表示,“市场已经进入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阶段”,实际上已定义本轮行情的性质——先修复市场漏洞,缩窄股指跌幅,再恢复投资者信心和市场功能,最终回归正常市场,进入投资融资良性循环。
何来正常市场?首先是不再频现动辄千股跌停的极端行情,其次是IPO发行重启,第三是“国家队”直接救市行为逐渐淡出。
和正常市场相对的是异常市场。上半年配资现象愈演愈烈催生了杠杆牛市,恶果是投资氛围的极度疯狂。自6月至10月一再升级的监管风暴,则直接催生挑战市场承受极限的“人造熊市”。毕竟,在短短4个多月内完成以万亿元为单位的违规配资清理计划,无疑是全球证券监管史上的罕见手笔。
从政治层面来看,“人造熊市”的本意是治乱市用重典,意在长治久安,而不是人为打压股指。截至9月30日,“国家队”持股市值约为36942亿元,据估算本轮救市行动至少耗资1.26万亿元之巨,且一度出现浮亏现象。如果说华尔街投行的潜规则是“绝不能与政府对着干”,在政策市特征明显的A股市场,高层岂会漠视“国家队”资金长期巨亏?做空者因此易成股市暴跌的“替罪羊”。
反向推理来看,要让“国家队”资金有序淡出,必须让其盈利且“体面有序退出”,这需要培养适合的市场氛围和强大的接盘对手,前提是持续的赚钱效应。
并购大餐演绎结构牛市
本周,美股重回历史高位,A股借此壮了胆气,但要重回大牛市,仍有不易跨越的高门槛。
从金融行为学来看,亏损带来的挫败感的强度,是赚钱兴奋度的三倍。前期熊市中直接让一批高杠杆的大户和中户爆仓出局,近期对私募巨头徐翔的查处让游资做多顾虑增加,这批人恰恰是A股散户中最活跃的力量,其对疼痛的记忆绝对不止七秒钟,至少是以季度甚至以年来度量的。同时,一些配资链条上的中介机构遭遇重惩,杠杆牛市难以在短期内卷土重来。
“Money talks”。尽管券商银行股本周有所表现,但是,脉冲性行情的概率偏大,因为增量资金难以像上半年一样大举入市,存量资金亦无法再度放大债务杠杆,短期内,蓝筹股行情仍欠东风。
也就是说,并购牛市仍是当前股市阻力最小的运行方式。毕竟,新股发行短期内难以重启,监管层对并购重组的审核也在提速。从宏观调控层面看,化解周期性企业产能过剩的有效对策,亦是鼓励相关企业借道资本市场加速重组合并。对新兴产业来说,并购重组更是迅速做大做强的快速通道。
最近,同方国芯拟定增募资不超过800亿元,用于投资存储芯片工厂、收购台湾力成25%股权,以及收购芯片产业链上下游的公司,这无疑是一块试金石。虽然该公司股价周五应声涨停,但市场和监管部门能否承受这笔史上第二大定增单子,仍是个悬念。如果市场反应颇佳,类似并购大戏将频频上演,从而催生一波并购牛市。乐观来看,低市值股票的壳资源板块、传统周期性行业的转型概念,以及国企央企改革和并购题材,将成为年末股市盛宴的“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