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肘关节脱位并肘部骨折的损伤机制、形态特征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骨科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2例肘关节脱位并肘部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3.6~12.0岁,平均7.6岁;受伤时间6 h~32 d,平均3.5 d。按肘关节脱位方向分为后侧脱位6例,后外侧脱位4例,前侧脱位2例;12例均为高能量损伤所致,伴前臂暴力旋转性损伤,其中5例为车祸伤,4例为高处坠落伤,2例为电动机皮带绞伤,1例为洗衣机绞伤。12例均行手术治疗,复位肘关节,骨折用克氏针或张力带钢丝固定,修复肘关节侧副韧带。
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23个月,平均13.5个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稳定性好,肘部骨折骨性愈合,无肘关节再脱位;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伸屈活动度为90°~145°,平均125°,旋转活动度为85°~155°,平均130°,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7例,良4例,优良率91.7%(11/12例)。
结论儿童肘关节脱位多由高能量损伤及前臂暴力旋转性损伤所致,极易合并不同类型的肘部骨折和严重的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应积极手术治疗,恢复肘关节的正常解剖关系,重建肘关节的稳定性,恢复肘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