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及对策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girl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闽台在农业方面的合作有长期、良好的基础,在资金、技术、市场、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区域空间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由于各种原因,两地农业合作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建立健全闽台农业合作机制,加强闽台农业合作沟通协商、产业及产品产销对接、人力资源和技术交流,有效化解风险,形成闽台全面农业合作体系,有利于实现闽台农业合作双赢。本文分析了闽台农业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闽台农业合作的可行性,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闽台农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闽台,农业,合作
  
  闽台农业合作一直走在两岸合作交流的前列,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作用。由于闽台两地自然条件最为相似,农作物种类、栽培技术、耕作制度等也基本相同,在资金、技术、市场、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区域空间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加上两地血缘相亲、语言相通、文化信仰及习俗相仿,发展前景倍受重视。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干扰,闽台农业合作机制的建立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两地农业合作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闽台农业合作的现状及特点
  海峡两岸农业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频繁接触、广泛交流。在蔬菜、果树、畜牧兽医、动植物检疫、渔业、食品加工和生物技术等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闽台农业合作不仅推动了福建省农业科技进步,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大陆成为台湾食品产业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发展腹地,同时也为台湾农业的顺利升级及进一步拓展提供了机会与空间。闽台农业合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政治因素影响明显
  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由于台湾当局历史上因政治因素进行限制,致使两岸农产品贸易一直处于非正常状态。根据福建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的相关资料分析福建对台农企、品种、设备引进数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1992、1995、1996、2001这几年是两岸关系的紧张期,因此闽台农业方面的合作较少;而1979、1985、1993,以及2005年以后都是两岸关系较为改善的时期,因而全都是福建对台农业引进的高峰年。
  (二)闽台农业合作的主体是仍表现为民间合作
  目前,福建引进不少台湾动植物良种,仍是以民间引进为主,且在全部动植物良种引进中占九成左右。从台湾引进的优良农业品种以及相关的一些技术,都是通过闽籍台胞探亲访友、旅游观光、参观访问等取得,或由渔民从海上带进,抑或通过第三国或地区专家、学者中转。而通过香港以官方渠道引进的仅占不到一成。
  (三)漳台、厦台农业合作突出
  长期以来,漳州一直是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的重点区域。漳州拥有大量的平原丘陵,丰富的土地资源为种植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漳州已成为全国农业利用台资最多的地级市、台商投资农业的密集区、台湾农业外移基地和台湾农业科技信息示范、辐射窗口。而厦台农业合作在近两年呈现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新建的台湾农产品厦门中转站成为福建乃至全国最大的一家专业化的台湾农产品中转批发站,承担着台湾鲜活农产品在大陆地区的中转任务。
  (四)台资农业投资涌现出新特点
  近年来,闽台农业合作持续升级,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范围由沿海向内陆山区推进,台资农业投资呈现以下新特点:一是台资由短期试验性投资向中长期性投资转变,二是由单一、小型向产业整体配套发展;三是投资领域从沿海向山区梯度延伸;四是由单一的种植业向种植、养殖、加工业全面拓展;五是由"三来一补"、合资、合作过渡到独资为主,建立实验区后引进的台资企业;六是多数投资企业经营良好,大部分的台资企业增资扩厂,并已获得预期投资回报。
  二、闽台农业合作可行性分析
  台湾与福建山水相依,有着特殊的血缘与地缘关系,闽台农业合作作为两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沿革了闽台合作的历史,而且还能够开创闽台合作的未来,闽台农业合作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一)闽台农业合作互惠互利
  台商在福建投资兴办农业企业,加快了福建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与此同时,台湾从福建及大陆其它地区引进优良农业种原也取得丰硕成果。从1993年开始,台湾农政部门逐年编列预算委托民间团体或农业学术单位,办理两岸农业技术及种原交流计划,已引进大陆上百个种原。引进种原大多数在台湾农业试验所种原库保存。经观察试验和专家评估认为,大部分品种极具改进、发展潜力。台湾还把引进福建丰富的动植物种质资源和农业基础研究成果列为引进的重点,在台湾加以消化和利用。
  (二)闽台农业的互补性
  台湾农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步入现代农业的行列,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资本、技术、经验和市场营销网络等优势,但台湾岛内市场小,耕地面积少,农业资源贫乏,生产成本高,威胁着台湾农业的生存与发展。福建农业总体上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阶段,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相对廉价的土地,充裕的农业劳动力。同时由于农民收入不高,农业资本积累缓慢,在金融、营销、推广等方面也缺乏经验,需要引进台湾资金、技术与市场营销经验等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
  (三)闽台农业合作的新契机
  2009年4月26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南京紫金山庄签署《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宣布将开通两岸定期航班、就大陆资本赴台投资达致共识,标志着两岸"三通"已经全面实现。2009年5月23日,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条例》。这些,都为闽台农业合作提供了全新的契机。
  (四)福建是台湾农业外移的重要目的地
  由于经济发展导致台湾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形成新的压力,目前台湾除保鲜水果、蔬菜、花卉及部分植物的制品仍保持一般比较竞争力外,大多数台湾农业品正逐渐成为劣势竞争产品,台湾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优质稻米、蔬菜、水果、花卉、渔业与部分土特产上,而将不具竞争力的农业生产转移到大陆,两岸农业合作的事实证明,台湾农业外移的出路在祖国大陆,尤其是一水之隔的福建。福建将逐步成为台湾重要的农产消费市场和中转基地。
  三、闽台农业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闽台农业合作有长期、良好的基础,具有很强的优势,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闽台农业合作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机制、体制不健全,盲目、重复引种与消化创新能力不足
  闽台合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商贸、检验检疫等各个方面,因此相关的政策法规、体制机制、协调体系还有待在目前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品种的引进仅仅是开端,而检疫、试验、筛选、改良、鉴定、繁殖、示范等则是更重要、更繁杂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投入进行这些后续工作。
  (二)投资环境不够完善,产业间对接能力较弱
  投资环境不够完善是影响闽台农业合作的又一问题,作为台资引进大省江、浙、沪、粤等地普遍实行低地价、低税收等政策,政府重商、扶商、富商的诚意,吸引了不少台商前往。由于相关部门沟通配合不够,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项目审批环节繁多,审批手续繁杂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闽台农业产业之间的对接能力较弱。福建省在吸引台商来闽投资农业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但由于缺乏土地、资金等有力的支持,在承接台湾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农业产业方面显得十分乏力。同时台商在闽融资困难、外汇使用不便。
  (三)闽台农业科技交流落后于产业合作
  目前闽台农业科技交流总体上处于相互了解阶段,福建赴台进行农业科技交流的科教人员相对偏少,进行合作研究也有待探讨。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与福建的农业科技、教育与产业结合不紧密等体制性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与两岸之间的政治因素有关。但从长远和整体来看,闽台农业科技合作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部分来闽投资台商相继到农业科研单位寻求技术协助,许多技术单位已通过技术援助、产业咨询服务等方式,帮助台资农业企业发展。
  (四)闽台农业合作的涉及领域偏窄、合作的层次偏低
  台商在闽农业投资以种养业居多,农产品加工业滞后,两岸农业合作中种养业与产品加工业的比例失衡,农产品基本上以初始态进入市场,风险大。农业合作的其他领域特别是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的整体策划包装、运输、销售等方面的农业企业数量更少、规模也小。闽台联合开拓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更少。同时闽台农业合作更多的还是局限于物种交流、初级农产品贸易等层次较低的产业合作,而较高层次的合作较少。
  四、进一步加强闽台农业合作的几点对策分析
  针对目前开展闽台农业合作存在的种种困难,应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来克服这些障碍,促进闽台农业合作的顺利、健康、持续发展。
  (一)制定闽台农业合作规划,构建长效合作机制,提高吸收与创新能力
  把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纳入福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是福建现代农业发展的特色,也是福建农业对外开放的重要部分。因此,应正确把握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的发展趋势,因势利导,与《福建现代农业规划纲要》相适应。同时开展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必须符合福建产业政策及各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同福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向相结合。还要以技术合作为突破口,提升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层次与水平闽台农业技术各有所长,互有优势。并且要加强对引进农业品种的筛选,避免重复引进与盲目引进,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对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能力。
  (二)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提升闽台农业的产业对接能力
  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提升闽台农业的产业对接能力,促进闽台农业资源进一步整合与优化配置是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关键。良好的投资环境是进一步加深闽台农业合作的重要因素;通过政策创新,以市场运作的方式提高两岸农业合作中的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为台商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同时还要增加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且要充分利用福建省目前已有的经贸招商活动大平台,不断吸引更多的台商到福建进行考察投资,充分吸收利用台湾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农业产业,进一步提升闽台农业的产业对接能力。同时要抓住台湾农业资本直接投资所带来除农业资本外的先进农业品种和生产技术、营销网络和管理理念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将这些生产要素与福建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传统农业资源要素充分结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两岸双赢目标。
  (三)加快闽台农业合作实验区的建设,推动其向专业化、科技化发展
  国务院台办、商务部、农业部曾正式批准福建省在原有福州、漳州两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基础上,建设覆盖全省的"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其建设目标是:建成台湾农产品输入的区域物流集散基地、台湾农业外移的吸纳基地、台湾农民再创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构筑两岸人员、科技、信息交流的平台,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引进消化的平台和探索农业改革与发展机制创新的平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联手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区域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试验区的窗口作用、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试验区的建设有利于提升闽台农业合作层次,促进其从目前较多的农业生产性合作向更高层次的全面农业技术交流、合作研发、共同经营的方向延伸。
  (四)拓展闽台农产品贸易的深度与广度
  针对闽台农业合作的涉及领域偏窄、合作的层次偏低,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拓展闽台农产品贸易的深度和广度:首先做好闽台农业交流合作平台,通过举办博览会、经贸交易会、经贸恳谈会、"台交会"、农业合作交流洽谈会、农业合作投资洽谈会等大型农业对台招商活动,加强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台农业招商的重要平台。其次做好与台湾农业组织的交流,要充分发挥福建省民间社团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密切与台湾各类农业组织的联系沟通,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两岸民间联谊会、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和农业交流会、研讨会,不断扩大与台湾农业组织的交流,借鉴台湾农业组织的成功经验。最后加强与台湾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建立闽台农业科技创业园,扩大闽台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和合作。
  综上所述,闽台农业合作的发展不但有利于闽台农业产业的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目的,同时,也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建立闽台农业合作长效机制, 形成闽台农业生产资料供给、农业生产、农产品储藏加工及销售等环节的全面合作体系,开展包括农产品种养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疫苗研制、动植物检疫防疫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共同合作。要通过建立健全闽台农业合作机制,全面提升闽台农业合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条例》,2009年5月23日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2] 林卿,郑胜利,黎元生.两岸[三通]与闽台经贸合作[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 中共东山县委,《扩大闽台农业合作,推动两岸产业对接》,福建农业,2007(2).
  [4] 陈益忠,《浅析龙台农业合作问题与发展对策》,台湾农业探索, 2006(04).
  [5] 福建省农调队,《当前加强闽台农业合作的策略思路》,2005年10月12日.
  [6] 林翊,林卿,《深化闽台农业合作 推进福建新农村建设》福建农业,2007(05).
  [7] 郑钱华,《进一步提升闽台农业合作水平的新思路》[J],台湾农业探索,2005(1).
  [8] 马英九、萧万长,《台湾农业政策》.
  [9]张兴夏,《闽台农业合作的探讨》福建农业,2006(10).
  福建省台湾农业研究中心,杨军,《浅谈新形势下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策略》.
  [10] 亚明,《务实推动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N],人民日报,2006-06-09(4).
  [11] 王知桂,《闽台农业合作的发展空间及其拓展探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2).
  作者简介:孙雅健(1975.12-),女,江苏人,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利用表面活性剂和有机试剂的增感作用,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FAAS)测定了啤酒样品中铁元素-的含量。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和有机试剂对测定的增感作用,铁增感1.9倍,还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用此方法分析啤酒样中元素铁的含量,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回收率在95.8%-106.1%之间。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啤酒;铁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
期刊
摘要:咸阳在历史上大体有三个城址,且都位于渭河北岸,其迁城的原因体现在"人地矛盾"这个方面,而渭河在其中起着穿针引线的贯通作用。本文从渭河周围环境的破坏、移民以及渭河北移这三个方面来阐述咸阳迁城的原因。  关键词:咸阳迁城;环境破坏;移民;渭河北移;人地矛盾    渭河是养育关中平原的母亲河,因而自古就有很多城市临渭河而建。咸阳以位于"九嵕山南,渭水之北,山水皆阳"而名。据《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三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2009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总体状况,具体分析了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其快速发展的原因,对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提高整体创新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 烽火通信    1 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2005-2009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逐年稳定增长的趋势,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增长值、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等各项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
期刊
摘要:P2P技术的出现深刻改变了网络中信息的传递模式,使用户在不依赖中心服务器的情况下,自由地交换、共享文件,真正回归了互联网的技术特征与价值理念,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P2P技术在给网络用户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和法律问题。本文首先讨论P2P技术的相关问题,其次讨论间接侵权的一些理论问题,最后根据前面两章的论述,指出我国应对P2P间接侵权问题的立法不
期刊
摘要:在工程建设领域蓬勃发展的同时,工程项目目标冲突也随之显现出来。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技术难度大、内外部关系复杂,使甲乙双方常常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由于各自追求的项目目标不一致而产生项目目标冲突。如由于甲乙双方通常呈现基于合同的短期合作关系,双方更多的追求眼前利益,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超出计划工期和成本预算以及质量水平达不到标准等引发双方冲突的现象频发;施工单位为了从合同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常常
期刊
摘要:根据现代管理学的观点,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工程项目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无时无刻地伴随着冲突。项目的一次性、复杂性、多目标性决定了项目中冲突存在的必然性。质量、进度、费用是项目管理三大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业主和施工单位对三大目标的要求不一致,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双方经常会产生项目目标冲突。传统的冲突处理方法重在事后控制,而对于建筑工程这一特殊领域,一旦发生冲突后果可能相当严重,因
期刊
摘要:"自甘风险"是一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都有的加害人免责事由之一,但我国对其研究和应用却较少。本文拟就该原则的由来和发展以及概念和构成要件为基础,初步探讨"自甘风险"原则在体育侵权领域的适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在体育侵权案件中,只有对危险性质、危险发生的时间、构成自甘风险的要素、体育比赛的性质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在审理体育侵权案件中正确的适用自甘风险,从而为体育发展的法制化建设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在数量上不断扩大,质量上也有所提高,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一样,己发展成为建设工程领域的四大主体之一,同时也由于建设工程监理在建设工程全行业中的所占资金投入比例较小,项目监理部的固定资产投入要求较低(除电脑和测量仪器外,几乎不需要形成规模的设施、设备),特别是因为市场竞争加剧,建设工程监理市场的恶性压价,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采用阴阳合同、低质低价等不规范行为
期刊
摘要:自然条件制约、销售渠道不畅,这都给新寨这个古老的瑶族村落在新时期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市场经济对传统种植业形成巨大冲击的情况下,新寨应该如何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新寨 特色农业 八角     一、新寨地区的概况  1.自然地理概况  新寨位于广西百色市凌云县逻楼镇北部,是一个纯蓝靛瑶胞聚居的自然屯。新寨东连凤山县、巴马县,西接田林县,南邻右江区,北与乐业县枕连,距镇政府约10
期刊
摘要:在宁启铁路铺架施工中,中国中铁一局新运公司三队承担着全线111.67公里线路、218孔桥梁的精测接收、底碴预铺、K车卸碴、线路养护及道岔铺设施工任务。全队共有员工188人,其中劳务工159人,下辖两支外协劳务队。在宁启线施工中,三队注重通过制度约束和情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劳务工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较好的激发了广大劳务工们的工作热情,保证了三队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