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1999年开始,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使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到了大众化阶段。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更是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人,是2001年毕业生人数的两倍。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本文针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以及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作了客观与多视角下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从社会、政府、学校和大学生几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思考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发展,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高校大学生就业难既是一个社会问题,又是一个学校和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的综合反映,同时它也是一个关系到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问题。从1999年起,我国高等院校逐步扩大招生规模,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据教育部统计:200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45万人;2003年毕业生为212万人;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人;2005年毕业生为338万人;2006年毕业生为413万人;2007年毕业生为495万人,今年达到创纪录的550万人。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离校时就业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就业人数虽说在持续增长,但当年未就业的学生又给后面的毕业生就业造成更大的压力。可以说,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高校扩招给就业工作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把解决好今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抓。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每年都有几百万的莘莘学子抱着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理想走出高校大门。然而现实并非这些天之骄子”所想象的那样,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找到工作,毕业即失业。这不仅是曾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的悲哀,也是政府和社会的一大痛疾,曾经的天之骄子,被谁抛弃了?用人单位困惑:大学生在办公室干事不如中专生,在工厂干事不如技术工人。他们到底能干什么?大学生也困惑:居然被单位招过来跑腿打杂,收入也压得很低,甚至有些是零工资就业。
上面大学生对就业的困惑与迷茫,这其中也反应了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现状。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初次就业率就逐年下降
1999年以来,经过几年的扩招,我国已进入教育“大众化”阶段。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生为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达413,比2005年增加75万人。随着人数的增就业市场压力增大,必然形成对高校毕业生的冲击,使其市场相对缩小,就业与市场的逐渐显现出来。据统计,2004年大学生初次率为73%,2005年为72.6%。可以预计,随学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突出。
(二)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显示:06届大学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表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仅有20.08%的受调查毕业生表示“自信可以合适的工作”;而高达42.96%的毕业生表示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显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有28.87%的毕业生则明确表示“现在就业困大,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另外,有8.09%的毕业生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
(三)地域差距明显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和产业规模集中在东部沿海一些地区,而高校的扩招,全国各地却是均衡的,这使我国一些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人事部《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显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及一些中心城市对毕业生需求旺盛,中西部地区的需求有所增加,而一些边远省区及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需求仍不足。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就业区域限定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由此造成非常严重的挤“独木桥”现象,挤不上的学生却对其他地区的岗位“不屑一顾”。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成因
(一)大规模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
一部分学生毕业以后不能立即找到工作或没有找到满意工作,但是他们不放弃,仍在锲而不舍地追求。这些人是在校大学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刚刚走出校门,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的软肋并且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一部分社会经验,更加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对工作更加渴望、更善于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因此,在就业市场上,他们比在校大学生更有优势,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成了很大的冲击。而且,在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社会就业趋势都将是供大于求,使这个问题将一直存在并越来越严重。
(二)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及下岗工人再就业也对大学生就业形成不小的冲击
他们可能在专业知识、综合素质方面比不上大学生,但是在工作经验、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比大学生强得多,而国家的政策更倾向于照顾他们。特别是下岗后,许多工人能及时充电,在一些操作性强的岗位上,他们更有优势。
(三)大学生自身也存在问题
大学生在就业时普遍存在期望值过高、没有正确就业观的现象。他们不能正确给自己定位,不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较小,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大学毕业生是一种稀有资源,就业层次一直比较高。尽管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学生的精英就业观念却没有改变,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其实,边远地区、西部更需要大学生去建功立业,只要能为国家做贡献,能实现自身价值,在哪里、做什么工作都是一样的。而且根据国家的政策,大学生更容易在西部建功立业。另外,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工作,创业意识更差,也是就业观上的一个突出问题。
(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个别高校在扩招时,盲目建立新专业,很少做人才市场调研,在建立新专业时,也没有与用人单位结合,不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符合用人单位的标准,甚至于滞后社会的发展。高校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盲目地设置专业,既是资源的浪费,也造成
了学生就业的供给失衡,从根本上阻碍了大学生就业。
三、针对大学生就业应采取的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甚至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只有正确认识和妥善解决,才能有效地缓解当前颇为严峻的就业形势。
1.完善政策体制,合力构建良好就业平台
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指出:“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科学规划、完善制度、端正态度、正确引导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政策调控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保障。我们国家一向重视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调控,多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办法,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人事部《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6号)及应届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的优惠政策等,都从政策层面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打造了良好的平台。今后,如果在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活化用人制度、改变因地域原因造成的收入差别、促进就业相对公平、合理调控和配置毕业生资源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政策,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必将有力改变就业现状。
2.多方合力,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大学生心理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矛盾无助的焦躁、悲观思想情绪与茫然、疑虑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因此,各级教育机构、各类学校以及家庭和学生本人,要大力加强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正确引导学生本人自我激励、自我反思、自我慰藉,同各种不良情绪做斗争,找出自身心理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转变就业观念,使自己的思想从陈旧的条条框框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就业环境的新变化,对症下药。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学生要多理解、多支持、多关怀,同时加强正确面对挫折教育,用理性的心态面对现实,让学生充分的“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能够“接受他人,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勇于挑战”,使之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走上就业、择业、创业的成功之路。
3.强化职业规划意识,做好就业前期准备
就目前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许多人不是输在“找工作”上,而是他们从入学时起,就缺乏对未来的总体规划,在大学学习阶段没能有效的丰富和提高自己,自身修养不够。《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明确指出:“对于个体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必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传统的职业价值观必须改变,职业价值观念的转变还包括从就业到创业的转变,要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因此,从教育和引导的角度来说,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和学生个体都必须高度重视和强化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和培养,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清晰性原则、挑战性原则、变动性原则,在大学阶段建立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通过有目的性培养和正确引导,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一个客观而清晰的目标和展望,这样,才能赢在起跑,胜在未来。
4.全社会通力合作,打造就业教育的全程化、专业化
就业教育的全程化、专业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对提高就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至关重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在招生地域、招生专业、招生指标等方面深入调研,科学布局,进行宏观调控;对高中老师和高考学生及家长进行就业观念教育,尽量避免“热门”专业拥挤不堪和“冷门”专业无人问津的情况出现,以促进各高校招生状况的相对均衡,有效改变毕业时的“一窝蜂”,不能把问题简单的“上传”给高校,以期在全社会范围内达成对就业工作的共识。各高等院校在已建立的就业工作领导体系和制度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工作发展方向,加大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全员参与,充分整合、利用全校教学管理资源,开展全方位、立体型就业指导活动;同时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专业结构,积极研究预测未来人才的需求状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自主创业,实现就业教育的全程化、专业化。
就业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正确认识和妥善解决,才能有效地缓解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制约大学生求职的因素有很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缓解和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龙艳,唐良辉,王春亮.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
[2]田先梅.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解决之道[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7[4]。
[3]郑纯,李浩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途径初探[J].职业,2007[6]。
[4]狄成杰、朱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建议》[J].经济纵横,2006。
[5]李娜,刘艳玲等.以人为本打造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
[6]郑志宏,蒋蔓萍,朱军.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思考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发展,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高校大学生就业难既是一个社会问题,又是一个学校和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的综合反映,同时它也是一个关系到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问题。从1999年起,我国高等院校逐步扩大招生规模,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据教育部统计:200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45万人;2003年毕业生为212万人;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人;2005年毕业生为338万人;2006年毕业生为413万人;2007年毕业生为495万人,今年达到创纪录的550万人。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离校时就业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就业人数虽说在持续增长,但当年未就业的学生又给后面的毕业生就业造成更大的压力。可以说,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高校扩招给就业工作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把解决好今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抓。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每年都有几百万的莘莘学子抱着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理想走出高校大门。然而现实并非这些天之骄子”所想象的那样,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找到工作,毕业即失业。这不仅是曾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的悲哀,也是政府和社会的一大痛疾,曾经的天之骄子,被谁抛弃了?用人单位困惑:大学生在办公室干事不如中专生,在工厂干事不如技术工人。他们到底能干什么?大学生也困惑:居然被单位招过来跑腿打杂,收入也压得很低,甚至有些是零工资就业。
上面大学生对就业的困惑与迷茫,这其中也反应了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现状。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初次就业率就逐年下降
1999年以来,经过几年的扩招,我国已进入教育“大众化”阶段。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生为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达413,比2005年增加75万人。随着人数的增就业市场压力增大,必然形成对高校毕业生的冲击,使其市场相对缩小,就业与市场的逐渐显现出来。据统计,2004年大学生初次率为73%,2005年为72.6%。可以预计,随学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突出。
(二)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显示:06届大学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表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仅有20.08%的受调查毕业生表示“自信可以合适的工作”;而高达42.96%的毕业生表示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显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有28.87%的毕业生则明确表示“现在就业困大,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另外,有8.09%的毕业生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
(三)地域差距明显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和产业规模集中在东部沿海一些地区,而高校的扩招,全国各地却是均衡的,这使我国一些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人事部《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显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及一些中心城市对毕业生需求旺盛,中西部地区的需求有所增加,而一些边远省区及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需求仍不足。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就业区域限定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由此造成非常严重的挤“独木桥”现象,挤不上的学生却对其他地区的岗位“不屑一顾”。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成因
(一)大规模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
一部分学生毕业以后不能立即找到工作或没有找到满意工作,但是他们不放弃,仍在锲而不舍地追求。这些人是在校大学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刚刚走出校门,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的软肋并且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一部分社会经验,更加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对工作更加渴望、更善于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因此,在就业市场上,他们比在校大学生更有优势,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成了很大的冲击。而且,在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社会就业趋势都将是供大于求,使这个问题将一直存在并越来越严重。
(二)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及下岗工人再就业也对大学生就业形成不小的冲击
他们可能在专业知识、综合素质方面比不上大学生,但是在工作经验、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比大学生强得多,而国家的政策更倾向于照顾他们。特别是下岗后,许多工人能及时充电,在一些操作性强的岗位上,他们更有优势。
(三)大学生自身也存在问题
大学生在就业时普遍存在期望值过高、没有正确就业观的现象。他们不能正确给自己定位,不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较小,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大学毕业生是一种稀有资源,就业层次一直比较高。尽管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学生的精英就业观念却没有改变,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其实,边远地区、西部更需要大学生去建功立业,只要能为国家做贡献,能实现自身价值,在哪里、做什么工作都是一样的。而且根据国家的政策,大学生更容易在西部建功立业。另外,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工作,创业意识更差,也是就业观上的一个突出问题。
(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个别高校在扩招时,盲目建立新专业,很少做人才市场调研,在建立新专业时,也没有与用人单位结合,不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符合用人单位的标准,甚至于滞后社会的发展。高校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盲目地设置专业,既是资源的浪费,也造成
了学生就业的供给失衡,从根本上阻碍了大学生就业。
三、针对大学生就业应采取的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甚至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只有正确认识和妥善解决,才能有效地缓解当前颇为严峻的就业形势。
1.完善政策体制,合力构建良好就业平台
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指出:“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科学规划、完善制度、端正态度、正确引导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政策调控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保障。我们国家一向重视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调控,多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办法,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人事部《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6号)及应届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的优惠政策等,都从政策层面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打造了良好的平台。今后,如果在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活化用人制度、改变因地域原因造成的收入差别、促进就业相对公平、合理调控和配置毕业生资源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政策,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必将有力改变就业现状。
2.多方合力,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大学生心理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矛盾无助的焦躁、悲观思想情绪与茫然、疑虑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因此,各级教育机构、各类学校以及家庭和学生本人,要大力加强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正确引导学生本人自我激励、自我反思、自我慰藉,同各种不良情绪做斗争,找出自身心理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转变就业观念,使自己的思想从陈旧的条条框框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就业环境的新变化,对症下药。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学生要多理解、多支持、多关怀,同时加强正确面对挫折教育,用理性的心态面对现实,让学生充分的“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能够“接受他人,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勇于挑战”,使之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走上就业、择业、创业的成功之路。
3.强化职业规划意识,做好就业前期准备
就目前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许多人不是输在“找工作”上,而是他们从入学时起,就缺乏对未来的总体规划,在大学学习阶段没能有效的丰富和提高自己,自身修养不够。《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明确指出:“对于个体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必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传统的职业价值观必须改变,职业价值观念的转变还包括从就业到创业的转变,要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因此,从教育和引导的角度来说,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和学生个体都必须高度重视和强化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和培养,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清晰性原则、挑战性原则、变动性原则,在大学阶段建立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通过有目的性培养和正确引导,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一个客观而清晰的目标和展望,这样,才能赢在起跑,胜在未来。
4.全社会通力合作,打造就业教育的全程化、专业化
就业教育的全程化、专业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对提高就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至关重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在招生地域、招生专业、招生指标等方面深入调研,科学布局,进行宏观调控;对高中老师和高考学生及家长进行就业观念教育,尽量避免“热门”专业拥挤不堪和“冷门”专业无人问津的情况出现,以促进各高校招生状况的相对均衡,有效改变毕业时的“一窝蜂”,不能把问题简单的“上传”给高校,以期在全社会范围内达成对就业工作的共识。各高等院校在已建立的就业工作领导体系和制度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工作发展方向,加大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全员参与,充分整合、利用全校教学管理资源,开展全方位、立体型就业指导活动;同时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专业结构,积极研究预测未来人才的需求状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自主创业,实现就业教育的全程化、专业化。
就业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正确认识和妥善解决,才能有效地缓解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制约大学生求职的因素有很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缓解和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龙艳,唐良辉,王春亮.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
[2]田先梅.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解决之道[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7[4]。
[3]郑纯,李浩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途径初探[J].职业,2007[6]。
[4]狄成杰、朱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建议》[J].经济纵横,2006。
[5]李娜,刘艳玲等.以人为本打造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
[6]郑志宏,蒋蔓萍,朱军.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