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与法制课堂是为学生生活服务的,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生活,健康成长的;课程的形式不是单一的,与社区,学校,大自然是相融合的,孩子获得的也不是固定的知识,应是亲身的感受;孩子获得体验后,与语文课程中读写训練相结合,是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时机。
关键词:生活化;主体感受;语言表达
【正文】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如何上好道德与法制课,结合《让空气更清新》的备课经历,谈谈我的感受。
一、教学目标指向生活
课程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
道德与法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让空气更清新》这一课主要是引导孩子关注身边的空气质量,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在设计这一课时,我从孩子熟悉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谈起,让孩子走进社区寻找污染源,关注家乡的空气质量,调查家乡人为了让空气更清新作了哪些努力?最后从课文中走出来再指导孩子的生活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争做环保小卫士。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课程评价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教学方式尊重学生。
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为了让孩子了解家乡的空气质量,我把孩子带出教室,去摸窗台,摸树叶上的灰尘,看天空的颜色,让查阅网站了解空气质量数值,并做好记录;为了查找污染源,领着孩子走进社区,调查民众;为了了解家乡人为环保做出的努力,采访环卫工人,观察水洗马路,空气净化车,查阅网页;为了解雾霾的危害,请教身边的父母,请教社区的医生。我在这些活动中是引导者,也是参与者,孩子们在调查访谈等活动中获得对空气质量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增强了环保意识,也锻炼了孩子的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课程拓展引向读写
道德与法治教科书是教师引导儿童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也可视为学好语文课程的好帮手。在小学阶段,小学生们都十分纯真、可爱,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他们总会流露出自己纯真的想法。如果教师们把小学语文教学与道德与法治教育相融合,引导孩子把获得的感悟写下来,是锻炼孩子表达能力的好机会,也能强化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效果。在设计《让空气更清新》时,在孩子充分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之后,让孩子写下自己的承诺,然后宣读承诺书。在孩子铿锵有力宣读的背后,锻炼的是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化了孩子的环保责任心。
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道德与法治课的老师,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从生活中挖掘学习的内容和素材,让他们在实践中去接受教育,强化小学生的法治观念,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我们要想方设法打造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引领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最新版。
[2]姜亚利关于生态道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课外语文,2015年24期。
[3]李远良小学语文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6年10期
关键词:生活化;主体感受;语言表达
【正文】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如何上好道德与法制课,结合《让空气更清新》的备课经历,谈谈我的感受。
一、教学目标指向生活
课程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
道德与法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让空气更清新》这一课主要是引导孩子关注身边的空气质量,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在设计这一课时,我从孩子熟悉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谈起,让孩子走进社区寻找污染源,关注家乡的空气质量,调查家乡人为了让空气更清新作了哪些努力?最后从课文中走出来再指导孩子的生活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争做环保小卫士。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课程评价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教学方式尊重学生。
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为了让孩子了解家乡的空气质量,我把孩子带出教室,去摸窗台,摸树叶上的灰尘,看天空的颜色,让查阅网站了解空气质量数值,并做好记录;为了查找污染源,领着孩子走进社区,调查民众;为了了解家乡人为环保做出的努力,采访环卫工人,观察水洗马路,空气净化车,查阅网页;为了解雾霾的危害,请教身边的父母,请教社区的医生。我在这些活动中是引导者,也是参与者,孩子们在调查访谈等活动中获得对空气质量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增强了环保意识,也锻炼了孩子的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课程拓展引向读写
道德与法治教科书是教师引导儿童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也可视为学好语文课程的好帮手。在小学阶段,小学生们都十分纯真、可爱,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他们总会流露出自己纯真的想法。如果教师们把小学语文教学与道德与法治教育相融合,引导孩子把获得的感悟写下来,是锻炼孩子表达能力的好机会,也能强化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效果。在设计《让空气更清新》时,在孩子充分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之后,让孩子写下自己的承诺,然后宣读承诺书。在孩子铿锵有力宣读的背后,锻炼的是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化了孩子的环保责任心。
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道德与法治课的老师,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从生活中挖掘学习的内容和素材,让他们在实践中去接受教育,强化小学生的法治观念,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我们要想方设法打造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引领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最新版。
[2]姜亚利关于生态道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课外语文,2015年24期。
[3]李远良小学语文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