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在论”走向“价值论”的当代哲学

来源 :理论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_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学在其本性上是思考人类生活及其世界的“价值问题”的理论。哲学范式的转换,从根本上取决于人对自身生存发展、生命本质的意义、实现方式和内容的改变,它体现人类对自己生存命运的关注,对理想境界及本性完善的价值追求。纵观西方哲学形态演变的历史,可以认为是从“实在论”范式向“价值论”范式转变的历史。当代价值论范式转向的实质,就是要从“实在论”思维范式中解放出来,走向一种立足于人的价值性活动的哲学思维,进入价值论所面对和关注的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创造人与社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所需要的当代哲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学习型组织'理论已应用于政府、企业、教育等各个领域,学习型组织理论作为一种源自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全新管理理念,在实践中逐渐被应用于班级组织管理。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维持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而政府行为的价值取向就是诸多因素中的一种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因为政府行为的价值取向如何这是能否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其中,政
艺术的存在性状态是西方学者很长时间以来关注的话题,随着中国进入现代性社会,中国的艺术'似乎'也终结了。有没有办法在文化转型的语境下找到艺术'复兴'的方
在中国现阶段,非正式制度对经济转轨过程的巨大影响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全面的和谐社会观应该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和谐关系。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的国家
杨家将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它从历史逐渐走向文本,历来研究者对此也层出不穷,本文对杨家将故事的研究作一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