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教育者,爱胜过一切。某种程度上对应的是“慈母”角色。班主任的“母爱”不仅体现在校内及课堂上,更应随时随地播撒进每个学生心田。播撒进学生心田的关爱,学生又怎能忘记呢?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用爱感化学生、教育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1 尊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
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们的内在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感情。班主任有管理教育学生的义务和责任,但在人格上和学生是平等的,班主任应以朋友的身份看待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细节。微笑着回应学生的问候;天气变化一句善意的提醒;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宽容的理解,给学生辩解的机会,鼓励其改正,不断的进步……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才会把他们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教师的尊严丰碑便也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学生在尊重的环境中学会尊重、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塑造健康的人生。
我常常对孩子们说:“如果我们的学业不是最好,但是我们可以有自己的特长;如果我们没有属于自己的特长,我们还可以做一个善良、道德品质优秀的孩子。”在这样的一个集体之中,他们总会在老师给他们创设的一个积极良好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老师的引领、同学的感受、自我醒悟中不断认识自己,调整自己,发展自己。
学生渐渐的觉得自己在班内有事做,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决定、必须尽力做好,进而逐渐将“班级共同行为准则”内化为自觉的要求,并形成为习惯,凝炼成一种素质。不仅唤起了他们的“参与意识”、“独立自主意识”,而且逐步形成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制。久而久之,学生学会自己“走路”,不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还养成了积极的交往习惯。两年来,我虽然感觉到很辛苦,但是看到孩子们习惯逐渐养成、班级班风较正,学风较浓,班干部敢于管善于管,学生个人工作能力较强,班级的集体凝聚力强。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就如一股春风,拂去我内心的疲惫;犹如一阵春雨,荡涤心头尘埃。
2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教育,就是永不放弃。做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在工作中有精心才能及时发现学生们身上出现的问题。班主任工作有精心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处处留心,做有心人,细心的注意自己的学生才能真正地了解他们,从而正确在引导他们。
我们班的王中韩同学父母在他刚出生后就双双到国外打工去了,家中只有一位84岁的奶奶,一边侍候着多年瘫痪在床的爷爷,一边照看着他的生活起居。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上课经常打瞌睡,无心学习便打电话与他奶奶沟通,没想到他84岁的奶奶却说家中没有人能管了这孩子,老师您多费心,便挂了电话。这个可怜的留守男孩在家里没有交流的对象,只能借助于网络喧泄自己的情绪。这样的学生学习自然不好。了解了他的情况,虽说心里对他家里的教育方式存有疑虑,但为师的我怎么也舍不得放弃这个孩子。我利用每天中午的休息时间与他聊天,在虚心的向他学习电脑知识的过程中与他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慢慢的他能主动写作业了,上课也偶尔举手发言了。在我不断的鼓励下他的语文、数学成绩悄然提高了。
我们做老师的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向善的,但是他们的成长总要有一个过程。这其中,应该少一点指责,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关爱,为人师要做到既给千里马以阳光,又给丑小鸭以雨露。爱人者,人恒爱之。亲其师,信其道。
斯宾塞在《教育学》中指出:“记住你管教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平淡的,但平凡中总能找到新奇的、新鲜的事情,看到孩子们今天不同于昨天的变化,我便会觉得工作就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事。如果说,人与人之间因为血肉相亲而彼此牵挂、彼此感恩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话,那么,因为教育,因为无私的关爱走到一起的我们,心存一份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一个美好的教育之梦,静静的为之付出自己的所有,而所拥有的这一份深深的感恩之情,让我正在从事着的爱的教育更加熠熠生辉!
教育者,爱胜过一切。某种程度上对应的是“慈母”角色。班主任的“母爱”不仅体现在校内及课堂上,更应随时随地播撒进每个学生心田。播撒进学生心田的关爱,学生又怎能忘记呢?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用爱感化学生、教育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1 尊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
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们的内在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感情。班主任有管理教育学生的义务和责任,但在人格上和学生是平等的,班主任应以朋友的身份看待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细节。微笑着回应学生的问候;天气变化一句善意的提醒;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宽容的理解,给学生辩解的机会,鼓励其改正,不断的进步……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才会把他们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教师的尊严丰碑便也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学生在尊重的环境中学会尊重、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塑造健康的人生。
我常常对孩子们说:“如果我们的学业不是最好,但是我们可以有自己的特长;如果我们没有属于自己的特长,我们还可以做一个善良、道德品质优秀的孩子。”在这样的一个集体之中,他们总会在老师给他们创设的一个积极良好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老师的引领、同学的感受、自我醒悟中不断认识自己,调整自己,发展自己。
学生渐渐的觉得自己在班内有事做,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决定、必须尽力做好,进而逐渐将“班级共同行为准则”内化为自觉的要求,并形成为习惯,凝炼成一种素质。不仅唤起了他们的“参与意识”、“独立自主意识”,而且逐步形成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制。久而久之,学生学会自己“走路”,不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还养成了积极的交往习惯。两年来,我虽然感觉到很辛苦,但是看到孩子们习惯逐渐养成、班级班风较正,学风较浓,班干部敢于管善于管,学生个人工作能力较强,班级的集体凝聚力强。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就如一股春风,拂去我内心的疲惫;犹如一阵春雨,荡涤心头尘埃。
2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教育,就是永不放弃。做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在工作中有精心才能及时发现学生们身上出现的问题。班主任工作有精心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处处留心,做有心人,细心的注意自己的学生才能真正地了解他们,从而正确在引导他们。
我们班的王中韩同学父母在他刚出生后就双双到国外打工去了,家中只有一位84岁的奶奶,一边侍候着多年瘫痪在床的爷爷,一边照看着他的生活起居。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上课经常打瞌睡,无心学习便打电话与他奶奶沟通,没想到他84岁的奶奶却说家中没有人能管了这孩子,老师您多费心,便挂了电话。这个可怜的留守男孩在家里没有交流的对象,只能借助于网络喧泄自己的情绪。这样的学生学习自然不好。了解了他的情况,虽说心里对他家里的教育方式存有疑虑,但为师的我怎么也舍不得放弃这个孩子。我利用每天中午的休息时间与他聊天,在虚心的向他学习电脑知识的过程中与他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慢慢的他能主动写作业了,上课也偶尔举手发言了。在我不断的鼓励下他的语文、数学成绩悄然提高了。
我们做老师的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向善的,但是他们的成长总要有一个过程。这其中,应该少一点指责,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关爱,为人师要做到既给千里马以阳光,又给丑小鸭以雨露。爱人者,人恒爱之。亲其师,信其道。
斯宾塞在《教育学》中指出:“记住你管教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平淡的,但平凡中总能找到新奇的、新鲜的事情,看到孩子们今天不同于昨天的变化,我便会觉得工作就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事。如果说,人与人之间因为血肉相亲而彼此牵挂、彼此感恩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话,那么,因为教育,因为无私的关爱走到一起的我们,心存一份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一个美好的教育之梦,静静的为之付出自己的所有,而所拥有的这一份深深的感恩之情,让我正在从事着的爱的教育更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