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股“产业集群”热正在慢慢地升温和蔓延,虽说产业集群(也有称之为“企业集群”、“产业群”、“产业”等等)的概念在国外已算不得新鲜,在国内的学界也逐渐为人所知,但由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产业集群”,将其视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由于浙江、广东等一些地区的成功,各地政府也从中得到了启示、看到了希望,将“产业集群”当作了促进本地经济的新举措,纷纷想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来培育本地的“产业集群”,一时之间,“产业集群”似乎成为了发展地方经济的新药方。
既然“产业集群”顾名思义就是一些从事相同产业的企业和相关的机构聚集在一起,从而产生了竞争的优势。所以各地在实施“产业集群”策略的基本思路就是:首先选择和培育产业,然后选择和培养企业和相应机构,最后将它们放在一起(例如建造工业园等)。由于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龙头企业的作用非常重大,一个产业集群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一个或几个龙头企业的带动,所以发现和培养关键性的龙头企业也常常是各地政府在实施“产业集群”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上述“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似乎是很符合逻辑的,但它究竟是发展“产业集群”的一条捷径还是缘木求鱼,抑或更是南辕北辙呢?
想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首先回到历史,看一看产业集群是如何跃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一种经济发展的模式,同时我们还必须弄清楚产业集群为什么能够获得竞争的优势,即其核心竞争力究竟来源于哪里?
产业集群的历史变迁
19世纪末以及20世纪的前半段是大量生产的时代,“福特主义”的生产方式是这种“大量生产”的典范,庞大的工厂利用流水线生产数目惊人的标准化产品,几乎所用的工序都被整合在同一个工厂中。同时,从企业的组织结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到居民的消费结构,乃至于整个社会相应的法律、经济、政治结构都与这种大量生产的生产方式相配套。然而大量生产的致命缺陷在于它的僵化,在一个动荡与充满变化的社会中,“大量生产”方式就显得力不从心,无论这种变化是来自消费者口味的迅速转变、产品周期的显著缩短还是一些偶然的经济冲击(例如能源危机)。无疑,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变化是越来越迅速,“大量生产”的方式也就越来越陷入到窘境之中。
然而在那些从事“大量生产”地区一片困难之时,有一个地区跃入了人们的视野,它就是所谓的“第三意大利”地区,它主要位于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北部,在那里聚集了数目众多的中小企业,形成了多个中小企业互相联系在一起、垂直分工合作的生产模式,实现了专业化生产和弹性化生产的统一,创造了与“大量生产”方式完全不同的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方式更为适应于变化的社会,从而获得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
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市场的变化和风险被分散给了众多的企业,大量灵活的中小企业共同面对各种各样的变化尤其是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这种生产方式对外部的变化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同时,由于众多的企业聚集在一起,产生了众多的外部效应(包括获得市场、技术、劳动力以及资金支持等等方面),从而大大地增强这个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产业集群核心竞争优势来源于一群互相联系在一起的企业,这些企业之间并不只是地理上的互相接近,更为关键的是互相之间密切联系,共同分享市场、技术、劳动力以及各种信息,形成即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从而构成的企业生产网络就不仅仅只是企业数目上的加总,而是具有了自组织系统的某些特征,能对外界的变化做出灵活的反应。
然而,这种企业网络或企业集群的建立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的,它不仅常常建立在天然的血缘、相同的文化传统和习惯风俗之上,更需要企业家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多次的合作,经过长时间的重复博弈,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规则和惯例,从而才能造就这样一个网络。而这样的网络才是产业集群的精髓,才是一个产业集群是否能得到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现在回过头来再来看我们地方政府发展“产业集群”的基本思路,我们会发现它的本质其实还是计划经济下选择和发展“支柱产业”,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那一套,只不过现在用“产业集群”来代替了“支柱产业”,却也不过是50步与100步之遥。
“自发性”是产业集群的根基
事实上,产业集群的一个最根本特点在于它的“自发性”,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并不是一开始就都想联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企业网络(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种自发秩序的扩展,而此中的关键是现实利益的驱动,当集群内企业合作的收益大于合作的成本时,企业就会进行有效地分工。
而产业集群中的产业选择和龙头企业的出现,也是一种自发的过程,我们能做的也仅仅是事后的追述。因为产业和产品的选择只有取决于企业家对市场的嗅觉,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市场中的机会也是稍纵即逝的,那种政府官员能够事先来确定出哪个产业或哪类产品会赚钱从而适合当地发展的想法,只能是天方夜谭。有人可能会认为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来确定产业集群中的产业,这种思路在发展产业集群中实际意义不大,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依靠比较优势的发展地区经济早就是老生常谈了。实际上,很多成功的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跟地方的自然禀赋优势没有多少关系,像温州的禀赋优势就不能说很适合发展打火机和鞋子,就是这个道理。
龙头企业的产生亦只能是市场竞争的自发结果,在一堆小企业中,政府官员很难说有火眼金睛能够辨认出未来会长成大企业的真命天子而加以扶持的。抑或已经有了一个相对较大的企业从而解决了甄别的麻烦,但问题仍然存在,政府官员也难以知道这个企业不会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而且,对个别产业和个别企业的扶持和优惠,实际上是以损害了其他产业和其他企业的发展机会为代价的。
而搞一个专业化工业园把相关的企业都弄在一起的做法,也许是听起来较为合理的。但这种“拉郎配”的方法我们并不陌生,只不过以前是强行把许多企业合并在一起要做强做大以求达到多少强,而现在是把同类企业都拉到一个园子里来,拉都是拉,只不过拉的目的不同而已。我们在前面说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根源在于互相联系的企业群,如果只是数量上的增加,拉在一起的益处又有多大?实际上企业作为一个决策的主体,如果有现实的利益(客观上与其他企业有联系),那么你不拉它也会来。所以,决策者虽然是出于好心,但用的手段如果没有进步,却也会伤害企业的自主决策权从而影响到整个产业集群的活力。
至此,我们好像已经几乎全盘推翻了上述地方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路。难道地方在发展产业集群上就只能“听之任之”、“听天由命”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上,既然产业集群的灵魂在于一群密切联系的企业形成的网络。那么培育、发展和壮大这个网络就成为了地方发展“产业集群”的根本目的和主要措施。
既然要培育和发展企业群,尤其是小企业群,那么就离不开数量众多、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的参与,但企业家实际上是无法造就和培养的,我们只能培育和完善造就企业家的环境,而其中的首要一条是形成清晰的产权制度以及对私有财产的普遍尊重。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间的合作才有可能迅速扩大加深,创业者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才会有足够的动力促使他们进一步地奋斗。
其次,在为企业集群尤其是为集群中的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地方政府是大有可为的,这其中包括:基础设施、财务金融服务、技术支持服务、市场营销服务、法律服务、教育培训、人才引进等等。由于在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占了绝大多数,而这些中小企业正是产业集群活力和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地方政府如果要实施“产业集群”的战略,就应该转变长期漠视中小企业的思想和做法。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些成功的产业集群区都经历了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发展),因为集群中企业网络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的博弈过程,那种企图在很短时间内创立和发展产业集群,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收到立竿见影效果的想法是不现实也是极不可取的,在这里,“耐心”也许应该成为那些想利用产业集群发展地方经济的地方官员首先必备的条件。
既然“产业集群”顾名思义就是一些从事相同产业的企业和相关的机构聚集在一起,从而产生了竞争的优势。所以各地在实施“产业集群”策略的基本思路就是:首先选择和培育产业,然后选择和培养企业和相应机构,最后将它们放在一起(例如建造工业园等)。由于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龙头企业的作用非常重大,一个产业集群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一个或几个龙头企业的带动,所以发现和培养关键性的龙头企业也常常是各地政府在实施“产业集群”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上述“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似乎是很符合逻辑的,但它究竟是发展“产业集群”的一条捷径还是缘木求鱼,抑或更是南辕北辙呢?
想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首先回到历史,看一看产业集群是如何跃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一种经济发展的模式,同时我们还必须弄清楚产业集群为什么能够获得竞争的优势,即其核心竞争力究竟来源于哪里?
产业集群的历史变迁
19世纪末以及20世纪的前半段是大量生产的时代,“福特主义”的生产方式是这种“大量生产”的典范,庞大的工厂利用流水线生产数目惊人的标准化产品,几乎所用的工序都被整合在同一个工厂中。同时,从企业的组织结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到居民的消费结构,乃至于整个社会相应的法律、经济、政治结构都与这种大量生产的生产方式相配套。然而大量生产的致命缺陷在于它的僵化,在一个动荡与充满变化的社会中,“大量生产”方式就显得力不从心,无论这种变化是来自消费者口味的迅速转变、产品周期的显著缩短还是一些偶然的经济冲击(例如能源危机)。无疑,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变化是越来越迅速,“大量生产”的方式也就越来越陷入到窘境之中。
然而在那些从事“大量生产”地区一片困难之时,有一个地区跃入了人们的视野,它就是所谓的“第三意大利”地区,它主要位于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北部,在那里聚集了数目众多的中小企业,形成了多个中小企业互相联系在一起、垂直分工合作的生产模式,实现了专业化生产和弹性化生产的统一,创造了与“大量生产”方式完全不同的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方式更为适应于变化的社会,从而获得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
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市场的变化和风险被分散给了众多的企业,大量灵活的中小企业共同面对各种各样的变化尤其是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这种生产方式对外部的变化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同时,由于众多的企业聚集在一起,产生了众多的外部效应(包括获得市场、技术、劳动力以及资金支持等等方面),从而大大地增强这个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产业集群核心竞争优势来源于一群互相联系在一起的企业,这些企业之间并不只是地理上的互相接近,更为关键的是互相之间密切联系,共同分享市场、技术、劳动力以及各种信息,形成即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从而构成的企业生产网络就不仅仅只是企业数目上的加总,而是具有了自组织系统的某些特征,能对外界的变化做出灵活的反应。
然而,这种企业网络或企业集群的建立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的,它不仅常常建立在天然的血缘、相同的文化传统和习惯风俗之上,更需要企业家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多次的合作,经过长时间的重复博弈,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规则和惯例,从而才能造就这样一个网络。而这样的网络才是产业集群的精髓,才是一个产业集群是否能得到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现在回过头来再来看我们地方政府发展“产业集群”的基本思路,我们会发现它的本质其实还是计划经济下选择和发展“支柱产业”,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那一套,只不过现在用“产业集群”来代替了“支柱产业”,却也不过是50步与100步之遥。
“自发性”是产业集群的根基
事实上,产业集群的一个最根本特点在于它的“自发性”,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并不是一开始就都想联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企业网络(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种自发秩序的扩展,而此中的关键是现实利益的驱动,当集群内企业合作的收益大于合作的成本时,企业就会进行有效地分工。
而产业集群中的产业选择和龙头企业的出现,也是一种自发的过程,我们能做的也仅仅是事后的追述。因为产业和产品的选择只有取决于企业家对市场的嗅觉,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市场中的机会也是稍纵即逝的,那种政府官员能够事先来确定出哪个产业或哪类产品会赚钱从而适合当地发展的想法,只能是天方夜谭。有人可能会认为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来确定产业集群中的产业,这种思路在发展产业集群中实际意义不大,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依靠比较优势的发展地区经济早就是老生常谈了。实际上,很多成功的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跟地方的自然禀赋优势没有多少关系,像温州的禀赋优势就不能说很适合发展打火机和鞋子,就是这个道理。
龙头企业的产生亦只能是市场竞争的自发结果,在一堆小企业中,政府官员很难说有火眼金睛能够辨认出未来会长成大企业的真命天子而加以扶持的。抑或已经有了一个相对较大的企业从而解决了甄别的麻烦,但问题仍然存在,政府官员也难以知道这个企业不会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而且,对个别产业和个别企业的扶持和优惠,实际上是以损害了其他产业和其他企业的发展机会为代价的。
而搞一个专业化工业园把相关的企业都弄在一起的做法,也许是听起来较为合理的。但这种“拉郎配”的方法我们并不陌生,只不过以前是强行把许多企业合并在一起要做强做大以求达到多少强,而现在是把同类企业都拉到一个园子里来,拉都是拉,只不过拉的目的不同而已。我们在前面说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根源在于互相联系的企业群,如果只是数量上的增加,拉在一起的益处又有多大?实际上企业作为一个决策的主体,如果有现实的利益(客观上与其他企业有联系),那么你不拉它也会来。所以,决策者虽然是出于好心,但用的手段如果没有进步,却也会伤害企业的自主决策权从而影响到整个产业集群的活力。
至此,我们好像已经几乎全盘推翻了上述地方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路。难道地方在发展产业集群上就只能“听之任之”、“听天由命”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上,既然产业集群的灵魂在于一群密切联系的企业形成的网络。那么培育、发展和壮大这个网络就成为了地方发展“产业集群”的根本目的和主要措施。
既然要培育和发展企业群,尤其是小企业群,那么就离不开数量众多、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的参与,但企业家实际上是无法造就和培养的,我们只能培育和完善造就企业家的环境,而其中的首要一条是形成清晰的产权制度以及对私有财产的普遍尊重。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间的合作才有可能迅速扩大加深,创业者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才会有足够的动力促使他们进一步地奋斗。
其次,在为企业集群尤其是为集群中的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地方政府是大有可为的,这其中包括:基础设施、财务金融服务、技术支持服务、市场营销服务、法律服务、教育培训、人才引进等等。由于在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占了绝大多数,而这些中小企业正是产业集群活力和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地方政府如果要实施“产业集群”的战略,就应该转变长期漠视中小企业的思想和做法。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些成功的产业集群区都经历了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发展),因为集群中企业网络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的博弈过程,那种企图在很短时间内创立和发展产业集群,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收到立竿见影效果的想法是不现实也是极不可取的,在这里,“耐心”也许应该成为那些想利用产业集群发展地方经济的地方官员首先必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