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選择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特征,编辑选择的标准除了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外,还具有普遍标准——客观、公正、独立性,人道主义和市场价值;编辑选择还要具有现代意识。
关键词:编辑工作 编辑选择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7(a)-0238-01
所谓编辑,就是选择—— 在一定的出版方针指导下,根据编辑人员的判断能力和眼光,以及对市场的预测,挑选出既具有社会效益又具有经济效益的优秀作品推向社会。因此,选择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始终—— 既有对作品内容的选择,又有对作品形式的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表现出编辑人员的思想倾向、价值取向、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
1 选择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特征
书刊、报纸以及现代新媒体,是新闻和文化传播的载体,有传播就有编辑。编辑的作用就是对众多新闻信息和文化现象进行选择,使那些有价值的东西传播开来,流传下去。因此,编辑选择,使传播的功能和效率发挥到了极致。在中国历史上有孔子删诗的记载。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民间诗歌原有三千多篇,经过孔子的删选,只保留了305篇,成为儒家经典《诗经》。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编辑选择的重要作用。
编辑选择的概念,是1950年由传播学家怀特引入的,他认为,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新闻报道不可能“有闻必录”,而要有选择取舍。编辑选择,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编辑选择,不仅受编辑的思想倾向、知识水平和情趣爱好影响,还受历史的和现实社会的思想,以及公众爱好等因素影响。编辑选择,决定了作品的优劣和风格,甚至影响到作品的成败。从历史和现实来看,编辑选择有着重要意义,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来说,意义更是重大。好的编辑选择,既能带来经济效益,又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不好的编辑选择,则会形成垃圾作品,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 编辑选择的普遍标准
既然是编辑选择,那么就一定有选择的标准。孔子删诗是按照儒家的思想标准进行取舍的。编辑选择的思想政治标准就是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除了意识形态性外,编辑选择有没有一个普遍的标准呢?我以为,编辑选择应该有一个更为广泛的普遍标准。
编辑选择是编辑人员价值观的体现。现在流行普世价值观,但是,绝对的普世价值观是不存在的,普世价值只能是相对的。因为人类社会总是处在某一个相对的历史阶段,因此那种适用于所有人和所有时间、地点的普世价值是不存在的。编辑选择的普遍标准也只能是相对的。
编辑选择的普遍标准首先是公正、客观和独立性。
这条标准是要求对新闻事实做全面真实的报道,而不是为权势和金钱所诱惑,对敏感的新闻事件不敢报道;或者以自我意识为中心,在事件的客观性上加以炒作。坚持编辑选择的公正、客观、独立性,不仅要求编辑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要具备勇于揭露社会黑暗的大无畏精神。比如孙志刚事件在《南方都市报》首先揭露出来,直接导致了《收容法》的废除,推进了中国的法制进程,这也反映出了《南方都市报》编辑人员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大无畏精神。
其次,是要具备人道主义精神。
编辑选择离不开人类的伦理道德,要符合人道主义。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它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做到以人为本。中国古代经传中也有人道两字,如《礼记》:“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人道之大者也。”孟子有“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之语,这和西方的人道主义是相通的。现在我国也提倡“以人为本”,反映了人道主义越来越被世人所接受,成为一种普世价值观。因此,编辑选择也要符合人道主义。比如,汶川大地震之后,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是两只手:下面是一只从水泥板下伸出的呈青黑色的孩子的手,上面是红润的孩子父亲的手,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这张照片的名字叫做“中国的心碎了”,没有血腥,只有同情,表现出了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再比如,美国“9.11”事件后,美国的报纸、期刊和电视的报道没有一张血腥照片,新闻从业人员都自觉遵守一个规则:不要把死者的悲惨形象留下来,让他们的亲属再受刺激。这些都反映出了编辑选择所要遵循的人道主义标准。
第三是市场价值标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新闻出版部门纷纷转企的形势下,编辑选择的市场价值标准尤其重要。编辑人员要具备市场观念,能够根据读者的喜好和需要,根据文化市场的需求,编选出既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又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的文化产品。坚持市场价值标准,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还要处理好迎合读者口味和引导读者鉴赏水平提高的关系。为此,编辑人员首先要研究读者,深入了解社会,探究各层次读者的需要,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一般与重点的关系,提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选题,打造出有市场价值的文化产品;其次,不仅要满足读者的需求,还要帮助读者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培养生活情趣,提高鉴赏水平;第三,要关注读者反馈,了解市场变化。
3 编辑选择的现代意识
当代社会飞速发展,各种观念日益更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因此,编辑选择要具备现代意识,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编辑选择的现代意识,首先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我国的出版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编辑选择应该强调社会责任感,编辑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这就要求编辑人员要不断更新观念,破除僵化思想,在编辑选择上,不守旧,不固步自封,不教条僵化。
其次,编辑选择应该具有对先进文化的追求意识。
文化追求是新闻出版业的职责,编辑选择的目的就是传承先进文化。一个有责任感的编辑,应当能够坚持自己的文化操守,以先进的文化视角策划选题,重视对具有文化价值选题的开发,创造出优秀的文化产品。
再次,编辑选择应该具备知识不断更新的现代意识。
编辑是杂家,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不仅要掌握编辑专业知识,还要通晓社会学、心理学、美学、语言学、科学技术等相关知识,专业图书和专业期刊编辑还要通晓相关专业的知识。编辑工作的知识范围无所不包。所以,编辑选择必须不断开阔眼界,树立现代意识,能够透过稿件的外表发现其精髓,挖掘出其内在的价值,并进行完美的再创造。这种编辑选择,是编辑综合素质的体现,是知识长期积累的结果,是编辑现代意识的体现。
关键词:编辑工作 编辑选择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7(a)-0238-01
所谓编辑,就是选择—— 在一定的出版方针指导下,根据编辑人员的判断能力和眼光,以及对市场的预测,挑选出既具有社会效益又具有经济效益的优秀作品推向社会。因此,选择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始终—— 既有对作品内容的选择,又有对作品形式的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表现出编辑人员的思想倾向、价值取向、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
1 选择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特征
书刊、报纸以及现代新媒体,是新闻和文化传播的载体,有传播就有编辑。编辑的作用就是对众多新闻信息和文化现象进行选择,使那些有价值的东西传播开来,流传下去。因此,编辑选择,使传播的功能和效率发挥到了极致。在中国历史上有孔子删诗的记载。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民间诗歌原有三千多篇,经过孔子的删选,只保留了305篇,成为儒家经典《诗经》。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编辑选择的重要作用。
编辑选择的概念,是1950年由传播学家怀特引入的,他认为,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新闻报道不可能“有闻必录”,而要有选择取舍。编辑选择,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编辑选择,不仅受编辑的思想倾向、知识水平和情趣爱好影响,还受历史的和现实社会的思想,以及公众爱好等因素影响。编辑选择,决定了作品的优劣和风格,甚至影响到作品的成败。从历史和现实来看,编辑选择有着重要意义,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来说,意义更是重大。好的编辑选择,既能带来经济效益,又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不好的编辑选择,则会形成垃圾作品,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 编辑选择的普遍标准
既然是编辑选择,那么就一定有选择的标准。孔子删诗是按照儒家的思想标准进行取舍的。编辑选择的思想政治标准就是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除了意识形态性外,编辑选择有没有一个普遍的标准呢?我以为,编辑选择应该有一个更为广泛的普遍标准。
编辑选择是编辑人员价值观的体现。现在流行普世价值观,但是,绝对的普世价值观是不存在的,普世价值只能是相对的。因为人类社会总是处在某一个相对的历史阶段,因此那种适用于所有人和所有时间、地点的普世价值是不存在的。编辑选择的普遍标准也只能是相对的。
编辑选择的普遍标准首先是公正、客观和独立性。
这条标准是要求对新闻事实做全面真实的报道,而不是为权势和金钱所诱惑,对敏感的新闻事件不敢报道;或者以自我意识为中心,在事件的客观性上加以炒作。坚持编辑选择的公正、客观、独立性,不仅要求编辑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要具备勇于揭露社会黑暗的大无畏精神。比如孙志刚事件在《南方都市报》首先揭露出来,直接导致了《收容法》的废除,推进了中国的法制进程,这也反映出了《南方都市报》编辑人员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大无畏精神。
其次,是要具备人道主义精神。
编辑选择离不开人类的伦理道德,要符合人道主义。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它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做到以人为本。中国古代经传中也有人道两字,如《礼记》:“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人道之大者也。”孟子有“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之语,这和西方的人道主义是相通的。现在我国也提倡“以人为本”,反映了人道主义越来越被世人所接受,成为一种普世价值观。因此,编辑选择也要符合人道主义。比如,汶川大地震之后,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是两只手:下面是一只从水泥板下伸出的呈青黑色的孩子的手,上面是红润的孩子父亲的手,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这张照片的名字叫做“中国的心碎了”,没有血腥,只有同情,表现出了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再比如,美国“9.11”事件后,美国的报纸、期刊和电视的报道没有一张血腥照片,新闻从业人员都自觉遵守一个规则:不要把死者的悲惨形象留下来,让他们的亲属再受刺激。这些都反映出了编辑选择所要遵循的人道主义标准。
第三是市场价值标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新闻出版部门纷纷转企的形势下,编辑选择的市场价值标准尤其重要。编辑人员要具备市场观念,能够根据读者的喜好和需要,根据文化市场的需求,编选出既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又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的文化产品。坚持市场价值标准,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还要处理好迎合读者口味和引导读者鉴赏水平提高的关系。为此,编辑人员首先要研究读者,深入了解社会,探究各层次读者的需要,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一般与重点的关系,提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选题,打造出有市场价值的文化产品;其次,不仅要满足读者的需求,还要帮助读者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培养生活情趣,提高鉴赏水平;第三,要关注读者反馈,了解市场变化。
3 编辑选择的现代意识
当代社会飞速发展,各种观念日益更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因此,编辑选择要具备现代意识,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编辑选择的现代意识,首先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我国的出版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编辑选择应该强调社会责任感,编辑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这就要求编辑人员要不断更新观念,破除僵化思想,在编辑选择上,不守旧,不固步自封,不教条僵化。
其次,编辑选择应该具有对先进文化的追求意识。
文化追求是新闻出版业的职责,编辑选择的目的就是传承先进文化。一个有责任感的编辑,应当能够坚持自己的文化操守,以先进的文化视角策划选题,重视对具有文化价值选题的开发,创造出优秀的文化产品。
再次,编辑选择应该具备知识不断更新的现代意识。
编辑是杂家,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不仅要掌握编辑专业知识,还要通晓社会学、心理学、美学、语言学、科学技术等相关知识,专业图书和专业期刊编辑还要通晓相关专业的知识。编辑工作的知识范围无所不包。所以,编辑选择必须不断开阔眼界,树立现代意识,能够透过稿件的外表发现其精髓,挖掘出其内在的价值,并进行完美的再创造。这种编辑选择,是编辑综合素质的体现,是知识长期积累的结果,是编辑现代意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