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科学、最优美、最有延续性、最有表现力,并具有一定智能的文字。汉字作为世界上仅存的并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素有“中华文化活化石”之称。汉字不仅记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而且以独特的字形体现了汉民族认识事物的特定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尤其是繁体汉字,更鲜明、具体地体现了这一特点。总之,汉字为人类的文明进化、传递和储存文化信息等方面,立下了丰功伟绩。
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内地与台湾、香港、澳门之间以及海外华人世界,尚存在着汉字简繁分立、各行其是的现象。这样就必然会阻碍中国内地与台、港、澳以及海外华人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对此,我们主张实行汉字的简繁并存、互通,这不仅有利于国内外的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且也是我们继承和弘扬、传播中华文化的需要,更是国内外交流发展的大势之所趋。
一、汉字简繁并存互通,有利于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
当前,全球正兴起“中文热”。中文之所以被世界看好,是因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更有中华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具魅力的汉字等原因。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汉语越来越成为仅次于英语的一种重要语言。有专家预言:将来汉语有可能成为与英语一样的世界通用语言。据国家汉办统计,目前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余所大学教授中文课,学汉语的人数达三千多万,预计到公元2010年学汉语的人数将达一亿多人,目前,在世界各国将建二百多所孔子学院,旨在传播中华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因此,作为汉语(中文)及其文化载体的汉字,就格外受到世界瞩目。
更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在祖国的台湾、香港、澳门以及海外的华人世界,仍在沿用繁体汉字。近年来,海峡两岸及“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海外华人也纷纷回国投资、旅游或寻根,然而在信息交流方面却存在着汉字的简繁之别,这必然对信息交流造成一定程度的障碍。有不少台湾朋友说,在台湾与内地之间来往的电子邮件经常出现被告知“发送失败”,或邮件的内容都是一片乱码的现象,这显然是由于繁体字和简化字不通造成的混乱。
汉字的简繁并存,其实在美国的中文学校已有先例。几年前,由于“中文热”在美国兴起,不仅华裔子弟要学中文,而且很多美国人也纷纷要求学中文,这对传播中华文化本是件大好事,但在汉字的繁简问题上却出了问题:学中文是用简体汉字还是用繁体汉字?于是,凡是华人集居的美国城市中,便出现了两种中文学校:一种是由中国台湾移民主办的中文学校,采用繁体汉字;而另一种则是由中国内地移民主办的中文学校却使用简体汉字。这两种学校还暗中较劲,双方相持不下。于是在2005年5月,美国大学理事会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研究后宣布:AP(Advaneed Placemcent)之中文鉴定考试将实用简繁汉字并列,由学生自由选择。这样,多年的使用汉字的简繁之争终于得到合理的解决。同时这也是一个契机,如果在全球,特别是在海峡两岸,提倡“中文汉字简繁并存、互通”,这与“一国两制”的英明决策一样,不仅有助于全球华人的经济文化交往,而且还将加强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华人对祖国文化的向心力,同时也体现出中国兼容并包之泱泱大国的风度。这种“一举两得”之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汉字的简繁并存、互通,不仅是华人世界文化交流之所需,同时也是世界各国汉学家之所望。
世界各国的汉学家大多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或历史文化的专家,他们所阅读、参考的中国古籍文献,均采用繁体汉字。由于古文惜墨如金,如果采用简化汉字就会有产生歧义的可能性。因为《简化字总表》第一、二表共484个简化字,有一百个左右是同音归并字。就以“干”字为例,它既包括繁体字系统读阴平的“干”和“乾”,也包括读去声的“幹”及其异体字“榦”。“干”作为原来的繁体字如“天干”、“干涉”等,“干湿”的繁体字为“乾濕”,“干练”的繁体是“幹練”。繁体字“干禄”是求取俸禄,而“幹禄”则指额外的俸给。“树干”要写繁体字则是“樹幹”,严格说来要写“樹榦”。这些不是电脑可以完全实现正确转换的。因此,各国的汉字家们对汉字的“简繁并存”的呼声也是很高的。据说在美国务院任高职的中国专家,多为哈佛大学著名汉学家费正清(John King Feirbank,1907—1991)的门生,他们长期影响着美国的对华政策,他们也主张繁体汉字有存在的价值。这些汉学家虽然人数不多,却影响很大。
另一方面,从语言的传播策略来说,英文已在全球通用,现今互联网的兴趣和普及更助长其强势。除英文之外,全世界使用最多的是中文,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却分为简化汉字和繁体汉字两大块,如果不实行简繁并存、互通,就难以应付英文的强势地位,不利于中文(汉语)向广泛传播。
在世界范围内,既然在英文中有大写小写之分,两者并存互通;在日文中也有平假名、片假名和借用的汉字长期并存互通,为什么中文的简繁汉字不可以共存互通呢?何况,在中国虽然推广了普通话,但并不等于排斥方言的存在,而是并存互通。
总之,只要抛弃政治偏见,实行汉字的简繁并存、互通,相辅相成,才有助于中外文化、经济等等方面的交流。
二、汉字的简繁并存,用简识繁,是继承和传播、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
中国的汉字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汉字也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繁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和基石,它集表意、表形、表音于一体,是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汉字的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六书的特点,更是我们独特文化传统的根基。
曾有人说,既然简化汉字已为中国内地13亿人所使用,在海外也将逐渐占优势,如果将繁体汉字废除掉,实行书同文,让简化汉字一统天下岂不更好吗?但是请不要忘记,繁体汉字自古就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三千多年以来的经、史、子、集以及历代文学、书法作品等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均用繁体汉字保存至今,这是简化汉字所不能替代的。另一方面,从1956年之后,以及将来的简体汉字的文献,也将是浩如烟海,若用繁体汉字来取代也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当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海外所出版的华文报刊书籍,依然在使用繁体汉字。即使在推行简化汉字的中国内地,也法定文物、古迹、书法、姓氏、题词和商业招牌等,均可保留和使用繁体汉字。如果我们要继承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就必须承认繁体汉字的存在,并且会识会。试问:如果将使用了三千多年的繁体字废除掉,我们又如何去继承祖国这悠久灿烂的文化遗产,我们如何去研究、整理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我们又如何去鉴赏古代经典文化艺术的瑰宝?对台、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世界会造成什么样的心理冲击?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两全其美的方法,必是汉字的简繁并存互通。
常言道:缺乏远虑,必有近忧。我们的文字改革委员会在上世纪50年代制定简化汉字时考虑欠周到,没想到30年后会出现一大批“有文化的新文盲”。现在的知识青年包括有些大学生、研究生不识繁体汉字,对上世纪50年代及以前出版的或当今出版的古籍文献,大多读不懂,甚至闹出许多笑话来。
例如,前几年在《人民日报》上曾发表一篇现代青年人因不识繁体汉字而闹出笑话的文章,并引起轩然大波。文章说某大学图书馆有位服务人员根据借书单上写的简化字书名《后汉书》去书库查找,结果竟连一本也没找到。借书者奇怪地问:“难道我们大学的图书馆连《后汉书》都没有?”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原来书库中的史书类都是用繁仅汉字印刷的书名《後漢書》,即使中华书局最新排印本《二十四史》系列书名中,也只有用繁体汉字印刷出版的《後漢書》,而没有用简体汉字排印的《后汉书》。因此,这位不识繁体汉字的青年图书馆人员找不到此书也就不奇怪了。
再如,有大学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一起去参观一些名胜古迹,一些古代的建筑物和古寺庙中,均有许多用繁体汉字书写或刻写的匾额、楹联、古碑文等,学生们大多看不懂繁体汉字,便问身旁的青年教师们,然而大学教师们竟面面相觑,尴尬地摇摇头,一时回答不上来。一位老教授走过来才解了围。原来青年教师们也不识繁体汉字,更不识各种字体的书法了。如此大学教师,其文化素质难道不令人担忧和深思吗?
当代有些“文化青年”外语很好,却不识繁体汉字。例如我亲见一位大学毕业后从事工作的青年,当他与一位外籍华人个别接触时,外语说得很流利,但对繁体汉字却几乎一字不识。当这位外籍华人递给他一张名片时,名片上照例印的都是繁体汉字,这位青年看了名片却目瞪口呆,认不出名片上的繁体字,偷偷对我说人家用繁体字不规范。其实,说人家用繁体字不规范,可能是为自己不识繁体汉字遮羞。外籍华人用繁体字倒是很规范的,而自己不识繁体字却未免有数典忘祖、本末倒置之嫌。
由于繁体汉字被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因此,繁体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汉文化。我们仅从繁体汉字的形体结构,便可窥知其含义,并且还可体味到汉字字义如何在漫长的历史流变中越来越繁富,从而积淀了丰富的人文信息。汉字的发展及汉字形体的演变,尽管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体、楷体等许多阶段,但它的形体结构却依然保存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可以说,每个繁体汉字几乎就是汉民族文化信息的储存箱。从繁体汉字所蕴藏着的文化信息中,既能反映过去的社会生活,也能直观现在。
传说先民仓颉(jié)造字时,远取于自然诸物,近取人类诸身,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所以在繁体汉字中,宇宙间的天地鬼神,山川草木,乌兽虫鱼,王制礼仪,人之思想、心态等等,莫不周载。总之,古人的生存智慧、生产生活经验、社会意识、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等,都深深地熔铸在这一个个繁体汉字中。这与西方的拼音文字及其抽象思维方式截然不同。汉民族则是通过直观、形象的符号来体现对世界的“具象思维”方式,也是形成繁体汉字形体结构的重要理据。例如繁体汉字“醫”字,是由“ ”、“矢”、“殳(shū)”、“酉(yǒu)”四部分有机地结合而成的。首先来看左上角的“医”部分,外框“ (读音fānɡ,即方)表示古代医理的方式,或指医师开的“药方”之意;里面的“矢”是指箭,关于“箭”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在战争中受到箭伤,暗示古代的“外科医术”,还有一说则认为“矢”指箭头,如同中医的医疗手段之一的“针灸”。再看右上角的“殳”,指古代一种兵器或器械,有敲打之意,因古时调药常用木棒之类敲打搅拌,或指拍打点穴、推拿、按摩等医疗手段。下半部的“酉”则指酒,因古时用粮食发酵后的醪醩(láo zāo)具有治病保健的功效,也可指熬药或酿药酒用的罐子之类。“医”的另一种繁体字为“毉”,下半部的“巫”指古代的“巫医”或“巫术”,因在古代“医”与“巫”是合二为一的。总之,繁体汉字“醫”或“毉”,实际上是把中国古代所有的医疗手段和医理全部涵盖其中了,蕴涵着“医文化”信息。有人开玩笑说:现在简化字“医”被简化得只剩下开刀了,这是西医的特长。因此可以说,“医”字从繁体到简体,就是近代由于受西方医学的影响,逐渐弱化了祖国传统医学作用的结果。简体的“医”字也远离了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针灸、砭针、按摩、推拿等辩证施治全局诊疗的优秀医疗方法,而依附于西医那种“头疼治头、脚疼治脚”的局部、孤立、机械的诊疗方法。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医学方针才走上了“保护中医”、“中西结合”的正确道路。
当前有些学者(包括台湾、香港的学者)对简化汉字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也未免有失偏颇,尽管简化汉字尚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还有待作适当调整,但是作为中国内地法定通用的文字,毕竟已使用了多年,并且深入人心,同时也符合文字由繁趋简的发展规律,何况有些简化汉字古已有之。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取消繁体或简体字,而是如何妥善解决汉字的简繁两立,各行其是、有碍彼此的经济文化交流的问题。因此,我们才提出汉字应简繁并存,用简识繁的建议。诚然,简体汉字尚存许多不合理性和使用混乱的现象,很有必要对现行的简化汉字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使其尽量完善,以便更适应当前的社会文化交流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希望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海外的华人社会,也适当学习常用的简化汉字,尤其是从小学开始增设简化汉字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实现汉字的简繁并存,用简识繁或用繁识简两全其美的互通效益。
三、汉字由简回繁出现的问题
近十几年来,在我国经济开放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中国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经济领域中的商业品牌、广告以及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书刊、影视艺术、歌曲等方面,大陆为了适应与台、港、澳及海外文化交流的需要,时兴起汉字由“简”回“繁”的新潮流。但是由于当今一批文化青年对汉字只知简而不识繁,于是造成了用字错乱、简繁混淆的现象。
例如“后”与“後”本来是自古就存在的同音异形异义字,简称同音字,前者多用于古代皇帝或国王的正妻的封号,如称“皇后”、“皇太后”等;后者则用于表示时间的先后次序。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简化字时,却把“後”字简化掉,只用“后”字来取代。现在由“简”回“繁”时,有些青年却分不清“后”与“後”之别了。我们发现当今不少写清代皇宫故事的电影或电视剧的解说词或字幕上,却屡屡出现“孝庄皇太後”、“慈禧太後”的字样,令人看了啼笑皆非。
再如简化汉字“萧”与“肖”,二者为同音词并均有姓氏的义项。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肖”字的词条中注明“萧俗作肖”。于是不少人就把“萧”与“肖”混用了,尤其在姓氏方面。岂不知“萧”是繁体汉字“蕭”的简化,而“肖”字古已有之。据说老作家萧乾先生最不高兴人们把他的“萧”姓写成“肖”。幸好“乾”(qián)字还没有被简化掉,否则有人就会把“萧乾”写作“肖干”了。因为乾(qián)与乾(ɡān)是两个同形异音异义的繁体汉字,现在把“乾(ɡān)、干(ɡān)、幹(ɡàn)“三个繁体字简化成一个“干”字了。因此,人们在从“简”回“繁”时最容易把这“乾(qián)、乾(ɡān)、干(ɡān)”三个字混用,把“萧乾”写作“肖干”也就不奇怪了。
有些语言文字工作者将当前使用繁体汉字视为不规范,语言工作委员会甚至曾动员北京市各区、街道有关单位对大街上的标语、商家牌匾中出现的繁体汉字进行整顿或称“规范化”,一律改为简化字。
其实,在实行的简化字中有很多是不合理的,例如上面所举的把原来的几个同音或同形的繁体字简化后合拼为一个字,或保留其中之一字,这样就必然造成一字多义或多音,如“干”字,从而出现用字混乱的现象。例如有不少青年学者用繁体汉字给当代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写信时,把“錢鍾書”写作“錢鐘書”,钱先生看了很不高兴。青年学者不知繁体汉字“鍾”与“鐘”是两个同音异形异义字,前者“鍾”指“感情集中”义,如“鍾情”、“鍾爱”、“一见鍾情”等;后者“鐘”则指响器或作计时的用具,如“鐘楼”、“鐘声”、“古鐘”以及“鐘錶”、“閙鐘”等。制定简化字时把繁体汉字“鍾”与“鐘”简化为一个“钟”字了。因此,不懂这“钟”的简化由来,由“简”回“繁”时就难免出错。
四、关于汉字简繁并存的几点建议
我们认为要实行汉字的简繁并存互通,有必要先做好以下几件事:
1.今后在出版中文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时,应做到简繁汉字并存。这一点《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等已先行这样做了,希望其他字词典也应如此。
2.在中文软件的制作中,应简繁汉字并列,并且具备互相转换的功能。目前有些中文软件已具备了此项功能。但有的转换功能尚有不足,如把南宋诗人陆游(名字从“氵”)却转换成陆遊了。
3.从小学开始应在语文课本中简繁汉字并列,让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在用简化字的同时也认识繁体字。曾有几位文艺界的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小学应开设繁体汉字课的提案,引起众人的共鸣。
4.在中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大学应设有用简化汉字编写的中文教材或选修课;在中国内地各大学也应设有用繁简对照的教材和有关繁体汉字的选修课。
5.在世界各地的中文学校中,中文课本应简繁汉字并列,由学生自由选用。
6.对当前实行的简化汉字中的不合理的部分,应作适当调整或补充。
(作者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内地与台湾、香港、澳门之间以及海外华人世界,尚存在着汉字简繁分立、各行其是的现象。这样就必然会阻碍中国内地与台、港、澳以及海外华人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对此,我们主张实行汉字的简繁并存、互通,这不仅有利于国内外的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且也是我们继承和弘扬、传播中华文化的需要,更是国内外交流发展的大势之所趋。
一、汉字简繁并存互通,有利于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
当前,全球正兴起“中文热”。中文之所以被世界看好,是因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更有中华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具魅力的汉字等原因。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汉语越来越成为仅次于英语的一种重要语言。有专家预言:将来汉语有可能成为与英语一样的世界通用语言。据国家汉办统计,目前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余所大学教授中文课,学汉语的人数达三千多万,预计到公元2010年学汉语的人数将达一亿多人,目前,在世界各国将建二百多所孔子学院,旨在传播中华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因此,作为汉语(中文)及其文化载体的汉字,就格外受到世界瞩目。
更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在祖国的台湾、香港、澳门以及海外的华人世界,仍在沿用繁体汉字。近年来,海峡两岸及“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海外华人也纷纷回国投资、旅游或寻根,然而在信息交流方面却存在着汉字的简繁之别,这必然对信息交流造成一定程度的障碍。有不少台湾朋友说,在台湾与内地之间来往的电子邮件经常出现被告知“发送失败”,或邮件的内容都是一片乱码的现象,这显然是由于繁体字和简化字不通造成的混乱。
汉字的简繁并存,其实在美国的中文学校已有先例。几年前,由于“中文热”在美国兴起,不仅华裔子弟要学中文,而且很多美国人也纷纷要求学中文,这对传播中华文化本是件大好事,但在汉字的繁简问题上却出了问题:学中文是用简体汉字还是用繁体汉字?于是,凡是华人集居的美国城市中,便出现了两种中文学校:一种是由中国台湾移民主办的中文学校,采用繁体汉字;而另一种则是由中国内地移民主办的中文学校却使用简体汉字。这两种学校还暗中较劲,双方相持不下。于是在2005年5月,美国大学理事会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研究后宣布:AP(Advaneed Placemcent)之中文鉴定考试将实用简繁汉字并列,由学生自由选择。这样,多年的使用汉字的简繁之争终于得到合理的解决。同时这也是一个契机,如果在全球,特别是在海峡两岸,提倡“中文汉字简繁并存、互通”,这与“一国两制”的英明决策一样,不仅有助于全球华人的经济文化交往,而且还将加强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华人对祖国文化的向心力,同时也体现出中国兼容并包之泱泱大国的风度。这种“一举两得”之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汉字的简繁并存、互通,不仅是华人世界文化交流之所需,同时也是世界各国汉学家之所望。
世界各国的汉学家大多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或历史文化的专家,他们所阅读、参考的中国古籍文献,均采用繁体汉字。由于古文惜墨如金,如果采用简化汉字就会有产生歧义的可能性。因为《简化字总表》第一、二表共484个简化字,有一百个左右是同音归并字。就以“干”字为例,它既包括繁体字系统读阴平的“干”和“乾”,也包括读去声的“幹”及其异体字“榦”。“干”作为原来的繁体字如“天干”、“干涉”等,“干湿”的繁体字为“乾濕”,“干练”的繁体是“幹練”。繁体字“干禄”是求取俸禄,而“幹禄”则指额外的俸给。“树干”要写繁体字则是“樹幹”,严格说来要写“樹榦”。这些不是电脑可以完全实现正确转换的。因此,各国的汉字家们对汉字的“简繁并存”的呼声也是很高的。据说在美国务院任高职的中国专家,多为哈佛大学著名汉学家费正清(John King Feirbank,1907—1991)的门生,他们长期影响着美国的对华政策,他们也主张繁体汉字有存在的价值。这些汉学家虽然人数不多,却影响很大。
另一方面,从语言的传播策略来说,英文已在全球通用,现今互联网的兴趣和普及更助长其强势。除英文之外,全世界使用最多的是中文,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却分为简化汉字和繁体汉字两大块,如果不实行简繁并存、互通,就难以应付英文的强势地位,不利于中文(汉语)向广泛传播。
在世界范围内,既然在英文中有大写小写之分,两者并存互通;在日文中也有平假名、片假名和借用的汉字长期并存互通,为什么中文的简繁汉字不可以共存互通呢?何况,在中国虽然推广了普通话,但并不等于排斥方言的存在,而是并存互通。
总之,只要抛弃政治偏见,实行汉字的简繁并存、互通,相辅相成,才有助于中外文化、经济等等方面的交流。
二、汉字的简繁并存,用简识繁,是继承和传播、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
中国的汉字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汉字也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繁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和基石,它集表意、表形、表音于一体,是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汉字的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六书的特点,更是我们独特文化传统的根基。
曾有人说,既然简化汉字已为中国内地13亿人所使用,在海外也将逐渐占优势,如果将繁体汉字废除掉,实行书同文,让简化汉字一统天下岂不更好吗?但是请不要忘记,繁体汉字自古就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三千多年以来的经、史、子、集以及历代文学、书法作品等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均用繁体汉字保存至今,这是简化汉字所不能替代的。另一方面,从1956年之后,以及将来的简体汉字的文献,也将是浩如烟海,若用繁体汉字来取代也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当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海外所出版的华文报刊书籍,依然在使用繁体汉字。即使在推行简化汉字的中国内地,也法定文物、古迹、书法、姓氏、题词和商业招牌等,均可保留和使用繁体汉字。如果我们要继承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就必须承认繁体汉字的存在,并且会识会。试问:如果将使用了三千多年的繁体字废除掉,我们又如何去继承祖国这悠久灿烂的文化遗产,我们如何去研究、整理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我们又如何去鉴赏古代经典文化艺术的瑰宝?对台、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世界会造成什么样的心理冲击?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两全其美的方法,必是汉字的简繁并存互通。
常言道:缺乏远虑,必有近忧。我们的文字改革委员会在上世纪50年代制定简化汉字时考虑欠周到,没想到30年后会出现一大批“有文化的新文盲”。现在的知识青年包括有些大学生、研究生不识繁体汉字,对上世纪50年代及以前出版的或当今出版的古籍文献,大多读不懂,甚至闹出许多笑话来。
例如,前几年在《人民日报》上曾发表一篇现代青年人因不识繁体汉字而闹出笑话的文章,并引起轩然大波。文章说某大学图书馆有位服务人员根据借书单上写的简化字书名《后汉书》去书库查找,结果竟连一本也没找到。借书者奇怪地问:“难道我们大学的图书馆连《后汉书》都没有?”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原来书库中的史书类都是用繁仅汉字印刷的书名《後漢書》,即使中华书局最新排印本《二十四史》系列书名中,也只有用繁体汉字印刷出版的《後漢書》,而没有用简体汉字排印的《后汉书》。因此,这位不识繁体汉字的青年图书馆人员找不到此书也就不奇怪了。
再如,有大学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一起去参观一些名胜古迹,一些古代的建筑物和古寺庙中,均有许多用繁体汉字书写或刻写的匾额、楹联、古碑文等,学生们大多看不懂繁体汉字,便问身旁的青年教师们,然而大学教师们竟面面相觑,尴尬地摇摇头,一时回答不上来。一位老教授走过来才解了围。原来青年教师们也不识繁体汉字,更不识各种字体的书法了。如此大学教师,其文化素质难道不令人担忧和深思吗?
当代有些“文化青年”外语很好,却不识繁体汉字。例如我亲见一位大学毕业后从事工作的青年,当他与一位外籍华人个别接触时,外语说得很流利,但对繁体汉字却几乎一字不识。当这位外籍华人递给他一张名片时,名片上照例印的都是繁体汉字,这位青年看了名片却目瞪口呆,认不出名片上的繁体字,偷偷对我说人家用繁体字不规范。其实,说人家用繁体字不规范,可能是为自己不识繁体汉字遮羞。外籍华人用繁体字倒是很规范的,而自己不识繁体字却未免有数典忘祖、本末倒置之嫌。
由于繁体汉字被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因此,繁体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汉文化。我们仅从繁体汉字的形体结构,便可窥知其含义,并且还可体味到汉字字义如何在漫长的历史流变中越来越繁富,从而积淀了丰富的人文信息。汉字的发展及汉字形体的演变,尽管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体、楷体等许多阶段,但它的形体结构却依然保存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可以说,每个繁体汉字几乎就是汉民族文化信息的储存箱。从繁体汉字所蕴藏着的文化信息中,既能反映过去的社会生活,也能直观现在。
传说先民仓颉(jié)造字时,远取于自然诸物,近取人类诸身,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所以在繁体汉字中,宇宙间的天地鬼神,山川草木,乌兽虫鱼,王制礼仪,人之思想、心态等等,莫不周载。总之,古人的生存智慧、生产生活经验、社会意识、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等,都深深地熔铸在这一个个繁体汉字中。这与西方的拼音文字及其抽象思维方式截然不同。汉民族则是通过直观、形象的符号来体现对世界的“具象思维”方式,也是形成繁体汉字形体结构的重要理据。例如繁体汉字“醫”字,是由“ ”、“矢”、“殳(shū)”、“酉(yǒu)”四部分有机地结合而成的。首先来看左上角的“医”部分,外框“ (读音fānɡ,即方)表示古代医理的方式,或指医师开的“药方”之意;里面的“矢”是指箭,关于“箭”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在战争中受到箭伤,暗示古代的“外科医术”,还有一说则认为“矢”指箭头,如同中医的医疗手段之一的“针灸”。再看右上角的“殳”,指古代一种兵器或器械,有敲打之意,因古时调药常用木棒之类敲打搅拌,或指拍打点穴、推拿、按摩等医疗手段。下半部的“酉”则指酒,因古时用粮食发酵后的醪醩(láo zāo)具有治病保健的功效,也可指熬药或酿药酒用的罐子之类。“医”的另一种繁体字为“毉”,下半部的“巫”指古代的“巫医”或“巫术”,因在古代“医”与“巫”是合二为一的。总之,繁体汉字“醫”或“毉”,实际上是把中国古代所有的医疗手段和医理全部涵盖其中了,蕴涵着“医文化”信息。有人开玩笑说:现在简化字“医”被简化得只剩下开刀了,这是西医的特长。因此可以说,“医”字从繁体到简体,就是近代由于受西方医学的影响,逐渐弱化了祖国传统医学作用的结果。简体的“医”字也远离了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针灸、砭针、按摩、推拿等辩证施治全局诊疗的优秀医疗方法,而依附于西医那种“头疼治头、脚疼治脚”的局部、孤立、机械的诊疗方法。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医学方针才走上了“保护中医”、“中西结合”的正确道路。
当前有些学者(包括台湾、香港的学者)对简化汉字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也未免有失偏颇,尽管简化汉字尚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还有待作适当调整,但是作为中国内地法定通用的文字,毕竟已使用了多年,并且深入人心,同时也符合文字由繁趋简的发展规律,何况有些简化汉字古已有之。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取消繁体或简体字,而是如何妥善解决汉字的简繁两立,各行其是、有碍彼此的经济文化交流的问题。因此,我们才提出汉字应简繁并存,用简识繁的建议。诚然,简体汉字尚存许多不合理性和使用混乱的现象,很有必要对现行的简化汉字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使其尽量完善,以便更适应当前的社会文化交流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希望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海外的华人社会,也适当学习常用的简化汉字,尤其是从小学开始增设简化汉字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实现汉字的简繁并存,用简识繁或用繁识简两全其美的互通效益。
三、汉字由简回繁出现的问题
近十几年来,在我国经济开放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中国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经济领域中的商业品牌、广告以及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书刊、影视艺术、歌曲等方面,大陆为了适应与台、港、澳及海外文化交流的需要,时兴起汉字由“简”回“繁”的新潮流。但是由于当今一批文化青年对汉字只知简而不识繁,于是造成了用字错乱、简繁混淆的现象。
例如“后”与“後”本来是自古就存在的同音异形异义字,简称同音字,前者多用于古代皇帝或国王的正妻的封号,如称“皇后”、“皇太后”等;后者则用于表示时间的先后次序。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简化字时,却把“後”字简化掉,只用“后”字来取代。现在由“简”回“繁”时,有些青年却分不清“后”与“後”之别了。我们发现当今不少写清代皇宫故事的电影或电视剧的解说词或字幕上,却屡屡出现“孝庄皇太後”、“慈禧太後”的字样,令人看了啼笑皆非。
再如简化汉字“萧”与“肖”,二者为同音词并均有姓氏的义项。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肖”字的词条中注明“萧俗作肖”。于是不少人就把“萧”与“肖”混用了,尤其在姓氏方面。岂不知“萧”是繁体汉字“蕭”的简化,而“肖”字古已有之。据说老作家萧乾先生最不高兴人们把他的“萧”姓写成“肖”。幸好“乾”(qián)字还没有被简化掉,否则有人就会把“萧乾”写作“肖干”了。因为乾(qián)与乾(ɡān)是两个同形异音异义的繁体汉字,现在把“乾(ɡān)、干(ɡān)、幹(ɡàn)“三个繁体字简化成一个“干”字了。因此,人们在从“简”回“繁”时最容易把这“乾(qián)、乾(ɡān)、干(ɡān)”三个字混用,把“萧乾”写作“肖干”也就不奇怪了。
有些语言文字工作者将当前使用繁体汉字视为不规范,语言工作委员会甚至曾动员北京市各区、街道有关单位对大街上的标语、商家牌匾中出现的繁体汉字进行整顿或称“规范化”,一律改为简化字。
其实,在实行的简化字中有很多是不合理的,例如上面所举的把原来的几个同音或同形的繁体字简化后合拼为一个字,或保留其中之一字,这样就必然造成一字多义或多音,如“干”字,从而出现用字混乱的现象。例如有不少青年学者用繁体汉字给当代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写信时,把“錢鍾書”写作“錢鐘書”,钱先生看了很不高兴。青年学者不知繁体汉字“鍾”与“鐘”是两个同音异形异义字,前者“鍾”指“感情集中”义,如“鍾情”、“鍾爱”、“一见鍾情”等;后者“鐘”则指响器或作计时的用具,如“鐘楼”、“鐘声”、“古鐘”以及“鐘錶”、“閙鐘”等。制定简化字时把繁体汉字“鍾”与“鐘”简化为一个“钟”字了。因此,不懂这“钟”的简化由来,由“简”回“繁”时就难免出错。
四、关于汉字简繁并存的几点建议
我们认为要实行汉字的简繁并存互通,有必要先做好以下几件事:
1.今后在出版中文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时,应做到简繁汉字并存。这一点《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等已先行这样做了,希望其他字词典也应如此。
2.在中文软件的制作中,应简繁汉字并列,并且具备互相转换的功能。目前有些中文软件已具备了此项功能。但有的转换功能尚有不足,如把南宋诗人陆游(名字从“氵”)却转换成陆遊了。
3.从小学开始应在语文课本中简繁汉字并列,让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在用简化字的同时也认识繁体字。曾有几位文艺界的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小学应开设繁体汉字课的提案,引起众人的共鸣。
4.在中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大学应设有用简化汉字编写的中文教材或选修课;在中国内地各大学也应设有用繁简对照的教材和有关繁体汉字的选修课。
5.在世界各地的中文学校中,中文课本应简繁汉字并列,由学生自由选用。
6.对当前实行的简化汉字中的不合理的部分,应作适当调整或补充。
(作者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