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差异,异中求同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经验基础、兴趣爱好、探究能力存在差异,他们在思考、探究后,会对同一问题产生多种不同的解法。每一种解法都是学生思维的表现,教师要利用这种差异,对学生的多样方法进行探讨,帮助他们理清方法,建立联系,探寻数学方法的本质。教师提出任务,让学生从多种方法中寻求相同点,找一找方法之间的联系,哪些方法其本质是一致的。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教师要引领学生对每种方法进行解读,在理解方法的基础上求同。学生既可以从数学方法的视角在多种方法中寻求共同点,也可以揭示数学思想的内涵,将方法与思维融合在一起,从思维的差异中探寻方法的差异,或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寻求方法的同质。如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72÷2,学生借助于自己的经验,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有学生将72拆分为70 2进行计算:72÷2=70÷2 2÷2=35 1=36,也有学生将其拆分为60 12进行计算72÷2=60÷2 12÷2=30 6=36,也有学生运用竖式进行计算。教师让学生对比,有学生说第一种方法与第二种方法都是拆分的方法,都利用除法的意义,都能通过口算获取答案。也有学生说,第二种方法与第三种方法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将其分为60÷2和12÷2兩步。学生在寻求异种方法的同质中,挖掘方法之间的联系,把握知识的本质特性,将看似无关的口算与笔算进行沟通,使学生深入理解算法的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常有学生意见相左的情况,会争执不下。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要借助于这种差异生成资源开展辩论,为学生留有呈现思维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辩论中各抒己见,越辩越明,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教师是活动的参与者,可以坚持一方的观点或变换立场,推动着辩论活动的进行。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中,教师呈现问题“将一个圆片分成两份,每一份占整个圆的二分之一”,让学生判断,学生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教师让学生展开辩论,正方一名学生将圆从中间对折后撕开,并指出:“这其中一份,难道不是整个圆的二分之一吗?”反方学生将圆撕成大小不同的两份,反驳道,“我们也分成了两份,其中一份难道不是整个圆的二分之一吗?”因此一部分正方学生的观点发生动摇,教师让学生重新排队,此时有大部分正方学生都站到反方队伍当中。教师问剩余的学生,“你们说说,有什么理由吗?”此时正方表述道,“我们平均将圆分成两份,不就是二分之一吗?”而反方认为,“题目没有平均分的意义啊,按照题意,其中的一份都不是圆的二分之一。”此时教师归纳道,“‘平均分’很关键,反方抓住这个关键点进行辩驳,解决了大家的争论。”学生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后,教师与其简单判断,还不如让学生开展一场“辩论”,让他们的思维得以碰撞,让他们在争论中形成共识,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剖析。将错就错,错中引正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是不可忽略的的财富,教师要善于采取相应的策略,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学生常会因自己的认知水平有限而出现错误,教师不必急于指正,对学生的错误引而不发,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省。教师可以重复学生的错误,将学生的错误“放大”,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自我省悟,从而在讨论交流中促进对错误的认识。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尝试错误”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错误中总结,从中获得合理的因素,将学生的“错误”引向成功。如在计算19×3时,学生尝试练习后,出现了四种不同的结果,有327(对位错误),有37(未进位),有47(进位错误)的,也有57的。教师引导学生用拆分法验证计算结果,学生发现前三种的算法是错误的,同时让小组讨论,“哪里出错了?以后做这样的题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展开了讨论,有学生说,“第一题中的‘2’与‘3’同属十位,应该把‘2’写到横线的上面才对。”有学生认为第二题没有将进位算进去……教师利用学生的错误引领学生进行分析,让他们归纳出正确的计算方法。问题反抛,激发质疑教师不急于解决学生的问题,而是“借力打力”,反抛问题,激活学生大脑中的兴奋点,从而引发他们为解决疑惑而积极思考。教师可以让学生举例验证,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争辩明理,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通过引导学生展示、交流,从而能不露痕迹地帮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如在学完“比的意义”后有位学生提出“足球比赛2∶0是不是比?”教师反抛问题,让大家讨论讨论,此时学生的意见出现了分歧,学生开始了讨论交流,反方认为,“比的后项是0,因而不能是比”,正方认为,“ 2 ∶0跟比的读法、写法都一样,当然是比。”反方指出,“读写一样,可意义不同。比的意义是两数相除,而这里是进球数,是相差关系。”此时得到了正方的认同,教师反抛问题后利用学生的差异性理解让学生在释疑中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