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坛几载风雨,我备尝苦辣酸甜,也深深认识到: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
一、立师志 乐于奉献
陶行知先生之所以会出访海外26国,却满怀一腔热血,布衣草鞋,走向村庄,让中国的教育在贫困中放出曙光,就是因为他坚守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条。只为当初立下的为师志,又有多少教师像小草一样,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呀!他们有的远离家乡,扎根山区;有的舍弃亲情,一心扑在事业上……当前,面对高科技时代的挑战,面对教育改革的考验,教师任重而道远,如果矢志不坚,又怎能无怨无悔、迎难而上呢?
二、修师德 勤于育人
1.尊重学生人格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族、不同籍贯、不同出生、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关系的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心、不偏爱、不偏袒、不歧视身心有缺陷的学生或后进学生;要尊重学生人格人身不受侵犯的权利,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刻薄、粗俗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和打击学生,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当学生做错事时,我耐心开导,不挖苦、不训斥,不拿大话威胁恐吓。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如有的学生因作业没写好,或没有按我的要求去做的,我不是像有的老师那样让学生写上十遍、二十遍,而是单独找他谈话,帮他找出原因。
2.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师教育学生,必须是爱与严相结合。爱与严,都是教育的条件、手段和动力。爱,不是出于个人的狭隘感情或“自然好恶”,而是出于教师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出于一种高尚的道德感,责任感;严,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理,严中有方、严中有度。现实中往往爱好学生易,爱差学生难。我就要求自己不仅要爱“小天鹅”,还要爱“丑小鸭”。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即严爱结合。首先,我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其次,我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努力创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并且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有度、有方与有恒。
3.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
根据教育劳动的特点,教育公正不仅仅限于在“分数”面前“一律平等”的“外表公正”,而是更注重以追求最大限度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的“实质公正”,就是恰当地处理好“外表公正”与“实质公正”的相互关系。尤其在当前“高分=重点学校=名牌大学=好工作=高收入”的背景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教师坚持做到在试卷,规则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不抱成见,不循私情,规范准确,也是体现教育公正要求的重要方面。
4.对学生“赏罚”要公平合理
所谓赏罚公平,是指教师在赏罚学生的问题上,决不能为个人的爱憎亲疏所干扰,要做到“有功虽仇亦赏,有过虽亲必罚”;不管是赏是罚都要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不能个人说了算,同时要让学生明了因故,这样才称得上赏罚公平。
5.公平公正地处理涉及学生的各类矛盾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或与同学、或与学校、教师、职工、或与社会各方面偶尔产生矛盾、甚至发生冲突是再所难免的。公正原则要求教师在处理涉及学生的矛盾的时候,必须主持公道。必须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寻求相称的解决办法,妥善处理。要做到“公平如秤”,不偏袒一方,责难一方。尤其是牵涉到学校或教师的矛盾,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更应在态度、方法与结论上充分体现平等、合理与公正的要求,让学生心悦诚服。
三、修师德 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 这样的教育事例枚不勝举。
四、修师德 尊重家长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的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了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我定期把学校各个阶段的学习、活动等情况以《致家长一封信》和《素质教育报告册》的形式发给家长,然后,请家长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反馈意见。
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教师,教师只有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五、练师功 精于教书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减负”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并举,关键在教师,学生“减负”,要求教育增效,要求教师做到:夯实基本功才能游刃有余;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迎挑战;进修培训赶超大时代挑重任。
六、树师表 言传身教
1.有形的榜样——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
青少年学生的“向师性”强,“可塑性”大,他们往往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从言行到举止,处处都应带头做到期最好,以利于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学生。
2.无声的命令——教师的师表形象是一种巨大的道德力量,一种无声的命令
教师坚持“候课”,再散慢的学生也会尽快克服迟到的毛病。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为师者只有立师志、修师德、练师功、树师表,才能达到“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要求,才能切实担负起为育才的重任。
一、立师志 乐于奉献
陶行知先生之所以会出访海外26国,却满怀一腔热血,布衣草鞋,走向村庄,让中国的教育在贫困中放出曙光,就是因为他坚守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条。只为当初立下的为师志,又有多少教师像小草一样,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呀!他们有的远离家乡,扎根山区;有的舍弃亲情,一心扑在事业上……当前,面对高科技时代的挑战,面对教育改革的考验,教师任重而道远,如果矢志不坚,又怎能无怨无悔、迎难而上呢?
二、修师德 勤于育人
1.尊重学生人格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族、不同籍贯、不同出生、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关系的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心、不偏爱、不偏袒、不歧视身心有缺陷的学生或后进学生;要尊重学生人格人身不受侵犯的权利,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刻薄、粗俗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和打击学生,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当学生做错事时,我耐心开导,不挖苦、不训斥,不拿大话威胁恐吓。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如有的学生因作业没写好,或没有按我的要求去做的,我不是像有的老师那样让学生写上十遍、二十遍,而是单独找他谈话,帮他找出原因。
2.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师教育学生,必须是爱与严相结合。爱与严,都是教育的条件、手段和动力。爱,不是出于个人的狭隘感情或“自然好恶”,而是出于教师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出于一种高尚的道德感,责任感;严,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理,严中有方、严中有度。现实中往往爱好学生易,爱差学生难。我就要求自己不仅要爱“小天鹅”,还要爱“丑小鸭”。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即严爱结合。首先,我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其次,我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努力创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并且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有度、有方与有恒。
3.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
根据教育劳动的特点,教育公正不仅仅限于在“分数”面前“一律平等”的“外表公正”,而是更注重以追求最大限度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的“实质公正”,就是恰当地处理好“外表公正”与“实质公正”的相互关系。尤其在当前“高分=重点学校=名牌大学=好工作=高收入”的背景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教师坚持做到在试卷,规则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不抱成见,不循私情,规范准确,也是体现教育公正要求的重要方面。
4.对学生“赏罚”要公平合理
所谓赏罚公平,是指教师在赏罚学生的问题上,决不能为个人的爱憎亲疏所干扰,要做到“有功虽仇亦赏,有过虽亲必罚”;不管是赏是罚都要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不能个人说了算,同时要让学生明了因故,这样才称得上赏罚公平。
5.公平公正地处理涉及学生的各类矛盾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或与同学、或与学校、教师、职工、或与社会各方面偶尔产生矛盾、甚至发生冲突是再所难免的。公正原则要求教师在处理涉及学生的矛盾的时候,必须主持公道。必须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寻求相称的解决办法,妥善处理。要做到“公平如秤”,不偏袒一方,责难一方。尤其是牵涉到学校或教师的矛盾,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更应在态度、方法与结论上充分体现平等、合理与公正的要求,让学生心悦诚服。
三、修师德 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 这样的教育事例枚不勝举。
四、修师德 尊重家长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的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了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我定期把学校各个阶段的学习、活动等情况以《致家长一封信》和《素质教育报告册》的形式发给家长,然后,请家长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反馈意见。
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教师,教师只有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五、练师功 精于教书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减负”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并举,关键在教师,学生“减负”,要求教育增效,要求教师做到:夯实基本功才能游刃有余;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迎挑战;进修培训赶超大时代挑重任。
六、树师表 言传身教
1.有形的榜样——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
青少年学生的“向师性”强,“可塑性”大,他们往往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从言行到举止,处处都应带头做到期最好,以利于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学生。
2.无声的命令——教师的师表形象是一种巨大的道德力量,一种无声的命令
教师坚持“候课”,再散慢的学生也会尽快克服迟到的毛病。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为师者只有立师志、修师德、练师功、树师表,才能达到“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要求,才能切实担负起为育才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