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共产国际东方战略在中国的实施及其影响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ey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共产国際与苏俄在建立之初,面对的就是帝国主义强有力的包围与封锁。出于世界革命与苏联利益的角度,根据列宁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理论,共产国际积极的实施东方战略。试图推动与其相邻的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高涨,进而建立一个有利于苏俄的东方反帝联合战线,用以缓解苏俄紧张的安全压力。而第一次国共合作就是在共产国际所贯彻的东方战略的基础之上来进行推进进行的。苏俄力图通过国共合作,用以打击帝国主义在东方的势力。东方战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形成,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共产国际;东方战略;第一次国共合作
  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体系逐渐进入了其相对稳定时期,欧洲的工人运动也逐渐转入了低潮。而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之后,所面对的却是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和武装干涉,苏俄的建设步履维艰。在这种情况之下,共产国际把目光转向东方,东方战略的推行,用以肢解帝国主义在东方的势力,对远东地区的压力相对缓解,营造了一个有利于苏俄建设的国际环境。
  一、共产国际东方战略提出的历史背景与主要内容
  (一)东方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
  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此时的苏俄面对的却是强有力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与封锁。帝国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对东方各国的殖民地的压迫卷土重来,使得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对民族解放的要求与愿望更加迫切。在这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基于世界革命与苏俄本国利益的考虑,必须积极地援助与支持东方的民族解放运动,东而方的各国人民也迫切的需要一个国际性革命的组织来指导革命。1919年的共产国际的成立就为这历史性的联合提供了可能。
  列宁曾经说过:“全世界历史范围来看,如果其它国家不发生革命运动,那么毫无疑问,我国革命的最后胜利是没有希望的。”“把我们从所有这些困难中拯救出来的,是全欧洲的革命。”[1]然而东欧各国的革命风暴并不与列宁的预料相同,反而相继平息,进入了低潮。而被压迫的东方的殖民主义、半殖民主义国家的革命却不断的高涨起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共产国际在政策上重心的转变。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面对的就是该如何正确对待民族解放问题。列宁认为:“主要应该是使各民族和各国的无产者和劳动群众为共同进行革命斗争,打倒地主和资产阶级而彼此接近起来。”[2]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面对的强大的帝国主义和腐朽的本国的封建主义。民族资产阶级就具有双重的含义,不仅是需要被革命的对象,也是与无产阶级联合的同盟军。
  东方战略的提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胜利的背景下,在共产国际的主导下,在列宁所提出的殖民地和民族理论的指导下,西方战略受挫的情形下提出的。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与国际革命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
  (二)、共产国际东方战略的主要内容
  东方战略的提出开始于1920年的共产国际二大,而东方战略正式形成的标志一般被认为是共产国际四大上的《东方问题总提纲》的提出。东方战略的形成不仅对于指导东方各国共产党推进民族解放事业,同时对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东方战略的“东方”一般更多指的是政治意义上的概念,通常看来指的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而共产国际的东方战略一般被认为是以苏俄为中心,加强东方西方无产阶级的联合与团结;同时在在东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解放运动中,西方无产阶级应给予无产阶级支持并给与一定的援助;在必要的情况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在民族解放的运动中也应支持本国资产阶级,以取得民主运动的领导权力量。
  二、共产国际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发展与形成
  从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来看和革命向前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看,第一次国共合作不仅是中国国共两党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需要,同时它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的情形下贯彻列宁的民族殖民地理论的需要,是贯彻东方战略所形成的必然结果。
  (一)、共产国际东方战略在中国实施的主要机构
  想要对东方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政策的变化有一个真正的了解,我们首先要对共产国际与联共(布)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与梳理。我们知道,共产国际在成立之初就肩负着双重使命,首先推进和帮助各国共产党完成肩负起世界革命的理想;其次要通过各国共产党,共同保卫被帝国主义包围的苏俄,共同维护俄国革命的成果。同时共产国际由于长时间在苏俄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就使得共产国际在带有国际主义性质的同时或多或少的兼顾着民族主义的特性。
  在共产国际的东方战略制定之后,共产国际东方战略的实施,在中国一直是由共产国际执委会领导下的东方部进行主持的。在远东局的工作停止之后,共产国际指派了代表团来华进行工作。共产国际东方战略的另一个系统是以苏联政府的名义派来中国的代表。其中包括有 1922年来华的苏联政府特命全权代表越飞、1923年来华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总政治顾问的鲍罗庭。而1926年之后,鲍罗廷真正成为了联共(布)与共产国际所派遣来华代表的最高指挥者。
  (二)、共产国际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探索过程
  1、探索国共合作的可能性
  1921年6月,共产国际就派遣马林到中国来探索国共合作的可能性。他曾经在印尼长期进行革命工作且有使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和伊斯兰教联盟的成功经历。马林在中共二大会议上介绍了他成功的工作经验,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国共二大会议之后,被派遣中国,担任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一职。他积极的调查了国共两党的情况,并积极同孙中山、张继等国民党人联系,也到达南方实地来进行对国民党的历史和现状的考察。经过仔细研究,他积极向共产国际建议实行国共合作。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正式向国民党提议:“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向封建式的军阀继续战争。”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短时间内提高了对国共合作的认识,并主动向国民党提出了国共合作。这就使得国共合作具有了一定的可能性基础。但是由于中共领导人激烈反对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就具体内容上没有达成共识,马林只得向共产国际执委会汇报中国之行的具体情况以获得支持。1922 年 8 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来华贯彻落实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指示。在马林的提议下,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举行了特别会议,就国共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参加会议的大多数共产党人基本同意加入国民党这一主张。   2、共产国际帮助国民党改组,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当中共在对于国共合作问题有所松动与转变时,马林和达林也同孙中山多次接触,试图推动国民党的转变。在1921年11月,马林就应国民党的邀请,与孙中山谈论“关于苏俄承认他以及与之结成联盟的可能性问题。”到1922年间,马林也多次与孙中山面谈俄同孙中山的关系问题与国共合作问题。而在1923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宣言》的发表,则是事态的转变,国民党政策重大转变的标志。宣言指出,“故革命事业,由民众发之,亦由民众成之”。但由于国民党的先天不足,并没有自身强有力的军事力量,政治组织上存在问题,帮助国民党进行改组,是有必要也必须进行的一件事情。制定一个国共两党都能接受的革命纲领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问题的关键。如果没有先进的革命纲领作为旗帜,国共合作就成为一句空话。
  直到1923年秋天苏联外交使团新的领导人加拉罕和鲍罗廷来华后,国民党的改组工作才出现转机。10月 18 日,孙中山签署了任命鲍罗廷为改组国民党的顾问和指导的委任状,25 日成立了国民党改组执行委员会。到1924 年 1 月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国民党的改组工作基本完成。总体看来,新三民主义的确立,当时由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既采纳了共产国际与联共(布)的建议,也借鉴欧美,并立足于中国。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解释,使得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相同。因此,新三民主义就必然成为国共两党开展第一次合作的共同纲领和政治基础。
  改组后的国民党由一个单纯的资产阶级政党成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而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3、共产国际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支持与援助
  在建立起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之后,共产国际对于中国革命的支持与帮助不仅资金方面的投入,同时并派遣了大量的政治顾问、军事顾问来华进行指导工作。1924年1月的国民党的胜利召开,标志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在同年5月,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标志着中苏两国政府正式外交关系的确立。东方战略的实施使得共产国际与联共(布)的在华代表,又支持了南方的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战争和对北方的冯玉祥国民军的改组,及发动了国民会议运动和五卅运动。但是由于对于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右派认识不清,在1926年初,对于在南方的工作成绩估计过高,工作重心的转移,就留下了可以使蒋介石发动政变的机会。而对于东方战略在华实施取得的成就,联共(布)认为应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情况,进而把东方战略的实施推入到最后阶段,即北伐。北伐的胜利使苏俄和共产国际决定进一步加强领导力量,遣共产国际中国委员会主席罗易来华,进一步加强了指导。
  在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维护统一战线、开展工农运动和北伐战争中,他们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正确看待共产国际东方战略在华的作用与贡献
  历史是一面镜子,当我们回顾从 1924 年到 1927 年期间中国国民革命的发展过程,就会发现,尽管大革命以失败告终,但是却使得我们对于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而在此期间的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实际也是与共产国际的东方战略的贯彻实施密切相关,紧密相连的。
  从共产国际的角度来看,共产国际的东方战略确实是合乎历史逻辑的正确选择,在西欧的革命遭遇到挫折的情况下,共产国际和联共(布)能够及时调整策略,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东方战略,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从对中国的自身看,共产国际的东方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确实对中国国共两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的援助,人力、物力以及武器等方面的支持。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造成了全方位、多方面的影响。到了大革命后期,共产国际的东方战略的贯彻出现了偏差,对中国的革命形势判断出现了失误,造成了指导过程中的右倾主义错误,但是这并不是国民失败的根本原因。同時,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共产国际的东方战略与中国革命结合的过程中是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的,关于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武装斗争的革命形势方面、正确发挥革命同盟军的作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深入的认识。而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与胜利与这些经验的积累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1]、 [2]《列宁选集》第 3、4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向青.苏联与中国革命[M].北京:央编译出版社.
  3、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6——1927)[G]:上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4、中共党史参考资料[G].北京:人民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态势,中小企业所展现出的无限活力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由于在人、财、物力等方面的匮乏,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往往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如何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经济局面进行调节,促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财政政策作为政府扶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发展的经济政策,是
期刊
【摘要】:本文以数字化浪潮中的贵州大学档案馆为个案,回顾十数年来其档案利用工作的现状与不足,探讨通过提升档案利用意识,加强档案利用宣传,完善档案数字化建设,健全档案利用制度,尝试部分档案的有偿利用,实现高校与社会对档案的共同维护等途径,实现未来贵州大学档案利用工作良性发展之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档案利用;贵州大学  高等院校档案是“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
期刊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很多高校主题网站存在着内容单一、枯燥和点击率低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低,因此面对新形式我们应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载体  一、依托互联网与手机媒体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一)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又称:“德育”网站、红色网站。是高校按照网络
期刊
【摘要】:文艺创是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农村文艺创作中,既要注重“百花齐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还要把握住文艺创作“求真”、“向善”、“崇美”的审美价值取向,不违背文艺创作的正确方向,才能发展和繁荣健康文明的农村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文艺创作;思考  文艺创造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无论是高雅艺术还是通俗艺术,首先是对生活真实的反映。真实作为前提,没有
期刊
【摘要】:如今,科学技术在不断地进步发展,网络技术在信息传播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是传播媒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众多的便利,而受众与媒介行为也随之发生变化。  在这一背景下,品牌领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今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品牌由于管理层思想保守,缺乏远见,创新缓慢等原因导致陨落。如今是一个品牌再造的时代,它的塑造和传播手段越来越多样化。  微品牌,以小的投资创
期刊
【摘要】:杜蕾斯作为全球知名的安全套品牌,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好的广告创意加之好的产品。而近几年,在中国市场开始变得“舍本逐末”,无孔不入的广告和博取广泛的关注度。  【关键词】:杜蕾斯;广告;关注度  “食色性也”语出《孟子·告子上》,本义是喜爱美好的东西这是人的本性,然而经过现代的解读就有了“好色乃是人之本性”这样的含义了。谈色必谈及一样东西——杜蕾斯。如今杜蕾斯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了,
期刊
【摘要】:“沉默的螺旋”是传播学中最重要的原理之一,沉默的螺旋原理对于网络现象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虽然此传播学原理的社会影响力在不断曲折的发展,但是沉默的螺旋在网络时代,在社会中始终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永远不会消失。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网络;发展  一、 互联网时代的特征  1、互联网是一种高维媒介  互联网是一种高维媒介,它比我们过去所面对的那些传统媒介都要高出一个维度,生长出一个新
期刊
【摘要】:中投公司于2007年成立过程中,对刚刚上市的黑石公司进行投资,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导致亏损巨大,一度达到初始投资的85%,从而被称为黑石事件。时至今日,黑石集团股价上涨,这笔投资又显得没有被批判时那样不堪。本文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描述,并对这次投资行为尝试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中投公司;黑石事件;投资选择  一、引言  中国经济不断增长,资本实力不断雄厚,开始对外投资的尝试。在中
期刊
【摘要】:机构战略规划决定了机构未来的工作内容和发展方向。帮助以失独家庭为主要工作对象的社工机构制定出一份详细的战略规划,不仅可以用于此类机构今后工作借鉴,同时以此为例可以了解一个机构的战略规划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关键词】:战略规划;失独家庭;社工机构  一、研究背景  机构战略规划是指实施一系列有规范的活动,帮助机构作出根本性的决定和选择重要的行动,从而定义和指导一个组织是什么、做什么和为什
期刊
【摘要】:我国从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极快,日益呈现出高龄化、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空巢化严重的特点和趋势。越来越多的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出现,养老体系建设压力巨大,各级政府都开始高度重视此问题。因此创新养老模式,强化医疗服务,将二者相结合,全面推动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成为当前养老问题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老龄化;医疗服务;养老服务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