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贷作为经济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资金融通方式,具有灵活便捷的制度优势和全面准确的信息优势,是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力量,在脱贫攻坚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贵州省脱贫攻坚实践出发,对推进信贷助力扶贫工作作出总体评价。通过研究分析,对贵州省在信贷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而助力贵州全面脱贫。
关键词:扶贫;信贷;脱贫攻坚;农村
1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说到“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要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贵州省由于自然、地理位置、历史等客观因素造成了经济发展缓慢以及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等情况。信贷作为金融扶贫中使用最广泛的手段之一,帮助贫困农户获得资金参与到农村生产中以增加收入。而怎样优化信贷在扶贫工作中的效率与作用以及在信贷扶贫开发工作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于贵州省全面脱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信贷在贵州省扶贫工作中的体现
近年来,贵州省建立了“政府领导、中国人民银行带头、各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努力推动贫困地区减贫脱贫。在扶贫工作中首先是利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来指导金融机构增加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投资。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貴阳中心支行组织全部支行加强对涉农金融主体的考核力度、创新支持农业的再贷款担保方式、开设农业再贷款授信的试点计划并优先考虑再贴现等措施提高农业贷款的发放。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与贵州省扶贫办合作,推进扶贫和贴息机制改革以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
2010年至2013年,贵州省收到中央扶贫贷款利率贴息资金共3.66亿元。全省存款性金融机构发放扶贫贴息贷款52亿元和项目贴息贷款42亿元。2017年和2018年里,全省存款性金融机构的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首先,省内各贫困区县的贷款比例有所增加。截至2017年底,全省贫困区县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0928.6亿元,占全省贷款余额的52.4%,比上年末提高了1.6%。该年末贵州全省贫困区县人民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849.9亿元,占当年贷款新增额的61.1%,高于上年末3.3%。截至2018年底,全省贫困区县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2967.10亿元,占当年贷款额的52.70%。同年末,精准扶贫贷款余额为4876.69亿元,比上年增加946.1亿元,同比增长24.1%。从有针对性的扶贫效果来看,约有61万注册和登记的贫困人口获得了直接信贷支持,有48万人(次)通过其他产业获得了针对性的扶贫资金。有将近4544万人(次)贫困人员得到了项目精准扶贫贷款的帮助。截至2019年末,贵州省发放了4335亿元的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其中项目精准扶贫贷款余额高达3286亿元;全省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20.6%下降到2019年末的0.85%。
3贵州省信贷扶贫过程中存在问题
贵州省在建立“政府领导、中国人民银行带头、各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发布一系列政策的努力之下,全省贫困状况得到改善。但在政策实施落实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3.1贫困主体信息掌握度低且扶贫目标出现偏差
贵州省贫困人口基数大且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许多贫困农户消息较为闭塞、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以至于扶贫相关信息掌握较少。贫困农户对于扶贫相关信息的掌握量体现了扶贫工作的效益性与公平性,当贫困人员对于扶贫相关信息掌握程度越高,其发展潜在资源与机会也越多,越有利于扶贫工作健康有序进行。扶贫目标出现的偏差主要表现分别为不诚信居民占用公共资源谋私利和精准扶贫的异化现象。
3.2未充分利用多渠道多维度扶贫
由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滞后、自然地理等客观原因以及产业政策没有落实到位、贫困家庭所能够承担的风险低,在缺少产业基础服务等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产业发展规模效益低、产业链条不完整、致使发展产业带动脱贫的长效性有所不足。主要原因为一方面贫困人口分布较为分散,致使对于贫困人员的管理难度增加以及产业间的互动性较少。另一方面贵州产业底子薄弱且规模小,使形成规模效应的难度增加,从而产业脱贫的效益降低,导致一些产业抗风险能力低,最后增加了产业结构发展畸形的可能性。
3.3农村贫困人员文化水平与金融知识水平双低
贵州省在2010年人口普查中城镇人口比例仅达到33.81%,远低于农村人口数量;2018年6岁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比率仅有10.75%,不难看出贵州省不仅农村人口多且总体文化水平低。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而言风险意识也较低,信贷违约风险被加大,致其很难得到金融贷款支持。所以往往越贫困的农民,金融知识以及法律意识越浅薄,越难获得扶贫贷款。
3.4信贷扶贫产品单一且产业创新性不足
从贵州金融扶贫发展的问题上看,首先是信贷扶贫产品过于单一。由于各金融机构扶贫措施基本上都是以小额贷款为主,没有其他形式的信贷扶贫产品支持,金融产品过于相似。其次是扶贫产业模式同质化严重[1]。部分贫困地区地方政府在实施扶贫产业项目时无法准确分析和把握当地的发展特色和优势条件,盲目引进扶贫项目使得产业同质化,扶贫贷款集中于同质产业中,最终加大了投资风险。
3.5贫困户信息识别不到位
目前,贵州省乃至全国的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建立完善,贫困人口数量排查不清,导致贫困原因不明以及可能出现贫困信息不真实等现象。在扶贫工作中也会出现许多的盲点,最终造成扶贫资金和投资项目对接不上等问题,致使真正贫困的农户没有享受到扶贫相关政策,使得扶贫效果大打折扣。
4贵州省信贷扶贫的相关建议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再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使这项任务更加的不易与艰难,此时金融信贷支持脱贫攻坚的作用更显重要。针对信贷扶贫工作中所遇到的新难题与新问题也进一步的要求我们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优化信贷在贵州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助推效果。 4.1信贷助力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齐头并进
近年来,贵州省交通基础建设上的成就显而易见,政府应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与支持,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同时,金融机构应配合各级政府加强对贫困农户的精神引导,从根本上、观念上使贫困人员转变传统的自然经济生活方式,重塑他们的价值和精神世界。信贷工作人员可加大对贫困人员金融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贫困人员金融素养使其通过正规渠道获得信贷支持发展生产力,改善生活状况。最后,应深化贵州省大数据战略计划,积极推进“万企融合”大行动,加快推动大数据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农村产业革命。
4.2信贷支持互联网“带货”渠道与物流运输机制的完善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贵州各级政府应鼓励当地人民通过多渠道发展经济。当地政府在引进投资生产项目时,既要考虑当地生产条件,也要想到产品销售的去路,其中之一为加大信贷对于互联网“带货”渠道的支持力度,使产品与电商相结合。贵州各级政府应积极与各商业银行以及各大电商平台洽谈合作,采取信贷支持推进“大数据+黔货出山”,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加大信贷对于智慧航空口岸建设的支持,助推贵阳市建设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示范区。
各商业银行应采取信贷手段推进贵州省内物流运输机制的完善工作,利用物流的灵活条件来突破有形市场的发展限制、通过无形市场的发展来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助力减贫脱贫。
4.3信贷协助专业人才培养
首先,贵州省各地方政府应加大与金融机构合作,通过发放各类助学贷款,助推精准扶贫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第二,应加大农村尤其信息闭塞地区相关助学政策的宣传,如免费师范生,专项计划等,做到不让每一位能接受高等教育的贫困学子因贫辍学,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扶贫率”。最后,贵州省教育厅应在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引导和监督省内各大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落实情况,使“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扶贫政策真正的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政策成效。
4.4信贷产品创新推动减贫脱贫
贵州省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当地金融机构的引导,根据各区县农业特色量身打造信贷产品,降低信贷风险的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贵州各商业银行应积极支持农业订单自押融资信贷模式的发展,例如贵州银行向贵安新区贵澳农业公司发放的3000万元订单自押融资贷款就成功打破了传统的信贷模式,解决了贫困地区农业项目在只有一纸订单情况下的融资需求。同时各级政府应积极推动当地农业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连带责任担保,金融机构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为农户发放贷款,推进联保信贷模式发展,以助力贵州全面脱贫。
4.5信贷增援扶贫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一方面,应加大贵州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信贷投入,深化贵州省大数据与扶贫信息管理系统融合应用。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动贵州“大数据+治理”发展模式,通过区块链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以及高科技技术与扶贫信息管理系统的融合,加强扶贫政策落实程度监督以及信贷资金的用途管理,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
5结语
自十八大以来,贵州省经过一系列的艰苦奋斗,在减贫脱贫实践工作中取得了卓越成就。在最后脱贫攻坚冲刺期贵州省若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在于利用好信贷这一关键武器。贵州应根据自身存在问题结合信贷手段“对症下药”及“变废为宝”,使其功能与优势发挥到极致,共同推进贵州省全面脱贫,取得决战胜利。
参考文献:
[1] 李榛.以贵州调研为例看金融精准扶贫难题的破解之道[J].中国银行业,2018(05):100-103.
[2] 李榛.新时代贵州金融扶贫的实践[J].银行家,2018(08):124-125.
[3]郭会丛.金融推动订单农业发展:模式与路径创新——以深泽县为例[J].河北金融,2015(09):68-70.
[4] 潘经富,余坤莲,王海全.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思考——以广西贵港市为例[J].河北金融,2016(12):8-13+21.
作者簡介:
张克雯(1983—),女,贵州贵阳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金融理论与实践、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研究;
廖小婷(1996—),女,贵州安顺人,在读研究生,从事金融研究。
基金信息: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筹经费项目《信贷在贵州金融扶贫中的作用:基于渠道和用途的经验》(项目号:2019zc054)成果。
(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关键词:扶贫;信贷;脱贫攻坚;农村
1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说到“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要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贵州省由于自然、地理位置、历史等客观因素造成了经济发展缓慢以及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等情况。信贷作为金融扶贫中使用最广泛的手段之一,帮助贫困农户获得资金参与到农村生产中以增加收入。而怎样优化信贷在扶贫工作中的效率与作用以及在信贷扶贫开发工作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于贵州省全面脱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信贷在贵州省扶贫工作中的体现
近年来,贵州省建立了“政府领导、中国人民银行带头、各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努力推动贫困地区减贫脱贫。在扶贫工作中首先是利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来指导金融机构增加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投资。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貴阳中心支行组织全部支行加强对涉农金融主体的考核力度、创新支持农业的再贷款担保方式、开设农业再贷款授信的试点计划并优先考虑再贴现等措施提高农业贷款的发放。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与贵州省扶贫办合作,推进扶贫和贴息机制改革以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
2010年至2013年,贵州省收到中央扶贫贷款利率贴息资金共3.66亿元。全省存款性金融机构发放扶贫贴息贷款52亿元和项目贴息贷款42亿元。2017年和2018年里,全省存款性金融机构的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首先,省内各贫困区县的贷款比例有所增加。截至2017年底,全省贫困区县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0928.6亿元,占全省贷款余额的52.4%,比上年末提高了1.6%。该年末贵州全省贫困区县人民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849.9亿元,占当年贷款新增额的61.1%,高于上年末3.3%。截至2018年底,全省贫困区县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2967.10亿元,占当年贷款额的52.70%。同年末,精准扶贫贷款余额为4876.69亿元,比上年增加946.1亿元,同比增长24.1%。从有针对性的扶贫效果来看,约有61万注册和登记的贫困人口获得了直接信贷支持,有48万人(次)通过其他产业获得了针对性的扶贫资金。有将近4544万人(次)贫困人员得到了项目精准扶贫贷款的帮助。截至2019年末,贵州省发放了4335亿元的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其中项目精准扶贫贷款余额高达3286亿元;全省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20.6%下降到2019年末的0.85%。
3贵州省信贷扶贫过程中存在问题
贵州省在建立“政府领导、中国人民银行带头、各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发布一系列政策的努力之下,全省贫困状况得到改善。但在政策实施落实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3.1贫困主体信息掌握度低且扶贫目标出现偏差
贵州省贫困人口基数大且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许多贫困农户消息较为闭塞、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以至于扶贫相关信息掌握较少。贫困农户对于扶贫相关信息的掌握量体现了扶贫工作的效益性与公平性,当贫困人员对于扶贫相关信息掌握程度越高,其发展潜在资源与机会也越多,越有利于扶贫工作健康有序进行。扶贫目标出现的偏差主要表现分别为不诚信居民占用公共资源谋私利和精准扶贫的异化现象。
3.2未充分利用多渠道多维度扶贫
由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滞后、自然地理等客观原因以及产业政策没有落实到位、贫困家庭所能够承担的风险低,在缺少产业基础服务等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产业发展规模效益低、产业链条不完整、致使发展产业带动脱贫的长效性有所不足。主要原因为一方面贫困人口分布较为分散,致使对于贫困人员的管理难度增加以及产业间的互动性较少。另一方面贵州产业底子薄弱且规模小,使形成规模效应的难度增加,从而产业脱贫的效益降低,导致一些产业抗风险能力低,最后增加了产业结构发展畸形的可能性。
3.3农村贫困人员文化水平与金融知识水平双低
贵州省在2010年人口普查中城镇人口比例仅达到33.81%,远低于农村人口数量;2018年6岁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比率仅有10.75%,不难看出贵州省不仅农村人口多且总体文化水平低。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而言风险意识也较低,信贷违约风险被加大,致其很难得到金融贷款支持。所以往往越贫困的农民,金融知识以及法律意识越浅薄,越难获得扶贫贷款。
3.4信贷扶贫产品单一且产业创新性不足
从贵州金融扶贫发展的问题上看,首先是信贷扶贫产品过于单一。由于各金融机构扶贫措施基本上都是以小额贷款为主,没有其他形式的信贷扶贫产品支持,金融产品过于相似。其次是扶贫产业模式同质化严重[1]。部分贫困地区地方政府在实施扶贫产业项目时无法准确分析和把握当地的发展特色和优势条件,盲目引进扶贫项目使得产业同质化,扶贫贷款集中于同质产业中,最终加大了投资风险。
3.5贫困户信息识别不到位
目前,贵州省乃至全国的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建立完善,贫困人口数量排查不清,导致贫困原因不明以及可能出现贫困信息不真实等现象。在扶贫工作中也会出现许多的盲点,最终造成扶贫资金和投资项目对接不上等问题,致使真正贫困的农户没有享受到扶贫相关政策,使得扶贫效果大打折扣。
4贵州省信贷扶贫的相关建议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再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使这项任务更加的不易与艰难,此时金融信贷支持脱贫攻坚的作用更显重要。针对信贷扶贫工作中所遇到的新难题与新问题也进一步的要求我们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优化信贷在贵州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助推效果。 4.1信贷助力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齐头并进
近年来,贵州省交通基础建设上的成就显而易见,政府应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与支持,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同时,金融机构应配合各级政府加强对贫困农户的精神引导,从根本上、观念上使贫困人员转变传统的自然经济生活方式,重塑他们的价值和精神世界。信贷工作人员可加大对贫困人员金融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贫困人员金融素养使其通过正规渠道获得信贷支持发展生产力,改善生活状况。最后,应深化贵州省大数据战略计划,积极推进“万企融合”大行动,加快推动大数据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农村产业革命。
4.2信贷支持互联网“带货”渠道与物流运输机制的完善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贵州各级政府应鼓励当地人民通过多渠道发展经济。当地政府在引进投资生产项目时,既要考虑当地生产条件,也要想到产品销售的去路,其中之一为加大信贷对于互联网“带货”渠道的支持力度,使产品与电商相结合。贵州各级政府应积极与各商业银行以及各大电商平台洽谈合作,采取信贷支持推进“大数据+黔货出山”,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加大信贷对于智慧航空口岸建设的支持,助推贵阳市建设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示范区。
各商业银行应采取信贷手段推进贵州省内物流运输机制的完善工作,利用物流的灵活条件来突破有形市场的发展限制、通过无形市场的发展来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助力减贫脱贫。
4.3信贷协助专业人才培养
首先,贵州省各地方政府应加大与金融机构合作,通过发放各类助学贷款,助推精准扶贫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第二,应加大农村尤其信息闭塞地区相关助学政策的宣传,如免费师范生,专项计划等,做到不让每一位能接受高等教育的贫困学子因贫辍学,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扶贫率”。最后,贵州省教育厅应在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引导和监督省内各大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落实情况,使“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扶贫政策真正的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政策成效。
4.4信贷产品创新推动减贫脱贫
贵州省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当地金融机构的引导,根据各区县农业特色量身打造信贷产品,降低信贷风险的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贵州各商业银行应积极支持农业订单自押融资信贷模式的发展,例如贵州银行向贵安新区贵澳农业公司发放的3000万元订单自押融资贷款就成功打破了传统的信贷模式,解决了贫困地区农业项目在只有一纸订单情况下的融资需求。同时各级政府应积极推动当地农业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连带责任担保,金融机构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为农户发放贷款,推进联保信贷模式发展,以助力贵州全面脱贫。
4.5信贷增援扶贫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一方面,应加大贵州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信贷投入,深化贵州省大数据与扶贫信息管理系统融合应用。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动贵州“大数据+治理”发展模式,通过区块链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以及高科技技术与扶贫信息管理系统的融合,加强扶贫政策落实程度监督以及信贷资金的用途管理,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
5结语
自十八大以来,贵州省经过一系列的艰苦奋斗,在减贫脱贫实践工作中取得了卓越成就。在最后脱贫攻坚冲刺期贵州省若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在于利用好信贷这一关键武器。贵州应根据自身存在问题结合信贷手段“对症下药”及“变废为宝”,使其功能与优势发挥到极致,共同推进贵州省全面脱贫,取得决战胜利。
参考文献:
[1] 李榛.以贵州调研为例看金融精准扶贫难题的破解之道[J].中国银行业,2018(05):100-103.
[2] 李榛.新时代贵州金融扶贫的实践[J].银行家,2018(08):124-125.
[3]郭会丛.金融推动订单农业发展:模式与路径创新——以深泽县为例[J].河北金融,2015(09):68-70.
[4] 潘经富,余坤莲,王海全.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思考——以广西贵港市为例[J].河北金融,2016(12):8-13+21.
作者簡介:
张克雯(1983—),女,贵州贵阳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金融理论与实践、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研究;
廖小婷(1996—),女,贵州安顺人,在读研究生,从事金融研究。
基金信息: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筹经费项目《信贷在贵州金融扶贫中的作用:基于渠道和用途的经验》(项目号:2019zc054)成果。
(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