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际关系中最具有基础性的是亲子关系,而亲子冲突是亲子关系最核心的部分,了解和解决这种冲突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和家庭都极为重要。本文阐述了青少年产生亲子冲突问题的原因、表现和危害,并从家校协同的角度,探讨了通过家校合作帮助家长正确认识亲子冲突,携手应对亲子冲突问题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使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亲子冲突;应对策略;家校合作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关系基本有三种: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但同时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关系。亲子冲突是人际冲突的一种,具体指亲子双方由于目标、价值观、行为方式不一致而导致的在亲子关系中的各种对抗。亲子冲突的表达往往是负面的,容易表现为各种敌对情绪。亲子冲突是亲子关系中最棘手的问题,应该引起每个家庭的重视。
一、亲子冲突的产生原因及表现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投入时间、金钱、精力、耐心、爱心;需要父母给予孩子尊重感、认同感和安全感;需要父母具备做父母的必备的素质条件。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对父母有所依赖、期望,如果他们的需要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亲子依恋就会淡薄,孩子与父母的心理距离也会越来越远。当亲子双方的互动出现问题时,冲突就产生了。亲子冲突的产生既有来自孩子的原因,如步入青春期的心理变化、青少年的独立意识的萌芽、青少年情绪控制能力比较低、现代社会日益明显的代际差异;也有来自父母的原因,如重学习轻品质,重成绩轻健康,溺爱与失控,缺乏身教,没有正确的沟通方法,试图用愤怒来获得服从,父母教育观念不一致。
亲子冲突的主要表现有回避——孩子有意杜绝或减少、逃避与父母的相处,消极对待,拒绝沟通;逆反——孩子一意孤行,不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情绪或感受,对父母的意愿一律否定并表现出相反反应的行为和态度;出现心理问题——存在亲子冲突的孩子,往往会出现粗暴、性情反复无常、抑郁、冷漠、攻击性强等心理问题;行为偏差——存在严重的亲子冲突问题的孩子,也非常容易产生诸如热衷奇装异服、旷课、夜不归宿、离家出走、打架斗殴等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亲子关系不良导致的潜在危害
(一)孩子缺少对家人和社会的信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家庭氛围不好,夫妻关系不和谐容易导致亲子关系不良,孩子会对父母失去信任,会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安全的世界,生活和生存的动力不够,容易自暴自弃,放任自己。存在亲子冲突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易与他人产生矛盾等心理问题。进而产生焦躁、自闭、绝望等不良情绪,容易产生自闭、抑郁或者暴力倾向。
(二)孩子得不到正确的教育
很多孩子犯错误都是父母的教育无效导致。孩子不听话、逆反是因为孩子不相信父母,与父母有冲突,对父母有怀疑。当孩子离开了父母的教育,很容易学坏,染上很多不良习气。这一类孩子在学校里面自然成了问题儿童,与老师的关系就和与父母的关系差不多,与同伴也容易产生矛盾,进而引发早恋、网瘾、无心向学甚至违法犯罪等问题。
(三)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弱
父母与孩子沟通时也是在示范如何与他人沟通,即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就是在教育孩子如何与他人沟通。父母对孩子批评、责骂、讽刺、威胁,孩子也会学会批评、责骂、讽刺、威胁他身边的人,那么孩子的人际关系自然就不好。人际关系是成功最核心的因素,人际交往能力弱、人际关系差的人几乎很难获得快乐和成功。
三、家校协同,在沟通中并肩前进
协同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如果家庭和学校通力合作,在教育学生时都能得到对方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达成教育的共识,那么教育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构建一个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并共同发挥作用的开放的、立体的大教育环境,才能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终目标。
那么,学校可以用什么方式与家长有效沟通,通过家校协同帮助家长应对亲子冲突呢?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家校良性互动,共商教育对策
1. 成立学校家委会
委员们致力于家校合作,开展系列活动、年级班级亲子活动和家庭教育讲座等各项工作,未雨绸缪,亲力亲为。学校鼓励家委会积极“参政议政”,献言献策,齐心协力,秉持“家校联合,共创美好”的工作意识,孜孜不倦地为提升家长素质,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和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而努力,架起家校互动的“纽带”和“桥梁”。
2. 定期开展互动探讨式家庭教育讲座
学校通过定期开展互动探讨式家庭教育讲座,帮助家长逐步提升教育理念,同时指导家长阅读《父母课堂》指导材料,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3. 丰富家校合作的形式和渠道
教师和家长作为并肩工作的“雕塑家”,在塑造人的问题上有着共同的目标,但教育任务有不同,能力素质有差异,加强彼此之间的互动也就成为一种必然需要。学校、教师与家长三方面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沟通:
(1)召开家长会,包括全体和部分家长座谈会,强调整体性教育和交流。
(2)家访,初期家访是对学生家庭情况的基本了解,后期家访是与部分有需要的学生家庭进行深度沟通。
(3)家长联系本,作为对家访的一种补充,重点在每日常规,持续不断。
(4)电访或用短信、电话告知的方式,重点在突发性事件的处理或紧急事情的通知。
(5)学校的各种大型活动,如艺术节、校运会、六年级毕业典礼等都会邀请家长参与,让家长观摩、发言、表演,甚至请家长亲手为学校题写书画楹联等。
(6)针对部分有共性问题的学生,召开由相关学生及家长,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参加的专门会议,“问诊、把脉、开药方”,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7)定期举办“家校论坛”,邀请家长、專家、学者参加,加强家校互动、家长互助,拓展教育视野,通过高效沟通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开拓思维,共创家庭教育广阔天地
1. 积极探讨家庭教育的新形式——以课程带动,引导家庭积极参与
学校家长学校的教育活动并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的范围内,而且正在走出去,到社会各阶层更宽广的区域,和他们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形成合力,形式丰富。例如,邀请专家教授来校讲课;利用暑假举办野外亲子综合实践家庭教育课程。
2. 加大合作,营造宣传氛围
积极与外界合作,利用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学校借鉴东莞“家庭教育一条街”的经验,与所在街道联系,利用学校的外墙制作家庭教育的专题宣传栏,内容方面由学校负责,经费由街道负责,并形成主题,定期更新。
3. 以《手册》作为家庭教育的蓝本
学校汇集各方力量与智慧,并充分听取家委会意见,编写《家庭成长手册》,此手册以时间为序,以节日为纲,以家长为主,以家庭为主要阵地,以家庭成员为各项活动的主角,设计、组织活动,比较全面地带动子女参与、体验、感悟、成长,接触社会、感受人生、融合互动,将学生、家长、学校连接起来,力争最大限度地共同发展。
青少年社会化是家庭的重要任务。当前亲子冲突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父母不应该逃避或盲目地自责,而是要积极面对。青少年就是在亲子冲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成长起来的。只有家校携手,共同面对,共同探讨,达成共识,才能妥善处理亲子冲突。
参考文献:
[1]朱景发,彭光辉,王西礼,鲁刚宁.《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协同研究》结题报告[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2]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上海市七宝外国语小学课题组.运用先进教育理念,构建家校协同教育的“学习共同体”[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2(01).
关键词:亲子冲突;应对策略;家校合作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关系基本有三种: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但同时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关系。亲子冲突是人际冲突的一种,具体指亲子双方由于目标、价值观、行为方式不一致而导致的在亲子关系中的各种对抗。亲子冲突的表达往往是负面的,容易表现为各种敌对情绪。亲子冲突是亲子关系中最棘手的问题,应该引起每个家庭的重视。
一、亲子冲突的产生原因及表现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投入时间、金钱、精力、耐心、爱心;需要父母给予孩子尊重感、认同感和安全感;需要父母具备做父母的必备的素质条件。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对父母有所依赖、期望,如果他们的需要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亲子依恋就会淡薄,孩子与父母的心理距离也会越来越远。当亲子双方的互动出现问题时,冲突就产生了。亲子冲突的产生既有来自孩子的原因,如步入青春期的心理变化、青少年的独立意识的萌芽、青少年情绪控制能力比较低、现代社会日益明显的代际差异;也有来自父母的原因,如重学习轻品质,重成绩轻健康,溺爱与失控,缺乏身教,没有正确的沟通方法,试图用愤怒来获得服从,父母教育观念不一致。
亲子冲突的主要表现有回避——孩子有意杜绝或减少、逃避与父母的相处,消极对待,拒绝沟通;逆反——孩子一意孤行,不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情绪或感受,对父母的意愿一律否定并表现出相反反应的行为和态度;出现心理问题——存在亲子冲突的孩子,往往会出现粗暴、性情反复无常、抑郁、冷漠、攻击性强等心理问题;行为偏差——存在严重的亲子冲突问题的孩子,也非常容易产生诸如热衷奇装异服、旷课、夜不归宿、离家出走、打架斗殴等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亲子关系不良导致的潜在危害
(一)孩子缺少对家人和社会的信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家庭氛围不好,夫妻关系不和谐容易导致亲子关系不良,孩子会对父母失去信任,会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安全的世界,生活和生存的动力不够,容易自暴自弃,放任自己。存在亲子冲突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易与他人产生矛盾等心理问题。进而产生焦躁、自闭、绝望等不良情绪,容易产生自闭、抑郁或者暴力倾向。
(二)孩子得不到正确的教育
很多孩子犯错误都是父母的教育无效导致。孩子不听话、逆反是因为孩子不相信父母,与父母有冲突,对父母有怀疑。当孩子离开了父母的教育,很容易学坏,染上很多不良习气。这一类孩子在学校里面自然成了问题儿童,与老师的关系就和与父母的关系差不多,与同伴也容易产生矛盾,进而引发早恋、网瘾、无心向学甚至违法犯罪等问题。
(三)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弱
父母与孩子沟通时也是在示范如何与他人沟通,即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就是在教育孩子如何与他人沟通。父母对孩子批评、责骂、讽刺、威胁,孩子也会学会批评、责骂、讽刺、威胁他身边的人,那么孩子的人际关系自然就不好。人际关系是成功最核心的因素,人际交往能力弱、人际关系差的人几乎很难获得快乐和成功。
三、家校协同,在沟通中并肩前进
协同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如果家庭和学校通力合作,在教育学生时都能得到对方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达成教育的共识,那么教育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构建一个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并共同发挥作用的开放的、立体的大教育环境,才能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终目标。
那么,学校可以用什么方式与家长有效沟通,通过家校协同帮助家长应对亲子冲突呢?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家校良性互动,共商教育对策
1. 成立学校家委会
委员们致力于家校合作,开展系列活动、年级班级亲子活动和家庭教育讲座等各项工作,未雨绸缪,亲力亲为。学校鼓励家委会积极“参政议政”,献言献策,齐心协力,秉持“家校联合,共创美好”的工作意识,孜孜不倦地为提升家长素质,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和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而努力,架起家校互动的“纽带”和“桥梁”。
2. 定期开展互动探讨式家庭教育讲座
学校通过定期开展互动探讨式家庭教育讲座,帮助家长逐步提升教育理念,同时指导家长阅读《父母课堂》指导材料,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3. 丰富家校合作的形式和渠道
教师和家长作为并肩工作的“雕塑家”,在塑造人的问题上有着共同的目标,但教育任务有不同,能力素质有差异,加强彼此之间的互动也就成为一种必然需要。学校、教师与家长三方面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沟通:
(1)召开家长会,包括全体和部分家长座谈会,强调整体性教育和交流。
(2)家访,初期家访是对学生家庭情况的基本了解,后期家访是与部分有需要的学生家庭进行深度沟通。
(3)家长联系本,作为对家访的一种补充,重点在每日常规,持续不断。
(4)电访或用短信、电话告知的方式,重点在突发性事件的处理或紧急事情的通知。
(5)学校的各种大型活动,如艺术节、校运会、六年级毕业典礼等都会邀请家长参与,让家长观摩、发言、表演,甚至请家长亲手为学校题写书画楹联等。
(6)针对部分有共性问题的学生,召开由相关学生及家长,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参加的专门会议,“问诊、把脉、开药方”,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7)定期举办“家校论坛”,邀请家长、專家、学者参加,加强家校互动、家长互助,拓展教育视野,通过高效沟通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开拓思维,共创家庭教育广阔天地
1. 积极探讨家庭教育的新形式——以课程带动,引导家庭积极参与
学校家长学校的教育活动并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的范围内,而且正在走出去,到社会各阶层更宽广的区域,和他们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形成合力,形式丰富。例如,邀请专家教授来校讲课;利用暑假举办野外亲子综合实践家庭教育课程。
2. 加大合作,营造宣传氛围
积极与外界合作,利用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学校借鉴东莞“家庭教育一条街”的经验,与所在街道联系,利用学校的外墙制作家庭教育的专题宣传栏,内容方面由学校负责,经费由街道负责,并形成主题,定期更新。
3. 以《手册》作为家庭教育的蓝本
学校汇集各方力量与智慧,并充分听取家委会意见,编写《家庭成长手册》,此手册以时间为序,以节日为纲,以家长为主,以家庭为主要阵地,以家庭成员为各项活动的主角,设计、组织活动,比较全面地带动子女参与、体验、感悟、成长,接触社会、感受人生、融合互动,将学生、家长、学校连接起来,力争最大限度地共同发展。
青少年社会化是家庭的重要任务。当前亲子冲突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父母不应该逃避或盲目地自责,而是要积极面对。青少年就是在亲子冲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成长起来的。只有家校携手,共同面对,共同探讨,达成共识,才能妥善处理亲子冲突。
参考文献:
[1]朱景发,彭光辉,王西礼,鲁刚宁.《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协同研究》结题报告[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2]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上海市七宝外国语小学课题组.运用先进教育理念,构建家校协同教育的“学习共同体”[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