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题】(江苏省淮安市2,013年七校联考)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央视近年来一直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很多歌曲里也在唱:寻找老去的灵魂;万水千山,一路上我把你寻找;鱼儿在寻找大海,花儿在寻找春天,我们穿过时空隧道,寻找幸福的法宝;我天天在寻找记忆中看过的微笑;我在陌生的感动里,寻找一个像你的人……
是的,人类一直没有停留过寻找的脚步:寻找没有出现的,寻找已经丢失的,寻找新生,寻找错误,寻找遗漏的时间……在生活中,你有过寻找吗?
请以“寻找”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命题”的作文形式,和江苏近几年高考作文形式相应。这是一道关注现实,也启人思考的作文题,给考生以展示思想的空间。
从审题方面看,难度不是太大,因为材料内容和提示语都很具体。而且“寻找”这个词是个常用词,就是去找某样东西或是什么人。但“寻找”什么,怎么“寻找”,谁去“寻找”,“寻找”有无结果等问题,还是要捋一捋的,不然也会出现“凌乱无绪”和“苍白无味”的老面孔。
从立意方面看,给考生的空间是很大的。只要认真读材料内容和提示语,就可以看出,只要“寻找”的是展示“正能量”的具体的人、事、物以及抽象的思想、传统等,都符合要求。“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就是“正能量”的代表。“老去的灵魂”要回归,如传统美德;也可能要更新,如迷信保守思想。“春天”、“幸福的法宝”、“记忆中看过的微笑”等都是美好的。这些美好的,也许是因为远离而不能忘怀,也许是因为错误的举动导致失去而呼归,也许是还没得到而向往,哪怕是因为无知、冲动而消失了,也可以通过“寻找”而重现……
但要把这篇文章写出彩,也是不容易的。新的立意,好的语言,严谨的结构,辩证的思维是基本要求;有生活,有感悟是关键要素。
【作文示例】
寻找
苏轼有文云:“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时间不等人,十几年的时光,使沙漏中的沙子一般流过,却不可像其一样逆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怀念小时候的快乐与自在,却被这事物的发展,挡住了去路,我的童年记忆,除了那几张泛黄的照片,还有哪里可以找到?(①文章开头引用苏轼的话,与全文语体不协调,不能为引用而引用,而且和后边的内容重复,显得多余;“时间不等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有重复意味。②“使沙漏中”中的“使”应该是“像”,开头就出现这样的笔误是会影响阅卷老师对这篇文章的评价的。③“却被这事物的发展,挡住了去路”说得不明白。)
于是,我开始了我的寻找之旅。(①作为记叙文,时间是一个要素,应该有交代。②有过渡当然是好的,但硬梆梆就这样来一句,影响“表达”得分。)
我从家中的院子里走出,看着眼前平坦的水泥路,我似乎看见了小时候与几个伙伴一块儿玩弹珠的情景。那时水泥路还未修建,从家门口一直到街上都是土路,每次玩耍回来都是一身的土,总被妈妈骂,虽然表面上说下次会小心,可心里还在想着下次的玩耍。那些影子在我眼底一闪而过,然而呈现出来的是一块无人的水泥地。(①“我从家中的院子里走出”这句说明她是经常回家的,和后边所写家乡变化很大让她惊讶的内容不对接,让人感到虚假。②玩弹珠的情景是个什么情景呢,文章没有描绘,所以很难让阅卷者产生兴趣。③文章在“立意”上不能否定一切,由“土路”变为“水泥路”是件好事,应该肯定。)
继续前行,小巷的旁边是一家小型木材加工厂,在工厂未建好之前,这儿是一个小花园,有邻居家阿姨种的一些花儿,还有一些蔬菜。每当夏季,总有一群群一阵阵的蜜蜂、蝴蝶飞舞,那时,我们孩子的乐园便是这儿了。女孩们会在这儿采花玩,男孩们则在一旁抓蝴蝶,捉蜜蜂,而我是个另类,不喜欢和女生一起,却偏偏和男孩子们一起疯,捉蝴蝶,捉蜜蜂,这些都是我最在行的。那时候每次回家都被爸妈讲,说什么假小子,没有女孩样之类的话,听的是不少,却从未改过。现在想来确实好笑。(①说“这儿是一个小花园”不太符合实际,尤其是在十几年前的农村。②“小巷的旁边是一家小型木材加工厂”,从内容上说也不合情理:一是一般不会把“木材加工厂”建在住宅边;二是“木材加工厂”需要有堆积原料和放成品的地方,是需要很大一片的,同时还应方便运输。)
再走便到了一个小沟处,垃圾满地,一阵阵的恶臭让我失去了低落的怀旧情绪,想在脑海寻找些什么,却又什么也找不到,原本清晰的记忆在这杂乱的事物中消失为负数。于是转身回到家,坐在床上,突然想起,刚才的那个垃圾堆,似乎是小时候经常去玩耍的小河,没错,以前河水十分清澈,每次放暑假,都会和伙伴们一起在那里玩耍,用长长的竹竿,挂上一小块肉或是其他一些东西,放在河里,钓那些小鱼、小虾。还有一些男孩子直接在河里摸鱼。对啊,就是那个地方,我们小时候的天堂。(①“让我失去了低落的怀旧情绪”这句意思有歧义之嫌,至少是意思不明了,这就是病句。②“河水十分清澈”是一句笼统的话,没有具体的描绘。③“回到家,坐在床上”似乎也可以,但从前后呼应上说,还不如说“坐在院中”。)
我坐在那里,想着自己走过的点滴,似乎真的只剩下那泛黄的照片可以证实它的存在。
不,不只,还有我心中对它的记忆,这半天的寻找之旅虽然结束了,但在我的心里这样的寻找会一直下去。
我本以为这寻找是结局,却发现,才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每一天,我都会不停地寻找,寻找纯真的童年记忆。(①最后三节显得不够紧凑,也没把自己想表达的“主旨”让阅卷者看清楚。②记叙文的结尾,要么用短短的抒情兼议论语句来“点睛”以“显志”,要么回应开头以显结构上的圆合,要么描绘愿景引人遐思。)
[点评]
这是篇考场作文,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写出有生活气息的文章,说明写作者平时能留意生活、热爱生活,同时对现在社会的——如生态文明等问题,有一定的关注,这些都是写好文章必须做的功课。但通读全文,明显有许多不足之处。第一,文章的开头哕唆不简洁,引文有故弄玄虚的感觉;文章结尾思路有点凌乱。第二,文章语言表现力不够,叙述不生动,描写不感人。第三,在写作时,点题生硬不巧妙,主题揭示含混不明确,而且缺少辩证思维,有否定一切的感觉。 【升格作文】
寻找
我的童年有许多快乐的记忆,它们都印在我视如命根的那几张泛黄的照片里。十几年的时光,像沙漏中的沙子一般流过,却不能像其一样倒流。已住到城里的我,常常会怀念小时候在乡村的快乐生活。因明天爷爷过七十岁生日,爸爸开着车在周六晚上十点多钟,终于到了仍住在外县老宅的二叔家。(①文章开头交代的“几张泛黄的照片”,犹如给文章捻了一根线,这根线串起了后边的几个片断。②“住到城里的我”因事到了“仍住在外县老宅的二叔家”,为下面内容的展开找了一个合理的依据。)
周日的上午,爸妈他们在忙乎着,没什么事情的我,从包里拿出那几张泛黄的照片,想用这难得的机会,去寻一寻找一找让我儿时快乐满满的那些地方。(过渡自然,既承上又启下,并且用“寻一寻找一找”点题。)
我从二叔家那老庄子的桥口(过去老庄子四周都是河,只有一处用吊桥通往外边,这个地方叫“桥口”,现在造了水泥桥。)出来,走在虽有点窄但有点漂亮的水泥路上,脑中似乎又朦胧地浮现出小时候与伙伴们一块儿玩钢珠球的情景。那时水泥路还未修建,从家门口一直到街上都是土路,我和伙伴们在这土路上用脚跟转出三个小圆坑,腿半跪着甚至全身趴在地上用眼瞄准来弹钢珠球。每次玩耍回来都是一身灰,总被妈妈骂,虽然表面上说下次不会了,可心里还在想着伙伴们下次的约定。那些情景在我眼底一闪而过,面前依然是有点漂亮的水泥路。(①对“桥口”的说明,应该说是一个亮点,大多数阅卷者对这样的一个概念都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一个用心的括号也可能使分数得到提高。②“玩钢珠球的情景”有了具体的描绘,“腿半跪着甚至全身趴在地上用眼瞄准”一句,细节形象,能打动人。③用“有点漂亮”修饰“水泥路”,说明对这样的变化是赞成的。辩证看问题是每个同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提高分数的“必杀技”之一。)
继续前行,路的右侧是一家小型木材加工厂。在工厂未建之前,这儿是一片菜园,邻居家阿姨们一年四季都会在这儿种一些葱长一些菜。每到温暖的春天,总有一群群的蜜蜂、蝴蝶在菜花上飞舞,那时,我们孩子的乐园便是这儿了。女孩们会在这儿采摘野花,男孩子们则在菜田边抓蝴蝶,捉蜜蜂。而我是个另类,不喜欢和女生一起,却偏偏喜欢和男孩子们一起疯,抓蝴蝶捉蜜蜂这些活,我都是很在行的。每次回家爸妈总骂我是什么假小子,没有女孩样,我允诺的是不少,却从未改过,现在想来也还好笑。(把原来的“小花园”改成“菜园”更合实际,“种一些葱长一些菜”才更有田园风味,也给“我”想要“寻找”的美好风光有个“落脚点”。别轻看了这小小的一改,这样说才真实,记叙是否真实也是考量分数高低的重要因素。)
凭着脑中记忆的导航,往左拐便到了一个小沟处。沟中没水,满眼都是垃圾,一阵阵的腥臭让我本就有点低落的情绪更加低落。我似乎在这儿要寻找些什么,却什么也找不到了,原本清晰的记忆在这满地垃圾前净减为负数。于是转身往回走,重又回到了桥口,看着手中泛黄的照片,眼中有种涩涩的感觉,那小沟可是小时候我们经常去玩耍的地方呀。那时,河水清澈,潺潺流动,河里长着许多不知名的水草,总是随着水流在悠悠漂摇。每到暑假,都会和伙伴们一起在那里用长长的竹竿,挂上一小块青蛙肉或是其他一些饵,放在河里钓小鱼和小虾,还有一些男孩子直接下到河里摸鱼。渴了,捧一掌河水美美地喝下,比农夫山泉还要甜。那个地方,是我们小时候的天堂。(①“重又回到了桥口”与第三小节开头呼应,在结构上起了个圆合的作用。②“河水清澈”有了具体的内容:能看到水草在漂摇,喝它比农夫山泉还要甜。③描写不能笼统,要具体,要有画面感,这样就能让人感受到景物美和语言美,也才符合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在这节里,钓虾、摸鱼的情景描写让人充满联想,潺潺流动的河水、漂摇的水草给人一种动感,“挂”、“捧”等动词使用准确,都给文章增添了色彩。)
今天走过的几处地方,似乎只剩下那几张泛黄的照片可以证实它们以前的存在。这短暂的寻找虽然结束了,但在我心里,这样的寻找还会继续。我相信,十年后或更早点,我的乡村还会有蜂蝶飞舞的菜园,水草漂摇的小河的……(①开头一句,与文章开头呼应,结构严密。②后两句,写出了自己对“寻找”泛黄的照片中乡村美景的期盼和信心,用这样文字的收绾全文,有言尽而意未尽的感觉,让人遐想,启人深思。至此,文章的“立意”得到彰显。)
[点评]
升格后,这篇文章有了好多出彩之处。首先,用“几张泛黄的照片”串起全文,使文章有整体感,不支离;同时在写作中,时时注意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第二,文章生活气息浓,不虚假,不空洞。“弹钢珠球”、“抓蝴蝶,捉蜜蜂”和“钓虾、摸鱼”几个片段,都能让人产生美好的童年回忆,很能打动人。第三,语言清新,娓娓道来,如朋友谈心;语言活泼,描绘场景,有动感和画面感,自然就有美感,让人喜欢。第四,文章有感悟,而这感悟却在不经意间流出,并能辩证地对待农村的变化,到文章结束时“渠成”彰显。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央视近年来一直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很多歌曲里也在唱:寻找老去的灵魂;万水千山,一路上我把你寻找;鱼儿在寻找大海,花儿在寻找春天,我们穿过时空隧道,寻找幸福的法宝;我天天在寻找记忆中看过的微笑;我在陌生的感动里,寻找一个像你的人……
是的,人类一直没有停留过寻找的脚步:寻找没有出现的,寻找已经丢失的,寻找新生,寻找错误,寻找遗漏的时间……在生活中,你有过寻找吗?
请以“寻找”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命题”的作文形式,和江苏近几年高考作文形式相应。这是一道关注现实,也启人思考的作文题,给考生以展示思想的空间。
从审题方面看,难度不是太大,因为材料内容和提示语都很具体。而且“寻找”这个词是个常用词,就是去找某样东西或是什么人。但“寻找”什么,怎么“寻找”,谁去“寻找”,“寻找”有无结果等问题,还是要捋一捋的,不然也会出现“凌乱无绪”和“苍白无味”的老面孔。
从立意方面看,给考生的空间是很大的。只要认真读材料内容和提示语,就可以看出,只要“寻找”的是展示“正能量”的具体的人、事、物以及抽象的思想、传统等,都符合要求。“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就是“正能量”的代表。“老去的灵魂”要回归,如传统美德;也可能要更新,如迷信保守思想。“春天”、“幸福的法宝”、“记忆中看过的微笑”等都是美好的。这些美好的,也许是因为远离而不能忘怀,也许是因为错误的举动导致失去而呼归,也许是还没得到而向往,哪怕是因为无知、冲动而消失了,也可以通过“寻找”而重现……
但要把这篇文章写出彩,也是不容易的。新的立意,好的语言,严谨的结构,辩证的思维是基本要求;有生活,有感悟是关键要素。
【作文示例】
寻找
苏轼有文云:“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时间不等人,十几年的时光,使沙漏中的沙子一般流过,却不可像其一样逆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怀念小时候的快乐与自在,却被这事物的发展,挡住了去路,我的童年记忆,除了那几张泛黄的照片,还有哪里可以找到?(①文章开头引用苏轼的话,与全文语体不协调,不能为引用而引用,而且和后边的内容重复,显得多余;“时间不等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有重复意味。②“使沙漏中”中的“使”应该是“像”,开头就出现这样的笔误是会影响阅卷老师对这篇文章的评价的。③“却被这事物的发展,挡住了去路”说得不明白。)
于是,我开始了我的寻找之旅。(①作为记叙文,时间是一个要素,应该有交代。②有过渡当然是好的,但硬梆梆就这样来一句,影响“表达”得分。)
我从家中的院子里走出,看着眼前平坦的水泥路,我似乎看见了小时候与几个伙伴一块儿玩弹珠的情景。那时水泥路还未修建,从家门口一直到街上都是土路,每次玩耍回来都是一身的土,总被妈妈骂,虽然表面上说下次会小心,可心里还在想着下次的玩耍。那些影子在我眼底一闪而过,然而呈现出来的是一块无人的水泥地。(①“我从家中的院子里走出”这句说明她是经常回家的,和后边所写家乡变化很大让她惊讶的内容不对接,让人感到虚假。②玩弹珠的情景是个什么情景呢,文章没有描绘,所以很难让阅卷者产生兴趣。③文章在“立意”上不能否定一切,由“土路”变为“水泥路”是件好事,应该肯定。)
继续前行,小巷的旁边是一家小型木材加工厂,在工厂未建好之前,这儿是一个小花园,有邻居家阿姨种的一些花儿,还有一些蔬菜。每当夏季,总有一群群一阵阵的蜜蜂、蝴蝶飞舞,那时,我们孩子的乐园便是这儿了。女孩们会在这儿采花玩,男孩们则在一旁抓蝴蝶,捉蜜蜂,而我是个另类,不喜欢和女生一起,却偏偏和男孩子们一起疯,捉蝴蝶,捉蜜蜂,这些都是我最在行的。那时候每次回家都被爸妈讲,说什么假小子,没有女孩样之类的话,听的是不少,却从未改过。现在想来确实好笑。(①说“这儿是一个小花园”不太符合实际,尤其是在十几年前的农村。②“小巷的旁边是一家小型木材加工厂”,从内容上说也不合情理:一是一般不会把“木材加工厂”建在住宅边;二是“木材加工厂”需要有堆积原料和放成品的地方,是需要很大一片的,同时还应方便运输。)
再走便到了一个小沟处,垃圾满地,一阵阵的恶臭让我失去了低落的怀旧情绪,想在脑海寻找些什么,却又什么也找不到,原本清晰的记忆在这杂乱的事物中消失为负数。于是转身回到家,坐在床上,突然想起,刚才的那个垃圾堆,似乎是小时候经常去玩耍的小河,没错,以前河水十分清澈,每次放暑假,都会和伙伴们一起在那里玩耍,用长长的竹竿,挂上一小块肉或是其他一些东西,放在河里,钓那些小鱼、小虾。还有一些男孩子直接在河里摸鱼。对啊,就是那个地方,我们小时候的天堂。(①“让我失去了低落的怀旧情绪”这句意思有歧义之嫌,至少是意思不明了,这就是病句。②“河水十分清澈”是一句笼统的话,没有具体的描绘。③“回到家,坐在床上”似乎也可以,但从前后呼应上说,还不如说“坐在院中”。)
我坐在那里,想着自己走过的点滴,似乎真的只剩下那泛黄的照片可以证实它的存在。
不,不只,还有我心中对它的记忆,这半天的寻找之旅虽然结束了,但在我的心里这样的寻找会一直下去。
我本以为这寻找是结局,却发现,才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每一天,我都会不停地寻找,寻找纯真的童年记忆。(①最后三节显得不够紧凑,也没把自己想表达的“主旨”让阅卷者看清楚。②记叙文的结尾,要么用短短的抒情兼议论语句来“点睛”以“显志”,要么回应开头以显结构上的圆合,要么描绘愿景引人遐思。)
[点评]
这是篇考场作文,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写出有生活气息的文章,说明写作者平时能留意生活、热爱生活,同时对现在社会的——如生态文明等问题,有一定的关注,这些都是写好文章必须做的功课。但通读全文,明显有许多不足之处。第一,文章的开头哕唆不简洁,引文有故弄玄虚的感觉;文章结尾思路有点凌乱。第二,文章语言表现力不够,叙述不生动,描写不感人。第三,在写作时,点题生硬不巧妙,主题揭示含混不明确,而且缺少辩证思维,有否定一切的感觉。 【升格作文】
寻找
我的童年有许多快乐的记忆,它们都印在我视如命根的那几张泛黄的照片里。十几年的时光,像沙漏中的沙子一般流过,却不能像其一样倒流。已住到城里的我,常常会怀念小时候在乡村的快乐生活。因明天爷爷过七十岁生日,爸爸开着车在周六晚上十点多钟,终于到了仍住在外县老宅的二叔家。(①文章开头交代的“几张泛黄的照片”,犹如给文章捻了一根线,这根线串起了后边的几个片断。②“住到城里的我”因事到了“仍住在外县老宅的二叔家”,为下面内容的展开找了一个合理的依据。)
周日的上午,爸妈他们在忙乎着,没什么事情的我,从包里拿出那几张泛黄的照片,想用这难得的机会,去寻一寻找一找让我儿时快乐满满的那些地方。(过渡自然,既承上又启下,并且用“寻一寻找一找”点题。)
我从二叔家那老庄子的桥口(过去老庄子四周都是河,只有一处用吊桥通往外边,这个地方叫“桥口”,现在造了水泥桥。)出来,走在虽有点窄但有点漂亮的水泥路上,脑中似乎又朦胧地浮现出小时候与伙伴们一块儿玩钢珠球的情景。那时水泥路还未修建,从家门口一直到街上都是土路,我和伙伴们在这土路上用脚跟转出三个小圆坑,腿半跪着甚至全身趴在地上用眼瞄准来弹钢珠球。每次玩耍回来都是一身灰,总被妈妈骂,虽然表面上说下次不会了,可心里还在想着伙伴们下次的约定。那些情景在我眼底一闪而过,面前依然是有点漂亮的水泥路。(①对“桥口”的说明,应该说是一个亮点,大多数阅卷者对这样的一个概念都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一个用心的括号也可能使分数得到提高。②“玩钢珠球的情景”有了具体的描绘,“腿半跪着甚至全身趴在地上用眼瞄准”一句,细节形象,能打动人。③用“有点漂亮”修饰“水泥路”,说明对这样的变化是赞成的。辩证看问题是每个同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提高分数的“必杀技”之一。)
继续前行,路的右侧是一家小型木材加工厂。在工厂未建之前,这儿是一片菜园,邻居家阿姨们一年四季都会在这儿种一些葱长一些菜。每到温暖的春天,总有一群群的蜜蜂、蝴蝶在菜花上飞舞,那时,我们孩子的乐园便是这儿了。女孩们会在这儿采摘野花,男孩子们则在菜田边抓蝴蝶,捉蜜蜂。而我是个另类,不喜欢和女生一起,却偏偏喜欢和男孩子们一起疯,抓蝴蝶捉蜜蜂这些活,我都是很在行的。每次回家爸妈总骂我是什么假小子,没有女孩样,我允诺的是不少,却从未改过,现在想来也还好笑。(把原来的“小花园”改成“菜园”更合实际,“种一些葱长一些菜”才更有田园风味,也给“我”想要“寻找”的美好风光有个“落脚点”。别轻看了这小小的一改,这样说才真实,记叙是否真实也是考量分数高低的重要因素。)
凭着脑中记忆的导航,往左拐便到了一个小沟处。沟中没水,满眼都是垃圾,一阵阵的腥臭让我本就有点低落的情绪更加低落。我似乎在这儿要寻找些什么,却什么也找不到了,原本清晰的记忆在这满地垃圾前净减为负数。于是转身往回走,重又回到了桥口,看着手中泛黄的照片,眼中有种涩涩的感觉,那小沟可是小时候我们经常去玩耍的地方呀。那时,河水清澈,潺潺流动,河里长着许多不知名的水草,总是随着水流在悠悠漂摇。每到暑假,都会和伙伴们一起在那里用长长的竹竿,挂上一小块青蛙肉或是其他一些饵,放在河里钓小鱼和小虾,还有一些男孩子直接下到河里摸鱼。渴了,捧一掌河水美美地喝下,比农夫山泉还要甜。那个地方,是我们小时候的天堂。(①“重又回到了桥口”与第三小节开头呼应,在结构上起了个圆合的作用。②“河水清澈”有了具体的内容:能看到水草在漂摇,喝它比农夫山泉还要甜。③描写不能笼统,要具体,要有画面感,这样就能让人感受到景物美和语言美,也才符合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在这节里,钓虾、摸鱼的情景描写让人充满联想,潺潺流动的河水、漂摇的水草给人一种动感,“挂”、“捧”等动词使用准确,都给文章增添了色彩。)
今天走过的几处地方,似乎只剩下那几张泛黄的照片可以证实它们以前的存在。这短暂的寻找虽然结束了,但在我心里,这样的寻找还会继续。我相信,十年后或更早点,我的乡村还会有蜂蝶飞舞的菜园,水草漂摇的小河的……(①开头一句,与文章开头呼应,结构严密。②后两句,写出了自己对“寻找”泛黄的照片中乡村美景的期盼和信心,用这样文字的收绾全文,有言尽而意未尽的感觉,让人遐想,启人深思。至此,文章的“立意”得到彰显。)
[点评]
升格后,这篇文章有了好多出彩之处。首先,用“几张泛黄的照片”串起全文,使文章有整体感,不支离;同时在写作中,时时注意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第二,文章生活气息浓,不虚假,不空洞。“弹钢珠球”、“抓蝴蝶,捉蜜蜂”和“钓虾、摸鱼”几个片段,都能让人产生美好的童年回忆,很能打动人。第三,语言清新,娓娓道来,如朋友谈心;语言活泼,描绘场景,有动感和画面感,自然就有美感,让人喜欢。第四,文章有感悟,而这感悟却在不经意间流出,并能辩证地对待农村的变化,到文章结束时“渠成”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