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的人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OHUA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澡堂的农民
  朴抱一
  
  “将来供孩子读书,就靠这个浴室了”
  
  40岁的陕西人罗明义这些年最得意的投资,就算建在自家院子里的公共浴室了,这也是他有生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
  罗明义的家庭浴室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上官村,有男女两个浴池和12个淋浴喷头。对于这个1500多人的村落来说,在寒冷的冬天,这是惟一可以洗浴的地方。
  随着春节的到来,罗明义的家里就会越来越热闹,甚至排上长队。按照农村人污垢不过年的风俗,除夕之前是肯定要洗个澡的,而罗明义家里的12个喷头都还嫌不够。
  2000年,罗明义在自家的院子里打了一口90米的深井,购买了一台常温锅炉,用来烧热水和暖气,办起了家庭浴室。整个投资花了3万多元,现在投资已经全部收回。
  在过去3年里,这个家庭浴室每人收费1元5角,2004年,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浴费也上涨到了2元。
  “今年生意很好。”罗明义说,除去煤电两项支出,每个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这个数目比当地公务员还要好些。
  据罗明义介绍,最近的两年里,临近的每个村子几乎都有了类似的家庭公共浴室。村民洗澡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事实上,上官村所在的关中平原有着中国古代最奢华的温泉浴室华清池。“杨贵妃的华清池修得好,人家老公是皇上。”罗明义的叔父、村里53岁的医生罗宗海说。
  对于农民们来说,华清池只出现在电视和秦腔戏剧里。即便是几年前,除夕夜里,很多人家也只能是用热水洗洗脚,象征性地让污垢不过年。
  村民们回忆说,解放前即使当地最有钱的大地主,家里有几百间房子却没有一间浴室。年轻人说,电影《洗澡》里有坐在大木桶里洗澡的镜头,就是当地的。但老人们纠正说,“那种木桶是用来杀猪的。”
  “那时候没有那个观念。”罗宗海回忆说,他们这一代人第一次接触澡堂,是在“文革”的时候。
  “村里的‘红卫兵’,一路顺陇海线串联到了北京,另一路则从宝成线下成都到重庆,顺长江到武汉、南京,一直到上海。这一路,除了看高楼大厦、换红宝书和像章,大家学会了洗澡。”
  如今的孩子们不再串联了,他们出门去读中学大学,或者打工,逐渐习惯了城市生活。跟祖辈比,洗澡已成为生活必需。年轻人构成了罗明义浴室的最初顾客,但如今客源已扩展到老人。
  洗澡的人还在增多,村里的池塘已经干涸多年,远处的河流已经被工业污染,罗明义的浴室一年四季都有了客人。
  在医生罗宗海看来,浴室是村庄生活富裕和文明起来的标志;对罗明义来说,浴室则是他的依靠:“将来供孩子读书,就靠这个浴室了。”
  
  跟矿工一起洗澡
  卢 波
  
  这是两个不对称的阵营,这边十几个淋浴喷头,只有记者一个人;另一边一个5米见方的水泥池子,泡着60多个大小伙子。很快,记者就弄明白了为什么会是这种局面——淋浴喷头非常“粗暴”,水温不是五六度就是七八十度,根本不服阀门调度。
  60条汉子一边搓着壮实的身板,一边乐呵呵地看着冰火两重天之下记者痉挛的舞步。池子里蒸汽氤氲,温暖可想而知,但是阻止记者跳进去的力量还是战胜了它的诱惑力。那池水已很难说清是什么颜色。
  泡在里面的人,都是刚从井下上来的矿工。在来澡堂的路上,矿工们边走边脱。头发缝里和鼻孔里的细煤粒需要赶快解决,脸上、脖子上的黑印,不泡一泡恐怕也处理不了。现在不是考虑水温乃至水的颜色的时候。
  陪同记者的宣传干事小杨从池子里跳出来,说,沁水县方圆几百里,除了晋城矿务局的那个,这就是最好的矿工澡堂了。
  澡堂是什么时候装上淋浴的?矿工洗澡有何特点?对记者的这些问题,小杨说,你要问这个,我不清楚;要是只讲究这个,你也理解不了洗澡对矿工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怎么才能正确理解洗澡在矿工们心中的地位呢?小杨说,你得下井。
  2004年12月28日,《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下到沁水县嘉丰镇永红煤矿井下的一个工作面。在仅有玄黄两种颜色、声调沉闷单一、头顶布满防瓦斯爆炸水袋、时间仿佛凝固了一样的矿井下仅呆了两个小时,记者便明白,什么都不用说了。
  工作了10多个小时的矿工终于要上去了。装在升降机铁栅栏里的矿工都在大声讨论上去后这一天的活动计划,给人的印象是好像这不是一次正常的轮班,而是基督山伯爵在地牢里关了10年,准备上去后加俏疯狂地享受生活。
  阳光在上面,越来越强烈,升降机速度太快,没有给人眼留下充足的适应时间。如果一个没有下过井的人说他能理解梵高的作品,千方不要相信他。1878年8月,梵高来到比利的博里纳日矿区向矿工们传教,他认为,井下是最适宜向人们宣示启示录叶中那句“黎明只会在黑暗中冉冉升起”的地方。任何一个刚从井下出来的人都会发现,梵高画中明媚的金黄色并不神秘,从井下向这个世界望去的第一眼都是这个样子。
  矿工满脸煤尘,从头黑到脚,光线越强烈人就越显得滑稽。这时,记者才注意,澡堂距离坑口不过200米。
  
  打工仔的梦想
  杨文宇
  
  “以后这里也许住着一个富豪,也许是个阔太太,在带按摩的澡盆里制造出好多泡沫,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我是在这间浴室里享受的第—人。”在沪上一座尚未完工的高档公寓的洗浴间里,熊坤福把黑乎乎的毛巾放进水桶里,然后拧下,在身上擦拭起来。桶里的热水是食堂烧饭锅里的,有一股包子味。
  熊坤福是来自湖南新田的一个农民工,在上海湖南路一处高档公寓里做建筑工人。这里是上海的黄金地段,公寓售价是每平方米3万元,这个数目相当于熊坤福好几年的工资。但他一直都觉得自己和工友其实是享受这些高级公寓的第一批人,这种想像为繁重的体力活带来了短暂的欢愉。
  上海的冬天阴冷,连骨头都感到刺痛,灰头土脸的熊坤福实在脏得在镜子里都认不出自己了,才鼓足了勇气洗澡。虽说是浴室,但房间里还没有安装排水设施,擦干净身子,熊坤福裹上衣服,顺手把水从窗口泼出,楼下随即传来了一阵上海口音的谩骂。
  公寓旁其实有间临时浴室,10平方米的平房黑漆漆的,只有一根齐腰高的自来水管,夏天还好说,到了冬天大家就只好尽量少洗或不洗澡。四面漏风的浴室里泛着一股可以把人熏倒的骚味,熊坤福说这就是最典型的工地浴室一一兼有厕所的功能。“城里人说,我们素质差,但他们不明白我们连洗澡都没得洗,哪来的素质?”
  新婚不久,熊坤福就和老婆在贵阳的一个楼盘上卖起了苦力。那时候,他们住在地下车库里,一间用竹栏隔成的房间住了3家人,吃喝拉撒全在一起。没有洗澡的地方,男人们就在工地上接根水管,半夜里洗个开放式的澡,女人们只好跑到公厕里悄悄解决。直到老婆怀孕了,熊坤福才狠心带着女人每月一次跑到城效结合的私人浴室,花 2元钱让她好好洗个热水淋浴。
  但令熊坤福宽慰的是,家乡新盖的瓦房里已装上了热水器。新房是他和老婆多年在工地上辛苦换来的。孩子今后大概是不用再如自己一般连洗澡都受苦了。
  
  不洗澡的大学教授
  黄泓
  
  教授有不肯洗澡的恶名,以致每隔一段时间,他的老婆就要带着孩子们检查他的衣服领子
  
  王教授在东南大学教了一辈子书,最大的忌讳有两个:一是在教学楼上厕所,二是去学校的公共浴室洗澡。教授上完了课,就是再急,也要回家厕所,他说,在学校脱了裤子正上厕所,如果有个学生冲你一鞠躬,说老师好,怎么还会有“师道尊严”?
  至于光着身子和学生在—起洗澡,是教授万万做不到的事情,在他眼里,这简直是斯文扫地,有辱“先生”的名声。
  因此,每到冬天,教授总要骑上20分钟的自行车,去离家几站路外的公共浴室洗澡。下雨、下雪了,他就赖在家里,不肯去洗澡,有时候一赖就是一个月。后来推而广之,外面刮大风了,也不洗澡;天气阴沉了,也不洗澡,工作繁忙就更不用说了。
  日子久了,教授不肯洗澡的恶名就传播开去,以至每隔一段时间,他的老婆就要带着孩子们检查他的衣服领子,要是脏了,孩子们就会唱歌:“小猫要洗澡,小狗熊也要洗澡,先生怎么能不洗澡呢?”每当那个时候,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的第一套住宅,房间面积很小,没有暖气,也没有热水。冬季时,叶利钦夫妇不得不在狭小的厨房里挤着装下炉子和澡盆。就是在这套小房间里,叶利钦当时才两岁的小女儿塔季扬娜险些在洗澡时小命不保。也许就是这个差点由洗澡引出的悲剧,才让叶利钦发愤要当总统的吧?那时候,教授就在一旁嘿嘿地傻笑,嘟囔着说:“就洗,就洗,不就是天气不好嘛。”
  1999年,教授搬厂新家,家里装了热水器,这下,奇迹发生了:教授不管冬厦,不管刮风下雨,每天晚饭过后准时洗澡。冬天,热水器的温度I:不来,孩子们都怕冷不肯洗澡,教授还是坚持洗,具坚持的程度就像先个换了个人一样。
  有时,他招呼孩子们给他拿衣服,孩子们就在一旁恶作剧似地起哄大叫:“快来看啊,先生又洗澡啦!”只洗冷水澡的女学生她希望即使是在公共澡堂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空间,隐私能被尊重
  小菲(化名)上大学已经3年了,但这3年里她只在学校的公共澡堂洗过不到10次澡。
  从出生起,她的前胸和后背都长有深红色的胎记。那不是美丽的文身,而是连她自己也承认有些可怖的印痕。每个第一次看到她的胎记的人,都会禁不住显出惊异的眼神。她说那种眼神让她感到羞耻。
  在学校里,只有公共澡堂可以洗热水澡。当她露出身体的时候,那些好奇的、不无恐惧的目光便迅速聚拢过来,好像她是一个来自其他星球的生物。
  于是,她从大一起便开始了洗冷水澡的生活。宿舍楼中每层都有单间浴室,可以从里面把门锁上。这使她满足,虽然长期的冷水澡使她的头发变得干燥而枯黄。
  夏天则让她感到轻松,因为此时,洗个冷水澡是那样自然。当她说“我去洗个澡”时,心里甚至会有一点小小的自豪,她为自己可以痛快地当众说出“洗澡”二字而快乐。
  当秋色渐浓,水便越发凉。冰凉的水柱砸在身上,便有一股巨大的寒气从肌肤攻进内脏,身体因为肌肉忽然紧张而僵直。但是,当浑身冷透,也便因麻木而减轻了痛苦。寒冷的力道越强,从浑身打颤到麻木的时间也就越短,于是她总把水开到最大,让水柱狠狠地、狠狠地砸下来。
  “我很羡慕澡堂里那些洁白无瑕的身体。有时候,我会在浴室里痛哭起来。”她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起洗澡经历,神情黯淡。
  她希望有一天,学校能体会到像她一样的人内心的痛苦,她希望即使是在公共澡堂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空间,隐私能被尊重;不光是有胎记的人,那些残疾人、精神障碍者,都能拥有平等洗澡的权利。
  
  老人和孩子们
  聂晓阳
  
  给自己的父亲洗澡,成了一件仿佛要偷偷摸摸的事情。
  
  2005年初有媒体报道说,南京一位年逾六旬的李大妈在儿子家洗澡,媳妇抱怨她用水太多,洗得太慢,要她省水腾地方给小狗“欢欢”洗澡。李大妈听后老泪纵横:“在媳妇眼里,我还不如一条狗?”
  结果,李大妈连身上的肥皂泡沫都没冲干净就穿上衣服回自己的家了。
  年初的另一篇报道说,一位父亲老了,几十年的执救生涯让他落下了很多的慢性病,让他一个人去洗澡总有些不放心,于是,每周陪父亲去浴室就成了“我”的任务。
  “父亲坐在石墩上,我调节好水的温度,用洗发水在父亲的白发上轻轻地抓着,父亲的身体随着我手的动作前后摇晃着。父亲一生节俭,他从不会要求别人替他擦背、洗头什么的。”
  但文章的结尾却让人有些尴尬:澡堂子里的人都很奇怪地看着“我”,“我”仿佛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匆匆地结束洗澡回家了。给自己的父亲洗澡,成了一件仿佛要偷偷摸摸的事情。
  又据报道,今年冬天,一直在家给5岁孙子洗澡的罗老太因为天太冷,带孙子到一家浴室洗澡,浴室以男孩个子太大不像5岁为由,拒绝罗老太将孙孙子带入女浴室。而—名6岁的小女孩因为发育较早,个头也很高了,居然被爷爷带到男澡堂洗澡,引起旁人大哗。
  时代不同了,小孩子们也不一样了。在国际制裁中出生的伊拉克孩子5岁不像5岁,而像3岁,而很多营养过剩的中国独生子女却恰恰相反。富裕也富裕出了尴尬。
其他文献
71年前,鲁迅先生写过一篇《女人未必多说谎》,指出时论所谓“女人讲谎话要比男人来得多”,实际只是男人为自己的无能推卸责任,还不如说“女人被人指为‘讲谎话要比男人来得多’的时候来得多”。说得真是痛快淋漓!不过,鲁迅对时论以为“说谎的原因由于弱,故而女人多说谎”却未加驳斥,想必认为“女人即弱者”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吧。  在视鲁迅为精神导师的舒芜那里,这一观念表露得更为明晰。单看他为新近出版的收录他
期刊
自陈水扁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后,“行政院”的执掌者已换过3人。如今,和陈水扁一起由“美丽岛事件”辩护律师步入政坛的谢长廷成为第四任。    “咸鱼翻身”的“九命怪猫”    谢长廷1946年出生于台北,兄弟姊妹5人,他排老二。  父亲是中医,受此熏陶,谢长廷国学底子颇厚。据称对对联、猜灯谜都是高手。B型血的谢长廷性格活泼,小时候练体操,曾得过省中学的体操金牌。但却因此荒废了学业,被学校拒收,一路哭着
期刊
关于鞭炮去留引起的民俗争论,已经演变为年关的一场口水战。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乌丙安教授,是国际民俗学家协会最高资格会员中仅有的两个中国专家之一,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他强调,“十多年了,年年记者都要追问我相同的问题,我一再重复我的观点,鞭炮是不可替代的。”  从驱赶怪物“年”的传说,到“进晦气、迎吉祥”、普天同庆一团喜气,烟花爆竹一直是中国年活动中最声色绚烂的一幕。但是,近十几年来,与
期刊
财政和国家税务总局积极推行两税合并,商务部和一些地方政府则持相反立场  来自财政部的最新消息表明,呼声甚高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政策可能再度搁浅。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新的税法文本基本没有希望提交到今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2月21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无奈地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  这一“变故”也使原本有望于2006年实施的两税合并后延一年,如果再加上草案中基本确定的对外资企业优
期刊
2月19日,日美外长、国防部长在2+2会谈后发表声明,首次把“和平解决台海问题”列为两国未来的“共同战略目标”之一。这是1996年以来,美、日安保合作在涉台议题上的最重大变化。  中国对日美联合干涉自己内政的这一举动表示强烈反对。2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这是把一个冷战时期的双边安排拿出来放到整个地区去进一步扩大内涵,是一件“非常不恰当的事情”。  专家认为,美日的这一最新举
期刊
“后海啸世界”的政治地图    2004年底印度洋大海啸发生后,那个地区到2005年1月6日已发生了1500多次余震。  冲击波继续扩大,并漫过全球。不顾余震的危情,美国登陆艇冲上滩头,法国直升机频频起降,澳大利亚的两栖补给舰驶进港口,新西兰“大力神”运输机卸下货物,穿着各国军服的人员则像工蜂一样忙个不停。  这是《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来到东南亚救灾现场后,目睹的印象深刻一幕。它使人联想起60年前的
期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宪法正实实在在地影响中国人的生活  横沙岛是闻名遐迩的长寿圣地,风景优美,三面环江,一面向海。小岛面积不足50平方公里,人口接近5万。这里隶属上海宝山区,不过即便是乘坐快艇,也需要1个小时的航程。  在这个多少有些偏僻的海岛之上,“老百姓的维权意识正在逐步增强,”横沙乡综合治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曹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以前办什么事情,大家都觉得作一些牺牲是理所当然的,但是
期刊
布什政府的第一任期中美两军的交流活动是有“面子”没“里子”,没有实质的交流活动。但2005年初出现了某些不一样的信息    军事关系一直被称为中美关系的“晴雨表”或“风向标”。  纵观当代中美关系史,当两国关系趋于正常化时,军事领域的正常化往往滞后于其他领域。两国关系恶化时,军事关系又往往首当其冲。  因为这种特殊性,中美首次国防部政策会议备受媒体关注。这次会议于2005年1月31日-2月1日在北
期刊
2004年12月24日,辽宁某媒体以“副省长怒斥安检不力”为题报道:在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副省长刘国强有些愤怒:“有的地区和部门分管领导作风浮漂,没有亲自带队深入现场进行检查,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甚至是对存在事故隐患的单位只罚不改。”刘国强指出,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各级政府必须增强安全生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50天之后的2005年1月14日,阜新矿难发
期刊
今年春节前的最大新闻之一,是中国银行哈尔滨分行河松街支行行长高山外逃的惊天大案,在这名支行行长外逃后面,是高达6亿元的资金“神秘蒸发”。而串实上,贪官外逃,已成为近几年颇为让人关注的现象,人们所知的,已有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厦门市原副市长蓝甫、国家电力公司原总经理高严等人外逃,每一次都引起强烈震动。  而要说贪官外逃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不过是一种公众头脑中的印象。如果不是数额特别巨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