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三宝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msli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年來东北的人都知道“关东三件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这里说的“关东”是指位于山海关以东的辽、吉、黑三省。
  现只说黑龙江的“三宝”。
  首先说人参
  人参有神草、鬼盖、人衔、土精、地精、血参、玉精等别名。东三省古代对人参的传说几近神话。《四百味》中说: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荣养卫(元气)。后与老中医闲谈,还觉不够劲,遂又加两句“返老还童,益寿延年”。李时珍曾对其一一注解:“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除邪气,名木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采参人喜叫其“棒槌”或“草仙”。叫“棒槌”是因为粗粗看去,外形确与浣女的棒槌相仿;叫其“草仙”,是因采参人发现:人参有王者之风,其生长之地,近身处不长杂草,即使被采参人“请”走,其地在百年内也不生任何植物。而周边的小草在白天总是侧倾向外,似为了让其更好享受日光之浴;日落后,却又齐齐地向人参一侧拱伏,一派拜揖护侍之姿。人参由此又被誉为“百草之王”。但这里指的仅是山产人参。难怪过去常听人说,有人为了能“脱胎成仙,长生不老”只身进山采人参而命丧黄泉。
  黑龙江的人参多产于乌苏里、绥芬和英额岭等处的深山树木丛林中,春季生,苗多在背阴湿润处。叶如芙蓉,中心一茎,俗名“百尺杵”,高的可达十几尺,低的也有尺余。每年4至7月开花,和韭菜花相似。丛大者如碗,小者如钟。6月开始直至秋后陆续结子,熟后自落。采参者一般在4至7月上山,9至10月陆续而归。黑龙江省山区过去山规和行话较多,挖人参叫挖“棒槌”,用采参人的话叫“赶山”,不能提挖人参二字。其主要的行话是:挖人参叫放山;挖人参人叫放山人;一个人去挖参叫撮单根;第一次放山叫初把;第一次放山的人叫初把人;偷人参叫起黑票子;山里人信仰的神叫山神爷老把头;山神爷老把头庙叫老爷府;感谢山神爷老把头叫谢山;放山工具叫索拨棍;早早年叫早早先;背叫拉背;装人参用的兜子叫参兜子;挖人参用的鹿骨制的钎子叫鹿骨钎子;山里活计叫山利落;人参叫货;大人参叫大山货;放山帮伙的领头人叫参帮把头;采参人搭建的临时住所叫戗(qiāng)子;看哪个地方有人参叫观山景;安排挖参人的顺序叫排棍;用索拨棍敲树干进行联络叫叫棍;寻找人参叫巡山。
  在过去,挖到一株老山参是不容易的,“赶山人”要付出极其艰辛的劳动。甚至要冒生命危险。因此,在人参的故乡,流传着许多悲苦哀婉的传说。
  在旧社会,“挖棒槌”是一种生死未卜,吉凶难测的冒险行当。挖参也就带有碰运气的神秘色彩,因此“挖棒槌”也就有很多禁忌和讲究。据说采参人进山不能乱说话,“赶山”人上山前要给“山神爷老把头”上供、磕头以求吉祥,这“山神爷”相传也是一位“闯关东”的“赶山”人,一辈子挖参未回家。死在深山莽林变成了山神,庇护着一切做“山利落”的穷苦人,因此被人们尊称为“山神爷老把头”。入山后要搭建老爷府,跪拜山神求得护佑;发现人参,必跪拜老把头以示感谢;交易开秤亦要跪,移栽幼参到园圃,也要跪栽跪侍弄……
  挖参者大都数人为一伙,推一人为长,称“把头”。陆行乘马,水行驾船。进山路上,要依次而行,老把头在先,二把头跟随,边棍第三……雏儿把式(少年)在后。人数去时为单,三、五、七、九不等,以求归采时为双,因为请得的人参也是“人”呢!路上不得多言,看山花野果,不可随意说好,说即得采,且不许卸载扔掉。说话亦有规矩,碰到老虎,须称“山神爷”,遇见蛇,不可叫“长虫”,要恭称“钱串子”“金镏子”。歇息称“拿堆儿”,吃饭、睡觉、取火分别叫“拿饭”“拿觉”“拿火”……寻参的索拨棍不能用来打一切生灵草木,不能扒皮;歇时立于身旁,睡时立于窝棚门口,放山归来,要留在山上。忌讳的是“麻达山”(迷路),或者饭锅坏了,饭碗摔了,遇此都要下山。尤其看重梦兆,梦老虎撵人、窝棚失火、吹吹打打出大殡…….皆属凶兆,要下山;梦见棺材、江河海水、姑娘媳妇……为吉兆,可继续上山。进入山谷后,安排好住处,便分头入山。
  大东北,山莽莽,水漫漫,无边的森林里,人参多是丛生。赶山人一旦发现了人参要高喊“棒槌”,别人问“几品叶?”你就要高声回答是几品叶。挖参者要身带红线,一旦发现人参便用两头拴铜钱的红线拴牢,这叫“锁棒槌”,因人参有“灵气”,不拴则会自动脱逃。然后用鹿骨椎细细挖掘。挖参时特别要注意保护好参须,全须者为全参,营养价值高。挖出后,为使人参不跑浆,要用树毛包裹,再包一层湿土,最后用桦树皮捆好。日暮后,大伙回到驻地,各取出所得给把头,接着便洗净而煮,晾晒干后均分。
  百年老参周边,往往藏着小参苗,而这些药性未成的幼参是不能采的。遇到多株必须抬大留小,不可一窝儿采净。有成熟的种子,要播于地下,留给后人。在一处地方挖得人参后,走时必得在近旁选择大树砍下“兆头”,以快斧剥下树皮,一点点刻写人参图形,几品叶、几棵,都要一一标示明白,填平埯坑,插上树枝,不可弄得一片狼藉,以为后人留下提示。“兆头”者,实为一种标记,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是为向后来者宣示:曾有人在此挖得人参。另外一重深意则是:这里留下的幼参,可能已经长成,你来挖吧!
  下山时,住过的窝棚不得拆,余剩的米盐火种不能带走,以留他人来用。
  人参属关东宝物,价格较高。但按其质量优劣价格差别较大。如清乾隆庚午年,足色者每斤银15两,若重1两以上则价倍增。1斤以上的价十倍。似人者属无价之宝。但到后期,由于受利益驱动而无休止的采挖,现黑龙江的山参已不多见,故药用者多为家参。
  再说貂
  貂产于东北山林之中,以黑龙江出产最多。貂体行不大,尾短而粗。爪甚尖利、善于爬树,常栖息在针叶林中,多半在夜间出来活动,主要还是在地面生活。主食为啮齿类和鸟类,但喜吃松子、榛子等果实。貂胆小如鼠,声也如鼠,穿山跨树如履平地,十分快捷。它大都居于土穴或树洞之中。捕貂者设网于穴口或洞口,然后以烟熏之,貂畏烟而逃离出洞,遂入网中。也有带捕貂猎犬者,嗅其踪迹所在,然后守株待兔,坐等捕之。貂受惊后常串至树顶,则人犬皆息,静待其下。所以貂也并非好捕之物。   貂之所以被譽为关东三宝之一,主要是贵在皮毛。貂皮是东北最重要的皮毛之一。貂皮的色、质不完全一样,大概因其栖息的树木不同而品种有别。栖息于松杉树林者有紫黑色,品位最贵,栖于白杨树林者,毛色稍鲜明,品位次之,栖于落叶松林及五叶松林者,品位甚劣。紫貂之中也略有差异,紫黑色毛平而理密者为上品,紫黑而理密者次之,紫黑而梳与毛平而黄者又次之。貂身上各部位的毛质也不同,脊部为钻草,色绀,为上;臀部为坐草,色黄,为中;腹部为拉草,色灰,为下。
  貂皮之所以贵重,主要在于其皮毛华贵而暖。辽金时代,富人便以貂皮为衣,为帽,甚至极富者还以其为被褥。此外,貂皮还是关外向宫廷进贡的贡品。当年努尔哈赤第一次进明廷进贡时便多带貂皮,其后便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贡貂也分等级,有一等、二等、好三等、寻常三等之分。官府按等级给价,选入等者充贡,不入者便自己自行出售。貂皮最初价格低廉,尤以卜奎(现齐齐哈尔)价格最低。后随紫貂数量减少,价格逐年上涨。尤其是现在,森林中的野生紫貂已不多见。
  至于乌拉草,名称各说不一
  笔者认为其名来源于鞋。现在松嫩平原,凡20世纪50年代前在此生活过的人,对乌拉草是再熟悉不过了。乌拉草是一种水草,散在生长于草原湿地边缘,常与芦苇、蒲棒为伍。此草纤细若线,宽约1分,长约1尺至2尺,3棱形微有刺。其叶十分锋利,去水边拔乌拉草必须十分小心,捎不注意便会将手割破流血。采回后放在太阳下晾干后,再用本地特制的一种短把木榔头在木板上细细捶打,待成絮状后,便捆扎成捆放在通风之处,待入冬后置于鞋中,其保暖程度胜过皮毛和羽绒。在旧中国,黑龙江省农民生活贫寒,大都做不起布鞋,故冬季只能穿乌拉取暖。乌拉则是各地皮匠用牛皮加工制成的一种冬季御寒鞋,鞋前部微翘而尖,鞋面部捏满皱摺。为延长其使用寿命,鞋跟部大都钉两枚大铁钉做跟掌,帮上有皮耳穿绳扎缚在人的小腿上。穿乌拉也很有讲究,需先将乌拉草絮在乌拉四围,再放入毡袜(大多数都不用毡袜),乌拉草被踩实后遂成鞋状,取放十分方便。据说清太祖努尔哈赤就穿过此鞋。《满文老档》也称此鞋为乌拉。由于乌拉草较之其它御寒物品价廉保暖,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乌拉草曾帮助东三省的广大贫苦人民度过了无数个漫长而严寒的冬季,日久天长,乌拉草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宝。
  建国前后,松嫩大地泡泊纵横,乌拉草比比皆是。但由于近年来,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少雨,泡沼大部分干涸,乌拉草已不多见,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乌拉鞋开始逐步绝迹,即使某些地方有乌拉草生长,也不会被现代人所识。
  谚语是民间经验的精练总结,
  “关东三宝”不仅过去为统治者所用,也曾是东北人民赖以生存的手段。
其他文献
“小费”可以说是历史悠久的一项民俗了,在中国古代已有给店小二等服务业人员“赏钱”的习惯。至于在国外更是大行其道。现在大家熟悉的“tips”这个单词,源于18世纪的伦敦,当时餐馆的餐桌上常放着一只碗,碗上写着to insure prompt service(保证服务迅速)的碗。顾客将零钱放入碗中,大概为总支出的5%至25%,顾客就会得到招待人员迅速而周到的服务。而这几个英文单词的头一个字母联起来就成
期刊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而“
期刊
时光犹白驹过隙,转眼已进入2017年。年前总有各种各样2017年日历、台历和挂历面市。说起日历,人们天天见,一点也不感到陌生。但是,中国的日历比起外国人的日历,有更多的内涵,有更多的话题。  这种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的历书,一年一本,每日一页。它在古代被称作“历日”、“历本”、“时历”,皇帝使用的历书叫“皇历”。清代乾隆时,因为乾隆皇帝名叫“弘曆”,为了避讳,历书又改名为“时宪书”
期刊
时光回溯到清朝,某年元宵节晚上,  广州府顺德县自然也是花灯高挂,但与别处不同的是,其他地方的花灯品种丰富,  而这里的花灯则特征明显,以各种水族鱼类为主:火鲤、鳜鱼、鲈鱼、石斑、鲗鱼、鲮鱼、狮子鱼、红鲹……  点燃灯烛后,鱼体通体透亮,色彩鲜艳,栩栩如生。  其中,又以金色的鲤鱼灯最为夺目,鲤鱼形态丰满,身上的金色鱼鳞又具美感和喜庆色彩,  是中国民俗中的吉祥物,鱼与“余”谐音,鱼灯便寓意着年年
期刊
在旧时的广大城乡,每到夜幕降临(大约晚上七时),更楼的鼓声就会咚咚响起,一慢一快的鼓声连响三次后,人们便知道,一更(又称落更)到了。那时一般城市少有钟表,晚上报时几乎全靠打更。所以广大农村城镇都有更楼与更夫,老百姓晚上少有文化娱乐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听到更夫的打更声,就知道了时间,就知道应该按惯常起床准备做生意,又或者需要赶路赶船,又或者出门打扫耕种。人们过着一种按部就班的平静生
期刊
契约二字,从字面上来解释,“契”是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约”,就是约定。相关各方共同订立并遵守的条约文书就是契约。契约一般可分为买卖田契、房契、财产的继承契约、过子契约、分家契约、典契、当契、借契、保证契约、拆契等等。  笔者收藏的契约,主要有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分析三个时期的契约的特点,也可以一窥当时的社会环境。明清契约以墨楷书写为主,民国时期开始出现印刷的契约。契约纸质以宣
期刊
在中国的众多传统节日中,春节可谓是最热闹隆重。  然而在粤西一带,有一个比春节还要重要的节日,  那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习俗——年例。  粤西第一大节——年例  所谓年例,即年年有例。年例主要流传在广东茂名全境与附近的湛江,在广西的南部也有但是并不常见。茂名人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可以说“年例”是茂名农村的第一大节日。实际上“年例”只是具有同一地域特色的节日的通称,并不是所有做年例的地方都
期刊
注意!这些日子要避开  避开与主人年份相冲的日子  这个很多人都明白,就是说不要相冲。但一家人人数这么多,怎么界定呢?一般以家中最年老或平时能管事,说话能算数的那个人为准,选的新居入伙日子不能与其年命相冲即可。当然,最理想的就是,新居入伙的日子,与一家人任何一个的年命都不冲就最好。比如主人属猴,就不能选老虎日搬家,这是大忌。  避开岁破、月破日  何谓岁破、月破呢?说得简单一些,就是不要选取与年支
期刊
[摘 要]广东音乐是岭南乐种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从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开始发展到在全世界粤语地区,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广东音乐的发展与粤府方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作品有着浓厚的岭南气息,所以演奏者在演奏作品的时候要结合作品的内涵来运用广东音乐主奏乐器——高胡的演奏技巧。  [关键词]高胡音色 方言 广东音乐 乐曲内涵  广东音乐,也就是粤语地区的粤乐,形成于大概十九世纪中晚期。最早流行于中国岭南地区,
期刊
[摘 要]粤剧打击乐是粤剧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包含多种类型的乐器,但主要以锣鼓为主。打击乐在整个粤剧当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其不可替代的功能性之中,粤剧打击乐不仅能够衔接整个剧本的内容,还在表达情感、塑造人物、渲染气氛、营造舞台等各个方面发挥着其固定功能的作用。而这些也形成了粤剧打击乐与其他戏剧打击乐不同的地方。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粤剧打击乐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逐渐地,粤剧打击乐不再能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