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303.2
2013年9月3日,笔者在北京市顺义区一个玉米育种基地调查时发现,少数田块有5%左右的玉米棒子变黑,在玉米成熟期,发黑的玉米果穗未见一粒正常的玉米,且植株异常。
一、诊断
1、病因:这种症状属于玉米丝黑穗病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所致的一种病害,属担子菌纲,黑粉菌目,黑粉菌科、轴黑粉菌属。此菌厚垣孢子圆形或近圆形,直径9~14um,黄褐色至紫褐色,表面有刺。孢子群中混有不孕细胞。厚垣孢子萌发产生分隔的担子,其“双孢”(侧生担孢子、担孢子)可芽殖产生次生担孢子。厚垣孢子萌发适温为27~31摄氏度,低于17摄氏度,或高于32.5摄示度不能萌发[1]。
2、黑原:病部变黑的主要原因是由“黑菌”引起。玉米丝黑穗病菌主要为害玉米的雄穗(天花)和雌穗(果穗),一旦发病,通常全株没有产量。为害轻的雄穗呈淡褐色,分枝少,无花粉,重则全部或部分被破坏,外面包有白膜,形状粗大,白膜破裂后,露出结团的黑粉,不易飞散。小花全部变成黑粉,少数尚残存颖壳,有的颖壳增生成小叶状(长4~5厘米)。病果穗较短,基部膨大,端部尖而向外弯曲,多不抽花丝,苞叶早枯黄向一侧开裂,内部除穗轴外,全部变成黑粉,初期外有灰白膜,后期白膜,再往后期则白膜破裂,露出结块的黑粉,干燥时黑粉散落,仅留丝状残存物。受害较轻的雌穗,可保持灌浆前的粒形,但籽粒压破后仍为黑粉,也有少数仅中、上部被破坏,基部籽粒呈3~5厘米长的芽状物或畸形(呈丛生的小叶物),内含少量黑粉。
值得提醒的是,玉米丝黑穗病与高粱丝黑穗病病菌虽是同一个“家族”,但不属于同一个生理型小种。玉米上的菌系不能侵染高粱,而高粱丝黑穗病菌虽能侵染玉米,但侵染力极低,两者基本上是清水不犯河水,相互之间不侵占对方的“领土”和“食物”。
二、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特点
玉米丝黑穗病具有“一黑”、“两重”、“三广”、“四长”、“五变”的特点。
“一黑”:黑穗是玉米丝黑穗病最大的特点,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常常遇见玉米的“双穗”(雌穗、雄穗)受害后均可变黑。
“两重”:一是玉米连作时间长有利病源菌在田间积累,从而加重病害的发生;二是为害重,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个别地块高达60%~70%,损失惨重。20世纪80年代,玉米丝黑穗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仍是障碍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三广”:一是分布范围广,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在我国“二北”(东北、西北)、“二南”(华南、西南)、“二华”(华北、华中)地区普遍发生,从全国范围来看,以北方春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和西北玉米区发病较重[2];二是传病途径广,病菌不仅可在土壤、粪肥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而且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三是温度适应范围广,该病侵染温度范围为15~35℃,适宜侵染温度为20~30℃,其中以25℃最适。
“四长”:一是病史长,早在1919年,在我国东北首次报道发现了玉米丝黑穗病;二是病菌存活期长,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存活期可达2~3年,即使是牛吃了玉米的病残体,其排出的粪便中的病原菌还能存活、还能传病;三是为害期长,玉米播种后至发芽时,越冬的厚垣孢子同时开始发芽,从玉米的白尖期至4叶期都可侵入,并到达生长点,随玉米植株生长发育,进入花芽和穗部,形成大量黑粉,成为丝黑穗,产生大量冬孢子越冬;四是感温时间长,厚垣孢子从孢子堆中散落后,不能立即萌发,必须经过秋、冬,春长时间感温的过程,使其后熟,方可萌发。
“五变”:一是变白,一般在抽穗后显症,但有些自交系在苗期就可显症,在4~5叶上产生1~4条黄白条纹。二是变绿,感病的植株茎秆下粗上细,叶色暗绿。三是叶片变硬、上挺如笋状。四是变形,有的花器变形增生,颖片增多、延长;雌穗染病较健穗短,下部膨大顶部较尖,整个果穗变成一团黑褐色粉末和很多散乱的黑色丝状物;有的增生,变成绿色枝状物;有的苞叶变狭小,簇生畸形,黑粉极少;偶尔侵染叶片,形成长梭状斑,裂开散出黑粉或沿裂口长出丝状物;病株多矮化,分蘖增多。五是变黑,一些二者兼有或6~7片叶显症,雄穗染病有的整个花序被破坏变黑。
三、防治对策
1、预防措施
在玉米主产区,实行“三推”的农业配套措施,即推进以“三自”的种子为主,推广“三大系列”的玉米品种,推行“三年”以上的轮作模式,是加强检疫,预防玉米丝黑穗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1)推进以“三自”(自制、自繁、自备)的种子研发为主,即使需要从外地调种,也应做好产地检疫,以防带菌种子的引进而传播病害。
(2)推广“三大系列”的玉米品种,即农华系列(如农华101)、中单系列(如中单808)、洛单系列(如洛单248)等,这些品种都具有较好的抗病性。
(2)推行“三年”以上的轮作模式,可实现“三个降低”(降低土壤中的病源菌、降低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降低病害所造成的损失)。
2、应急措施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三步曲”:播前选用“三药”进行拌种,早期及时拔除“三苗”,发病初期选用“三药”进行救治。
(1)播前种子消毒。可选用50%福美双按0.3%的比例进行拌种消毒。也可用三唑类杀菌剂进行拌种,可收到较好的防病效果,常用的药剂有:17%三唑醇(羟锈宁)拌种剂或25%是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3]。
(2)早期拔除病株。在苗期可结合间苗拔除“三苗”(病苗,怪苗,可疑苗);在拔节、抽雄前拔除病苗;在穗期、在病穗白膜未破裂前拔除病株,并把病株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
(2)初期施药救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15%三唑酮EC1000~1500倍,或12.5%腈菌唑EC1500~2000倍,或用96%天达恶霉灵6000倍+天达2116粮食型600倍喷施基部1~2次进行救治。
参考文献:
[1]刘洪亮 刘辉等,生物菌剂对玉米丝黑穗病害防效研究《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第2期;
[2]巩毅刚 付艳,吉林省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2期;
[3]郭义堂 李洪,种衣剂包衣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山西农业科学-2011年第1期(39)。
2013年9月3日,笔者在北京市顺义区一个玉米育种基地调查时发现,少数田块有5%左右的玉米棒子变黑,在玉米成熟期,发黑的玉米果穗未见一粒正常的玉米,且植株异常。
一、诊断
1、病因:这种症状属于玉米丝黑穗病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所致的一种病害,属担子菌纲,黑粉菌目,黑粉菌科、轴黑粉菌属。此菌厚垣孢子圆形或近圆形,直径9~14um,黄褐色至紫褐色,表面有刺。孢子群中混有不孕细胞。厚垣孢子萌发产生分隔的担子,其“双孢”(侧生担孢子、担孢子)可芽殖产生次生担孢子。厚垣孢子萌发适温为27~31摄氏度,低于17摄氏度,或高于32.5摄示度不能萌发[1]。
2、黑原:病部变黑的主要原因是由“黑菌”引起。玉米丝黑穗病菌主要为害玉米的雄穗(天花)和雌穗(果穗),一旦发病,通常全株没有产量。为害轻的雄穗呈淡褐色,分枝少,无花粉,重则全部或部分被破坏,外面包有白膜,形状粗大,白膜破裂后,露出结团的黑粉,不易飞散。小花全部变成黑粉,少数尚残存颖壳,有的颖壳增生成小叶状(长4~5厘米)。病果穗较短,基部膨大,端部尖而向外弯曲,多不抽花丝,苞叶早枯黄向一侧开裂,内部除穗轴外,全部变成黑粉,初期外有灰白膜,后期白膜,再往后期则白膜破裂,露出结块的黑粉,干燥时黑粉散落,仅留丝状残存物。受害较轻的雌穗,可保持灌浆前的粒形,但籽粒压破后仍为黑粉,也有少数仅中、上部被破坏,基部籽粒呈3~5厘米长的芽状物或畸形(呈丛生的小叶物),内含少量黑粉。
值得提醒的是,玉米丝黑穗病与高粱丝黑穗病病菌虽是同一个“家族”,但不属于同一个生理型小种。玉米上的菌系不能侵染高粱,而高粱丝黑穗病菌虽能侵染玉米,但侵染力极低,两者基本上是清水不犯河水,相互之间不侵占对方的“领土”和“食物”。
二、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特点
玉米丝黑穗病具有“一黑”、“两重”、“三广”、“四长”、“五变”的特点。
“一黑”:黑穗是玉米丝黑穗病最大的特点,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常常遇见玉米的“双穗”(雌穗、雄穗)受害后均可变黑。
“两重”:一是玉米连作时间长有利病源菌在田间积累,从而加重病害的发生;二是为害重,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个别地块高达60%~70%,损失惨重。20世纪80年代,玉米丝黑穗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仍是障碍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三广”:一是分布范围广,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在我国“二北”(东北、西北)、“二南”(华南、西南)、“二华”(华北、华中)地区普遍发生,从全国范围来看,以北方春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和西北玉米区发病较重[2];二是传病途径广,病菌不仅可在土壤、粪肥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而且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三是温度适应范围广,该病侵染温度范围为15~35℃,适宜侵染温度为20~30℃,其中以25℃最适。
“四长”:一是病史长,早在1919年,在我国东北首次报道发现了玉米丝黑穗病;二是病菌存活期长,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存活期可达2~3年,即使是牛吃了玉米的病残体,其排出的粪便中的病原菌还能存活、还能传病;三是为害期长,玉米播种后至发芽时,越冬的厚垣孢子同时开始发芽,从玉米的白尖期至4叶期都可侵入,并到达生长点,随玉米植株生长发育,进入花芽和穗部,形成大量黑粉,成为丝黑穗,产生大量冬孢子越冬;四是感温时间长,厚垣孢子从孢子堆中散落后,不能立即萌发,必须经过秋、冬,春长时间感温的过程,使其后熟,方可萌发。
“五变”:一是变白,一般在抽穗后显症,但有些自交系在苗期就可显症,在4~5叶上产生1~4条黄白条纹。二是变绿,感病的植株茎秆下粗上细,叶色暗绿。三是叶片变硬、上挺如笋状。四是变形,有的花器变形增生,颖片增多、延长;雌穗染病较健穗短,下部膨大顶部较尖,整个果穗变成一团黑褐色粉末和很多散乱的黑色丝状物;有的增生,变成绿色枝状物;有的苞叶变狭小,簇生畸形,黑粉极少;偶尔侵染叶片,形成长梭状斑,裂开散出黑粉或沿裂口长出丝状物;病株多矮化,分蘖增多。五是变黑,一些二者兼有或6~7片叶显症,雄穗染病有的整个花序被破坏变黑。
三、防治对策
1、预防措施
在玉米主产区,实行“三推”的农业配套措施,即推进以“三自”的种子为主,推广“三大系列”的玉米品种,推行“三年”以上的轮作模式,是加强检疫,预防玉米丝黑穗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1)推进以“三自”(自制、自繁、自备)的种子研发为主,即使需要从外地调种,也应做好产地检疫,以防带菌种子的引进而传播病害。
(2)推广“三大系列”的玉米品种,即农华系列(如农华101)、中单系列(如中单808)、洛单系列(如洛单248)等,这些品种都具有较好的抗病性。
(2)推行“三年”以上的轮作模式,可实现“三个降低”(降低土壤中的病源菌、降低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降低病害所造成的损失)。
2、应急措施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三步曲”:播前选用“三药”进行拌种,早期及时拔除“三苗”,发病初期选用“三药”进行救治。
(1)播前种子消毒。可选用50%福美双按0.3%的比例进行拌种消毒。也可用三唑类杀菌剂进行拌种,可收到较好的防病效果,常用的药剂有:17%三唑醇(羟锈宁)拌种剂或25%是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3]。
(2)早期拔除病株。在苗期可结合间苗拔除“三苗”(病苗,怪苗,可疑苗);在拔节、抽雄前拔除病苗;在穗期、在病穗白膜未破裂前拔除病株,并把病株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
(2)初期施药救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15%三唑酮EC1000~1500倍,或12.5%腈菌唑EC1500~2000倍,或用96%天达恶霉灵6000倍+天达2116粮食型600倍喷施基部1~2次进行救治。
参考文献:
[1]刘洪亮 刘辉等,生物菌剂对玉米丝黑穗病害防效研究《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第2期;
[2]巩毅刚 付艳,吉林省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2期;
[3]郭义堂 李洪,种衣剂包衣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山西农业科学-2011年第1期(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