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慈善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易坤文言》中的“行善积德”、《云笈七签》中的“救人济世”等思想,距今已五千多年,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具有积极健康的价值导向性,是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教育资源。现在的大学生主要是“95后”,其中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占大多数,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感恩意识缺失在这部分学生中较为突出,本研究以此展开,并探索了如何利用好校园主阵地,挖掘慈善文化的价值,促进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
关键词:慈善文化;感恩意识;大学生
从现有文献来看,我国的慈善文化从先秦时期开始有迹可循,儒家的“仁者爱人,推己及人”,道家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佛家的“今生修善德,来世升入天界”,墨家的“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经过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历代思想家的补充完善,慈善文化至今仍然是新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可以给予诸多启示。
一、 在慈善文化背景下培養大学生感恩意识的迫切性
在当代,慈善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中有许多来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得了来自慈善组织、爱心人士、企业家等的多种形式的资助,因此,慈善文化与高校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感恩是一名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情操,可是,在如今的“95后”大学生中感恩意识非常薄弱,甚至缺失。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一) 对父母缺乏感恩之情。古训有:“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更是将我们养育成人,是最应该感谢的人。然而有学生视父母的养育之恩为天经地义。如:某大学生家境贫寒,父亲长期卧病在床,母亲靠做家政服务有一点微薄的收入,含辛茹苦供养兄妹二人上大学,该生在校期间却沉迷网络,在网上借高利贷购买游戏装备,多次旷课,险些被开除。(二) 对师长缺乏感恩之情。“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表达了岁月慢慢积累,教师辛勤付出。大学生在大学需要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是人生的重要阶段。高校教师着眼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学生专业培养、品德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倾注了大量心血。然而很多学生不但不理解,在对教师有一点不满时,完全忽略了教师的辛勤付出,甚至制造一些负面的舆论。(三) 对社会缺乏感恩之情。对于获得慈善组织、爱心人士、企业家等多种形式的资助,许多大学生视为天经地义,竟然还有大学生视他们的慈善行为是故意炒作,不但不心存感激,甚至认为自己为企业的名誉作出了贡献。
大学生对于父母、师长、社会本应怀有感恩之情,然而在相当一部分“95后”大学生中,感恩意识是缺失的。但是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要求大学生应该树立感恩意识。因此,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是摆在高校面前的课题。
二、 慈善文化在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中的价值
积极、健康、向上是慈善文化的主流倾向,因此,慈善文化在促进大学生感恩意识形成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一) 宣传慈善文化内涵,强化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认同。慈善文化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慈善文化是指慈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与慈善有关的意识、活动、规则等都是慈善文化的组成部分;狭义的慈善文化是指与慈善相关的思想,它体现的是人们的价值观。要在慈善文化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首先要让大学生理解慈善文化的内涵,其中蕴含的高尚品格拥有强大的感染力,能自然而然地唤醒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为大学生感恩意识认同奠定基础。(二) 学习慈善文化精神,引导大学生的感恩行为选择。慈善文化精神是企业、个人、社会组织在做慈善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感染力的精神力量,其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具有模范作用,能够引导大学生将感恩意识具体落实到感恩行为上。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需要有良好的感恩意识,才能担当起肩上的责任。
三、 慈善文化在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中的实施途径
(一) 开设慈善文化相关课程。以现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基础,将其与慈善文化合理融合,让学生能系统地学习慈善文化理论,从而促进更多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二) 引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高校应利用好这条途径,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参加志愿服务,使大学生对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形成感性认识,同时,志愿服务还能丰富他们阅历,给他们一个将感恩付诸实践的平台。(三) 设立“校园感恩节”,增强感恩的仪式感,利用校园已有的慈善文化元素,可设立“校园感恩节”。如:我校就有邵逸夫先生捐款修建的“逸夫学术报告厅”,他一生捐赠建设各类教育项目6013个,为社会公益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以此展开,设立“校园感恩节”,宣传典型事迹,举办与慈善文化有关的系列感恩活动,增强感恩的仪式感,在实践中不断树立大学生感恩意识,从而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陈东利,邵龙宝.当下中国慈善文化困境与原因探析[J].兰州学刊,2011,(11):49-52,109.
关键词:慈善文化;感恩意识;大学生
从现有文献来看,我国的慈善文化从先秦时期开始有迹可循,儒家的“仁者爱人,推己及人”,道家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佛家的“今生修善德,来世升入天界”,墨家的“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经过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历代思想家的补充完善,慈善文化至今仍然是新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可以给予诸多启示。
一、 在慈善文化背景下培養大学生感恩意识的迫切性
在当代,慈善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中有许多来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得了来自慈善组织、爱心人士、企业家等的多种形式的资助,因此,慈善文化与高校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感恩是一名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情操,可是,在如今的“95后”大学生中感恩意识非常薄弱,甚至缺失。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一) 对父母缺乏感恩之情。古训有:“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更是将我们养育成人,是最应该感谢的人。然而有学生视父母的养育之恩为天经地义。如:某大学生家境贫寒,父亲长期卧病在床,母亲靠做家政服务有一点微薄的收入,含辛茹苦供养兄妹二人上大学,该生在校期间却沉迷网络,在网上借高利贷购买游戏装备,多次旷课,险些被开除。(二) 对师长缺乏感恩之情。“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表达了岁月慢慢积累,教师辛勤付出。大学生在大学需要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是人生的重要阶段。高校教师着眼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学生专业培养、品德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倾注了大量心血。然而很多学生不但不理解,在对教师有一点不满时,完全忽略了教师的辛勤付出,甚至制造一些负面的舆论。(三) 对社会缺乏感恩之情。对于获得慈善组织、爱心人士、企业家等多种形式的资助,许多大学生视为天经地义,竟然还有大学生视他们的慈善行为是故意炒作,不但不心存感激,甚至认为自己为企业的名誉作出了贡献。
大学生对于父母、师长、社会本应怀有感恩之情,然而在相当一部分“95后”大学生中,感恩意识是缺失的。但是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要求大学生应该树立感恩意识。因此,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是摆在高校面前的课题。
二、 慈善文化在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中的价值
积极、健康、向上是慈善文化的主流倾向,因此,慈善文化在促进大学生感恩意识形成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一) 宣传慈善文化内涵,强化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认同。慈善文化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慈善文化是指慈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与慈善有关的意识、活动、规则等都是慈善文化的组成部分;狭义的慈善文化是指与慈善相关的思想,它体现的是人们的价值观。要在慈善文化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首先要让大学生理解慈善文化的内涵,其中蕴含的高尚品格拥有强大的感染力,能自然而然地唤醒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为大学生感恩意识认同奠定基础。(二) 学习慈善文化精神,引导大学生的感恩行为选择。慈善文化精神是企业、个人、社会组织在做慈善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感染力的精神力量,其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具有模范作用,能够引导大学生将感恩意识具体落实到感恩行为上。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需要有良好的感恩意识,才能担当起肩上的责任。
三、 慈善文化在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中的实施途径
(一) 开设慈善文化相关课程。以现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基础,将其与慈善文化合理融合,让学生能系统地学习慈善文化理论,从而促进更多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二) 引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高校应利用好这条途径,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参加志愿服务,使大学生对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形成感性认识,同时,志愿服务还能丰富他们阅历,给他们一个将感恩付诸实践的平台。(三) 设立“校园感恩节”,增强感恩的仪式感,利用校园已有的慈善文化元素,可设立“校园感恩节”。如:我校就有邵逸夫先生捐款修建的“逸夫学术报告厅”,他一生捐赠建设各类教育项目6013个,为社会公益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以此展开,设立“校园感恩节”,宣传典型事迹,举办与慈善文化有关的系列感恩活动,增强感恩的仪式感,在实践中不断树立大学生感恩意识,从而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陈东利,邵龙宝.当下中国慈善文化困境与原因探析[J].兰州学刊,2011,(11):49-5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