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么来加速地方科学院的发展

来源 :科技智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bit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的创新能力对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将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原始性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间科技与经济竞争成败的分水岭,成为区域发展的原动力。作为长期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地方科学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从战略高度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地方科学院要从战略高度上去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首先就要深刻认识科技发展趋势。当今科技发展有五个主要特征:一是自主创新成为发展的主流。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已成为自主创新的基本形式;二是科技发展呈现群体突破的态势。科技在向微观和宏观层面深入的同时,越来越关注复杂系统的研究,对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网络系统的研究,对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科技进步本身将产生重大影响;三是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科技发展的跨学科性日益明显,科学和技术的融合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特征;四是科技与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的关系日益紧密。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科技问题,已经不单纯是自然科学与技术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超出了自然科学技术能力的范围,必须运用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和人文社会科学协同研究解决;五是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在这种趋势下,综合性科研机构的优势日益突出,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要深刻领会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方针和重点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指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从我国国情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要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努力成为国家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科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学科比较齐全,在许多学科或专业领域形成了优势和特色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此基础上,地方科学院应更加充分地发挥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努力成为国家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来说,一是要积极主动参加政府主导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承担政府赋予的各项科技创新任务;二是应积极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争取政府支持,建设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化基地等创新基础条件和科技创新平台;三是积极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把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大产业化项目、重大社会公益技术项目等,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加速自身发展的重要载体;四是加强创新服务,要以支持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为重点,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创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环境;五是着力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整合资源,构建强势研究开发团队。认清自身优势明确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定位
  通过20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地方科学院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产品化、产业化,市场能力大大增强,科技人员市场意识普遍提高,在市场竞争中经济和科技实力得到加强。但是,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持续创新的能力不足,科學院的整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等。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地方科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科技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如何确立新时期地方科学院的定位,制定好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地方科学院能否加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确定新时期的发展思路,就要在认真分析地方科学院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明确定位,找准突破点,寻求新发展。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为例,其优势是:有较好的研究开发资源;孵化成果的能力强,有一支熟悉市场、对新技术反应快、擅长于成果转化的队伍;技术集成能力强,有较好的中试开发和工程技术成套能力;在若干专业领域有较强的优势和特色。这些优势与企业和高校有着较强互补性。其弱势在于:研发资源比较分散;科技企业规模小,难于解决首都主导产业发展中的大问题;整体竞争力不强。为此,在制定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展战略时,必须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紧密围绕区域科技、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需求,与企业、高校紧密结合,力争成为首都创新链条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
  
  积极探索适应区域发展需要的道路
  
  地方科学院的发展要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积极探索适应区域发展需要的道路,才能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做出重要贡献。
  一是把发展目标定位于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区域研究开发中心、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如山东省科学院定位于全省科技创新体系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山东省科技研究开发中心、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科技发展决策咨询库;为国家和省的长远利益、战略需求和市场需要,进行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原始性及集成性创新;为实现社会公共利益,面向社会积极提供公益、共性和高新技术支撑;面向中小企业提供科技中介和服务。黑龙江省科学院明确强调必须体现本省的科学目标,把科技工作的重点放到应用基础、战略高技术、共用技术、重点公益研究上。
  二是千方百计争取当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山东省政府支持山东省科学院建立若干技术创新基地。河南省政府批复河南科学院“要逐步发展成省高新技术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重要基地”。广东省科学院在省政府的支持下,积极承担国家科学研究项目。
  三是探索多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途径。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做大项目。黑龙江省科学院开放办院,融入社会,进入市场,凝聚各方力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合企业和高校捆绑申报项目,承担国家基金项目、省基金项目和攻关项目;广东省科学院加强与企业合作,做好技术服务工作,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成立技术转移中心,并分别在中山、东莞、肇庆、佛山、惠州等地成立分中心。
  四是采用多种形式创建社会化技术服务平台。山东省科学院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上海科学院成立技术转移中心、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公共服务平台、CAE软件中心、知识产权培训中心等。
  
  积极创造条件强化创新能力建设
  
  创新能力建设是地方科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目前各地方科学院都在积极创造条件,强化创新能力建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大多数地方科学院集中力量,大力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和服务平台建设,强化科技研发和科技服务能力。山东省科学院建立了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5个技术研发平台、2个国家级和4个省级科技成果推广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认可的检测实验室、1个综合性中试基地。河南省科学院建立了8个重点实验室、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分析测试中心和5个产品质量检测站(中心)和科技成果推广中心。
  二是各地方院积极制定人才培养战略,采取措施大力建设人才队伍,夯实创新能力建设基础。如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在“十一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要引进和培养200名博士、500名硕士,每年有10名博士后进入市科研院博士后工作站学习;要培养80名左右的领军人物、300名左右各类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1 000名青年科技骨干。通过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的选拔制度、考核激励制度等,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更多的条件,提供制度上的保证;湖南省科学院积极引进和外聘高级科技和管理人才;成立湖南留学人员创业园,为留学人员配备团队和提供实验条件,并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接;河南省科学院实施两大人才工程:“河南省科学院嵩岳学者工程”和“河南省科学院朝阳工程”。
  三是各地方院积极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努力形成适应形势促进发展的良好运行机制。广东省科学院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强调岗位,突出绩效。改革传统的职称评审制度,打破职称、职务终身制,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强化考核,优胜劣汰”的动态更新机制,同时在转制科研机构中实行董事长、总经理年薪制。
  地方科学院作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和活力所在。我们必须牢牢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科学院的综合学科优势,以提高科研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总结科研机构改革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将地方科学院建设成为各地高新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及创新人才高地。
其他文献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通过一定的方法对人体组织区域施加激励,使其产生振动,并用超声脉冲回波技术检测振动信息,从中提取组织粘弹性信息并对此进行成像。近年来,该技术发展迅速,
目的 探讨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价值。方法选择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危重病科2003年6月-2007年9月应用CBP治疗的19例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
本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选取了藤井省三的作品《中国见闻150年》为翻译文本,该著作讲述了从幕府末期的高杉晋作到现代作家大江健三郎等二十名各行各业的日本人在中国各地的所见所闻,以此来再现中国这一百五十年的历史。此外,书中还多处记录了近代中日政府或民众之间的交流情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笔者选择该作品为翻译文本。该文本所记录人物职业身份的不同,例如既有文学家,又有从政、从商的人物,因此在文本叙述上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