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下,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推崇。教师应该反思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要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放在首要位置。 教师要树立“大历史观”,注意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比较思维能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实现教学的高效,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历史;创新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比如要求学生圈画出重点知识点,然后死记硬背,再通过训练习题来巩固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渐渐丧失了学习历史的兴趣。更为严重的是,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的禁锢,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难以应对中考的变化,学科素养未能得到根本上的提高。
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历史教师所期望的教学目的。同时在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构建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课堂教学模式,是时代的需要,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但历史课由于它的特殊性,又常常使教师在教学中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树立“大历史观”,注意整体意识和比较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了能把众多的历史知识整理成完整的框架,不妨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趋势入手。比喻说,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讲封建社会时,就要给学生一个清晰、整体的概念,我国封建社会分为五个时期:封建社会首次出现了大统一的秦汉时期;封建社会分裂和民族大融合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社会繁荣发展的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民族进一步融合的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明清时期。通过这样的手段引导学生从宏观思维出发,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比较也是一种多层次、多形式的思维认知活动,只有比较,才有鉴别。历史教学中所运用的比较是通过比较方法揭示历史现象,发展阶段及其在宏观发展趋势中的共性和个性,引导学生找出不同历史事件的特点和本质。如在 19 世纪后期,中国发生了“戊戌变法”,而则有,这两次变法的历史背景、内容、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可进一步对比中国“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而日本“明治维新”却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思考。在历史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受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学习中仍以知识记忆为主,教师叫做什么就做什么。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被动学时,便无疑可问。即使有疑问,也不敢主动提出来,因此教师应热情的鼓励每位学生大胆质疑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例如:在将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后的活动是,我不问学生有没有想法,有同学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太平天国不是定都天京,而是继续攻打清政府,是不是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对于这一问题,我没有立即就下结论,而是让学生们去思考讨论。学生们在热烈讨论后得出一个认识:“农民阶级由于受经济基础和阶级属性的制约,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如此提问,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并且有深度,有灵活感,也加强了课堂活跃的气氛。
教师还要认真对待学生的问题,对提出的“问题”不论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不能挖苦嘲笑,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对待学生的问题,创造民主气氛,杜绝从言语上或行动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防止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火花,对于那些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学生,更要加以表扬。即使他的观点是错误的,也要先肯定他的勇敢,然后再和学生一起讨论,来加以引导。
三、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增强教学过程的效果
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联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过程中的效果,结合课本内容,鼓励学生观看,阅读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历史古迹,通过这些活动并与历史课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印象更加深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建议学生观看电影《甲午风云》,让学生了解中日战争,中国北洋海军的广大官兵面对强大的敌人,同仇敌忾,无所畏惧。特别是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弹药将尽的情况下,带领全体官兵壮烈捐躯,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为国家、民族勇于献身的精神,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目的。
四、通过迁移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可能脱离过去学过的知识。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识结构影响的新学习是不存在的。”历史学科中有许多联系密切的历史史实,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中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旧知学习新知,就能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在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三国、元、明、清时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在本节课中学生能自觉地将学过的旧知识迁移到“为什么说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这一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来。在学习邓小平对台湾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时,什么是“一国两制”、在“一国两制”正确指引下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这些内容学生在前一课刚刚学完,这就为本节课对台湾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学习奠定基础,利用学习的迁移,使学生深刻体会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坚信一国两制同样能够解决台湾问题,激发学生为维护国家统一而努力学习。我们在实现迁移教学时,不仅要注意学科知识的相互贯通,而且更要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语文、地理及其它学科知识,理解历史学科的知识,为学生创设应用知识解决新问题,获得新的创新体验。
总之,历史教学在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其自己独特的优势。学历史有助于创新思维,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把每一堂课都化为学生创造探索的历程,放飞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性能力的学生来。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历史;创新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比如要求学生圈画出重点知识点,然后死记硬背,再通过训练习题来巩固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渐渐丧失了学习历史的兴趣。更为严重的是,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的禁锢,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难以应对中考的变化,学科素养未能得到根本上的提高。
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历史教师所期望的教学目的。同时在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构建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课堂教学模式,是时代的需要,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但历史课由于它的特殊性,又常常使教师在教学中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树立“大历史观”,注意整体意识和比较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了能把众多的历史知识整理成完整的框架,不妨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趋势入手。比喻说,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讲封建社会时,就要给学生一个清晰、整体的概念,我国封建社会分为五个时期:封建社会首次出现了大统一的秦汉时期;封建社会分裂和民族大融合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社会繁荣发展的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民族进一步融合的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明清时期。通过这样的手段引导学生从宏观思维出发,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比较也是一种多层次、多形式的思维认知活动,只有比较,才有鉴别。历史教学中所运用的比较是通过比较方法揭示历史现象,发展阶段及其在宏观发展趋势中的共性和个性,引导学生找出不同历史事件的特点和本质。如在 19 世纪后期,中国发生了“戊戌变法”,而则有,这两次变法的历史背景、内容、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可进一步对比中国“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而日本“明治维新”却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思考。在历史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受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学习中仍以知识记忆为主,教师叫做什么就做什么。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被动学时,便无疑可问。即使有疑问,也不敢主动提出来,因此教师应热情的鼓励每位学生大胆质疑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例如:在将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后的活动是,我不问学生有没有想法,有同学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太平天国不是定都天京,而是继续攻打清政府,是不是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对于这一问题,我没有立即就下结论,而是让学生们去思考讨论。学生们在热烈讨论后得出一个认识:“农民阶级由于受经济基础和阶级属性的制约,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如此提问,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并且有深度,有灵活感,也加强了课堂活跃的气氛。
教师还要认真对待学生的问题,对提出的“问题”不论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不能挖苦嘲笑,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对待学生的问题,创造民主气氛,杜绝从言语上或行动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防止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火花,对于那些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学生,更要加以表扬。即使他的观点是错误的,也要先肯定他的勇敢,然后再和学生一起讨论,来加以引导。
三、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增强教学过程的效果
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联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过程中的效果,结合课本内容,鼓励学生观看,阅读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历史古迹,通过这些活动并与历史课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印象更加深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建议学生观看电影《甲午风云》,让学生了解中日战争,中国北洋海军的广大官兵面对强大的敌人,同仇敌忾,无所畏惧。特别是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弹药将尽的情况下,带领全体官兵壮烈捐躯,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为国家、民族勇于献身的精神,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目的。
四、通过迁移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可能脱离过去学过的知识。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识结构影响的新学习是不存在的。”历史学科中有许多联系密切的历史史实,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中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旧知学习新知,就能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在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三国、元、明、清时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在本节课中学生能自觉地将学过的旧知识迁移到“为什么说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这一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来。在学习邓小平对台湾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时,什么是“一国两制”、在“一国两制”正确指引下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这些内容学生在前一课刚刚学完,这就为本节课对台湾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学习奠定基础,利用学习的迁移,使学生深刻体会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坚信一国两制同样能够解决台湾问题,激发学生为维护国家统一而努力学习。我们在实现迁移教学时,不仅要注意学科知识的相互贯通,而且更要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语文、地理及其它学科知识,理解历史学科的知识,为学生创设应用知识解决新问题,获得新的创新体验。
总之,历史教学在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其自己独特的优势。学历史有助于创新思维,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把每一堂课都化为学生创造探索的历程,放飞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性能力的学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