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是人类的一种精神产品。它和人类所从事的其他艺术活动一样,都是人的主体行为。在音乐美学诸多的研究门类中,集中体现人的主体行为是音乐实践。音乐实践包括创作、表演和欣赏三大环节。音乐创作是其中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音乐创作实际上反映了音乐艺术发展的基本面貌。现围绕音乐实践的三个方面来谈谈音乐的艺术精神问题。
一、 音乐实践的第一环节是音乐创作
第一,音乐创作的本质是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18、19世纪的欧洲音乐创作与时代精神和社会现实的联系是很明显的。艺术理论家瓦·康定斯基说得好:“每当人类精神力量有所增长,艺术的力量就随之而增长。”贝多芬产生在欧洲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时代,资产阶级在当时作为一个新生的阶级给社会带来蓬勃的生机,给时代的精神增添了无穷的力量。正是这种精神力量——承认精神财富和精神本身是自由的才促成了贝多芬音乐中的艺术力量。他的音乐最大功能就是医治人类三百六十种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疾病:意志消沉、情绪萎缩、精神上跪着。
第二,音乐创作总是从精神创作开始,最终再以某种物质形式对它加以限定。这是一个从精神到物质的过程。当作曲家已经从现实生活的体验中积聚起创作情绪,并开始着手创作时,他总是先停留在内心的构想当中。这种构想不带有任何物质性的行为,它纯粹由心灵在创作、在构建,这就是音乐的精神创作。如贝多芬的精神创作往往处在反复的矛盾中,只有基本乐思清晰地保留在脑海中,在他写作之前,虽然也已经在心中出现了作品的模式,但头脑中的乐思仍在翻滚着、扩充着。正如他自己所说:“我长期地带着我的乐思,再记下之前长久地保留在脑海中。一旦我构思一个主题,我肯定不会忘记,即使过了好几年也忘不了。我做了相当一部分的修改,删掉一些,再做尝试,直到最后满意为止。然后,在我的脑子里,开始从各个方面对它做精心地安排,使它广阔、使它升華、使它深刻、使它严密……”
二、 音乐实践的第二环节是音乐表演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音乐表演的本质是作为第二度创造。表演艺术家们不仅仅限于对第一度创造的传达和再现,还必须能够体现出表演者的创造。尽管音乐表演是在第一度创造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按照乐谱原原本本地进行表演,就能够完成音乐表演的创造使命,因为我们看到,无论作曲家把乐谱写得多么详尽,用了多少表情术语,都没有办法记录出音乐运动的内在韵律和微妙变化,更没有办法记下蕴涵在音乐作品中的种种思绪和情感。要使乐谱中潜藏的生动乐思得到挖掘,使乐谱无法记录的东西得到丰富和补充,这一切都赖于音乐表演者的再创造。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表演者首先要具备出色的表演技巧,这一点无须再赘述,可以说,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表演艺术家,无一不是具有高超与独到的表演技巧的。但它并非是音乐表演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在现代社会,由于音乐教育的正规化和系统化,掌握高超的音乐表演技巧的青少年大有人在,但是真正能成为表演艺术家的却并不很多。他们的表演虽然有时也能以其技巧的高超与华丽而炫人耳目,但终究因为缺乏艺术表现与内在生命而使人感到乏味。所以,做一个真正的音乐表演艺术家,还要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深刻的思想主要是指对生活、对艺术要有自己的见解,自觉地把音乐表演艺术与人类追求进步和社会的正义事业联系起来。丰富的人生体验不仅对于像歌剧那样直接表现生活情节和人物形象的音乐表演有直接而密切的关联,而且对于无标题音乐等器乐音乐的表演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在这类作品的表演中生活体验一般地并不化作对具体生活与人物形象的想象,但是其中饱含的情感与情绪内涵的感受与传达正是表演者丰富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的。音乐表演者只有自己具有深刻的人生体验和丰富的情感,他的表演才可能真实动人。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对表演者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谓“功夫在诗外”,许多杰出的艺术大师都有渊博的知识,这对他们从事音乐活动起着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作用。
三、 音乐实践的第三环节是音乐欣赏
从音乐实践活动的整体来看,它是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接受环节。无论音乐创作或表演,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供听众欣赏的,如果没有音乐欣赏他们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从表面看,音乐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欣赏者对外界音乐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然而实际上,无论是欣赏之前对欣赏对象的选择,还是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表明它还是一种积极的、具有主体性的创造活动。
在整个音乐实践中,把握住音乐的艺术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当我们进行音乐表演或音乐欣赏时,外在的音符是易于把握的,旋律与节奏也是可感的,但其内在的思想则必须从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和意图中去寻找。表演和欣赏可以对作曲家艺术活动进行再阐释,这种阐释必须建立在对作品艺术精神的深刻理解之中。
(徐州市贾汪区英才中学)
一、 音乐实践的第一环节是音乐创作
第一,音乐创作的本质是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18、19世纪的欧洲音乐创作与时代精神和社会现实的联系是很明显的。艺术理论家瓦·康定斯基说得好:“每当人类精神力量有所增长,艺术的力量就随之而增长。”贝多芬产生在欧洲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时代,资产阶级在当时作为一个新生的阶级给社会带来蓬勃的生机,给时代的精神增添了无穷的力量。正是这种精神力量——承认精神财富和精神本身是自由的才促成了贝多芬音乐中的艺术力量。他的音乐最大功能就是医治人类三百六十种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疾病:意志消沉、情绪萎缩、精神上跪着。
第二,音乐创作总是从精神创作开始,最终再以某种物质形式对它加以限定。这是一个从精神到物质的过程。当作曲家已经从现实生活的体验中积聚起创作情绪,并开始着手创作时,他总是先停留在内心的构想当中。这种构想不带有任何物质性的行为,它纯粹由心灵在创作、在构建,这就是音乐的精神创作。如贝多芬的精神创作往往处在反复的矛盾中,只有基本乐思清晰地保留在脑海中,在他写作之前,虽然也已经在心中出现了作品的模式,但头脑中的乐思仍在翻滚着、扩充着。正如他自己所说:“我长期地带着我的乐思,再记下之前长久地保留在脑海中。一旦我构思一个主题,我肯定不会忘记,即使过了好几年也忘不了。我做了相当一部分的修改,删掉一些,再做尝试,直到最后满意为止。然后,在我的脑子里,开始从各个方面对它做精心地安排,使它广阔、使它升華、使它深刻、使它严密……”
二、 音乐实践的第二环节是音乐表演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音乐表演的本质是作为第二度创造。表演艺术家们不仅仅限于对第一度创造的传达和再现,还必须能够体现出表演者的创造。尽管音乐表演是在第一度创造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按照乐谱原原本本地进行表演,就能够完成音乐表演的创造使命,因为我们看到,无论作曲家把乐谱写得多么详尽,用了多少表情术语,都没有办法记录出音乐运动的内在韵律和微妙变化,更没有办法记下蕴涵在音乐作品中的种种思绪和情感。要使乐谱中潜藏的生动乐思得到挖掘,使乐谱无法记录的东西得到丰富和补充,这一切都赖于音乐表演者的再创造。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表演者首先要具备出色的表演技巧,这一点无须再赘述,可以说,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表演艺术家,无一不是具有高超与独到的表演技巧的。但它并非是音乐表演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在现代社会,由于音乐教育的正规化和系统化,掌握高超的音乐表演技巧的青少年大有人在,但是真正能成为表演艺术家的却并不很多。他们的表演虽然有时也能以其技巧的高超与华丽而炫人耳目,但终究因为缺乏艺术表现与内在生命而使人感到乏味。所以,做一个真正的音乐表演艺术家,还要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深刻的思想主要是指对生活、对艺术要有自己的见解,自觉地把音乐表演艺术与人类追求进步和社会的正义事业联系起来。丰富的人生体验不仅对于像歌剧那样直接表现生活情节和人物形象的音乐表演有直接而密切的关联,而且对于无标题音乐等器乐音乐的表演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在这类作品的表演中生活体验一般地并不化作对具体生活与人物形象的想象,但是其中饱含的情感与情绪内涵的感受与传达正是表演者丰富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的。音乐表演者只有自己具有深刻的人生体验和丰富的情感,他的表演才可能真实动人。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对表演者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谓“功夫在诗外”,许多杰出的艺术大师都有渊博的知识,这对他们从事音乐活动起着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作用。
三、 音乐实践的第三环节是音乐欣赏
从音乐实践活动的整体来看,它是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接受环节。无论音乐创作或表演,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供听众欣赏的,如果没有音乐欣赏他们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从表面看,音乐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欣赏者对外界音乐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然而实际上,无论是欣赏之前对欣赏对象的选择,还是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表明它还是一种积极的、具有主体性的创造活动。
在整个音乐实践中,把握住音乐的艺术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当我们进行音乐表演或音乐欣赏时,外在的音符是易于把握的,旋律与节奏也是可感的,但其内在的思想则必须从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和意图中去寻找。表演和欣赏可以对作曲家艺术活动进行再阐释,这种阐释必须建立在对作品艺术精神的深刻理解之中。
(徐州市贾汪区英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