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qiefanq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通过爱国主义内容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述我国教学发展的历史,从上古的结绳记数到中古的《九章算术》都是最早问世的数学成就;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的研究,最早由魏晋时期的刘徽开始,到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对圆周率的准确计算大大早于欧洲;近、现代许多数学家都有杰出贡献,尤其是“陈氏定理”等现代科技成果,无不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这些史实增强了学生们强烈的自豪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另外,在讲解一些应用题时,可以通过有关数据,比如钢产量、粮食产量的增长,农民年收入的增加等,让学生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数学课绝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课,可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求知向上的欲望,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当年陈景润的老师沈元就讲过:“自然科学的皇冠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歌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自此陈景润就立下了证明歌德巴赫猜想以摘取明珠的理想。此类事例适当引导,可使学生明白,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生存,要想有所作为,要想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不努力学习,不掌握科学知识,是万万不行的,使学生树立起立志成才,为民族富强而勤奋学习的雄心壮志。
  
  二、通过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数学教学的德育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数学具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内容,如数学中的“正与负”、“动与静”、“数与形”、“直与曲”、“相等与不等”、“特殊与一般”、“常数与变量”、“有限与无限”等反映了既对立又统一的唯物辩证法观点。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自觉地挖掘教材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等教育因素,结合学生的实际,将授业与传道水乳交融地贴合进行,以真情去启迪学生。这样,我们数学教育不仅让学生深刻地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认识到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我们不仅能用静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更能用矛盾分析的观点全面地看待周围事物,从而引导学生对学习、生活有较高层次的理解,培养他们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优化心理品质,在我们充分展示数学的神奇和美妙过程中,让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悄悄地注入学生的心田。
  德育素材更多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数学中若能充分体现这一点,对培养学生们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十分有益的。在讲“集合”的概念时,从若干个实例引入,让学生研究哪些对象是正确的,哪些对象是存在的,从而抽象出集合概念;在讲“换元法”时,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方法来源于自然法则,这些做法都有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以上是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尝试,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方面有广阔无限的领域,形式多样,方法多异。我们要主动去琢磨、去思考、去挖掘,把教材、学生和当前的教育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勇于探索实践,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全、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作者单位:162850内蒙古莫旗达斡尔中学)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新课程与旧课程比较,在教学理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旧课程理念强调课程是知识,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认为课程就是教材,只注重教材这个知识的载体,因而在教学中以教师或教材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教材意识,没有学生意识,见物不见人,造成课程与教学的相互分离。而新课程理念则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师生共
期刊
【摘要】目前,中学数学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测验课等四种类型课,已被广大数学教师所重视,但对数学测验后的讲评课的教学探讨、研究,不少教师有所忽视,同时教学讲评课还存在不少问题。为此,本文就这些问题从四个方面加以探讨。  【关健词】数学讲评课 调查 启示 教学模式     数学讲评课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其目的在于纠正错误、扬优补缺、丰富体验、巩固基础、规范解答、熟能生巧、开阔思路、提高能力、
期刊
在当今素质教育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识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作为一名实验教师必须做好这份“后勤服务”工作。做好这项工作要靠日积月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下面笔者就这方面谈一下个人的做法:    一、管理方面    管理方面的特点: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要想工作出成绩、见效果,首先必须抓管理。管理不是简单地“保管”仪器设备,而是要科学地管理物品,还要管人。    1
期刊
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三年来,我积极探索新课程评价理念的贯彻实施,突破过于注重“双基”的传统评价模式,从单一的笔试引入口试、实践性测试、操作性测试等多种形式。试卷命题在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生的数学思考、探究、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一、“双基”考查关注形成过程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试卷中无疑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班级管理应体现人文关怀,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方面阐述了班级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关键词】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 情义相融     人文心理学认为,人的本性中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如果善加引导,就能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这在哲学和管理学上就是今天常说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学生首先是人,是生命的有机体,成长发展必须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征,教育则不
期刊
新时期教育工作发生了新变化,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班级文化建设也应该提出新的策略。这种新策略的重点是什么呢?笔者从六个方面的策略做了点探究:    一、注重思维观念更新化    自古以来,一直强调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就道出了我国几千年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地位和教与学的关系。近代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沿革了这一传统教育思想,沿用的基本模式就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以班主任为领导的管理模式。
期刊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三月的“两会“期间,在看望政协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讲话”内容精辟,寓意深刻。所述荣辱观的八个方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性问题,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融为一体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荣辱观的八个方面也是学校德育教学的根本性问题,是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
期刊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造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教育更是如此。为了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应将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深挖数学教材本身蕴含的创造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创造氛围,为学生提供创造契机,鼓励学生思考、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迫切任务。现结合
期刊
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和发挥好班干部的积极参与作用,尤其是班长的作用,不仅是班级管理的需要,也是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体现。    一、选定合适人选    合适人选的选择是班级管理的关键。主要是通过“谈话、观察、看档案”。谈话可以知道这个的个性及人格魅力;观察可以通过其行为了解其品行,学生档案可以对其有大体的认识和了解。在确认班长的人选上,不急于问“谁干过班长”,而是通过观察,将有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品行好
期刊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在很大的层面上“育人”是第一位的。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除了从教师那里学得文化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还要学会生存之道和做人。因此,教学和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为依托,缺一不可。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学生寝室的管理工作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生活起居的全过程,还关系到学校教学秩序正常运行。  我常这样想:“假如我是这群孩子,我更希望得到什么?”、“假如这是我
期刊